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刘少奇同志在各个时期的自述,还收录了王光美、薄一波等同志对他的回忆。本书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刘少奇作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平凡而伟大、曲折而光辉的人生历程,歌颂了老一代共产党人对理想和事业的坚定信念。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刘少奇自述/领袖自传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二部 |
出版社 |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刘少奇同志在各个时期的自述,还收录了王光美、薄一波等同志对他的回忆。本书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刘少奇作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平凡而伟大、曲折而光辉的人生历程,歌颂了老一代共产党人对理想和事业的坚定信念。 内容推荐 刘少奇本人如何看待自己早年的经历?如何讲述在安源开展工人运动的情况,如何对待自己的亲人,如何看待“文化大革命”?他在最后的日子里是如何与命运抗争的……本书除收录了刘少奇同志在各个时期的自述以外,还收录了王光美、薄一波等同志对他的回忆。这一切,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刘少奇作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平凡而伟大、曲折而光辉的人生历程,歌颂了老一代共产党人对理想和事业的坚定信念。 目录 开篇自述 我的历史 附:刘少奇简要历史(王光美) 第一章 怎样成为共产党人 我在年幼时是随着母亲求神拜佛的 我青年时在保定上过一年半工半读 我在一九二0年看到了马克思主义 的小册子 第二章 从事工人运动 关于大革命中工人运动的历史教训 我曾在安源矿山工作三年 后来我到广州、武汉 我要提出工人运动中的一个问题 安源俱乐部的大会场是我经手建的 广州越秀南路惠州会馆这栋房子 第三章 在北方局三年 一九三五年冬天中央决定我到 华北工作 卢沟桥事变发生以后 山西新派发展的具体经验 我们在华北灵活地执行了中央路线 附:刘少奇同志的一个历史功绩 (薄一波) 第四章 在中原局、华中局三年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派我到中原局 我们发展华中的任务基本完成了 华中工作的基本经验 第五章 天津讲话 最近我到天津,发现一些问题 附:回忆刘少奇同志建国前后 的一些经济建设思想(薄一波) 第六章 家乡之行 我将近四十年没有回家乡了 这样的公共食堂要解散 我的旧居纪念馆不办了 要由社员当家做主 请你们给我一点通信自由好不好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中 我对于文化革命的材料看得很少 怎样进行“文化大革命”,我也不晓得 我死了以后骨灰撒在大海里 附:忆少奇在“文革”的日子里 (王光美) 附:刘少奇的最后岁月(黄峥) 第八章 几封家书 你们在乡下种田是我的光荣 不要辜负祖国和我们对你的期望 你要安下心来坚持学下去 我劝你学一门专业 学好专业就有可能成为专家 祝贺你就要满十四岁了 试读章节 从那时以后,中国的无产阶级就走上了政治舞台,表现了自己的力量,成为一种政治势力。到一九二三年二月七日,京汉铁路的工人罢工(即二七罢工),工人开会,吴佩孚用枪一打,全国的铁路工人都举行罢工表示抗议。后来罢工被压下去了。二七罢工虽然受了挫折,但是,意义很大。那时共产党那样小,成立只有一年半多一点的时间,就敢于与吴佩孚、与北洋军阀斗争。当时吴佩孚也装得好像看得起工人,他请工会的工人代表去谈话(罢工以前吴佩孚驻在洛阳),并且似乎谈得很好,他说:命令已经下了,不好收回。工人代表回来时,每个人还发给六十块钱的路费。人家那样客气,好像是拍工人的马屁,其实是麻痹工人,工人也不警惕。人家一方面那样客气,另一方面准备好镇压。那时的京汉铁路是吴佩孚的财产,吴佩孚每年要抽八十万款子,工人罢工要求年终加钱,还不是拿吴佩孚腰包里的钱?不过,吴佩孚还没有能完全统治京汉铁路,段祺瑞还同他闹别扭。因为那时幼稚,不懂得。二月一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开成立大会,工人无论如何要开,吴佩孚无论如何不让开,所以就罢工,起来和军阀斗争。工人斗争很英勇,江岸工会的委员长林祥谦同志被吴佩孚抓去,让他下命令停止罢工,他不下命令,就砍了一刀,他还是不下命令,于是砍第二刀,他还是不下,于是砍第三刀,就这样把他杀死了。林祥谦是我们党的党员,我们的同志。二七运动被压下去之后,汉口的铁路工会被封闭,律师施洋同志被捕,以后也被杀害。二七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从此在全国,不论敌人也好,朋友也好,工人自己也好,都晓得了工人是有力量的,共产党是有力量的。我听到萧三同志讲(那时他在法国),法国的工人高兴地说:中国的苦力也起来了。法国工人还援助了中国罢工工人,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工人也援助过中国的二七运动的工人。 二七罢工被压下去以后,因为中国军阀中间有矛盾,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仍在发展。如满洲的张作霖,给罢工工人捐过好多钱。那时他反对吴佩孚,吴佩孚杀了工人,张作霖就来向工人讨好。连军阀也要讨好工人,这就说明工人阶级已经成为一个势力,以前就没有过这样的事情。可见中国的共产党,中国的无产阶级,已经用斗争赢得了自己的地位。这虽然是斗争的头一个回合,但它已打出名来了。以后孙中山也要找这个力量。在这次斗争以后,第一次国共合作也正式形成了。在二七运动以前,孙中山还觉得共产党可以不要,可是在二七运动以后,就不同了。所以在一九二三年底一九二四年初,共产党就跟资产阶级的政党国民党形成了统一战线,从此用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形式实行国共合作。一九二四年一月,国民党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共产党派了代表去参加(那时我们有许多同志参加国民党),跟孙中山共同制定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宣言,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在共产党员没有参加国民党以前,孙中山所领导的国民党死气沉沉,如果不跟我们合作,国民党是不可能发展的。同共产党一合作,国民党就生气勃勃,就有了新的生命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从孙中山也可以看出来。孙中山从辛亥革命以后,搞得毫无办法,这表现了孙中山与国民党的软弱性。国民党一来内部分裂腐化,二来那样多的国民党员都做官去了,有些人转过来反对孙中山,孙中山被他的党员赶过好几次。所以那时如果没有共产党的合作,没有共产党的帮助,他就不能提出明确的纲领。他虽然有反帝反封建的主张,但是没有明确完备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国民党与群众的联系很薄弱,内部又那样不统一,不断地分裂。孙中山虽然搞过武装,但是也没有组织好自己的可靠的军队。同时他只讲军队的组织,根本没有正确的战略战术。所以不论在政治上、军事上、纲领上、党的组织上与群众的联系上,以及各方面,在没有跟共产党合作以前,国民党都表现了它的软弱性,假如不和共产党合作,国民党还能在中国搞出什么名堂来呢?很难搞出什么名堂来。譬如:国民党对五四运动所持的态度就是消极的,那样大的群众运动,国民党就同它结合不起来。国民党也不会做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它虽有土地纲领,但没有实施这个纲领的具体办法。它跟共产党合作,开了一次代表大会以后,办法就有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也有了,政治、军事、群众运动都有了办法。孙中山执行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自己的军队,建立了黄埔军校,许多实际工作是共产党替他做的。黄埔军校的工作是谁做的呢?主要是共产党员做的。恩来同志一直在黄埔做工作,以后参加建立了国民革命军。没有共产党人的帮助,政纲定不出来,军队也搞不成,跟共产党合作,这些问题就解决了。孙中山同共产党合作,使国民党得到了新的生命。 P27-2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