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相约在雨季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市川拓司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2001年,日本由53家杂志社共同策划,统计日本全国32000张调查问卷,评选出以夏目漱石的《心》等为代表的“令人感动的一本书”158种(含外国文学)。并于2002年世界图书日特别推出。对此我们从中选取具代表性的日本文学作品。并在此基础上对近几年日本文坛的部分畅销书作了梳理。整理出当代有影响力的作品。如狂销321万册。成为日本有史以来最畅销单行本小说的《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等多种。作分期分批推出。

《相约在雨季》为其中一本,凄美的爱情童话,感泪度100%,销量突破120万册,同名电影电视剧在东瀛引起轰动。

喜爱日本文学的朋友们。在文字的世界里充分体昧“心灵的感动”吧。

内容推荐

主人公“我”带一个六岁男孩儿一起生活。妻子名叫泠,一年前因病去世了。去世前说她将在下一个雨季到来的时候回来,回来看父子两人生活得好不好。难以置信的是,一年后一个下雨的日子泠果然回来了。回来的她全然失去记忆,不认得作为丈夫的“我”,不认得亲生儿子。“我”虽然知道回来的妻是“幽灵”,但仍像往日那样对待她,给她讲述过去两人相恋过程的点点滴滴和婚后生活的朝朝暮暮,泠因此渐渐找回了身份,找回了感觉,一如往日照料丈夫和孩子的生活:打扫房间,洗衣服,早早起来准备早餐,目送丈夫上班儿子上学,为丈夫和儿子理发。还一起去树林散步,一起看望往日的熟人。“我”于是再次开始恋爱——爱上了妻子的“幽灵”,甚至有了肌肤之亲。一家人如此相亲相爱地过了六个星期。六个星期后,雨季结束了,泠的轮廊逐渐模糊,最后幻化为雨珠,返回天上那颗名叫Archive星的未知星球。

试读章节

泠死的时候,我这样想来着:制造我们这颗星的一个人,可能当时在宇宙的什么地方制造了另一个星。

那是死去的人去的星。

星的名字叫Archive。

“Archvei?”佑司问。

不对,Archive星。

“Archvei?”,

Archive。

“Arch,”佑司稍微想了想,“vei?”

可以了。

那里像是一座庞大的图书馆,安安静静,整整齐齐,一尘不染。

反正地方极大,从建筑物中穿过的走廊一眼望不到头。

离开我们这颗星的人安详地生活在那里。

不妨说,那像我们的心。

“怎么回事?”佑司问。

泠死的时候,亲戚们不都说了么,说妈妈活在佑司的心里。

“唔。”

所以,那颗星是所有活在全世界人们心里的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只要有人想着,那个人就能在那颗星上生活。

“要是把那个人忘了呢?”

噢,那一来,那个人就得离开那颗星。这回可就真要“再见”了。

最后那个夜晚,朋友们一齐赶来开欢送会。

“也吃蛋糕的?”

是啊,也吃蛋糕。

“也吃腌鲑鱼子?”

噢,还有腌鲑鱼子(佑司最喜欢腌鲑鱼子)。

“别的呢……”

什么都有,放心就是。

“嗳,那颗星星也有吉姆魔扣①?”

什么?

“我知道吉姆魔扣,就是‘活在心里’的意思吧?”

噢——(昨晚给他念《吉姆魔扣火车探险记》来着)我想有的,大概。

“那,爱玛呢?爱玛也有?”

爱玛没有。有的只是人。

佑司“嗬”了一声。

有吉姆魔扣,也有莫莫①。有小红帽②,也有安妮·弗朗克③。希特勒和鲁道尔夫·赫斯④肯定也有的。

还有亚里士多德,有牛顿。

“都干什么呢?”

干什么?都安安静静地生活呀!

“没别的?”

别的,是啊,都还想点什么吧。

“想?想什么?”

比如想很难很难的事情。想出答案很花时间的。所以,去那颗星以后也一直想个没完。

“妈妈也?”

不,妈妈在想佑司。

“真的?”

真的。所以佑司也要一直不忘妈妈。

“不忘的。”  不过,你还小,和妈妈只一起生活了五年。

“唔。”

所以我要告诉你很多很多:妈妈是什么样的女孩啦,是怎么见到爸爸和爸爸结婚的啦,生下佑司是多么高兴啦……

“呃。”

希望你永远记住。

只有你永远记住妈妈,爸爸去那颗星时才能见到妈妈。

明白?

“哦?”

啊,算了。

P1-4

序言

捡拾细小的快乐

市川拓司是日本以网络写手起家的畅销书作家,出版社希望我翻译他的畅销书《相约在雨季》(或译《现在去相会》)。说实话,我迟迟没有答应。毕竟太忙了,时间对于我成了稀有金属。在翻译方面,除了村上春树不太敢接受别人。但最后我还是应允下来。一是因为我的一位朋友说他在日本看同名电影时三次泪流满面。此君乃军人出身,军人不同于我等动辄感时伤怀的脆弱文人,流血容易流泪难。而他居然肯为一部由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泪三次,无疑说明作品感人至深。二是因为此书取得了畅销一百余万册的不俗业绩。日本人绝对不全是傻瓜蛋,一百多万人买的书——看的人就大大超过一百万了——肯定有值得看的地方。

于是,我看了,看罢译了。也是因为对话多的关系,译得较快。快虽然快,但感动和思索久久留了下来。如一只快艇掠过湖面,艇倏然不见,而其划起的波纹却一圈圈无限扩展开去——这正是一本好书所应有的品格。

故事不很复杂。主人公“我”带一个六岁男孩儿一起生活。妻子名叫泠,一年前因病去世了。去世前说她将在下一个雨季到来的时候回来,回来看父子两人生活得好不好。难以置信的是,一年后一个下雨的日子泠果然回来了。回来的她全然失去记忆,不认得作为丈夫的“我”,不认得亲生儿子。“我”虽然知道回来的妻是“幽灵”,但仍像往日那样对待她,给她讲述过去两人相恋过程的点点滴滴和婚后生活的朝朝暮暮,泠因此渐渐找回了身份,找回了感觉,一如往日照料丈夫和孩子的生活:打扫房间,洗衣服,早早起来准备早餐,目送丈夫上班儿子上学,为丈夫和儿子理发。还一起去树林散步,一起看望往日的熟人。“我”于是再次开始恋爱——爱上了妻子的“幽灵”,甚至有了肌肤之亲。一家人如此相亲相爱地过了六个星期。六个星期后,雨季结束了,泠的轮廊逐渐模糊,最后幻化为雨珠,返回天上那颗名叫Archive星的未知星球。

小说以追忆和现实两条线交叉着缓缓推进,追忆占了主要篇幅。从高中三年同桌,到上大学后的第一次约会,再到泠毕业工作后赶去湖边小城同“我”一起看烟花和避雨……娓娓道来,波澜不惊,而又引人入胜。有个细节尤其撩人情思。两人第二次约会谈完后在车站月台等车回家的时候,由于天气冷,泠为了取暖而不断往手上哈气,“我”见了,让她把手插进自己的衣袋,两人的手于是第一次碰在一起:

“那,插我的衣袋吧!”

你抬头看站在你旁边的我的脸,又收回视线,再次往手指上哈气。有几秒钟仿佛是犹豫的沉默,之后你说:

“那么,就打扰了。”

于是你把左手伸进我短大衣的口袋。我的右手已经在里面了,两人的手必然碰在一起。你的手的确很凉,细细小小的,孤单单的感触。我情不自禁地在衣袋中握紧你的手。你的手指像小动物似的动了一下,随即慢慢放松下来。

“这样子,我就成了捕食动物,把钻进自己窝里的小动物捕住了。”

这一细节确实很妙。别致,温馨,略带一股乡愁意味,而又刻骨铭心。无独有偶,泠当时送给“我”最初的礼物是一对针织护耳,以免“我”跑步时——“我”是学校八百米田径运动员——冻伤耳朵。作品便是通过这样的细节使得两人的交往充满了单纯而极有质感的暖意。不幸的是,后来“我”得了疑难病症,别说跑八百米,就连移动一百米都异常艰难。“我”只好从大学退学,在家附近的小超市打工。这期间“我”有意疏远泠,避免见面,见面也冷言冷语,最后连信也不回了,“我要一声不响地从你的人生离去,不动声色地,静静地,轻轻地,像朝阳的小水洼,就那样悄悄消失”。而泠却一往情深,主动追到“我”因病情好转而独自去的湖边小城。婚后,“我”在一家法律事务所找了一份极不起眼的工作,而泠总是对“我”说:“真能干,了不起!”

我是天上飞的企鹅。由于她的引导,飞到了本来无法指望的高度。星星近了。从那里看去,地上所有的脏东西、丑东西和恼人的东西,都宛如地毯一般美丽。

这就是幸福。

是的,两人最在意的就是幸福,就是对方的幸福——“我使你幸福了么?”在“我”看来,自己未能使泠幸福。本来讲好一起去旅行,没能去;本来讲好再一起去看烟花,没能去。甚至一起看电影、一起从高楼上看夜景、一起喝葡萄酒这样极寻常的许诺都落空了。

泠在这小镇上结束了短暂的一生。原本可以奔赴无限广阔的世界,然而她心甘情愿和丈夫朝夕相守,不想离开这里,如获至宝地捡拾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细小的快乐。

可是,泠感到幸福,随着雨季结束,她即将返回Archive星时一再告诉“我”:“在你身边很愉快——如果可能,真想永远在你身边/爱你,喜欢你,当你的妻子真好……”

其实,即使以中国人的标准看来,两人的生活条件也是不高的。“我”送给泠的第一个生日礼物是镶在廉价框中自己用钢笔画的泠的背影,婚礼是仅有亲属参加的小型婚礼,婚后住的是简易公寓的小套间,连一起旅行和看电影这样再普通不过的娱乐都不曾有过,然而无论“我”还是泠都感到非常幸福,而且幸福得那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小说后来改编成电影、电视,引起轰动。电影、电视我没看过,只见到了小说腰封上的一个镜头:“我”、泠和六岁的儿子一家三口在雨伞下笑得那般灿烂。那是一种真正从心底生出的笑容,因而能直达人的心底。泠真是漂亮,妩媚、现代而又娴静优雅。“我”则笑得带有几分憨态和羞赧。这样的笑容本身就是幸福的精确诠释。那么,与高档物质消费基本无缘的他和她为什么会那么幸福呢?原因很简单:一是.真诚相爱,丈夫爱着妻子,妻子爱着丈夫,时刻想着“我使对方幸福了么”。同时夫妻又爱着孩子,希望孩子的人生“充满爱”,而孩子也爱爸爸妈妈。二是如获至宝地捡拾细小的快乐。得到廉价的钢笔画和针织护耳是快乐,在树林里发现四片叶的三叶草是快乐,在工厂旧址拾螺栓是快乐,吃自己做的盒饭是快乐,听妻子那句重复了至少一千遍的“早些回来”是快乐——正是这无数细小的快乐构成了生活本身,构成了爱(包括对万物的爱),构成了平实而巨大的幸福。

不妨说,这样的生活、爱和幸福是对无限追求物质消费的现代生活模式的质疑和颠覆,是对单纯、节制、简朴和古典主义的依恋和回归,是对爱和幸福的真正的拯救和重述。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流行纯爱小说,如几年前片山恭一《在世界中心呼唤爱》销了三百多万册,搬上银幕后也轰动一时,这部《相约在雨季》二零零五年就已突破一百二十万册的销量。不管怎么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有这么多人为单纯的爱所感动总是好事。这意味着一种社会认同,一种价值取向。而这对时下的我们未尝没有启示性。这也是我乐意把这本小说翻译过来的真正理由。

希望大家和我一起分享书中的感动,一起感受细小的快乐,一起思考单纯的爱、单纯的幸福,一起期待男女主人公再次“相约在雨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