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非常岁月(邓小平在江西新建县的日子长篇报告文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熊诚//吴颖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文化大革命期间邓小平下放江西省新建县监督劳动的13子一转眼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成为了往事。真可谓是人生几度,岁月无痕。

2007年2月19日,就是一代伟人、为十三亿中国人民带来福音的人们永远不会忘记的伟大领袖、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小康社会事业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逝世十周年的纪念日。为了缅怀这位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的杰出伟人,还是让我们再次探寻他羁居江西省新建县的足迹吧!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描写的是邓小平同志下放江西新建县三年来监督劳动的生活经历以及他对中国前途命运问题的思考。作者创作此书时所选的资料,大部分来自作者赴邓小平羁居江西新建县三年生活、劳动、考察调研所在地的实地采访。如“写在前面的话”所言,创作时参照了署名巫猛、熊诚、李小川的长篇电视连续剧《非常岁月——邓小平在江西新建县的日子》剧本的故事和剧情结构。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东风敢为百花先(代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后记

试读章节

惨结秋阴,西风迭,霏霏雨湿。凄望眼,征鸿几字,暮投沙碛。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但一抹寒青有无中,遥山色。

天涯路,江上客。肠欲断,头应白。空搔首兴叹,暮年离拆。须信道消忧除是酒,奈酒行有尽情无极。便挽取长江入尊罍,浇胸臆。

——赵鼎·满江红

1969年10月18日。

北京。

这是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惊雷滚滚,狂风席卷和包裹了昏天黑地的北京城。天安门广场前那个整天无数人头攒动的长长的大字报栏前已经空无一人,只有雷声轰响,暴雨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啸着,跟狂风争鸣……

漆黑的夜,从雨中暗处钻出几个人影,跑到大字报栏前,寻找着什么。倾盆的雨打得大家睁不开眼睛。为首的工人皱眉耸耳,着急地说:“别找了,反正全都是无中生有、恶毒攻击的屁话,全撕了!”

另外几人稍一迟疑,问:“那不把革命的大字报也撕了吗?”为首的工人身材魁梧高大,果断地说:“这年头,黑白颠倒,善恶不分,良莠不辨,你知道谁革命谁不革命来?撕哪张都够上个反革命,快动手吧!”

几个人不由分说飞快地撕起大字报来……

这时,突然有脚步声传来,为首的工人说:“来人了,撤!”这几个人以动如脱兔的敏捷掏出袖章边胡乱地往胳膊上套,边狂奔而去。

几个工人纠察队员追了过来:“谁?站住,站住!”然而大字报栏前早已没了人影。其中一纠察队员发现了地上那些被撕了的大字报,惊呼:“排长,你看,又有人在撕……”

排长忿忿地咬着腮帮:“哼,还真有种,贼胆大呀!”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怀仁堂旁边的胡同里,一个叫“含秀轩”也称“三号院”的住宅在持续了近两天的倾盆大雨中沉默,紧闭。这是邓小平和夫人卓琳此时的囚禁之地。北屋内,卓琳正在将一些灰色的毛线劈细,分成像开司米那样细细的线,她的身边搁着邓小平那件灰色羊绒开司米毛衣。

“这件穿了二十年的毛衣,是上海刚解放时,在上海做地下工作的刘晓给你买的。老兄,还记得吗?”

邓小平凝立窗前,静静地看着窗外的狂风急雨,香烟的烟雾不时飘起。这是什么样的雨?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不是细润如酥的杏花雨,而是霏微凄冷愁煞人的秋雨,“雨到深处易作霖,萧萧难会此时心。”耐人寻味,亦寒气逼人。这段时间,始终是秋霖脉脉,阴晴不定。不知此时外面是什么样子,是否烟十里,雨十里,长街十里?这让人想起巫山夜雨,那像是饱糅墨汁浇下来的看不见来处的雨,像是一个奋笔狂草的书法家,诡秘而高深地把一个“夜”字写得浑然一体,让人摸不着边际……老子日:“飘风不冬朝,暴雨不冬日。”是说暴风不会刮整整一个早晨而不停,骤雨也下不了一个整天,因为天地的狂暴力量是不能持久的,此话并非绝对如此。这倾盆的大雨不就已连连下了将近两天吗?是谓有如齐妇含冤三年不雨;邹衍下狱,六月飞霜之情出现吗?屈原在《卜居》一篇中,曾叹“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还有宋代杨亿蒙谗,唐朝狄梁被谮,这个典故的意思是宋代杨亿担任执政,曾遭受了不少谗言;唐代武则天曾经对狄仁杰说:“有人进谗言诽谤你,想知道吗?”狄仁杰说:“陛下认为有过,臣就改正;认为无过,就是万幸。至于进谗言之人,我不想知道。”因为狄仁杰因功被封为梁国公,所以被称为“狄梁”。邓小平停止了思考,转过身来,用目光寻找着烟灰缸,可当他走到桌前烟灰缸边正要捏灭手中那半截香烟的时候,却又停住了。

卓琳的目光始终没离开垂着眼睑的邓小平,他那严肃的视线仍不失从容与平静。她熟悉他脸上的每一个表情。她摇了摇头,收住了目光,说:“这胳膊肘还是又破了,再补补还能穿。”说完,看了一眼烟灰缸,默默地从里面捡起一截尚未抽完的烟,擦着了火点燃,深深地吸了一口。邓小平望着她,有些无奈地说:“别抽了,你血压那么高,心脏也不太好。现在烟瘾比我还大,将来怎么办呢?”

卓琳心烦意乱,不知何从,吁嗟默默,轻叹一声。“我抽烟是因为想孩子们。只要能见到他们,我马上不抽了。”她的话让邓小平的心轻轻地颤了一下,无语地将手中的烟捏灭之后,放入了烟缸之中。

望着重新站到窗前观雨的邓小平,卓琳捋了捋头发,想了想,悄然无声地捏灭了烟,拿起了毛衣,边忙碌着边说:“看来,这风,这雨,一时难断,还不知闹到什么时候,我们准备着吧。”

又是一声雷电霹雳,强烈的闪电中,能看到窗外瑟缩的树叶。院中,黑茫茫的夜幕里,漫天的大雨继续触动着邓小平掩藏在内心深处的感情……此时的他不知道,这深秋时节非同寻常的雨,是他人生一杯壮行的酒…… 

P1-3

序言

2007年2月19日,是一代伟人、继毛主席之后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逝世十周年的纪念日。作为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人,我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缅怀纪念这位世纪伟人呢?我自然选择了邓小平同志和江西的情缘,想到了邓小平同志政治生涯中几次起落与江西的联系,特别是邓小平同志“文革”期间下放在江西新建县监督劳动这一历史事件。如今,人们普遍认为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继孙中山、毛泽东之后的杰出伟人,他最光辉的亮点就是给中国带来了改革开放,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而在“文革”期间邓小平同志羁居江西新建县三年的监督劳动和生活经历,已成为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思想乃至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的重要社会实践活动,正是因为邓小平和中国社会最基层的劳动人民在一起,深切地体验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感受,才看到了中国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从而加深了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认识与探索。所以说,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最初形成是和在江西新建县监督劳动这三年有着密切联系的。为了真实、客观并艺术地再现这段历史,我创作完成了这部长篇报告文学作品《非常岁月——邓小平在江西新建县的日子》,并以此来纪念邓小平同志逝世十周年。

(一)

本书主要描写的是邓小平同志下放江西新建县三年来监督劳动的生活经历以及他对中国前途命运问题的思考。

1966年,我国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已被历史证明了是极其错误的文化大革命,邓小平同志被加罪为“党内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真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词”。邓小平同志因此被下放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监督劳动。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第二次挫折,第二次被打倒。

邓小平同志从一个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被革职变为监督劳动的工人。地位的反差、环境的危难,并没有磨灭他的革命意志,动摇他的崇高信念,他每天在羁居的将军楼院子的沙石路上,一边踱步锻炼,一边沉默思考;在院子通往工厂之间的小路上下班的步行当中,总结着党和国家以及他的人生征途上的经验教训,久而久之,沙石地上被清晰地踏出一条小道。因为这是邓小平同志在逆境中意志的体现、信念的体现、思想的见证,所以后来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邓小平小道”。

邓小平同志一生之中,三次被打倒,又三次复出,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加引人注目,一次比一次走向更大的成功。文化大革命的这次被打倒,下放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监督劳动,把邓小平抛入了社会基层,使他有较长的时间与老百姓在一起,以“老邓”的身份走下去倾听群众的声音,也使他有时间坐下来认真读书。这段“非常岁月”,使他有较长的时间了解基层、体察民情。邓小平曾感慨地说,他一生奔波,除了江西,从未在一个地方闲居过一年以上。1969年10月22日一1973年2月19日,他在江西度过了1215个日日夜夜,先在工厂劳动,林彪叛逃以后,从1972年11月到1973年2月,邓小平曾先后获准到吉安、赣州所属的井冈山、宁冈、泰和、兴国、会昌、于都、瑞金等地参观、调研。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他所到之处话语不多,但卓有见地。1972年12月10日,邓小平在瑞金县参观了红都糖厂、县塑料厂、县工艺美术厂之后,对陪同他的县革委会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说:“瑞金的县办工业还可以,办起了一些厂子,农业还不太行。应该说,现在比过去好了很多,解放后我们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和西方国家比起来,我们最少落后40年。我们还需要努力。”在当时说出这样的话是需要胆量和勇气的。邓小平同志在江西新建县下放监督劳动的羁绊之旅,是他人生中一段非常特殊的艰难历程。

1997年2月25日,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总书记在邓小平同志的追悼会上致词说:“他的崇高品格和风范,体现在他全部革命实践活动中,体现在他‘三落三起’的经历和他勇敢地开拓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新道路的进程中。……特别是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起落,更引起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深刻反思,从而使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毅然决然地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显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他在下放江西新建县监督劳动时所进行的思考是有密切关联的。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写好本书,我历尽十年工夫进行了大量的采访、搜集素材和资料准备工作,采访了曾与邓小平同志朝夕相处、接触较多的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健在的工人同志们;采访了曾经接待过邓小平同志调研活动的地方负责同志;采访了在那段艰难岁月中开车送他去乡下参观、学习和调研的司机同志。本书在描写史实的过程中,力求探索伟人在困厄中的心路历程。我本着实事求是、尊重历史、还原真实的态度,认真创作这样一本书,可以说,不仅对有文化大革命经历的人具有震撼力,对当今时代的人来说,也具有相当的亲和力。邓小平同志作为一个党和国家领导人,尤其需要塑造他伟人的风采和人格的魅力,从另一个角度说,又需要表现他高尚的父爱和刻骨铭心的亲情。如果这部作品具备了这两个要素,就能够完成历史赋予它的使命(这不是一般的文学创作,而是对一个伟人、对中国一段特殊历史的交代)。

(二)

发掘历史的记忆是为了明天的创造,弘扬革命的过去是为了未来的辉煌。我在创作这部作品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开掘:

一是浓墨重彩地表现邓小平同志的伟人风采,即表现邓小平同志在困厄中的坚定信念、人格魅力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我尽量不触及“文革”中的敏感问题,淡化了“文革”氛围,能回避的都回避了,实在不能回避的基本上是一带而过,注意了分寸的把握和拿捏。本书着重点是写人,写邓小平同志的本身,以人为主,以人带史,重在人物的刻画和塑造。情节线索的安排也力求做到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和人物深邃的感情描写互相贯穿,以求达到水乳交融的效果,从而感染读者。

二是表现邓小平同志在三年艰难岁月里与工人同志这些普通劳动人民的深厚情谊。这方面我着重写了工人们对邓小平同志身心健康、个人安危、生活起居等方面的关心,写了邓小平同志的言行举止对工人们的思想影响和教育。

三是表现了邓小平同志在人生低谷时期高尚的父爱和刻骨铭心的亲情。一个普通人的父爱亲情只要写得好就能打动人,何况一个伟人呢?正是基于此,我用了一定的篇幅来描写邓小平同志的人之常情,天伦之乐,这也是使本书能够生动感人的要素。

四是表现邓小平同志深怀忧国忧民之心,身处逆境中,仍然在不断总结自己几十年革命生涯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改革开放、强国富民的宏伟蓝图作出了深刻的思考。1973年邓小平同志回京后第一次陪同毛泽东主席接见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时,在外宾到来之前,毛主席问邓小平:你在江西三年都干了一些什么呀?按常理说,邓小平原本有干言万语要对主席讲,毕竟三年监督劳动,从未见过主席。可邓小平同志略加思考后,只回答了两个字:“等待。”话不多,可寓意深刻而丰富。在江西省新建县监督劳动的三年里,邓小平同志有时间静下来读书学习,有时间静下来思考问题,有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有时间锻炼身体,为今后重返中央担当重任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也是邓小平同志三年劳动改造“非常岁月”的本身意义的全部所在。因此,我真诚地盼望这本书:

让更多的人阅读:

让更多的人思考;

让更多的人在阅读中得到文学美感的享受和快乐;

让更多的人在思考中产生新的希望和力量。

后记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历尽江西羁居三年的艰辛之后,邓小平成了“文革”笑到最后的胜利者。这可以说是一种精神的胜利。这种精神早已渗透在中国新的历史转折时期的1975年他那大刀阔斧、披荆斩棘的治理整顿中,体现在他的南巡讲话中,表现在他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和实践中。这也印证了“坏事有时也会变成好事”这句古老的格言。可以说邓小平“文革”期间下放江西新建县监督劳动的日子,是他人生经历中的一段艰难岁月。可这次起落,让他有较长时I",-1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民情、了解基层、了解社会,从而加强了他对中国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探索。从这个意义上讲,羁居江西新建县三年,对他又是一件好事。在那段非常岁月里,邓小平羁居于江西省新建县望城岗三年零四个月。这一历史事件的全部意义在于:他在这里劳动、锻炼、读书、争取机会到基层去作调查研究,他在这里思考、构想着中国革命未来的走向,勾画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蓝图,奠定了邓小平理论的基础……

作者创作此书时所选的资料,大部分来自作者赴邓小平羁居江西新建县三年生活、劳动、考察调研所在地的实地采访。如“写在前面的话”所言,创作时参照了署名巫猛、熊诚、李小川的长篇电视连续剧《非常岁月——邓小平在江西新建县的日子》剧本的故事和剧情结构,在此再次言谢。

本书在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杨伟光、李准、闫建琪、龙平平、高屹、张琦、田松年、魏丕植、张志敏、李玉英、余清楚、巫猛、林学荣、李小川、曾志毅、谌伟、邓仰成、熊运浪、蔡志翔等领导和朋友的帮助,得到文化艺术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致谢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4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