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怀孕知识百科(附光盘)
分类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育儿百科
作者 张湖德
出版社 中国人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科学、全面、实用的孕育指南。如何做好孕前准备?如何应对孕初期症状?准妈妈们需要了解如何科学怀孕、如何科学妊娠、如何科学保健以及如何科学护理等一系列知识,才不会出现束手无策的情况。本书囊括了从预备怀孕开始到宝宝降生的各个时期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生育常识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你准备好了吗?

内容推荐

我们是一支热爱孩子的团队,我们的专家来自首都权威的医疗及研究机构,正致力于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呈现在您面前的不仅仅是一本图书,您将得到专家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当您在孕育和养育宝宝的过程中有什么困惑和疑问,请关注本书!本书是幸福家庭必备、实用、方便的一本怀孕知识指南。

目录

第一篇 怀孕必知

优生的基础

 1.优生的物质基础是“精气”

 2.优生的关键在于肾

 3.精亏、肾衰是影响优生的主要因素

怎样才能优生

 1.先从受孕说起

 2.只有少生才能优生

 3.还是“择优而生”好

 4.要选择好对象

 5.应适龄婚育

 6.不要忘记婚前遗传咨询

 7.婚前检查不可少

 8.女性婚前检查的具体内容

 9.要避免性传播疾病

 10.孕前准备

 11.孕前必须要肾气充沛

 12.受孕时情绪要稳定

 13.选择好受孕环境

 14.受孕前的食谱

影响妊娠的危险因素

 1.弓形体病

 2.使用电脑对优生的影响一

 3.用化妆品的禁忌

 4.要慎用洗涤剂

 5.预防病毒感染

 6.谨防高热

 7.风疹对胎儿的影响

 8.打预防针要小心

 9.注意衣原体的感染

 10.吸烟对胎儿的损害

 11.水果罐头不宜多吃

 12.不要嗜饮浓茶

 13.妊娠与接吻

 14.生殖器官手术

 15.丈夫们的过失

 16.酸儿辣女不可信

 17.“七活八不活”没有根据

 18.孕妇吃兔肉生下的孩子会长兔唇吗

病患者的孕育

 1.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孕育

 2.甲亢患者的孕育

 3.癫痫患者的婚育

 4.肾脏病患者的妊娠

 5.第一胎有遗传病,第二胎如何生

 6.要注意孕妇哮喘带给胎儿的危害

 7.哪些情况下妇女不宜怀孕

 8.在身体疲劳时不要怀孕

 9.在蜜月旅游中受孕不利于优生

 10.酒后勿怀孕

 11.关于在避孕过程中怀孕胎儿是否畸形的问题

 12.停服避孕药多久后怀孕好

 13.新婚夫妇不要睡电热毯

 14.还是“澳抗”转阴后再怀孕好

 15.婚后不宜很快怀孕

 16.春节期间不要怀孕

 17.父亲用药亦可致畸胎

 18.要注意电视对孕育的影响

 19.父亲高龄对优生不利

 20.未婚先孕坏处多

 21.要慎重考虑推迟生育

 22.性高潮与妊娠

 23.父母血型不合与妊娠

 24.月经误期并非皆怀孕

不孕症的防治

 1.不孕的病因

 2.不孕症的治疗

 3.不孕症的预防与康复

避孕

 1.避孕方法

 2.与避孕有关的问题

 3.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法

 4.放置宫内节育器后的保健

 5.关于妇女绝育心理综合征

第二篇 妊娠保健

祖国医学的胎养学说

 1.母病则子病

 2.气血阴阳平衡

 3.内脏气机条达

 4.逐月养胎

胎儿的发育

 1.胚与胎是两个不同阶段

 2.对胚胎形态的观察

孕期的生理特点

 1.妊娠时生殖系统的变化

 2.全身其他系统的变化

 3.新陈代谢的变化

妊娠的确定

胎教

 1.胎教的兴起

 2.胎儿意识上的超能力

 3.胎儿大脑处在学习中

 4.胎教中的科学

 5.国外胎教实例

 6.胎教教程一例

 7.丈夫要当好胎教的配角

 8.祖国医学中关于胎教的措施

妊娠期的胎儿保健

 1.胎儿在腹,全仗母亲护养

 2.胚胎发育中的经络

 3.孕妇一定要会数胎动

 4.不要让胎儿患佝偻病

 5.要注意孕妇情绪对胎动的影响

 6.家庭里要学会监护胎儿

 7.孕妇增加体重对胎儿有益

 8.要谨防胎儿窘迫

 9.要十分警惕产前胎头浮动

 10.胎儿保健不可缺宫内诊断

 11.肥胖孕妇的胎儿保健

 12.要注意先天性心脏病

 13.胎儿唇腭裂的防治措施

 14.要注意多胎妊娠

 15.要放心地监护胎儿

妊娠饮食保健

 1.现代营养学对孕妇饮食的基本要求

 2.中医营养学关于妇女妊娠饮食的观点

 3.妊娠饮食保健要注意的问题

妊娠运动保健

 1.孕期的合理锻炼项目

 2.孕妇进行运动要先检查身体

 3.孕妇进行锻炼需要注意的问题

 4.孕妇的健美

妊娠期的性保健

 1.妊娠剧吐与性

 2.妊娠时性交要注意清洁

 3.妊娠期什么情况不宜过性生活

 4.孕妇患病时的性生活

妊娠用药宜谨慎

 1.孕期并非皆忌药

 2.主要致畸药物及其对胎儿、新生儿的有害作用

 3.孕妇使用抗生素的方法

 4.要注意可致胎儿先天性耳聋的药物

 5.孕妇不宜用阿司匹林

 6.孕妇不用清凉油为好

 7.妊娠并发肾炎时怎么用药

 8.妊娠期服用中药对胎儿的肤色会有影响吗

 9.妊娠哮喘时的用药

妊娠的日常保健

 1.要谨慎起居

 2.要劳逸结合

 3.孕妇衣着

 4.孕妇更要注意口腔的卫生

 5.孕产妇要重视夏季的保健

 6.孕妇要有正确的姿势

 7.孕妇沉湎于麻将不利于胎儿优生

 8.可常享受“音乐浴”

 9.妊娠期如何做家务

妊娠疾病防治

 1.缺铁性贫血的防治

 2.皮肤瘙痒的防治4

 3.要防肾结石

 4.腹痛病的防治

 5.妊娠期的血小板减少

 6.妊娠呕吐时要防低钾症

 7.腰痛的防治

 8.要重视妊娠晚期保健

 9.胎漏、胎动不安的治疗

 10.小便不通的防治

 11.妊娠心烦的防治

 12.水肿的防治

 13.黄疸的防治

 14.要当心前置胎盘

 15.牙病防治

 1 6.异位妊娠的防治

 17.牙龈出血的防治

 18.急性阑尾炎的防治

妊娠一月的保健

 1.妊娠一月胎儿的发育

 2.妊娠一月母体的变化

 3.妊娠一月的养生

 4.妊娠一月的饮食

妊娠二月的保健

 1.妊娠二月胎儿的发育

 2.妊娠二月母体的变化

 3.妊娠二月的养生

 4。妊娠二月的饮食

妊娠三月的保健

 1.妊娠三月胎儿的发育

 2.妊娠三月母体的变化

 3.妊娠三月的养生

 4.妊娠三月的饮食

妊娠四月的保健

 1.妊娠四月的胎儿发育

 2.妊娠四胄母体的变化

 3.妊娠四月的保健

 4.妊娠四月的饮食

妊娠五月的保健

 1.妊娠五月胎儿的生长发育

 2.妊娠五月母体的变化

 3.妊娠五月的保健

 4.妊娠五月的饮食

妊娠六月的保健

 1.妊娠六月胎儿的生长发育

 2.妊娠六月母体的变化

 3.妊娠六月的保健

 4.妊娠六月的饮食

妊娠七月的保健

 1.妊娠七月胎儿的生长发育

 2.妊娠七月母体的变化

 3.妊娠七月的保健

 4.妊娠七月的饮食

妊娠八月的保健

 1.妊娠八月胎儿的生长发育

 2.妊娠八月母体的变化

 3.妊娠八月的保健

 4.妊娠八月的饮食

妊娠九月的保健

 1.妊娠九月胎儿的生长发育

 2.妊娠九月母体的变化

 3.妊娠九月的保健

 4.妊娠九月的饮食

妊娠十月的保健

 1.妊娠十月胎儿的生长发育

 2.妊娠十月母体的变化

 3.妊娠十月的保健

 4.妊娠十月的饮食

第三篇 顺利分娩

分娩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

 1.分娩对孕妇的主要影响

 2.分娩对胎儿的影响

要做好产前准备

 1.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临产前的饮食要精心安排

 3.临产前的注意事项

 4.要了解临产时的临床表现

自然分娩的经过和正确处理

 1.第一产程的经过和处理

 2.第二产程的经过和处理

 3.第三产程的经过和处理

 4.家庭接生

关于剖宫产

 1.选择剖宫产要谨慎

 2.剖宫产的适应证

 3.若是选择剖宫产

异常分娩

 1.难产

 2.流产

 3.早产

 4.过期产

第四篇 产后养生与小儿保健

产褥期保健

 1.产褥期妇女的生理特点

 2.产褥期保健

 3.产后防病

 4.产褥期食谱

哺乳期保健

 1.乳房保健

 2.产后性生活

 3.产后饮食调养

 4.合理的喂养

 5.产后健美

 6.哺乳期的食谱

小儿养育

 1.小儿护理保健

 2.小儿喂养

小儿常见疾病

 1.小儿咳嗽

 2.小儿泻泄

 3.小儿痢疾

 4.小儿腹痛

 5.小儿呕吐

 6.小儿痱子

 7.小儿湿疹

 8.小儿蛲虫

 9.小儿惊风

 10.小儿疳症

 11.小儿麻疹

 12.小儿佝偻病

 1 3.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14.小儿扁桃体炎

 15.小儿蛔虫

 16.小儿中耳炎

小儿疾病的综合调理

 1.新生儿体温不升和皮脂硬化症

 2.婴儿绞痛

 3.新生儿的柯萨其病毒症

 4.早春要防婴儿抽筋

 5.婴幼儿要注意滴鼻净中毒

 6.婴幼儿的脚气病

 7.新生儿破伤风的预防

 8.小儿麻痹症的预防

 9.小儿营养性贫血的防治

 10.小儿暑热症的防治

 11.要注意夏季小儿长疖

 12.小儿脱肛的诊治

 13.小儿低血糖症的防治

 14.dxJL夏季脓疱疮的防治

 15.JbJL跌伤的防治

 16.吮指癖的防治

 17.小儿急性喉炎的防治

 18.小儿隐睾的防治

 19.小儿发烧的防治

 20.婴儿疥疮的防治

 21.小儿水痘的防治

 22.婴儿髋脱位的防治

 23.小儿习惯性阴部摩擦症防治

 24.小儿流鼻血的防治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7.风疹对胎儿的影响

风疹是一种常见传染病。该病是,由风疹病毒感染所致的、较轻的呼吸道传染病,以上呼吸道轻度炎症、低热、全身斑丘疹和耳后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

风疹多见于1~5岁儿童。成人也可患病,一次患病后有持久免疫。风疹病毒侵入人体后先在上呼吸道黏膜及颈淋巴结内生长繁殖,再随血流播散至全身引发疾病。也有极少数人,可在数年、甚至数十年后导致慢性大脑炎。但就一般情况来说,风疹病情轻且病程短暂,预后情况也较好。值得注意的是。孕妇感染该病却情况大不相同。

孕妇感染风疹后,病毒可通过血流感染胎盘,进而使胎儿受到病毒感染。胎儿被感染后,无力清除体内的病毒,病毒会随胎儿细胞分裂增生而长期广泛存在下去,并形成持续、慢性的多器官全身感染,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成为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有的可在出生后数年才显现。从临床上看,孕妇感染的孕龄越早,胎儿被感染的机会越多。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新生儿出生时体重身长均低于正常新生儿,可有多种先天性缺陷或畸形。如白内障、视网膜病、青光眼、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肺炎、肝脾淋巴结肿大、肾小球硬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头畸形、智力障碍等。正因为该病对胎儿影响严重,故重点保护孕妇中的易感者显得格外重要。孕妇应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在风疹流行期间不到公共场所去,如已接触风疹病人并已被感染者,可考虑人工流产。

8.打预防针要小心

一位孕妇来到妇婴保健院门诊,对医生说她已怀孕两个多月,最近单位里要集体打预防针,她想知道自己能不能打。

所谓打预防针,在医学上称为预防接种,就是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产生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以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这种防病方法,又叫人工免疫。

对于一般人来讲,打预防针是不成问题的,而孕妇是否也能与常人一样打预防针呢?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能”或“不能”来解答,而是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有些预防针孕妇是非打不可的。例如,孕妇被疯狗咬伤后就必须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否则的话,一旦发生狂犬病,生存的希望是极少的。又如孕妇与白喉病人有过密切接触后,也得做白喉疫苗的接种,以免染上白喉。此外,破伤风疫苗的预防针也得打。给孕妇打这种预防针,是世界卫生组织大力推荐的最有效的预防新生儿破伤风的方法。孕妇打预防针的时间,以在临产前1个月进行较好。

不过。有些预防针孕妇是不需要打或不能打的,如麻疹疫苗、卡介苗、百日咳疫苗、乙脑疫苗和流脑疫苗等。

因此,孕妇接到打预防针的通知时,应向防疫医生反映自己的怀孕情况,以及疾病史、过敏史等,由医生斟酌决定打针还是不打针。

9.注意衣原体的感染

“衣原体”对多数读者来讲是陌生的,但一提沙眼这个病名,你可能就不生疏了。要知道,引起沙眼的病原体就是衣原体的一种,即沙眼衣原体。衣原体是一种介于一般细菌和病毒大小之间的微生物,其直径约为700-1000个毫微米。这种病原体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剂对它有效。有趣的是,沙眼衣原体除能引起沙眼这种眼部疾病之外,还可通过性接触传播而引起泌尿生殖器的感染,因此这些感染也属于性传播疾病。

妊娠妇女或围产期妇女,如患有衣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特别是子宫颈炎,那么可以导致胎儿或新生儿先天性或围产期的衣原体感染,还可以造成以下情况的发生:早产、围产儿死亡、婴儿猝死综合征、支气管及肺发育不良、局灶性肺充气过度综合征、中耳炎、结膜炎、肺炎等等。其中结膜炎和肺炎最为常见,分别约占患有衣原体感染母亲所生婴儿的25%和10%。早产本身就可使婴儿抵抗力低而易发生其他疾病,加之衣原体感染造成的支气管及肺发育不良及局灶性肺充气过度综合征等病。可使婴儿日后发生慢性支气管及肺部疾病,以至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

患衣原体感染后应当怎样治疗呢?无论是妊娠妇女还是新生儿.一旦被作出衣原体感染的明确诊断,即应开始进行积极的治疗。对衣原体感染有若干特效治疗药,常用的有红霉素、四环素、羟氨苄青霉素等。其中四环素对胚胎和婴儿有毒性作用,因此不能用于孕妇或婴儿。用药量应遵医嘱,疗程不应少于7天。

预防衣原体感染应做到:①妇女在妊娠期或妊娠前如被证实有衣原体感染,应及时进行特效治疗,以免感染胚胎或新生儿。②妊娠妇女的丈夫或男性伴侣有衣原体引起的尿道炎等感染,应进行彻底治疗。③避免性乱行为。④保证外阴部的清洁卫生对防止衣原体感染亦十分重要。⑤采用一般的性卫生防病措施。

10.吸烟对胎儿的损害

吸烟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烟雾中含有一些致畸物质。如尼古丁、焦油、辐射物和多环烃类。尼古丁及其代谢产物,可以改变催乳素和孕酮的分泌,破坏受精卵的着床过程;尼古丁还能提高妊娠子宫的紧张度,增加子宫的收缩力,从而造成自发性流产的增多。有人统计吸烟孕妇的自发性流产率为41%,不吸烟孕妇仅为28%。烟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能使怀孕妇女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减少红细胞携氧能力,抑制或减缓氧血红蛋白的解析与氧的释放,容易造成胚盘蜕膜基部坏死、细胞滋养层增生、胎盘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变慢,从而引起胎儿血氧过少,使胎儿的正常发育受到影响。尼古丁对胎儿交感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可以引起胎儿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从而引起心脏先天性机能和形态的损伤。

吸烟孕妇生下的新生儿容易由于呼吸困难和发育不正常而死亡。有人统计孕妇每日吸烟20支以下,死产发生率为20%,每日吸烟20支以上死产发生率为35%。在存活的新生儿中先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闭和法乐氏四联症)的发病率,吸烟孕妇是不吸烟孕妇的2倍。吸烟孕妇生下的新生儿体重可降低90~350克,以致个子矮小、智力发育水平低。

父亲吸烟对优生影响也不可低估。吸烟会影响精子的发育,烟气中许多化学物质能诱发精子顶体异常、精子数量减少,精子运动能力改变。日本一项研究指出:每日吸烟30支的男子,畸形精子可超过20%。父亲吸烟可导致新生儿畸形,吸烟愈多,其比例愈高。有关医学研究表明: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以使男性生殖细胞(精子)形成所需要的适宜内环境遭到破坏(主要为酸碱度不正常),这样他的生殖细胞发育不良,结果会导致未来的婴儿出现形态和机能等方面的缺陷。

为了保护下一代,一定要综合治理室内外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P40-P43

后记

健康与长寿,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但是如何才能健康,怎样才能长寿,关键是加强养生保健。我专职从事养生保健已有20余年,深感养生必须贯穿人的一生。严格地讲,应该始于一个新的生命还未出世前。从受孕、妊娠到分娩,尽管还不足300天,但在这短短的300天里能否加强养生,注重保健,将对整个生命历程产生决定性的作用。有鉴于此,我希望即将作家长的年轻朋友们,认真读一读由众多专家编写的《怀孕知识百科》。它是幸福家庭必备、实用、方便的一本怀孕知识指南。

张湖德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医学顾问

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室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17: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