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顺流而下,作者对音乐充满了关心,有一些自我命题,全写在脑子里,它们不一定成篇,但在这“顺流而下”的旅途中,也顺便流露出些许。在阅读的过程中,你的心灵将像一棵大树那样,在发育、在抽枝、在向天空和四野无尽地展开,变得根深叶茂和生机勃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五年顺流而下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作者 | 李皖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五年顺流而下,作者对音乐充满了关心,有一些自我命题,全写在脑子里,它们不一定成篇,但在这“顺流而下”的旅途中,也顺便流露出些许。在阅读的过程中,你的心灵将像一棵大树那样,在发育、在抽枝、在向天空和四野无尽地展开,变得根深叶茂和生机勃勃…… 内容推荐 本书中这长短72篇文字的文章,除《一点儿正经没有》为《倾听就是歌唱》的弃用之选,其他的,均写于2001至2005年,是这五年零零碎碎的一个结集。除个别篇目外,很多乐识不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的聆听、鉴别,只需直接从头脑的库存里提出来就行,可谓行云流水。这是一部集结了作者对音乐充满关心、期待、思考的精华。 目录 自序 两个高晓蚣 1 快乐是个什么东西 4 难得主流 7 乐评:中国现实文化一种 9 灵魂苏醒的一些方面 ——兼对2000后歌曲歌唱性韵考察 28 果味VC成分分析 36 深渊,或深渊下的火焰 38 形面上之美 ——写在《1963年的格林尼治村》旁边 45 我不想批评罗大佑 50 激情流失 53 曾经与天一样高 56 不捆信两牺类 60 市并话宝艺术 63 在黑夜热爱 66 以音乐的名义说出平庸 ——第14届台湾金曲奖流行类奖项印象 69 理性看待音乐奖 72 男或女,二人转或摇滚 76 1995年的变迁和一颗伤逝的心 79 三年 ——略论苏芮和苏芮时代 82 从磊到泵到城 87 新的!新的!新的!新的在哪儿 92 无聊生活:准节奏变形记 95 耳朵是这样开放的 ——二十年外来音乐影响觅踪 102 二十年外来音乐影响简明辞典 ——1984--2003,编年史或关键词,人物或事件,掌故或秘史 113 历史的有和无 130 好听不好说 134 又见那个脆弱的人 137 风雅颂和艺术的业余精神 ——概论台湾校园民歌 144 比烟花更落寞 《镜花缘记》,脱离思维飞去 178 我的2003年度作品——182 让艺术艺术,让娱乐娱乐 185 谁来书写我们的时代——188 胡吗个的不插电和不插腿 193 按说真理不该与数量多少有关,但是…… 195 话只说了一半 198 摇滚平息,摇滚不死 202 对不起大家,这不是历史,是误会 204 超一流的“菲艺术家”王菲简史 207 DJ·低阶·主持人·打碟师 215 2000以前和2000以后 218 听到了法国的香味儿 ——《好听不好说》之Lisa版 221 Eddi.Reader结的缘,就像梦一样 224 丢了金武林,像丢了魂 227 齐豫唱佛歌,我佛非你佛 229 女人的眼睛,以黑夜的方式观看 232 有时候我觉得这空气中有种很逗的气氛 237 香烟、巧克力奶和民谣父子兵 240 齐豫、嗓子或毫无意外的深度作品 243 黄霑,黄霑,中国背影渐去 247 呵!停不住的爱人,停住的罗大佑 253 碟评一束(1) 258 娱乐下面 ——2004年流行音乐一瞥 264 十年过去了 ——再评罗大佑《美丽岛》 269 邓丽君与靡靡之音 272 碟评一束(2) 277 陶吉占老弟,这就是力量? 283 “‘零点’伪摇滚”,是个伪问题 287 假如这图画里也有声音 ——80代唱片封面设计12 9长 289 严肃的入学会了幽默 ——一评崔健《给你一点颜色》 304 置身新时代的现场 ——二评崔健《给你一点颜色》 308 放下,拿起,转变 ——三评崔健《给你一点颜色》 311 朋客的骨,民谣的血,重金属豹肉 ——Nirvana乐队综述 313 凤飞飞,凤飞飞,凤飞过,两重天 327 比杂色崔健更杂色 335 碟评一束(3) 344 听傅聪武汉演奏会印象 351 轻得飞起来 ——序安然《听爱》 354 许巍,走着还是坐着 357 “投降派”许巍 361 超级娱乐 369 那些在黑夜里噼啪作晌的声音 372 试读章节 快乐是个什么东西 这一切是从哪儿来的?我想了又想,还是一无所知。我是说这个时代欢闹式的文化生活,它现在已经无处不在。如果像以前那样,欢闹只是文化生活中的一种,我不会讨厌,但现在只有它了,我开始厌恶。蒙住眼睛的一块红布摘下了,换上了大花布,大家依然是瞎子、聋子和傻子。 当陶喆大行其道的时候,当王力宏大行其道的时候,当谢霆锋、孙燕姿、萧亚轩大行其道的时候,我们发现有一些东西真的完全不同了。过去,这种音乐只是流行音乐的一种,而现在,它成了流行音乐的全部!流行音乐正在蜕变成青少年流行乐,流行歌星正在被一茬又一茬的新新少年所不断新陈代谢。音乐正在变成这种东西,像王力宏翻唱的《龙的传人》,一首时尚的、唧唧歪歪的、国际通行口味的舞曲,怎么听都像是“蛇的传人,,(王晓峰语)。而《龙的传人》口味的音乐不复存在,不时尚的话语没有地方谈论和交流,三十岁以上的人只能听听旧唱片,或到罗大佑的演唱会去怀旧。似乎听众全成了少年听众,似乎创作全是给少年、全是为2001年这一刻而作。这还不算什么,最好玩的是每个人都在扮少年,甭管多大的明星多老的明星,好像大家全成了老顽童,都在乐着,耍着,扮酷着,作秀着,搞笑着,疯闹着。 四十岁的刘德华还在扮少年,四十岁的吴宗宪做歌手没人理做插科打诨的娱乐主持却成了腕儿,四十岁的庾澄庆玩摇滚没号召了但上娱乐节目像顽童般地要闹还是挺有戏。看看,这就是不愿被时代抛弃,不愿被观众、票房、金钱、前途抛弃的“老人们”所做的努力。 到了这一步,快乐已有了强制的味道。我不大愿意套用像文化霸权这样的词儿,但这种快乐的少年式的嬉戏,真的成了新时代的文化霸权。它不仅在强制着每一个上台亮相的演员,也强制着收视率、强制着电视台的改革,强制着每一张报纸都有娱乐版、每一个版面为了更好地叫座都越来越使劲儿地娱乐化。最后,这时代所有的文化生活,都像是“快乐大本营”似地染上了闹剧的色彩。 这一切是从哪儿来的?我想,它并不是从青少年歌星那儿来,并不是从娱乐节目那儿来,也不是从市场经济那儿来,那其中有太多的复杂力量,共同地促成了这一场全民秀。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各行各业、是每一个城市人参与、热衷、追求而来,那里面有蜕了几层皮依然没有蜕掉的中国人的“看客”和“一窝蜂”秉性。文化新闻在变成娱乐新闻,文化舞台在变成绯闻、骂架、作戏和亮相的马戏场,传媒和文化生产者都觉得这里藏着金矿,于是开始了集体式的西部大淘金。我毫不怀疑,如果新闻进一步放开,政治新闻也将变成娱乐新闻,高层采访也会出现狗仔队,而大家同样会看得兴奋、看得起劲儿、看得津津有聊。十几年前,因为狗仔队,因为娱乐文化,香港被内地蔑称为文化沙漠,现在,内地自己正在变成一个更巨型的香港。当然,香港并非没有文化,往深里探,还是有很犀利的文化;大陆也不仅仅只有城市生活、浮在表面的时尚,往深里探,还是有永远不会断绝的潜流,只是,它们决不构成一个社会现时的视野和记忆。 现在,当人们还在宽容地谈论人的多种选择、文化的多元化、严肃文化的边缘化并对这一切持理解态度的时候,他们没有意识到时代的胜利进军远远不止这些。什么时候人的多种选择变成了没有选择,变成了市场上铺天盖地的一种独占?什么时候多元的文化全部撤出了时代的筵席而那些从业者或者是改行了或者是歇菜了或者是在家里自娱自乐了?什么时候那些侥幸还能挨挨桌边儿拿拿话筒的边缘化文化正在变成另一个娱乐的欢场,娱乐正在导演着它的重新上场,或者用时代通行的词儿——变成“另类’’和“前卫”?什么时候专业杂志变成了话题杂志、话题杂志变成了新闻杂志、新闻杂志又变成了娱乐杂志? P4-6 序言 收在此书中的文字,除《一点儿正经没有》为《倾听就是歌唱》的弃用之选,其他的,均写于200l至2005年,是这五年零零碎碎的一个结集。 翻捡这长短72篇文字:2001年写了4篇,2002年写了3篇,2003年写了20篇,2004年写了24篇,2005年写了20篇。这么多,还是令我意外。 2001年应该不止完成4篇,其他的,收到《倾听就是歌唱》里面了。2002年3月到2003年4月间有长达一年多的文字空白,其问在英国赫尔大学攻读工商管理,既然到了英国,就尽享英国的城乡、山水、人物、文化,所以有意放弃了中文写作。2003年5月之后恢复写稿,一年约写20篇,平均每隔半月有一次“闲情走笔”——对繁杂的报纸常务副总编而言,时间是某一天的中午,或者,牺牲某个下半夜的睡眠时间,只有此时寂寂无人,没有电话和来人打扰,没有非要做的工作;家人和孩子都睡了,作为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此时也可以歇歇了。 它们都写得很快。都是为约稿而写,都是在截稿期的最后一天仓促完成。除个别篇目外,很多乐识不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的聆听、鉴别,只需直接从头脑的库存里提出来就行。所以这五年,是接受命题作文的五年,是被四处的来风吹动游走的五年,写作的动力,全来源于报刊杂志的一时之需。 五年顺流而下,对音乐还有关心,有一些自我命题,全写在脑子里,它们不一定成篇,但在这“顺流而下”的旅途中,也顺便流露出些许。 还在向前,还在成长。写出了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能感觉到自己在成长,你的心灵,还在像一棵大树那样,在发育、在抽枝、在向天空和四野无尽地展开,变得根深叶茂和生机勃勃。这是作者自私的愿望,也希望这自私的过程,能对过路的人,对翻开这本书的读者,有一点点助益。 作者于汉口天门墩 2006年3月28日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