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多瑙河(欧洲文明的守望者)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红石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我们沿着河流去旅行,某一段,它是浩荡的巨川;另一段,它是柔美的溪流。在纷繁的景致中,我们经历着特别的故事:辉煌,贫瘠;战争,和平;信仰,毁灭;眼泪,欢笑……我们试图通过走近一条河流,去触摸一段过往,认识一个族群,了解某种生存方式。

某种意义上说,对多瑙河的探索,亦是对家园与区域、文化与记忆、技术与生态、政治与战争的思考,这不仅是当今欧洲,也是全世界所要面对的问题,而这也正是本书副标题“欧洲文明的守望者”之题中意。

内容推荐

红石,一个深具人文关怀的摄影师,扔有海外与国内工作,生活的双重阅历,带着对欧洲文明与市井变迁的好奇,对欧洲地理及其人文风貌深入了解的兴趣,用了近一年的准备时间,完成了从多瑙河源头到出海口的探寻。他的旅途见闻,有对当地文化的重新发现与交融体验,也有对历史文明的评述与感叹,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200多张图片从超过1万张胶片中精心选取出来,从场景、人物、细节,到自然风光,无所不包。其地理跨越之大,时间跨度之长,题材内容之丰富,均为国内罕见。同时通过桥梁、宗教等专题介绍,读者将更进一步领略到一个真正的欧洲,一种系统而深具生命力的欧洲生活。某种意义上说,对多瑙河的探索,亦是对家园与区域、文化与记忆、技术与生态、政治与战争的思考,这不仅是当今欧洲,也是全世界所要面对的问题,而这也正是本书副标题“欧洲文明的守望者”之题中意。

目录

奥地利 Austria

斯洛伐克 Slovakia

匈牙利 Hungary

克罗地亚 Croatia

塞尔维亚 Serbia

罗马尼亚 Romania

德国 Germany

外篇

 大桥 Bridge

 教堂 Religion

内篇

 帝国 Empires

 人物 People

试读章节

在奥地利的高速公路上,奔驰一路飞驰。满眼安静的田园风光。路边除了传统的红瓦屋顶,不时能见到用瓦楞板搭建的仓库和车房。高速公路的德语是Autobahn。在德国,Autobahn是没有时速限制的;但在奥地利,最高限速一百三十公里每小时,常人开车,这样的速度也够快了。

瓦豪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确立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以众多的城堡、小镇Melk山顶上的修道院、美妙的葡萄酒闻名于世。此外,它还是一条奇特的分界线:北方是喜欢喝啤酒的新教徒,而南方是喜欢酿造葡萄酒的天主教徒。

抵达的当日,此行的陪同斯文·哈尔(Sven Hauer)约我在落脚的Steigenberger Krems旅馆大厅见面。他看上去是个满脸严肃的小老头。我们先去施皮茨(Spitz)的老城。它和欧洲同类的古城差不多:石板路的街道,两边满是商家。斯文在街头碰到老友聊天,我随意走进路旁一家小药铺,一幅古老的油画赫然入目。药剂师无比骄傲地告诉我,这可是十八世纪奥地利油画大师克莱姆塞·施密特的原作。

我更感兴趣的是瓦豪的葡萄酒。由于两岸夹山,多瑙河的这一段河谷,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足,于是有了满山遍野的葡萄种植园。当地的博物馆说明这一区域的酿酒史可以上溯到两千年前。中欧最古老且一直在经营的酒窖,就在离小镇不远的地方。

经过多瑙河上的铁桥,穿过一座座葡萄园,我们驶进一座经典的欧洲小镇。踩着石板小路,去不远处的尼可莱霍夫(Nlkolaihof)酒庄。不怎么起眼的小门,屋子里灯光昏暗。好酒好菜不分家,酒庄也拥有自己的餐馆。混杂着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结构的餐厅该有些年头了。穿过酒吧,庭院中竟立着一栋黄色的教堂。这座年代久远,且在酿酒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教堂,如今俨然是酒庄主的私产了。

紧挨着教堂有扇上锁的木门。斯文估计是这里的常客,他从门边的角落摸出钥匙打开了厚重的门。我们一点点下石阶,最后几级已湿滑得让人险些跌倒。在葡萄酒窖中,典型的大橡木桶上,刻着最初的拥有者的家族徽章和名字。每位酒窖的主人除了给自己准备一只硕大且精美的酒桶,在自己的每个儿子出生时,还要专门订做一只酒桶,刻上孩子的名字。酒窖的墙壁很湿润,从石缝中分泌出一种稀稀的泥浆,有些黏稠;据说这是判断一个酒窖好坏与否最佳也最古老的方式。只有建成多年而且环境非常适合葡萄酒酿制的酒窖,才会有这种泥浆出现在墙壁上。为了表明这里的货真价实,酿酒师们在泥浆中按进去一枚又一枚不同时代的硬币。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迪伦施坦(Duemstein),是瓦豪地区爿一座宁静安详的小镇。城中心白蓝色尖顶的奥古斯丁修道院衬在青山丛中。修道院的塔楼号称是奥地利巴洛克塔式建筑的最佳代表之一。目光由教堂的尖顶上移,山顶处的那座古堡,是八百多年前奥地利公爵关押率领十字军东征归来的英国狮心王理查的地方若不是那位歌者布隆德尔(Blondel)终日沿多瑙河吟咏歌唱,寻找自己的国王,狮心王也许就会在这里终老一生了。旅途中,这类古堡比比皆是,一不留神,就会有段历史从残垣断壁中苏醒过来。

古堡早已荒废,在近代旅游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推动下,才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所幸那些千百年前国王和武士们手抚足踏过的石方,并没有被邻近的人家挪作他用;只因为年久失修而倒塌,如墓碑散弃在荒草间,等后人把它们一块一块恢复。如何整旧如旧,用原汁原味的材料和工艺,让古堡现出昔日的气势,并依然留有时间长河中刷过的悲壮废墟的场景,这其中的尺度和把握,真够人细细琢磨了。

瓦豪地区占据扼守着交通动脉的河谷,注定是兵家和王权必争之地,因此,瓦豪便使此处拥有多瑙河沿岸最密集的古旧城堡和教堂。在大大小小的宗教建筑中,最著名的要数瓦豪地区的开端——梅尔克的修道院。由于和历代统治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宗教势力和政治,军事势力相互渗透融合,这所高耸在峻岩之上,从内到外都装饰得极其奢华的修道院,少了清修的萧瑟,而多了份宫殿般的辉煌。修道院的前身便是一座王室城堡,也许当初出于防守的考虑,把它修建在一座高逾五十米的岩山之上:改建成修道院后,即使远在河边,也要翘首仰望,非常符合皇权和宗教无上的身份。

这一带的多瑙河两岸夹山,除了瓦豪城中有座铁桥外,沿河两岸的交通维系,更依赖原始的渡轮服务。在河的两边各架一座结实的铁塔,拉上一条钢缆,利用日夜奔流不息的河水驱动,就能把一艘装上十多辆汽车的渡轮推动往来。行人、驾车人、自行车族都心平气和地在岸边等待慢悠悠漂来的轮渡。渡船行进中,也不时可见两岸散布的野营地,大到豪华房车,小至单人帐篷——无论是异乡客还是本地人,都乐于在河边悠闲地住上几天。这里的时光和平缓的多瑙河水一样,总是不紧不慢地流淌着。(P43-45)

序言

“上善若水”,世上至善至美之物莫过于水,中国古人把最高的礼赞献给了河流母亲。《圣经》开篇即说:“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西方古老的观念里,水,是在光之前,在空气之前,在生物之前,在人之前。

荒洪的地质年代里,剧烈的地壳变化与板块运动切出河床,干万年风雨侵蚀,一条河流诞生了。她的发育成长,历经漫漫沧桑。她们的出现,结束了地球的单调与死寂。

大河上下,或草场、或山岳、或湖泽,或平原,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滋养出复杂各异的生态体系。我们的先民逐水而居,或牧,或猎,或渔,或耕,在河流两岸,留下了人类文明的第一行脚印。以河流为通道,部落族群交汇碰撞,社会组织;中突整合,文化思想演绎凝聚。循着江汉河支,人类拓展着大河文明的腹地。

大河文化与人类历史的童年相伴相生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建立城邦,开启了古巴比伦文明之门;尼罗河畔,古埃及七千年的辉煌历程成为水的原始颂歌:诞生于古印度文明中的几种宗教,是恒河永恒的涅槃与轮回,而滔滔长江导引出大溪、河姆渡,良渚文化,滚滚黄河哺育出商周重器,魏晋风骨、汉唐盛世。大河文明,是文明之源头,文明之根基。

然而我们发现,还没有一种书,是在用脚步,从头至尾丈量一条著名大河的长度与厚重。关于河流,有太多正在发生的事,还未取代人们脑海中印象深刻的误读与道听途说。在这个旅游图文书风行的年代,人们习惯了简单资讯的拼贴,却没有人来挑动这博大的命题。

于是,我们沿着河流去旅行,某一段,它是浩荡的巨川;另一段,它是柔美的溪流。在纷繁的景致中,我们经历着特别的故事:辉煌,贫瘠;战争,和平;信仰,毁灭;眼泪,欢笑……我们试图通过走近一条河流,去触摸一段过往,认识一个族群,了解某种生存方式。我们渴望与读者一起分享这流水式的平常日子;怀想这或喧闹或寂寞的流域背后的历史;追本溯源体味生命初始的意义与文明传承的讯息。

因此,便有了我们的“大河恋”,除孕育了古文明的河流,我们还将把视线投入见证美国历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自然景观最为丰厚的亚马逊河;欧洲文明的守望者多瑙河;中南半岛的恋人与母亲湄公河;俄罗斯的血脉之源伏尔加河……众多的流域文化拥有风格各异的人文自然风物,我们将尽力用优美的画质与丰富的笔触,带回我们所看到,所听到,所嗅到,所触到,所想到,所历经的一切。

这便是我们的大河之旅,我们的大河恋。

三三文化

2006年平安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3: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