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拯救网瘾少年--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的48个方法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崔华芳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你的孩子是不是迷上了网络?

你是不是感到无奈,无助甚至绝望?

网络不是洪水猛兽,只要你懂得正确引导孩子!

其实很多网瘾者,十分清楚网瘾会给自己的学习、身体、心理和未来造成多么大的危害,他们也想戒除网瘾,只是苦于找不到有效克制网瘾的方法。这本书将提供有效克制网瘾,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的48个方法。

内容推荐

一位妈妈说:“我儿子只有15岁,每天他不上学,一直挂在网上,玩累了,就睡一会儿,吃饭都要把饭送到他房间。看他那种样子,我实在是不想活了!”

一位爸爸说:“我女儿小时候获得过奥赛的银牌,可自从迷上网络游戏后,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我和她妈怎么劝说都没有用,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孩子却依然我行我素。”

中国社会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心主任、政府是网工程专家委员会首批专家委员解延德说:“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是一种先进的工具,对互联网的盲目无视是自欺欺人,对互联网的回避则代表着愚昧落后。让青少年学习互联网、运朋互联网,意义重人。”

目录

第一章 做信息时代的父母

 方法1为孩子买~台电脑

 方法2做懂电脑的父母

 方法3让孩子明白电脑的危害

 方法4绿色上网

 方法5设置电脑使用限制

 方法6限制孩子的上网时间

 方法7限制下载

 方法8阻拦不该出现的窗口

 方法9对电脑进行整理

 方法10电脑远程监控

 方法11与孩子一起上网

 方法12教育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第二章 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脑

 方法13帮孩子找到网上的“最爱”

 方法14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

 方法15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方法16相信你的孩子

 方法17让孩子把电脑当成工具

 方法18正确面对孩子聊天与游戏

 方法19教育孩子正确处理网络人际关系

 方法20网络感情不可信

 方法21禁止孩子网络犯罪

 方法22在网络上学会选择

 方法23鼓励孩子多参加电脑比赛

 方法24避免孩子陷入网络迷信

第三章 帮助孩子克服网瘾

 方法25与孩子约法三章

 方法26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方法27多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

 方法28带着孩子去旅游

 方法29加强与老师的合作

 方法30识破孩子的谎言

 方法31培养孩子的爱心

 方法32注意孩子平时的小事

 方法33宽容对待孩子的错误

 方法34陪孩子多看一些有相关案例

 方法35让孩子获得战胜自己的喜悦

 方法36找相关专家请教

第四章 亲子沟通最重要

 方法37多了解孩子的心理

 方法38多关爱孩子

 方法39减少消极的亲子语言

 方法40做孩子QQ上的好友

 方法41做孩子的朋友

 方法42经常与孩子谈论网络

 方法43与孩子一起玩游戏

 方法44向孩子请教网络知识

 方法45鼓励孩子谈论网友

 方法46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方法47用书信与孩子沟通

 方法48与孩子一起学习

参考资料

试读章节

方法4绿色上网

案例

年终的时候,张先生为儿子买了一台电脑。

儿子是个听话的中学生,他喜欢看一些网页,而且学习成绩也没有下降,因此,张先生并没有阻止孩子上网。

这天,张先生下班回来,还没放下公文包,就被儿子叫到了他的房间里。

“爸爸,谢谢你养育了我十几年!我今生不能报答你了!我到了天堂一定会祝福你的!”儿子平静地对张先生说。

“你在说什么?” 张先生不知儿子怎么说起这些话,他迷惑地看着儿子。

“爸爸,本来我不想告诉你的,但是,我不忍心这样悄悄地离开你……”儿子依旧平静地说道。

原来,张先生的儿子练“法轮功” 已经快有一年了!今天,儿子说他的师傅叫他去“天堂”。

这件事情的起因很简单。

有一次,儿子在网上找习题做。他找了好久也没找到合适的,气得他狠狠地摔了一下鼠标,当他在回头看电脑屏幕时,却发现了一条奇特的新闻,张先生的儿子想这可是一条爆炸性新闻,要是明天讲给同学们听,多有面子的事情啊,说不准还会弄出一个什么奖呢!想到此,张先生的儿子就迫不及待地开始阅读。

其实,张先生儿子所谓的爆炸性新闻,是“法轮功”等一些非法组织,在网上传播的资料。就这样,他被法轮功迷住了。幸亏儿子在准备去“天堂”时跟张先生做了告别,要不然,真不知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情!

现在,张先生的儿子经治疗与调理已经摆脱了法轮功。

童言传真

让我们看看张先生的儿子是怎么说的:

刚开始,我只是出于好奇去看那些新闻,谁知后来我越看越上瘾。我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自从看了那些网站以后,晚上,上床后,我按着网上教的开始练功。前不久,我在大脑的潜意识中,听师傅对我说,他要带我去“天堂”,还说在天堂我可以撒一些钱下来,让我的父母过得更好!我当时高兴极了,本想立马就去“天堂”,我都想好了跳海自杀的方式。但是,我怕爸爸找不到我会很着急,就把事情告诉了爸爸。现在回想起来,自己是多么愚蠢。

分析

网络是社会的缩影,网络中的内容往往是良莠不齐。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加上网络上的内容太有吸引力了,孩子在面对这些具有诱惑力的信息时,往往缺乏相应的自制力,从而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许多犯罪分子正是利用孩子幼稚和善良的特点来欺骗、利用孩子。作为父母,一定要做好孩子的防火墙,帮助孩子过滤一些不良的信息,让孩子绿色上网。

记得一本书上曾说:因为我们家长的一个疏忽,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情,却造成了对孩子未来的重大影响,甚至是改变!面对网络,父母同样不能大意,一定要帮助孩子除掉一些不良的信息。 方法 英国的家长利用美国在线、英国电信等电脑网络服务公司提供的“对儿童有益”的整套过滤软件,防止孩子无意闯进黄色网站。

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给他安装绿色上网软件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安装这种软件。同时,父母一定要经过孩子的同意。

目前,网上有一种服务软件,叫“绿色上网”。这种软件能屏蔽不良网页,在孩子接触到不良信息时,系统还会及时报警,发送手机短信或E-mail通知家长。但软件必竟是软件,人类是需要沟通的,安装软件前,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不良的网页的侵入,用“绿色上网”将它们统统挡在门外!

在安装绿色上网的软件时一定要经过孩子的同意,同时,父母要给软件设置密码,密码不要让孩子知道,以免孩子把软件卸载。

同时,父母应该把绿色上网软件设置为开机自动运行的模式,保证孩子一开机,就处于绿色上网软件的保护中。P14-16

序言

让我们先来看一篇学生作文。

生活就是一张网。大人们总是说人际关系网、情网等,而现在最流行的就是“上网”。网络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处,遨游在网络的世界里,就像遨游在整个世界里。

自从家里买了电脑后,我就喜欢上了它。每天,我都希望能够从它的身上学到一些知识。后来,电脑上网后,我更加发现自己的世界变大了。我在网上看新闻、查资料,学习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网络成了我学习的好帮手。

有一次,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作业:“今天回去后,请同学们查查奥运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的资料,写一篇相关的小文章。”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个个愁眉苦脸,而我却暗自高兴。查资料对我来说真是小菜一碟!

回到家后,我就赶紧上网,不到5分钟,我就找到了我需要的资料。然后,我就开始写文章,当然,因为资料充分,文章自然写得很顺。

第二天,我看到同学们个个没精打采,估计是昨天晚上查资料、写文章没睡好觉。当老师检查作业时,我的作业因为资料详实而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同学们都向我投来了羡慕的眼光,我高兴极了,心想:“多亏了网络帮忙!”

网络带给我的好处很多,我可以不再去书店买书,就从网上下载电子书;我也可以通过网上书店在家里购买。让书店把书送到家里来。

我偶尔也会上网聊天。在网上,我交了许多朋友,还有几个是外国朋友呢,通过跟他们聊天,我知道他们国家的许多事情,英语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看来,我已经离不开网络了,网络带给我的好处实在太多了!

如今,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互联网迅速普及开来,为人们提供了新的信息平台,网络的益处也已经逐渐表现出来。21世纪是信息时代,网络将对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

也正是因此,国家教育部规定,小学三年级起就开设信息技术课,计算机网络是信息技术课中重要的内容。不少孩子通过网络查阅资料、浏览信息,也通过网络聊天、听音乐、玩游戏、看电影等。网络为广大青少年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加强交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中国社会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心主任、政府上网工程专家委员会首批专家委员解延德说:“互联网是一种先进的工具,对它的盲目无视是自欺欺人,对它的回避则代表着愚昧落后。”

网络在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目前我国的网民结构中,18岁以下的占16.6%,学生占35.1%。2005年9月7日,北京团市委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网络已经成为当前青少年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占到39.3%;超过四成青少年每周上网时间在10小时左右。这份调查结果来自北京6个区22个调查点、14所大学和5所中学的2475份有效问卷。调查于2005年8月1日至8月28日进行,对象设定为12至24岁的青少年。调查显示,网络娱乐、手机娱乐、动漫、DIY等新娱乐方式,已占到青少年娱乐内容的50.3%,体育运动和看电视这两种传统娱乐方式仅各占18.3%和12.3%,其他娱乐方式总共占三成。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和网络会更普及。

然而,作为一个近几年才推广开来的新事物,网络的过快发展在带给人们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正如夏维东在《苍白的流行色》里所写到的,“网络固然可以让人学到很多知识,可它是把双刃利剑,弄得不好,弄潮儿没当成,还给浊浪吞没了。”网络游戏、网络交友、网上聊天等的泛滥正改变着青少年的生活。

2004年12月27日,天津市的13岁少年张潇艺从一栋24层高楼顶上纵身跃下,去追寻电脑游戏《魔兽争霸》中的那些“英雄朋友”。

2006年3月19日23时,贵州遵义市钢绳中学高一学生刘翔和另一名同学悄悄溜出宿舍,试图翻越学校围墙出去上网,结果不慎从高墙上坠下,再也没有醒来。

一位妈妈说:“我儿子只有15岁,每天他都不去上学,一直挂在网上,玩累了,就睡一会,吃饭都要我们把饭送到他房间。看他那种样子,我实在是不想活了!”

一位爸爸说:“我女儿自从上网后,就跟一个已婚男人聊上了,知道那个男人的真实身份后,女儿不仅没有悔改,竟然信誓旦旦地说要嫁给他!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孩子却依然我行我素。”

网络的负面影响是很严重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长期使用电脑会导致视力下降,严重者造成失明。

二是对生理造成危害。操作电脑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眼、手指快速频繁运动,使生理、心理负担过重,从而产生睡眠多梦、神经衰弱、肩背肌肉劳损、头部酸胀、机体免疫力下降、生物钟紊乱,甚至会诱发一些精神方面的疾病。当停止上网时,则会出现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恶心厌食、体重下降等问题。

三是沉溺网络导致学习成绩下降。长时间的上网聊天,会使孩子陷入一种不现实的幻想中,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沉弱网络的孩子往往为了上网而耽误了正常的学习,网络游戏尤其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课堂上不能集中精力听课,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成绩下降,甚至出现逃课、辍学的现象。

四是网络语言的泛滥。网络语言是一种新鲜的语言,孩子们是最容易接受这样的新事物的。当然,在网络上使用这些语言是无可厚非的,而且,网络语言往往能够在纯文学的环境中增加乐趣。但如果不分场合胡乱使用,则会影响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

五是心理危害。青少年时期正处于心理成熟的关键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遇到的每一件事情都会影响孩子的人格趋向,如果孩子长期沉浸在虚拟、暴力、色情的环境中,对于孩子的心理成熟和人格形成是极其有害的。

六是网络早恋。青少年时期是孩子性意识萌动的时期,对于异性的好感使他们产生了朦胧的爱情,这种爱情往往以神秘为基础,而网络爱情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而这种不现实的感情,往往给孩子带来的是欺骗,有些孩子为此献出了情感、时间和金钱,并越来越沉沦于此。

七是引发犯罪。网络上瘾的人为了能上网,不惜用掉自己的学费、生活费,四处借款,甚至欺骗父母,严重者偷窃、抢劫、网络犯罪等。

八是网络迷信。网络迷信的走俏,不是无缘无故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与青少年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有关,无助、恐惧、抑郁、焦虑等都是迷信滋生的诱因。而网络迷信披着“科学”的外衣,更容易捕获青少年的心。

长时间使用网络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形成网瘾。网瘾就是网络成瘾(intemet addiction,简称IA),指因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引起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网瘾”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格登博格(Goldberg)提出,随后,匹兹堡大学的金伯利·扬博士(DL Kimberly Young)发展完善了这一概念。

按照金伯利·扬的观点,上网成瘾者主要有以下特征:

· 耐受性增强,即上瘾者要不断增加上网的时间才能获得和以往

一样的满足感;

· 出现戒断症状,如果一段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不上网,

就会变得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网,时刻担心自己错过什么;

· 上网频率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高,上网时间总是比事先计划的

要长;

· 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而告终;

· 花费大量时间在与互联网有关的活动上,比如安装新软件、整  理和编辑下载大量的文件等;

· 上网使其社交、学习、工作等社会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 虽然能意识到上网带来的严重问题,仍然继续花大量时间上网。

网络成瘾的人往往身不由己毫无节制地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最终损害身体健康,并在生活中出现各种行为异常、心理障碍、人格障碍、交感神经功能部分失调。其典型表现主要为:

情绪低落;无愉快感或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缓;易激动;社会活动减少;自我评价降低;能力下降;思维迟缓;有自杀意念和行为;大量吸烟、饮酒和滥用药物。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05年公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3.2%;在非网瘾群体中约13%的网民有网瘾倾向。其中13~17岁的青少年网民中有网瘾者的比例高达17.1%;初中生网民中有网瘾者的比例高达23.2%。这些患有网瘾的孩子沉溺于网络中难以自拔,由此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难道网络真的是洪水猛兽吗?难道孩子们真的没救了吗?当然不是。诚如四川省社科院李东山教授说的,“刀子可以用来削水果,也可以用来杀人。网络也一样,关键是看怎么利用它。”即便视它为洪水,也不应去堵,而应采取疏的方法。“堵”是在以孩子的前途命运作赌;而“疏”的结果却不是输。

“网络妈妈”刘焕荣建议,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做到这么几点:

· 心态放正。不要随意当着孩子的面说别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好,

也不要经常在公共场合当着自家孩子的面对人说他怎样不好,

因为孩子也有自尊心。

· 善于沟通。这样他有什么话,就愿意与你说,你也能及时地了

解他在做些什么,在想些什么。不然的话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

心理,你越不要他做什么,他可能越和你对着干。所以,平等、

亲和的家庭氛围是十分重要的。

· 空闲时与孩子娱乐一下,让他感觉到你不仅是家长更是朋友。

· 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 知错就改。大人和孩子都是家中的一员,孩子错了你要指正,

下次不能再犯,你错了也要用适当的方式向孩子道歉,这样下

次他才会听你的。

· 心理准备。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不能一

味地将责任推向孩子。

可见,对于网络成瘾的孩子,及时引导、教育才是最好的方法。父母在教育的时候一定要讲究教育方法和方式,不能简单粗暴地进行体罚,否则,等待父母的将是悲剧的重演。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