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东西不宜吃,哪些东西不宜多吃或尽量不吃,哪些东西在哪种情况下不宜吃等等,都要尊重客观规律,把食物的特性同自己的身体状况、消化,能力和生活条件结合起来,经过系统分析和权衡后作出最佳选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科学进餐,做到膳食结构合理、营养需求平衡,从而最终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本书结合人们日常饮食的实际情况,围绕着日常饮食习惯的误区、日常生活的饮食禁忌、食物的搭配禁忌,以及食源性中毒和怎样鉴别食物的相关常识,采用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向读者介绍了一系列非常有用的饮食知识和相关技巧。本书从科学的角度,追根溯源,把道理讲得清清楚楚,它涉及了营养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和我国传统的中医知识。是一本既有科学依据,又通俗易懂的饮食读物。
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从远古时代起,人们就非常重视合理饮食。但食能养人,也能伤人,我国传统的某些食物搭配,从营养学角度来看,有些恰恰是对人体缝康无益,甚至是有害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饮食方法不科学导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了。人们现在吃的都是精米白面、鸡鸭鱼肉,喝的是各种含糖饮料,低纤维、高脂肪。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高血脂症、肥胖症、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和癌症等疾患的发病率直线上升。据国家卫生部的统计:目前,“富贵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已占当前死亡总数的70%。这和人们膳食结构的陡然骤变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由此看来,“吃”当属现代“生活方式病”的第一诱因。
本书结合人们日常饮食的实际情况,围绕着日常饮食习惯的误区、日常生活的饮食禁忌、食物的搭配禁忌,以及食源性中毒和怎样鉴别食物的相关常识,采用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向读者介绍了一系列非常有用的饮食知识和相关技巧。
生姜
生姜又称鲜姜,黄姜,有独特的辛辣芳香,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俗话说:“饭不香,吃生姜。”说的就是吃饭不香或饭量减少时吃上几片姜或者在蔬菜里放上一点嫩姜,便能改善食欲,增加饭量。
生姜的辣味成分主要有姜酮、姜醇、姜酚三种,它们具有一定的挥发性。能增强和加速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帮助消化,有健胃的功能。生姜还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的功效,着凉、感冒时熬些姜汤喝,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生姜可治晕车晕船:生姜一片贴于肚脐上,外贴一张伤湿止痛膏,有明显的缓解作用。生姜也是传统的治疗恶心、呕吐的中药,有“呕家圣药”之誉。据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生姜还有抗衰老,护心脏、预防胆结石等多种奇效。
生姜不宜食用过多,每天不宜超过10克。食用过多则因大量姜辣素在经肾脏排泄过程中会刺激肾脏,产生口干,咽痛、便秘等症状。
优质生姜应完整饱满,节疏肉厚,无须根,无损伤,无烂顶,无黑心。生姜喜阴湿暖,忌干怕冷。适宜存贮温度为12—15℃。因为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的功效,所以民间大多在患者着凉、感冒时熬些姜汤给他们喝来缓解病情;与此相似,姜汤汤圆等都具有相同的效果。此外,在食用松花蛋或鱼蟹等水产品时,放上一些姜末、姜汁,或者直接用姜丝放在里面做调料,既可以杀菌,还能去除腥味,让菜肴更加香味四溢。在凉菜碟子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姜片的踪影。
生姜的药用功效
姜是中药材之一,除鲜姜做药引外,还有炮姜、干姜、姜皮、炙姜、姜炭等。中医学认为姜味辛性温,有发汗解表、散寒、健胃、温中止呕、温肺止咳、止痛、祛痰、助消化、利分泌解毒之功效。用于感冒风寒、呕吐、咳嗽、胀满食滞、腹泻、解毒等症。《本草纲目》一书中记载,生姜“生用发散、热用中和、解食野禽中毒或喉痹,浸汁点赤眼,捣汁和黄明胶熬萜风湿病。”《随息居饮食谱》有“姜辛热、散风寒、温中、去痰湿、止呕、定痛、消胀杀虫。”《本草从心》一书中记载:“姜汁开痰、治噎膈反胃、救暴卒、疗狐臭、擦冻耳、煨姜,和中止呕。”《中药大词典》一书中记载:“能发表、散寒、止呕、开痰、治感冒风寒、呕吐、痰饮、哮咳、胀满、泻、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鸟、兽、肉毒。”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李呆谓:“孙真人云,姜为呕家圣药。姜辛以散之,呕乃气逆不散,此药行阳而转气也。俗言上床萝卜下床姜,姜能开胃,萝卜消食也。”民间关于姜的谚语还有“冬吃萝卜夏吃姜”、“冬有生姜,不怕风霜”、“晚吃萝卜早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早吃三片姜,赛过喝参汤”等,可见姜的疗效已深入我国民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出土文物中就有姜,作为陪葬物,可见姜的重要。
生姜中的姜辣素具有加速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道蠕动,促进消化,增进食欲,兴奋呼吸中枢和心脏,升高血压,发汗止痛的作用,有抑制癌的功效,并在人体内能产生一种抗衰老物质过氧化物歧化酶,能抑制体内脂褐质色素的产生,防止氧自由基对机体的侵害,起到抗衰老的作用。北宋诗人苏东坡在《东坡杂记》一书中说起,杭州的钱塘净慈寺和尚,已经80多岁仍鹤发童颜,自谓服生姜40年,故不老。可见生姜对人体健康大有好处。
姜不仅是速效退热剂而且能使细胞膜排除病毒产生的毒素,起到发汗解毒的效果;姜辣素对心脏和血管有刺激作用,会引起血管扩张和中枢神经兴奋,增加血液循环,使全身有温热感觉,起到祛风解寒的效果;姜辣素还能刺激唾液、胃液和肠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肠的蠕动,故常吃姜制品能增进食欲,醒脾胃;服姜后可以温肺暖胃,用于受寒引起的呕吐咳嗽等症,对老人的慢性支气管炎、肺虚咳嗽、头痛鼻塞、腹痛泄泻等甚为适用。故老年人宜多吃姜制品及加姜的菜肴,对健身祛病有好处。
姜有温经散寒、破血逐淤的作用。妇女产后气血虚亏、经冷淤血多,民间常以生姜红糖汤内服,可以温经散寒,去淤血、营新血,对产妇的健康和体力恢复大有好处,故姜是产妇必用的食品。姜还可以作为艾炙疗法的药物,称隔姜炙,方法是取厚1厘米左右姜片一块,用针穿刺数孔,上置艾柱放在穴位上,点燃施炙,以引郁毒,通孔疮窍,使内毒外发,或治其他疾病。姜还可以捣烂敷剂,可供药力而行气血,使运行旺盛而驱散毒气。
姜的加工方法不同,其内含化学成分在受热处理中发生变化也影响药性,故药效也异。如干姜味辛性热,入脾、胃、肾、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救逆,通脉止血,消痰下气,止呕,发散诸经寒气的功效。适应于心腹冷痛、感寒腹痛、胃痛、寒饮咳喘、风寒湿痹、霍乱冷痢、吐血咯血、慢性便血、漫性泄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阳痿、精冷不育、脱阳、虚阳外越等病症;姜皮味辛性凉,入脾、肺经。有行水消肿之功。临床多用于水肿、膨胀等病症;生姜汁味辛辣性温,人肝、脾、肺经。有散寒温经,开痰下气之功效,临床多用于一些急性病症。
P213-215
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从远古时代起,人们就非常重视合理饮食。但食能养人,也能伤人,我国传统的某些食物搭配,从营养学角度来看,有些恰恰是对人体健康无益,甚至是有害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饮食方法不科学导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了。人们现在吃的都是精米白面、鸡鸭鱼肉,喝的是各种含糖饮料,低纤维、高脂肪,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高血脂症、肥胖症、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和癌症等疾患的发病率直线上升。专家指出,现在大约50%的癌症与饮食因素有关,三分之一的癌症是人们“吃”出来的。“三高”——高脂、高盐和高热量,以前的“富贵病”、“老年病”如今已延伸到中青年人群,连小孩子出现“三高”都很平常了。据国家卫生部的统计:目前,“富贵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已占当前死亡总数的70%。这和人们膳食结构的陡然骤变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由此看来,“吃”当属现代“生活方式病”的第一诱因。
哪些东西不宜吃,哪些东西不宜多吃或尽量不吃,哪些东西在哪种情况下不宜吃等等,都要尊重客观规律,把食物的特性同自己的身体状况、消化,能力和生活条件结合起来,经过系统分析和权衡后作出最佳选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科学进餐,做到膳食结构合理、营养需求平衡,从而最终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如果日常饮食不问禁忌,违背科学盲目进餐,那就很可能事与愿违,不仅达不到加强营养、增强体质的目的,而且,你吃进肚里的食物有可能就成为了慢性毒药,还会对你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损伤。
本书结合人们日常饮食的实际情况,围绕着日常饮食习惯的误区、日常生活的饮食禁忌、食物的搭配禁忌,以及食源性中毒和怎样鉴别食物的相关常识,采用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向读者介绍了一系列非常有用的饮食知识和相关技巧。本书从科学的角度,追根溯源,把道理讲得清清楚楚,它涉及了营养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和我国传统的中医知识。是一本既有科学依据,又通俗易懂的饮食读物。
编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