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朱自清说诗/方家讲坛
分类
作者 朱自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为《方家讲坛》系列之一。

朱自清对于诗歌史及历代诗人都有着独到的精辟见解,其中“历时最久、工力最深”之作,自然要推《诗言志辨》了。《诗言志辨》包括《诗言志》、《比兴》、《诗教》、《正变》四讲,这四讲胜义叠出、难以枚举。另外,本书收入了朱先生的其他一些论文,虽各自成章,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诗评体系。

本书在对文字本身进行梳理的同时,根据文中内容选择了一些精美插图,以期能更好地对文字进行解释和说明。

内容推荐

“方家讲坛”系列,请“现时代”的“大方之家”讲建筑、讲古玩、讲唐诗、讲国学、讲科学、讲哲学……

本书为该丛书之一,作者朱自清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建树极大,本书仅仅收录了他关于古代诗歌史及历代诗人的论文,并配有古代诗画插图与精美的图片说明文字。

目录

诗的语言(代序)

 一、诗是语言

 二、诗与文的分界

 三、诗缘情

 四、组织

 五、传达与了解

《诗言志辨》序

第一讲 诗言志

 一、献诗陈志

 二、赋诗言志

 三、教诗明志

 四、作诗言志

第二讲 比兴

 一、毛诗郑笺释兴

 二、兴义溯源

 三、赋比兴通释

 四、比兴论诗

第三讲 诗教

 一、六艺之教

 二、著述引诗

 三、温柔敦厚

第四讲 正变

 一、风雅正变

 二、诗体正变

第五讲 论诗学门径

第六讲 诗多义举例

 一、古诗一首

 二、陶渊明《饮酒》一首

 三、杜甫《秋兴》一首

 四、黄鲁直《登快阁》一首

第七讲 论“以文为诗”

第八讲 乐府清商三调讨论

 一、《宋书·乐志》相和与清商三调歌诗为郑樵《通志·乐略》相和歌及相和歌三调之所本(黄节)

 二、与黄晦闻先生论清商曲书(朱自清)

 三、答朱佩弦先生论清商曲书(黄节)

第九讲 口常生活的诗——萧望卿《陶渊明批评》序

第十讲 陶诗的深度——评古直《陶靖节诗笺定本》(层冰堂五种之三)

第十一讲 《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

第十二讲 再论“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第十三讲 什么是宋诗的精华——评石遗老人(陈衍)《评点宋诗精华录》

第十四讲 王安石《明妃曲》

附录 朱自清年表

编后记

试读章节

这都是从外交方面看,诗以言诸侯之志,一国之志,与献诗陈己志不同。在这种外交酬酢里言一国之志,自然颂多而讽少,与献诗相反。外交的赋诗也有出乎酬酢的讽颂即表示态度之外的。雷海宗先生曾在《古代中国的外交》一文中指出:

赋诗有时也可发生重大的具体作用。例如文公十三年郑伯背晋降楚后,又欲归服于晋,适逢鲁文公由晋回鲁,郑伯在半路与鲁侯相会,请他代为向晋说情,两方的应答全以赋诗为媒介。郑大夫子家赋《小雅·鸿雁篇》,义取侯伯哀恤鳏寡,有远行之劳,暗示郑国孤弱,需要鲁国哀恤,代为远行,往晋国去关说。鲁季文子答赋《小雅·四月篇》,义取行役逾时,思归祭祀;这当然是表示拒绝,不愿为郑国的事再往晋一行。郑子家又赋《载驰篇》之第四章,义,取小国有急,想求大国救助。鲁季文子又答赋《小雅·采薇篇》之第四章,取其“岂敢定居,一月三捷”之句,鲁国过意不去,只得答应为郑奔走。不敢安居①。

郑人赋诗,求而兼颂;鲁人赋诗,谢而后许。虽也还是“言志”。可是在办交涉,不止于酬酢了。称为“具体的重大作用”,是不错的。但赋诗究竟是酬酢的多。

不过就是酬酢的赋诗,一面言一国之志,一面也还流露着赋诗人之志,他自己的为人。垂陇之会,范文子论伯有、子展、印氏等的先亡后亡,便是从这方面着眼,听言知行而加推断的。《汉书》三十《艺文志》说:“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常揖让之时,必称诗以谕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这也是“观志”,《苟子》里称为“观人”。春秋以来很注重观人,而“观人以言”(《非相篇》)更多见于记载。“言”自然不限于赋诗,但“诗以言志”,“志以定言”①,以赋诗“观人”也是顺理成章的。如此论诗,“言志”便引申了表德一义,不止于献诗陈志那样简单了。再说春秋时的赋诗虽然有时也有献诗之义,如上文所论,但外交的赋诗却都非自作,,只是借诗言志。借诗言志并且也不限于外交,《国语·鲁语》下有一段记载:

公父文伯之母欲室文伯,飨其宗老,而为赋《绿衣》之三章。老请守龟卜室之族。师亥闻之日:“善哉!男女之飨,不及宗臣;宗室之谋,不过宗人。谋而不犯,微而昭矣。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今诗以合室,歌以咏之,度于法矣!”

《绿衣》之三章云:“我思古人,实获我心;”韦昭解这回赋诗之志是“古之贤人正室家之道,我心所善也”。可见这种赋诗也用在私室的典礼上。韦昭解次“合”字为“成”;以现成的诗合自己的意,而以成礼,是这种赋诗的确释。清劳孝舆《春秋诗话》卷一云:

风诗之变,多春秋闻人所作。……然作者不名,述者不作,何欤?盖当时只有诗,无诗人。古人所作,今人可援为己诗,彼人之诗,此人可赓为自作,期于“言志”而止。人无定诗,诗无定指,以故可名不名,不作而作也。

论当时作诗和赋诗的情形,都很确切。

这种赋诗的情形关系很大。献诗的诗都有定指,全篇意义明白。赋诗却往往断章取义,随心所欲,即景生情,没有定准。譬如《野有蔓草》,原是男女私情之作,子大叔却堂皇的赋了出来;他只取其中“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两句,表示欢迎赵孟的意思。上文“野有蔓草,零露泞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以及下章,恐怕都是不相干的①。断章取义只是借用诗句作自己的话。所取的只是句子的文义,就是字面的意思,而不管全诗用意,就是上下文的意思。——有时却也取喻义,如《左传》昭公元年,郑伯享赵孟,鲁穆叔赋《鹊巢》,便是以“鹊巢鸠居”“喻晋君有国,赵孟治之”(杜预注)。但所取喻义以易晓为主;偶然深曲些,便须由赋诗人加以说明②。那时代只要诗熟,听人家赋,总知道所要言的志;若取喻义,就不能如此共跷了。听了赋诗而不知赋诗人的志的,大概是诗不熟,唱着听不清楚。所以卫献公教师曹歌《巧言篇》的末章给孙蒯听,讽刺孙文子“无拳无勇,职为乱阶”。师曹存心捣乱,还怕唱着孙蒯不懂,便朗诵了一回——“以声节之日‘诵’”,“诵”是有节奏的③_。孙蒯告诉孙文子,果然出了乱子④。还有,不明了事势也不能知道赋诗人的志。齐庆封聘鲁,与叔孙穆子吃饭,不敬。叔孙赋《相鼠》,讽刺他“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他竟不知道。后来因乱奔鲁,叔孙穆子又请他吃饭,他吃品还是不佳,叔孙不客气,索性教乐工朗诵《茅鸱》给他听;这是逸诗,也是刺不敬的。但是庆封还是不知道⑤。他实在太糊涂了!赋诗大都是自己歌唱。有时也教乐工歌唱;《左传》有以赋诗为“肄业”(习歌)的话,有“工歌”“使大师歌”的话⑥,又刚才举的两例中也由乐工诵诗。赋诗和献诗都合乐;到春秋时止,诗乐还没有分家。P17-19

序言

论“大方之家”

张耀南

“方家”就是“治方术”的人,常以偏概全,故庄子称为“一曲之士”;“大方之家”是“治道术”的人,能超越一偏之见,故能得真理之全。“大方之家”与“方家”其实并不是一种家。

禅宗中有“盲人摸象”的公案:“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其触尾者,言象如绳。”在这里,盲人就是“方家”,在一旁观战的不盲的国王就是“大方之家”。

“大方之家”知道“一”。但却不可守“一”。故有“大一”之视野;知道“阴”,却不固守“阴”,故有“大阴”之视野;知道“信”,却不固守“信”,故有“大信”之视野;……《庄子·徐无鬼》以这样的视野为最高境界:“知大一,知大阴,知大目,知大均,知大方,知大信,知大定,至矣。”“大方之家”就是通“大二”、解“大阴”、视“大目”、缘“大均”、体“大方”、稽“大信”、持“大定”的一批人。

这样的人现在还有没有?也许有,但已经不多了。在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这样的人是产生不出来的。这样的人是一个慢节奏的社会,磨出来的。《老子》五千言,只相当时下的论文半篇,他要拿来评职称,恐个白连助教也当不上。可他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影响人类二千余年呢!

我们在现时代,找不到《庄子·天下》那般的“大方之家”,找不到“天下”篇视为“方家”的老子、庄子这样的“大方之家”,我们可不可以找一些“现时代”的“大方之家”呢?当然是可以的。我们找到罗曼·罗兰,让他来讲音乐;我们找到弗洛伊德,让他来讲梦;我们找到李约瑟,让他来讲风水;我们找到沈从文,让他来讲服饰;我们找到梁启超,让他来讲佛;……这些凡人眼中的“大师”,虽不及一流的“大方之家”,但其视野,亦足以超越“一偏之见”,盖“方家”之帽有余矣。

于是我们就有这样的一套书,名“方家讲坛”系列,请“现时代”的“大方之家”讲建筑、讲古玩、讲唐诗、讲国学、讲科学、讲哲学……讲来讲去,“方家”或能出其“方”,凡人或能超其“凡”?

人类之于宇宙,俨若“盲人”;人类所得一切知识,俨然盲人摸象之所得。上帝不存在,没有推我们到“国王”的位置上去,一睹宇宙之真容。怎么办?只有一条路:听“大师”的话,跟“名家”走。就算“大师”、“名家”还不够“大方之家”之格,于我等“井底之蛙”、“凡夫俗子”。已足为“指路明灯”矣!

然则谁能不见笑于“大方之家”?答日:无人能之!人之生此世,总免不了要“见笑”于他人的,只不要“大见笑”或“见大笑”,就够了!

二○○七年一月一日于北京

后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朱自清以散文家、诗人和学者的身份闻名于世。他性格平和,文字也极为朴实、自然,看似寡淡,实则丰腴;表面软绵,实则硬朗。

由于朱自清的散文名声在外,很多人已不知道他是从写诗起家的。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朱自清已经写了相当数量的诗。他曾自白说:“我的兴趣本在诗,现在是偏向宋诗;我是个做散文的人,所以也偏爱散文化的诗。”这话既说出了他跟诗的渊源,也说明了他的诗的特点。朱自清就是宋诗的现代传人,是韩愈所说的“以文为诗”——像写散文一样地写诗。

作为杰出的诗人。朱自清对于诗歌史及历代诗人都有着独到的精辟见解,其中“历时最久、工力最深”之作,自然要推《诗言志辨》了。《诗言志辨》包括《诗言志》、《比兴》、《诗教》、《正变》四讲,这四讲胜义叠出、难以枚举。另外,本书收入了朱先生的其他一些论文,虽各自成章,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诗评体系。

在对文字本身进行梳理的同时,编者根据文中内容选择了一些精美插图,以期能更好地对文字进行解释和说明。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出现疏漏和不当之处,恳请方家指正。

书评(媒体评论)

王瑶说:“他的眼光是历史的,他的立场是现实的。”又说:“朱先生是诗人,中国诗,从《诗经》到现代,他都有深湛的研究。”

俞平伯评朱自清长诗《毁灭》说:“论它风格的宛转缠绵,意境的沉郁深厚,音调的柔美凄怆,近于《离骚》。”又说:“这诗的风格意境音调是他在中国古代传统的一切诗词曲以外,另标一帜的。”

李广田说;“……诚恳,老实,可并不迂阔,更不顽固和褊狭。”又说:“……心平气和,平正通达,是严肃的,然而并不冷峻,是温和的,但也绝不柔弱。朱先生终其一生,对人对己,观物论事,一直保持和发扬了这种生活态度。”

杨振声说:“……印象都是那么诚恳、谦虚、温厚、朴素而并不缺乏风趣。对人对事对文章,他一切处理得那么公允、妥当、恰到好处。”

毛泽东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3: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