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北京高考状元林茜和哈佛学子巩昂,两个在人生初程拥有漂亮起跑的少年,字斟句酌地真诚写下过往岁月最难忘的印迹和自己受益匪浅的学习方法。无论风雨还是阳光,他们都在这里坦诚地与你分享:怎样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怎样认识并规避学习中的七大误区;怎样最高效地抓住课堂45分钟;怎样应对考试得高分;怎样学习语数外、史地生等8门重点学科并提高成绩;怎样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怎样整合利用和管理各种学习资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方法决定成绩 |
分类 | |
作者 | 林茜//巩昂 |
出版社 | 中国盲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2007年北京高考状元林茜和哈佛学子巩昂,两个在人生初程拥有漂亮起跑的少年,字斟句酌地真诚写下过往岁月最难忘的印迹和自己受益匪浅的学习方法。无论风雨还是阳光,他们都在这里坦诚地与你分享:怎样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怎样认识并规避学习中的七大误区;怎样最高效地抓住课堂45分钟;怎样应对考试得高分;怎样学习语数外、史地生等8门重点学科并提高成绩;怎样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怎样整合利用和管理各种学习资源…… 内容推荐 北京高考状元林茜和哈佛学子巩昂,字斟句酌地真诚写下过往岁月于心间留下的印迹。力求真实地纪录他们自己所遭遇的点点滴滴,无论是欢笑还是泪水,都坦诚地在这里与你分享。因此,当你翻开这本书的时候,你不会看到一帆风顺的成功者,而是看到两个个普通孩子,用智慧、坚韧和毅力,奋力前行的足迹。 目录 起跑,在人生的初程 永远保持对知识的渴望 1 激活学习潜能的5种方法 方法1 拥有主动学习的原动力 心理满足 抓住机会 追求完美 发现乐趣 父母熏陶 老师激励 同龄氛围 方法2 锻造战胜困难的品质 坚持是种有回报的考验 挑战是领略美景的选择 勤奋是实现自我的支点 方法3 培养成熟积极心态 扶起压弯的坚强 站起来总比跌倒多一次 宽容使人走得更远 我们需要的,只有一点点 方法4 走出学习7大误区 误区1:高分一定低能 误区2:学习结果比学习过程更重要 误区3:教室是唯一的学习地点 老师是唯一可以教你的人 误区4:辅导参考书多多益善 误区5:在美国上学很轻松 误区6:背靠父母好乘凉 误区7:高中期间就有一个明确的职业选择 方法5 保证大脑高效运转 补充碳水化合物——保证大脑战斗力 清除自由基——增强大脑抵抗力 选择营养食物——帮大脑增添健康活力 增加蛋白食物——提高记忆力 均衡饮食——补充大脑能量 搭配膳食——三餐健脑参考 适当运动——有利大脑健康 2 把握好学习的5大环节 环节1 预习——学习新知识的“热身” 预习目的 预习內容 预习时间 预习5步骤 环节2 课堂——获取知识的“快捷键” 吸取老师教学精华 集中注意力的妙方 提问三步曲 记笔记的诀窍 及时总结,避免知识搅成乱麻 环节3 作业——掌握知识的“练兵场” 寻找作业的乐趣 分步骤穿插完成 减少拖沓带来的损失 攻克难题的窍门 各种强度作业应对法 环节4 复习——巩固知识的“良训” 及时复习效果佳 全面复习知识广 反复复习记得牢 倒计时 环节5 考试——收获知识的“战场” 克服考前压迫感 研究考试题目 把握做题的时间节奏 细心审题 总结和分析试卷 考试是另一种学习途径 3 掌握8大科目学习技巧 语文学习技巧 基础知识——抓住基本得分点 阅读1——阅读经典 阅读2——越忙越读 作文1——“资本”输入与输出 作文2——源于现实 作文3——倾注真诚 作文4——撷取细节 作文5——借鉴范文写作技巧 作文6——七大实操要点 外语学习技巧 精听——营造语言环境 敢说——训练精准语感 多读——构建立体语系 笨写——积累实战经验 巧背——巩固坚实基础 活用——培养灵活沟通 数学学习技巧 课本——吃透数学真经 例题——搭建解题思路 习题——突破思维方式 思考——享受解题过程 欣赏——造就数学热忱 理化生学习技巧 课堂听讲课下练习——建立科学性思维 实用性——把握学科本质 联点成网——构建知识网络 课本阅读七法——夯实基础知识 了解知识——掌握课本主干 识记知识——运用细化五法 掌握细节——消除记忆盲点 史地学习技巧 表格和故事——通览历史知识 学习七法——通晓地理知识 了解老师——开阔学习视野 4 培养4种学习能力 思考能力——思想让生命更绚烂 开放性 独特性 批判性 记忆能力——通向高效记忆的阶梯 联想记忆 自然记忆 刺激记忆 比较记忆 总结记忆 关键词记忆 兴趣记忆 思维能力——让大脑发动起来 想像力 注意力 观察力 比较能力 概括能力 分析能力 循证科学模式 管理能力——做好自己的管理者 5分钟制定计划 8小时充足睡眠 应对“计划焦虑” 抛弃“强攻”战术 寻找最佳时间 安排计划三要点 杜绝“假用功” “管好”自己的书房 5 善用5种学习资源 资源1 学校——摇篮 进取的校园文化 无限选择的课程 丰富的课外活动 难忘的高中生活 资源2 老师——桥梁 斯特蒙普老师:听见每一个学生的声音 布鲁塞尔老师:把历史讲活 西格老师:五法并用学化学 凯因斯老师:鼓励无知无畏的探索精神 霍姆老师:向一切事物提出疑问 菲茨杰拉德老师:全面寻求真理 安德森老师:边做边学 琳达老师:跟踪科学世界的最新发展 汤步斌老师:合理渗透,画龙点睛 乜全力老师:启迪探索,执简驭难 高江涛老师:将自主探究带入课堂 谢泽运老师:因材施教,条分缕析 肖乐和老师:关注身心甚于成绩,博采众长聚焦课堂 于树泉老师:传承民族经典,融会唐风宋韵 庞美玲老师:风物长宜放眼量 赖丽燕老师:化枯燥为神奇的语法教学 程岚老师:创新教学,寓教于乐 幕后英雄:经年教益如清泉 资源3 父母——榜样 人生蓝图的规划者 严格要求 第一朋友 享受家庭时间 思想碰撞 送我上哈佛 中西文化兼容 资源4 同学——镜子 相处中了解 交流中共享 竞争中前进 友谊中成长 同学的选择 资源5 社会——舞台 借鉴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 结交不同生活背景的朋友 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偶像映出另一个自我 链接阅读 附录 试读章节 挑战是领略美景的选择 从各种角度来看,学习都是一种挑战。 学习是一个知识积累、知识改造、知识创新的过程。只要是学习,就涉及到新东西——积累是对已有知识的增加,改造是已有知识形态的变化,创新则是新知识的形成——这些都是知识增长的量变或质变。 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为第二天考试做复习,做课外研究项目等等,都可能成为挑战,因为这些环节都会涉及积累、改造、创新。日常学习是在一个竞争环境中,大学升学更是在一个竞争环境中:与同校的学生竞争好的成绩,与外校学生竞争优秀大学的录取……这些都是挑战,都是通过学习来达到的。 但我认为,在学习中挑战自己是最难的,同时也是最有价值的挑战。 《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战无不胜,我们必须了解自己;《道德经》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要想变得聪明一些,我们必须了解自己。对我来说,这几句话的含义还有一个——当面对一个挑战时,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每一个学习的挑战,都会使我们前进一步,每前进一步,我们都会发现一片新天地。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如果我们愿意多走一里路、多爬一座山,总会有额外的收获,这些收获更有价值,哪怕只是心灵上的。因此,需要达到的目标,一定是自己制定的更高的目标。 从学生角度讲,只要达到老师的要求就可以得到好成绩。如果我完成并达到老师提出的所有作业要求、课程要求,老师没有任何理由给我一个不好的成绩。但我相信,所有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达到并超越这些要求,希望学生在学习上尽最大努力争取再上一个台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是这个道理。 在高中期间,很多同学都认为我特别用功。他们不理解我为什么要花四个小时来写两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的作文。我非常理解为什么有些同学不能够用最大力气来完成一件事,并把它做得最好——因为我们实在是太忙了。课程忙,课外活动忙,另外我们也总想和同学、朋友一起娱乐。我的原则是,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我愿意花最大的努力把一件事情做好。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最好成绩,而是因为这样做才能有最大的进步。当我要求自己去超越目标时,总是有很大的收获。写文章、做课外习作时,这种感觉经常能够体验到。享受这些收获,享受这些体验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感觉。 在高中的最后一年,很多同学还在上学时就非正式地开始了暑假。得到大学录取通知之后,我们的课程成绩也就显得不是特别重要了,所以很多学生就开始完全放松,在课堂上不努力学习。他们认为反正已经被大学录取,所以现在可以享受生活了。我承认,在得到大学录取通知之后。我也感觉轻松了许多。但同时,我也在想:上大学之前,我们只剩下这一个学期的时间来为大学做准备,我应该利用剩余时间来挑战自己,去实现更高的目标,去学更多的东西。这是我走在别人前面的一个大好时机。 就在大家得到大学录取通知后,英语课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让我们从一个非常独特的角度写一篇文章或作品,介绍一个文化题目。老师鼓励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所以,这篇作文应该很有意思。听到这个作业时,很多同学都感觉应该很容易,不会花太长时间就能做完。但当时我对自己说:不知道有没有第二次机会再做这样的作业,既然有这个机会,我为什么不好好地做一下呢?我选择的角度是写一个脱口秀剧本来介绍我的文化题目——三位19世纪英国女作家。这个作业可以锻炼我写脱口秀剧本的能力,使我从一个非常独特的角度来表达我所了解的信息与思考。作业要求写五到七页,但正是这种自我挑战的思想使我的作文最后有18页长——一个活生生的剧本出现了!虽然我知道自己可以用短一点的时间来做完这个作业并且能够得到一个不错的成绩,但既然有这样的机会锻炼自己,为什么不去好好地做,通过锻炼再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呢。 假如让我对四年的高中学习总结一句话,那就是——挑战自己,让自己走在前面。 对我而言,学习是一个挑战自己、挑战更高目标的过程。就像爬山,等你到达山顶,又会看到有更高的山峰,于是你又一次踏上征途。这或许就是挑战的一种诠释吧。 挑战是一个有风险的过程。当你决定接受的时候,你不知道将会收获什么。我经历的挑战也是这样。我在东城区上小学。小学毕业时,面临着人生中第一个挑战:是留在离家很近的学校,还是到海淀区去上学。以我当时的学习成绩,留下读中学可能游刃有余,何况家里的生活会很安逸。我对家有一种本能的依恋,但最后,我还是坚定地踏上了离开家的路。虽然当时并不知道人大附中会给我如此多的惊喜,但冥冥之中,我始终懵懂地认为,只有敢踏人一片新天地,才有向更高顶峰冲击的可能。当然你也有可能摔下悬崖粉身碎骨,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畏惧失败而拒绝尝试。 接受挑战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接受挑战就是接受了另一种景致。高中时印象较深的当是英语学习。我的英语成绩经常“拖后腿”,不能让这种现象持续下去! “知难而上”的性格又促使我主动攻克英语。于是,从三方面着手:常常课下与外教对话——练张嘴;课堂上认真学习课文——夯基础;自选英文读物——拓视野。经过努力,英语成绩逐步攀升。这时,又有一个新的挑战,英语竞赛。是否要报名呢?我能经得起这一考验吗?经过思量,我报了名,并于一个月后取得一等奖。后来为了督促自己,我参加了TOEFL考试,依然是一步一步爬坡,一点一滴准备,从不熟悉到熟悉,再到基本熟练掌握,其间的艰辛和快乐,至今令我难以忘怀。 我觉得,接受挑战的时候,不必企望成功或者失败。我也曾有很多失败的经历,但无论如何,我始终愿意接受新的挑战。因为我深信:只要去尝试,就会有收获。 勤奋是实现自我的支点 “Find your niche and stick to it.”就是说,我们应当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作为一个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就找到了我们生活的意义——实现自己作为一个学生的价值。 “非典”时期学校停课,大家都在家休假,所有的考试和比赛都取消了。那时,我们不知道自己会在家里多久,不知道还有没有中考,时常会有一种永远休假的感觉。 在家的日子里,我依然如同上学时一样,按时作息,很认真地在家看书学习,老师发到邮箱里的所有作业都认真地完成。我很清楚,我们可能没有期末考试,短期内也不可能看到自己努力的结果。但我觉得,学习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它让我在看不到未来将会怎样的情况下,找到了乐趣,找到了自己的支点。 在学习这条漫长的道路上,你可能会急切地想要到达目的地,但目的地是遥远的。如果每天都在往前走,虽然只是一小步,但你也会感到踏实,会觉得时光没有虚度,对得起自己的青春韶华。 妈妈年轻时,适逢动荡年代,没有了高考和大学。在那十年里,妈妈在农村的处境与我们现在的学习环境可谓判若云泥,她不仅看不到继续深造的希望,而且经受着各方面的挫折。但即使在最艰难的岁月里,妈妈仍挤出时间坚持看有关医学方面的书籍,从未放弃过学习。1977年,在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中断多年之后,全国举行了第一次高考。妈妈参加了,并成为她当时所在学校唯——个考上大学的学生。 很多人说,那十年耽误了一代人,但妈妈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学术权威。并且,母亲的出色,我始终不愿归功于“幸运”,我坚信,正是因为不懈的学习,才使她找到了实现自己价值的支点。P9-13 序言 起跑,在人生的初程 高考是一次成人礼,也是人生初程的起跑。 经历高考,更多的是经历一种迅速的成长。所以,高考也是一座桥,沟通稚嫩与成熟。当我安然走过,蓦然回首,心中瞬间充溢了感动与感谢——这一路上,有许许多多双手,曾在风雨中无私地引我前行。那么,我用什么来回报这些雪中送炭的人们呢?终于,这些深深的感恩汇成了这本书写作的最初动力——我希望将自己的学习方法书写出来去帮助别人,将这根感恩的接力棒传递下去。 这本书旨在分享我的学习方法与生活经历。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我一直力求真实地纪录自己所遭遇的点点滴滴,无论是欢笑还是泪水,我都坦诚地在这里与你分享。因此,当你翻开这本书的时候,你不会看到一个一帆风顺的成功者,而是看到一个普通孩子,用智慧、坚韧和毅力,奋力前行的足迹。 在这本书里,我用心,字斟句酌地真诚写下过往岁月于心间留下的印迹。在这里,你会看到一个坚信“只要站起来的次数比跌倒的次数多一次就是成功”的女孩,是怎样在一次次人生不可预知的转弯处踉跄跌倒时,从失败的地方站起来飞扬;你会看到一个信奉“天道酬勤”的女孩,是怎样用汗水浇灌属于自己的青春之花;你会看到一个历经挫折的学生,是怎样用行动诠释全面发展的素养——一种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东西。 我希望通过这本书,分享自己用十八年时间学到的一些东西: 我们不必抱怨自己的父母不是名门望族商贾巨富,不必伤心自己的容貌不是国色天香倾国倾城,亦不必难过自己的资质不是出类拔萃独树一帜——既然天分出身无法改变,那么,就让我们改变自己——从改变方法开始,方法决定成绩。 永远不要用功利的眼光看待学习,不必计较一时的得失,但要清楚长远的影响。 不是所有勤奋的人都会成功,但成功的确常常垂青勤奋的人。 除了优异的成绩,一个出色的学生还有太多太多要做好的。 不必太在意结果,即使失败了又能怎样?抑或失败只是成功的另一种形式?不是有句话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吗? 《方法决定成绩》——这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开敞,期待你的珍藏。 林茜 2007年8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