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海峡枭雄--开台先驱郑芝龙(插图本)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陈福郎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安平。泉州港鼎盛时的宋元时代,安平作为泉州港的一个支港,是个繁茂的商埠口岸。到了明代,由于实行锁国政策,泉州港衰落了,不过,历史沉淀的结果,安平镇仍是南北商贾丛集之地。安平,最引以自豪的是安平桥,它始建于宋代,全部是花岗岩结构,有桥墩三百二十六座,桥面均为二至三丈长石条铺成,全长近五里,又称“五里桥”,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桥梁建筑。镇西北的龙山寺,亦是安平的一大名胜。庙中供奉着千手观音。规模虽不够宏伟,但庄严古朴,香火不绝。寺内有一副对联:“东汉初兴光佛刹,南朝重建迓神麻”,足见历史之悠久。

郑泰被一官放归安平后,十分用命,不敢怠慢。他刚出海不久就回来,里正、坊正少不了前来探问。郑泰说,船至澎湖附近,遭遇了海盗,独自己漏网,在海上漂泊了半日,遇到渔船,捡了条性命。因为他领了出洋的“商引”,进出便得核查人口。那坊正乃是镇上保甲系统头目,负责保甲簿(户籍)和治安,因此问得格外仔细。郑泰见职役系统头目里正和保甲系统头目坊正均在场,便说自己准备开设个陶瓷店为业。

不久,郑泰的陶瓷店开张了。他以此为门面,为一官收购囤积生丝、茶叶等通贩海外的热门货。

这天,郑泰到了石井,寻到一官府上,密告一官的近况。石井与安平仅隔着一个港湾,遥遥相望。一官的父亲郑绍祖已于春天逝世,几个兄弟听说大哥在台湾占山为王,都有下海投效的意思。郑泰见郑家兄弟,一个比一个英武猛悍,心想:一官有这几条猛虎辅佐,少不得成就一番大事。此后,他从未心猿意马,甘为义子,专心为一官效力。

郑泰从石井一回来,顺脚到镇中心的茶馆去泡茶。

这茶馆为两层石料垒砌的楼房。楼下的前厅是茶馆,后院是家人住所。而楼上则辟为客栈。这茶馆是小镇各种新闻汇集之所。

郑泰在座上刚坐下,老板的养女采莲,即端来茶具。别家茶馆,哪有用姑娘当伙计的?这也是这家老板的大胆独创处。这采莲生性泼辣,不仅没有抛头露面的羞涩,倒时常与客人打情骂俏,周旋得十分妥帖。如此一来,这茶馆终日座无虚席。

采莲来斟茶,郑泰在她白皙的手面上捏了一把,抬眼向她忽闪着。若换上另一个人,采莲定然嬉笑怒骂一番,可是对于这个小白脸,她却格外温顺。她莞尔一笑,在他对面坐下。

“听说你遇上强盗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看不出你这副嘴脸,还命大福大。”

“托你的福呀。这副嘴脸怎么样,喜欢么?”

她挥手打了他一下,说:“你肚里没有丁点墨水,却长着一副书生嘴脸,阎王爷的簿子上填错了名。”

他笑眯眯地,踩了一下她的脚面,说:“坊正的保甲簿里可没有填错,他把你填到了我的名下。”

俩人逗笑了一番,郑泰问她:“近来可有从江南苏杭来的客人吗?我想要生丝。”

“有呀,楼上就住了一位嘉兴的商家。”

“好,采莲子,往后留心点。有这类生意都给我通个口风。”

“你还想出海呀?真是要钱不要命。”

坐在郑泰附近的两个茶客,正在谈论颜旭远建双桅大船的事。

“建双桅大船不是犯禁的么?”

“什么禁不禁。孔夫子不是说过,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反正呀,不管什么条律,都是糊弄老实人。有本事的人,禁越多,越得利。”

“这话也对。人家有钱,能打通关节。小本生意的人,哪有办法去填满那么多的窟窿。”

颜旭远就坐在不远处。他听了人们的议论,也不无感慨。为了建这条商船,为了弄“商引”,他跑了多少处,花了多少钱。到现在,“商引”还没办好。唉,明日还得去找巡海道蔡善继大人盖关防!他正在筹划着明天的事。想到近来的种种活动,他不免也心寒:生意尚未做,银子已花了不少。那层层的关卡,更叫人气短。

颜旭远在镇上开了一家牙行,专门经销陶瓷、茶叶等德化、安溪的山里货。久坐思动,他想:眼下海禁特严,通贩海外更能获大利。于是,去年冬天,他从山区购来木料,请了工匠打造船只。开工的鞭炮刚放完,里正就一手持着水烟壶,走几步吧嗒一下,另一手牵条大狼狗,一步三摇,来到工场。

“旭远兄,恭喜恭喜呀。”里正那鼓突的嘴巴,长着一箍黑胡子,胡茬里黏着菜屑饭粒。鼓暴的金鱼眼,好像长着爪子,总是那样贪婪地盯着眼前的一切。

颜旭远将早就预备好的一百两银子,送到里正的面前。

“不敢当,不敢当。”语凋客气而冰冷。

到了晚上,里正又把他传去问话。

“是单桅还是双桅?”

“这……”

“说实话哟。不是我不给你包庇,你叔叔是在外做官的,是体面人家。可是,造双桅船可是犯禁的事。”

“里正,以前不是也有人……”

“人家是人家,你是你。”

强龙不压地头蛇,他知道这小小的里正要是强着同你为难,上面也不好掩饰。他不再低三下四,昂首挺胸地说:“再给你五百两,请多多包涵。”

“看你说哪里去,我是为你好。我这里可以替你包庇,如果上面追究,还得你自己担待。”

船造好后,他去府里申请“商引”。朝中有人好做事,申请批准了。但是,还得巴结派下来丈量水饷的官吏。明明是一丈五宽的梁头,塞了一百两银子,只收了“梁头八尺”的梁头税,在“商引”上盖了“梁头税已收”的印戳。办了梁头税,还得到坊正那里取保。一人出事,连甲同坐。邻里怎么肯轻易盖手印担保呢?当然得借重坊正。坊正也不会错过发财的机会。又花了三百两银子,坊正才在“商引”上画了押,出具了担保状。要不是有叔叔在外做官,就是花了钱也办不到。颜旭远心里很清楚。P52-54

后记

当我们掩卷遐思,似可为郑芝龙勾勒出这么一副脸谱:

他是一个出没波涛的海盗;他是一个强有力的海上贸易商;他是一个基督徒,懂葡萄牙语,曾与荷兰人过从甚密;他是一个旅日华侨,娶了一个日本姑娘,在日本平户生下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他是一个移民台湾、开发台湾的先驱者;他是一个打击荷兰侵略者的英雄;他是一个先后为明、清两朝招降的贰臣。他称雄海上,后为明朝招降,累官至福建总兵,继而又为清朝招降,封为同安侯。

这个人物很难将他归入什么类型。不过,在封建史家及近代人的心目中,他向来是个不太光彩的人物。

但是,他又并非不足挂齿,因为在谈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业绩时,便不能不谈到郑芝龙。

当我们透过历史表象透视这个历史人物时,史学家们惊呼了:郑芝龙的功绩是不可抹杀的。连外国学者也深感不平:他应当得到更高的评价。

著名明清史专家傅衣凌先生对郑芝龙作了这样的评价:“他狠狠打击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殖民事业,削弱了他们的侵略力量,使他们不敢再肆无忌惮地骚扰我们沿海,暂时阻止了西方殖民者的东来,这对于保护我国的私人海上贸易极为重要他又消灭其他的海商集团,如李魁奇、钟斌等集团,阻止他们与荷兰殖民者的互相勾结(据中外记载,皆记刘香与荷兰勾结的事情),稳定了东南沿海(闽浙粤)的局面,有利于海上贸易的进展,也有利于闽粤两省的大量移民台湾,开发台湾。这大量的移民和商人,也为后来郑成功收复台湾,得到岛上居民如郭怀一、何斌等人的间接和直接的支援做出准备。他们都是郑芝龙的余部。”

郑芝龙之所以受到人们的贬斥,他的“海盗”出身,是一个授人口买的问题。

其实,郑芝龙是海商资席初起阶段的代表人物。明末著名的“海盗”、“海寇”大多是海上商业集团武装化,海上武装集团商业化的产物。这二者在反对官军衙门,进行海上贸易的共同基础上逐渐融为一体,成为同明朝海禁攻策作斗争的新兴的海上商业资本阶层。而郑芝龙集团又有别于其他股海上武装集团,著名台湾史专家陈碧笙先生指出:“芝龙所以聚众起兵,绝不是为了劫掠一些财物,而是含有很远大的政治动机,那就是用武力胁迫明王朝放弃海禁,开放贸易,让他们有生意可做。”

郑芝龙的反复无常,也历来深受旧史家的责难。

陈碧笙先生对此有一段精辟的论述:

“从芝龙的一生行事来看,不论是对明清王朝也好,对荷兰殖民者也好,都是尽可能加以利用控制,为海商资本的利益服务。他在十七世纪二十年代所以不追不杀,百计求抚,主要是因为当时明廷尚是一个统一的政权;在四十年代所以不听子弟劝阻,决计弃明投清,主要是因为清朝已经具备了统一全国的形势,而没有这个王朝的合作,要想独占通洋是不可能的。可是,这种意图并没有为清朝所理解,终至被挟北上,并以上身殉。这对芝龙说来固然是一大悲剧,即就清朝切己利益而言,也未必是上策吧。”

郑芝龙的海上活动,是明天社会一个不可忽略的历史现象,是积极向海上活动的海商阶层,在反对明朝锁国政策及反对荷兰殖民者外来侵略斗争中,不断取得胜利的记录。没有郑芝龙的海上活动,很难想象会出现郑成功渡海东征、收复台湾这样的伟大壮举。

《海峡枭雄——开台先驱郑芝龙》是在《混世龙王》(鹭江出版社1986年8月版)的基础上补充增订而成。当年初版时,郑芝龙的历史地位尚有争议,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作为长篇作品的一号人物,在当时算是一个突破,也因此受到读者的青睐,初版后不久即重印数万册,其时最当红的文学评论家林兴宅教授在《文学报》上还以《为东西文化冲突造影》为题发表了评论。如今随着学术界对历史现象多视角的观照,郑芝龙在台湾历史上的地位已得到充分肯定,而且读者对图书形式的取向与21年前相比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催生了这本插图本的郑芝龙传记。此次增订,变动了书名,并较前增添了许多历史印记。本书传主郑芝龙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也是艺术加工后的历史人物,是学术与艺术嫁接、磨合后的历史艺术形象。

作者

2007年8月于厦门大学

目录

第一章  家庭叛逆

 一、闯荡日本平户

 二、澳门亚细亚商行

 三、台湾的诱惑

 四、亦商亦盗

第二章  聚义日本

 一、平户田川家

 二、“平户岛主”的乘龙快婿

 三、“国姓爷”郑成功降世

 四、逃离日本

第三章  开基台湾

 一、台湾的新家园

 二、海盗生涯

 三、海禁难禁

 四、旭远号的美女

第四章  “飞黄将军”

 一、“海上国王”的梦想

 二、初战荷兰人

 三、荷兰人觊觎台湾

 四、谈判高手

 五、大寨主易位

第五章  出师沿海

 一、郑芝龙进军海西

 二、劫富济贫的海贼

 三、智斗海上盟主

 四、分兵海峡两岸

第六章  武力挟抚

 一、初次受招安

 二、大败明军

 三、宏图大略

 四、官府剿抚之争

第七章  荣返故里

 一、无海则无家

 二、倒霉的荷兰人

 三、福建水师的覆灭

 四、衣锦还乡

第八章  海防游击

 一、“改邪归正”

 二、移民台湾建家园

 三、荷兰人臣服郑芝龙

 四、郑成功日本归来

第九章 消灭异己

 一、同盟者海上兵变

 二、官府郑氏海盗演“三国”

 三、如夫人颜氏被劫

 四、开辟荆榛制疫情

第十章 海上国王

 一、谁的银子大

 二、双雄争霸云谲波诡

 三、热兰遮城堡设中国宴席

 四、龙颜大怒斥退红毛番

第十一章 安平声威

 一、安平的“神圣之所”

 二、郑芝龙的黑人卫队

 三、“石井郑氏”令旗

 四、海峡最后的遗患

第十二章 统一海上

 一、祭海出征

 二、一决雌雄

 三、金山银山归郑氏

 四、有钱能使鬼推磨

第十三章 八闽长城

 一、荷兰远征军出征海峡

 二、郑芝龙厦门受重创

 三、料罗湾大海战

 四、固守两岸力不从心

第十四章 权倾东南

 一、南明小朝廷平国公

 二、抗清花架式

 三、国姓爷郑成功

 四、郑成功生母日本归来

第十五章 被挟北上

 一、父子分道扬镳

 二、脱渊之龙难逞威

 三、软禁京城

 四、血溅闹市魂归大海

附录台湾番社风俗图

补叙

内容推荐

本书传主郑芝龙是大名鼎鼎的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父亲,也是一位桀骜不驯的大海盗、明朝的地方大军阀,同时又是一位将沿海民众大规模迁移到台湾的开台先驱,郑芝龙的海上活动,是明末社会一个不可忽略的历史现象,是积极向海上活动的海商阶层,在反对明朝锁国政策及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外来侵略斗争中,不断取得胜利的记录。没有郑芝龙的海上活动,很难想象会出现郑成功渡海东征、收复台湾这样的伟大壮举。没有郑芝龙的卓识远见,大规模地移民台湾、开发台湾,台湾的历史很可能是另一种写法。

本书恪守传主的历史真实,又不拘泥于史实,取史料之神韵,倾泻作者的生活感受和历史见解,史料翔实,形象生动,文笔流畅。是一部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圆融贯通的佳作。

编辑推荐

这是一位鲜为人知的人物,这是一段壮丽雄奇的历史,这是一首惊世骇俗的挽歌。

本书传主郑芝龙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也是艺术加工后的历史人物,是学术与艺术嫁接、磨合后的历史艺术形象。

本书恪守传主的历史真实,又不拘泥于史实,详细介绍了郑芝龙的生平事迹,史料翔实,形象生动,文笔流畅。是一部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圆融贯通的佳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5:3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