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战首访大陆至今已过去两年,人们也早已从国共两党首次握手的兴奋中冷静下来。当时报上轰轰烈烈的新闻已成过去,而这本经过作者长期思考和沉淀的厚书却静静地问世。书中有许多翔实历史记录和珍贵的资料。包括国共双方领导人的谈话,以及亲历现场的氛围,人物活动,街头民众的反响。让我们从多侧面、多角度再次体会这件大事的含义。同时,也为日后史家修史留存了第一手资料。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随访连战的日子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刘卫兵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连战首访大陆至今已过去两年,人们也早已从国共两党首次握手的兴奋中冷静下来。当时报上轰轰烈烈的新闻已成过去,而这本经过作者长期思考和沉淀的厚书却静静地问世。书中有许多翔实历史记录和珍贵的资料。包括国共双方领导人的谈话,以及亲历现场的氛围,人物活动,街头民众的反响。让我们从多侧面、多角度再次体会这件大事的含义。同时,也为日后史家修史留存了第一手资料。 内容推荐 正值京城大暑时节,热浪袭人。这天新华社记者刘卫兵带来一部厚厚的书稿,是他的新著《随访连战的日子》。 2005年4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这无疑是国共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国共关系史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党成立于1912年,辛亥革命后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五四运动后两年。为着共同的反帝反封建,两党曾并肩战斗。以后百年来恩恩怨怨、分分合合,因不同政见而分手,又为国家民族而合作。其间几多大事载入史册。如孙中山联共,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总之,凡握手合作之时,便是民族之幸,人民的福祉,这些事件也就成了历史的里程碑。现在,正值“台独”势力猖狂抬头、两岸局势复杂之际,国民党主席连战的访问,应是民族的福音,祖国统一大业的新进步。当然也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亮点。谁来记录这个亮点,首当其冲是新闻记者。谁能有幸处于新闻的最前线,贴近记录事件的现场和人物,只有少数贴近采访的记者。刘卫兵正是这样一个幸运者。 记者的第一素质是社会责任,这也是成功的前提。担大责大成功,担小责小成功。当天降大责于斯人时,抓住机遇,他就可能取得成功。应该说这样的机会对于一个记者来说并不太多。 刘卫兵是人大新闻系毕业的新闻摄影记者,从业近20年已有过多次这样的机遇。每次他都能不违天时,不辱使命。更可贵的是他除了胜利完成摄影报道外,事后又能勤奋思考,提炼事实,秉笔成书,为历史存照。他报道过兴安岭森林大火,1998年中国抗洪,阿富汗战争,总理为农民讨薪。曾经有七八年的社会新闻、突发事件的采访经历。更有近十年的中央新闻的采访历程。出版了《日本人印象》、《奔波在战争前线》。现在又出版这本《随访连战的日子》。记录的多为大事件、大主题。对于一个青年记者来说,这应该是不小的成绩。难怪连战先生也翘起大拇指对他说:“好样的!” 连战首访大陆至今已过去两年,人们也早已从国共两党首次握手的兴奋中冷静下来。当时报上轰轰烈烈的新闻已成过去,而这本经过作者长期思考和沉淀的厚书却静静地问世。我想,我们现在细品这本书至少有两点意义。一是让我们重温事件,了解和记住历史。书中有许多翔实历史记录和珍贵的资料。包括国共双方领导人的谈话,以及亲历现场的氛围,人物活动,街头民众的反响。让我们从多侧面、多角度再次体会这件大事的含义。同时,也为日后史家修史留存了第一手资料。二是,新闻同行可以从中感悟一些成功的道理。这里融入了作者的勇敢、智慧、汗水和意志。甚至还有许多占位、角度、用光、变焦之类具体新闻采访的技术、技巧。当我们看到“胡连会”这样的大场面的同时,也看到一个普通记者的大形象——中国新一代记者的形象。 历史是由无数事件组成的。但不要忘记,事件是由人记录下来的,特别是现场的新闻记者记录下来的。所以一部历史就是一部新闻史。不为良相就为良医。不能做历史事件中的主人,就作记录历史的主笔。这是记者的光荣。 古语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卫兵捧着这本书稿来见我时,有几分羞涩地说:“都四十了,才这么一点东西。”但只要我们看过这本书,都会承认,他已经立起来了。当这本书问世时,该是京城的秋天,那是个收获的季节。希望他立得更高、更好。 目录 序 引 子 “真没想到,要采访国民党!” 搜索“连战” “山雨欲来” 第一章 连战,终于来了! 春雨悄然而至 准备往里冲! “相见恨晚” 第二章 拜谒中山陵 仰望中山陵 “连哥您好” “致上最高的敬意” 总统府的一缕阳光 “连主席,台湾不能独立啊!” 第三章 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拥抱 跨越海峡的拥抱 故宫:跨越 第四章 北大演讲 一次特别的演讲 未名湖畔 第五章 60年来,国共领导人首次握手 路在脚下 胡连首次会晤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祖父、父母与连氏家族 第六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找寻小时候的种种” 回母校 第七章 回望祖母墓 清凉寺边的祖母墓 祭 拜 回 望 第八章 会晤汪道涵 冒雨抵达上海 给汪老请安 “敬重连战” 第九章 给连战“送礼” 彩扩店的夜晚 在连战房间 我认识的“阿姨”——连方踽 第十章 杨柳青时 为连战送行 媒体大战为连战 第十一章 经贸论坛,再拍连战 再拍连战 明月何曾是两乡 第十二章 特别的中秋节 春城喜雨 帮着侃价 和连战一起过中秋 第十三章 赞叹龙脊梯田 茶马古镇 龙脊览胜 第十四章 致敬“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拜谒黄花岗 重访故地 第十五章 连横与玛瑙寺 绿茶清芬地,两岸中华情 寻古玛瑙寺 第十六章 博鳌论农业 农业合作论坛 访问伊甸园 第十七章 眺望台湾岛 险些误大事 遥望金门 第十八章 一道浅浅的海峡 “卫兵,好样的!” 再别连战 第十九章 春天的脚步 又是一年春来到 小声喊起来 明天在我们手上 后 记 第十章 杨柳青时 第十一章 经贸论坛,再拍连战 第十二章 特别的中秋节 第十三章 赞吧龙脊梯用 第十四章 致敬“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第十五章 连横与玛瑙寺 第十六章 博鳌论农业 第十七章 跳望台湾岛 第十八章 一道浅浅的海峡 第十九章 春天的脚步 后记 试读章节 2006年10月19日下午3时许,福建厦门机场。即将结束大陆访问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与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陈云林紧紧地拥抱,并和送行的领导们一一握手道别。 正准备登上舷梯时,连战夫妇突然停下脚步,微笑着向正在记者人群中紧张拍摄的我招招手说“卫兵,再见啦!”我赶紧把相机从眼前移开回应道:“连主席、夫人,欢迎再来!” 连战和夫人手挽手,缓慢地登上舷梯,向欢送人群招手后,很快便走进机舱。望着连战走进机舱时的背影,我心里猛然涌起一股离别的伤感之情。和他们一起如影随形度过的日子,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快速回映。联想和连战先生一行共同度过的16个日日夜夜,我们一同走过了云南、广西、广东、上海、江苏、浙江、海南、福建等8个省市,足迹遍及了中国的西南、华南和东南沿海。 望着连战夫妇登上飞机的背影,我的心里猛地泛出几分酸楚。相识是缘分,相处就有感情。带着这缘分和感情说再见的时候,实有难舍难分的滋味。 有团聚就有分离,当时的感觉就像和亲人、朋友道别一样…… “真没想到,要采访国民党!” 时间回溯到2005年4月中旬。越过寒冬的北京,迎来温暖的春天。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突然接到我们新华社摄影部中央组副组长鞠鹏的电话,问我愿不愿意出差去采访中国国民党主席。我以为听错了,便追问了几句。他似乎感到我有些犹豫,便说:“赶紧决定,好多人都想去呢?”我没再犹豫地回答:“好!” “采访中国国民党!”我心里感觉很突然,毕竟我是专门从事中央新闻采访的记者呀! 一个普普通通的电话,将我拉近到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身边,让我有机会认识了这位56年来首位重返大陆访问的国民党主席,也使我亲身见证了国共两党关系史上许多难忘的历史时刻。 “国民党和共产党过去不是冤家对头吗?”我心里真有些大惑不解。从小我便懂得一个朴素的道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长期培养出来的政治觉悟,让我不得不生出这样的疑问。 我经常发自内心地说,自己生在共和国、长在红旗下。小时候虽然没赶上当红小兵、红卫兵,但毕竟还带上了鲜艳的红领巾、佩戴过闪闪发光的团徽。就连我的名字“卫兵”也充满了时代的色彩。那个时代,“卫兵”自然就是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的。和许多同龄人一样,我们一开始就是“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接班人。 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党的“卫兵”如今要去采访国民党?说实话,我们从孩提时候开始,就从小人书、电影、广播里知道了太多的有关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的事情,知道国民党杀害了无数的革命先烈。作为革命的接班人,小学老师当年就深情地告诉我们,我们身上佩戴的红领巾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时代的发展,我们对于许多事情的认知不再那么简单。我知道了,共产党和国民党除了打仗以外,还有过密切的合作,也有过共同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 国民党主席访问大陆竟然来得这么快!这确实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毕竟在此之前,两岸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紧张和对立。人们似乎还看不到改善两岸关系的出路和办法。当然,我更没有想到,自己会有机会采访中国国民党的主席。当时,我的心理准备明显不足。 搜索“连战” 连战何许人也?他的名字此前对于许多大陆民众,包括我来说并不熟悉。人们除了知道他是台湾的重要政治人物,其他知之甚少。而我知道连战应该说是从2000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开始的。P1-2 序言 正值京城大暑时节,热浪袭人。这天新华社记者刘卫兵带来一部厚厚的书稿,是他的新著《随访连战的日子》。 2005年4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这无疑是国共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亨。国共关系史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党成立于1912年,辛亥革命后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五四运动后两年。为着共同的反帝反封建,两党曾并肩战斗。以后百年来恩恩怨怨、分分合合,因不同政见而分手,又为国家民族而合作。其间几多大事载入史册。如孙中山联共,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总之,凡握手合作之时,便是民族之幸,人民的福祉,这些事件也就成了历史的里程碑。现在,正值“台独”势力猖狂抬头、两岸局势复杂之际,国民党主席连战的访问,应是民族的福音,祖国统一大业的新进步。当然也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亮点。谁来记录这个亮点,首当其冲是新闻记者。谁能有幸处于新闻的最前线,贴近记录事件的现场和人物,只有少数贴近采访的记者。刘卫兵正是这样一个幸运者。 记者的第一素质是社会责任,这也是成功的前提。担大责大成功,担小责小成功。当天降大责于斯人时,抓住机遇,他就可能取得成功。应该说这样的机会对于一个记者来说并不太多。 刘卫兵是人大新闻系毕业的新闻摄影记者,从业近20年已有过多次这样的机遇。每次他都能不违天时,不辱使命。更可贵的是他除了胜利完成摄影报道外,事后又能勤奋思考,提炼事实,秉笔成书,为历史存照。他报道过兴安岭森林大火,1998年中国抗洪,阿富汗战争,总理为农民讨薪。曾经有七八年的社会新闻、突发事件的采访经历。更有近十年的中央新闻的采访历程。出版了《日本人印象》、《奔波在战争前线》。现在又出版这本《随访连战的日子》。记录的多为大事件、大主题。对于一个青年记者来说,这应该是不小的成绩。难怪连战先生也翘起大拇指对他说:“好样的!” 连战首访大陆至今已过去两年,人们也早已从国共两党首次握手的兴奋中冷静下来。当时报上轰轰烈烈的新闻已成过去,而这本经过作者长期思考和沉淀的厚书却静静地问世。我想,我们现在细品这本书至少有两点意义。一是让我们重温事件,了解和记住历史。书中有许多翔实历史记录和珍贵的资料。包括国共双方领导人的谈话,以及亲历现场的氛围,人物活动,街头民众的反响。让我们从多侧面、多角度再次体会这件大事的含义。同时,也为日后史家修史留存了第一手资料。二是,新闻同行可以从中感悟一些成功的道理。这里融入了作者的勇敢、智慧、汗水和意志。甚至还有许多占位、角度、用光、变焦之类具体新闻采访的技术、技巧。当我们看到“胡连会”这样的大场面的同时,也看到一个普通记者的大形象——中国新一代记者的形象。 历史是由无数事件组成的。但不要忘记,事件是由人记录下来的,特别是现场的新闻记者记录下来的。所以一部历史就是一部新闻史。不为良相就为良医。不能做历史事件中的主人,就作记录历史的主笔。这是记者的光荣。 古语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卫兵捧着这本书稿来见我时,有几分羞涩地说:“都四十了,才这么一点东西。”但只要我们看过这本书,都会承认,他已经立起来了。当这本书问世时,该是京城的秋天,那是个收获的季节。希望他立得更高、更好。 后记 早在两年前的2005年四五月份,我随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首次访问大陆采访期间,好友刘宝明就劝我写一本连战首访大陆的书。当时因为工作繁忙没有动笔。2006年秋天,当我再次随访连战先生,结束长达半个多月、跨越大陆八个省市的采访时,我不禁拿起笔。 “为什么要写一本连战的书呢?”我反复地这样问自己。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记录历史是记者的责任。连战首访大陆及其随后的大陆之行是一段重要而难得的历史。作为近身采访的记者,作为历史的见证人,我觉得自己有责任把它记录下来,免得日后回想往事时感到遗憾。 此外,我真的欣赏连战先生,欣赏他毅然决然地跨越半个世纪的隔绝,跨越台湾海峡重返大陆访问的举动;欣赏他对国家、对民族、对历史的那份敬仰和尊重;欣赏他言谈举止中透出的智慧、儒雅和大气;欣赏他对父母、对亲人、对朋友、对百姓的那份诚挚情感。我赞同这样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连战先生跨越海峡、首访大陆的历史意义将愈加显现出来。 我一直对讲真诚、讲感情的人抱有好感。为此,我是抱着这份好感,用自己的一份真诚去记录我眼中的连战和他的大陆之行以及自己采访中的那些难忘经历。 我从小就有写日记的习惯。多年下来,大大小小的本子也积攒了几十个。在采访中,我经常是边拍、边想、边记。随访连战的日子里,我写下的几万字日记和拍摄的几千张照片,为这本书打下基础。 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抽空写书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有时候,真需要咬牙坚持才行。没想到,2006年11月一个月,我竟然写出了12.3万字。1、2、3,多好的数字,我写作的信心增强了。当然那期间,从不喝咖啡的我,天天抱着咖啡大口大口地喝。 我不大懂得什么写作方法,总觉得写书就像写日记一样,写一些亲身的经历和感受。诚实做人、尽心做事是我处事为人的准则,也是父母对我的教育、领导对我的希望。我自知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我愿意用自己的真诚和感情,用尽心尽力的努力和追求,去弥补自己的不足。我希望这本书能给读者、社会和历史提供一些不加修饰、真实有用的历史资料和素材。 在该书即将出版时,我要感谢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感谢中共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先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为我的书题词;感谢大名鼎鼎的散文家梁衡先生抽出时间为书作序。 感谢新华社各级领导、同事和朋友们,尤其是摄影部、国内部、中央新闻采访中心和我们中央新闻摄影采访组的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感谢国台办各位领导和朋友们。感谢朱寨、王文澜、张国良、罗京、徐莽、杨毅、王育文、罗英春、郑重阳、蔡笃满等同仁的帮助。感谢九州出版社社长徐尚定、总编辑王杰及责任编辑祝松先生的大力支持。 特别感谢特约编辑刘宝明、老同学朱军二位先生对该书始终不渝的关心和帮助。感谢:薛凯、石平西、何德全、孙东哲、李国萍、周立文、张瑞芳、张俊清、程铁良、吴亮、杨晋峰、陈树根、陈斌华、李朱、郑红革、彭岚、马卫、朱天博、刘和君、刘卫彤、付海英等各位先生和女士。在该书的酝酿、编辑和出版过程中,还有许多领导、师长、同事和亲友始终在默默无闻地帮助我,借此向他们致敬。书中参考了部分人士的书籍和资料,在此一并致谢。 该书付梓出版时,适逢京城秋高气爽的时节,耐过暑热的人们正享受着秋天特有的清凉和舒适。我真心希望用这本书来表达一位大陆媒体人真诚的祝福。祝福两岸和平、人民幸福、民族振兴。 书评(媒体评论) 梁衡(人民日报原副总编、作家): 作为历史的主笔是记者的光荣。卫兵不违天时、不辱使命,为历史存照,为社会尽责。看过书的人都会承认.卫兵已经“立”了起来。祝愿他立得更高、更好。吴雁泽(中国文联副主席): 从作者的书里感受到他是个说实话、有见解、讲政治的青年。在完成好任务时,他还责备自己干得不理想,真令我这个老头钦佩! ”文如其人”四个字送给卫兵是再恰当不过了。王文澜(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日报摄影部主任): 拍摄好新闻人物犹如攀越高峰,山路艰难。卫兵擅长用朴实、自然的镜头语言刻画人物,展现历史瞬间。不夸张、不做作,深入浅出而又耐人寻味。罗京(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卫兵做事勤勤恳恳,做人实实在在。工作好、学习好,书写得也好。朱寨(文艺理论家): 作品内容鲜活生动,文字明快流畅。原滋原味,不拘成规。图文并茂,图文生情,读来赏心悦目。张国良(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主席、香港《文汇报》社社长): 笔落惊风雨,天涯共此时。家事、国事、天下事,真情、真意、真情怀。叶文玲(当代作家): 看似从容的文字,却具有一种异常的时速。字里行间,传递本性的阳刚之气,又如同伴随着自然散发的野草花香扑面而来。作者相得益彰的文字和摄影,来自他明月秋水的坦荡和真诚。俗谚云:贵人不顶重发。我笃信:卫兵的大脑门之所以不太长头发,是因为长了较多的智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