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开篇将生态危机与哲学上的异化理论、宪法学上的人性尊严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在此宏大背景下引导出研究主题,提升了环境权研究的理论高度。作者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将环境法学与公法学的基本理论有机结合,在统一公法学的视角下系统地研究环境权。公法学的研究视角作为一根红线,始终贯穿全书。而在具体阐述时,作者综合运用历史考察、比较研究、综合研究、实证研究的方法进行分析、批判。
引言
一、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
第一章 生态危机与人性尊严:当代公法学的一个课题
第一节 生态危机: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一、“生态危机”(ecological crisis)释义
二、生态危机的特点
三、生态危机的根源
第二节 生态危机与人性尊严
一、生态危机与人的异化: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
二、生态危机对人性尊严的挑战
第三节 生态危机的宪法回应
一、社会国家理念与环境保护
二、生态危机的宪法回应(一):环境基本国策
三、生态危机的宪法回应(二):环境基本人权
第二章 从理论到实践:环境权立法的实证考察
第一节 环境权理论的形成
一、环境公共信托论:美国环境权的理论基础
二、日本的环境权理论
第二节 国外环境权立法的实证分析
一、国外环境权立法的模式
二、国外环境权立法的一般规律与趋势
第三节 环境权国际立法的一般考察
一、全球层面
二、区域层面
第三章 环境权概念的反思与重构
第一节 环境权主体之再思考
一、国家不是环境权的主体
二、法人或其他组织不是环境权的主体
三、关于人类环境权
四、关于自然体的环境权
第二节 环境权客体之再认识
一、关于环境权客体认识上的分歧:一元论与多元论
二、环境释义
三、作为环境权客体的环境的范围
第三节 环境权内容的理性思辨
一、环境权不包括经济性权利
二、环境权不包括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
三、环境权是生态性的实体权利
第四节 环境权性质的追问
一、环境权的人权性质
二、环境权是兼有自由权性质的社会权
第五节 环境权概念的重塑
第四章 环境权与其他基本人权
第一节 环境权与生存权
一、生存权:现代宪法人权保障的核心
二、环境权:对生存权的超越与升华
第二节 环境权与平等权
一、平等权的演进
二、环境公平:环境权与平等权的联结
第三节 环境权与发展权
一、发展权:第三代人权的典型代表
二、环境权与发展权的冲突与协调
第五章 环境权的保障
第一节 权利保障界说
第二节 环境知情权
一、知情权:政府信息公开的权利基础
二、环境知情权的演进
三、环境知情权及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环境公众参与权
一、公众参与与公民环境权之保障
二、环境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
三、环境公众参与的国际法渊源
四、环境公众参与的方式:以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投资为例
第六章 环境权的司法救济
第一节 环境权可司法性的障碍分析
第二节 超越两分法:环境权可司法性的证成
第三节 环境权司法救济的路径
一、间接救济模式
二、直接救济模式
三、评论与思考
第四节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一、从私益诉讼到公益诉讼:诉讼制度发展的一般趋势
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以美国公民诉讼为例
三、美国公民诉讼的借鉴意义: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之构建
第七章 中国环境权法律制度之构建:现状、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中国环境权入宪之论证
一、中国的生态危机:从预言走向现实
二、中国环境权人宪的现实基础
三、中国环境权人宪之意义
第二节 相关制度的完善与环境执法方式的改进
一、完善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
二、构建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三、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四、环境行政执法方式的改进:以淮河治理为标本
结语:对21世纪环境国家的展望
附录:部分国家宪法中的环境权条款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