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明心宝鉴(珍藏本)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出版社 华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最早翻译介绍到西方的书籍,不是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不是四书五经这些经典,也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集《诗经》、《离骚》,而是这本如今已在中国失传的《明心宝鉴》!

《明心宝鉴》是中国译介到西方的第一本书,中国最古老劝善书、启蒙书之一,风行东亚、东南亚600多年修身励志经典。

此次由华艺出版社推出的《明心宝鉴(珍藏本)》是李朝全先生对国内现存四种明代版本《明心宝鉴》的全面整理、点校和译注,几乎囊括了明代以前中国人有关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论述精粹。分为继善、天理、顺命、孝行、正己、安分、存心、戒性、劝学、训子、省心、立教、治政、治家、安义、遵礼、存信、言语、交友、妇行等上下二卷共20章。

内容推荐

《明心宝鉴》系明初通俗读物,内容网罗百家,杂糅儒、释、道三教学说,是流传海外最古老的中国劝善书、童蒙书之一。早在1592年前即由天主教教士高母羡(Juan Cobo)译成西班牙文,是中国翻译史上第一部译为西方文字的汉文古籍。600多年来直至今日始终盛行于韩国、日本、越南等东亚、东南亚国家,被用作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普通人修身励志的经典。本书也是大长今的启蒙读本和大长今扮演者李英受的酷爱读物。

目录

明心宝鉴

《明心宝鉴》序

重刊《明心宝鉴》序

继善篇

天理篇

顺命篇

孝行篇

正已篇

安分篇

存心篇

戒性篇

劝学篇

训子篇

省心篇

立教篇

治政篇

治家篇

安义篇

遵礼篇

存信篇

言语篇

交友篇

妇行篇

御制重辑明心宝鉴二卷

《御制重辑明心宝鉴》提要

《御制重辑明心宝鉴》序

《御制重辑明心宝鉴》上卷

继善篇

天理篇

顺命篇

孝行篇

正已篇

安分篇

存心篇

戒性篇

劝学篇

训子篇

《御制重辑明心宝鉴》下卷

省心篇

立教篇

治政篇

治家篇

安义篇

遵礼篇

存信篇

言语篇

交友篇

妇行篇

《御制重辑明心宝鉴》跋

新刻前贤切要明心宝鉴

试读章节

   顺命篇 第三 凡十六条  子夏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孟子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

一饮一啄,事皆前定。

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

万事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安排。

《景行录》云:“凡不可着力处,便是命也。”

会不如命,智不如福。

《景行录》云:“祸不可以免,福不可再求。”

《素书》云:“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重刊本中此处还有一句:福至不可苟求,祸至不可苟免。

《曲礼》曰:“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子曰:“知命之人,见利不动,临死不怨。”

得一日过一日,得一时过一时。

紧行慢行,前程只有许多路。

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

《列子》曰:“痴聋瘖痖家豪富,智慧聪明却受贫。年月日时该载定,算来由命不由人。”

命里有终须有,命里无莫强求。

**********

先儒曰:“世味非不浓艳,可以淡然处之。若富贵贫穷由我力取,则造物无权矣。”

译文:

子夏说:“死生都是命中注定,富贵都由上天掌握。”

孟子说:“走路有的是驱使他走的,停下来有的是受到阻止的,连走还是停都不是人所能左右的。”

连吃喝饮食这样的事情,都是前生注定的。

各种事情都是造物主早已确定的,人生如浮云,徒然地自顾忙碌。

各种事情都不由人来讨价还价,一辈子的生活都是命运安排的。

《景行录》说:“凡是不可下气力的地方,就是由命运决定的。”

慧识不如命运,智力不如福气。

《景行录》说:“祸不能侥幸免除,福不能再度祈求。”

《素书》说:“遭遇嫌弃不可以侥幸逃脱,见到利益不可以苟且获取。”

《曲礼》说:“面对财物不可苟且获取,面对危难不可侥幸逃脱。”

孔子说:“了解命运之人,见到利益也不为所动,面对死亡也没有怨言。”

人活一天就过好一天,活一时就过好一时。

紧走慢走,前面都有许多路程。

时运来时春风送上滕王阁,运气去时打雷都会把荐福碑轰倒。

《列子》说:“痴呆、耳聋、哑巴之人家里却十分富有,有智慧脑子聪明之人却会受穷。年、月、日、时应该都是上天裁定的,算来算去都是由命运而不是由人决定的。”

命中注定有的终归会有,命中注定没有的切莫强求。

**********

前辈儒士说:“世人口味都非要浓烈艳丽的不可,对此我们可以淡漠待之。如果富贵和贫穷是由我努力得来的,那么造物主就没有权力了。”

            P17-P18

序言

  夫为人在世,生居中国,禀三才之德,为万物之灵,感天地覆载,日月照临,皇王水土,父母生身,圣贤垂教。而从教者,达道为先。非博学无以广知,不明心无以见性。虽有生而知之者,近者奇稀。昔夏禹王闻善言,犹然下拜,何况凡世人乎?  曩古圣贤遗誌经书,千言万语只要教人为善。所以立仁义礼智信之法,分君子小人之品,别贤愚之阶,辨善恶之异。盖为经书嘉言善行甚多,所以今人览观习行者少。况今学者,不过学其文艺为先,未有先学德行为本。及今劝世,多劝修物外之善因,少劝为当行之善事。其昔贤文等书,亦乃于世流传。  今之好听善言,君子观以为奇,罔知古今之要语,是以使人迷惑其心,少欲闻圣贤日用常行之要道。以致不肯存心守分,强为乱作胡行。夫为善恶,祸福报应昭然。富贵贫贱,成败兴衰似梦,时刻须防不测,朝夕如履薄冰。常存一念中平,非横自然永息,存于其心,自然言行相顾,贯串无疑,所为焉从差误矣?        洪武二十六年岁次癸酉二月既望武林后学范立本序  译文:

    《明心宝鉴》序

人生在世,出生居住于中国,秉承天地人三才之德,为万物之灵,感戴天覆地载,日月照耀,皇上的水土滋养,父母的生育,圣贤传承下来的教诲。而从师受教的,则要以追求道行为先。非博学无以增长知识,不澄明心境无以彰显性情。即使有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但近代以来却极为罕见。从前夏王禹听到劝善的忠告,尚且还屈尊下拜,更何况凡世之人呢?

古代圣贤遗留下来的经书,千言万语都只是要教人行善,因此确立了仁义礼智信的法则,区分君子小人的人品,甄别贤愚的等次差别,分辨善恶的不同。大概因为经书上的嘉语、善行很多,所以今人阅读学习践行的很少。何况今天的学习者,不过以学习其文章修辞为先,没有以先学其品德操守为根本。至于今日劝诫世人的话,也多是劝人修物外之善因,少劝人做当做的善事。从前的圣贤文章等书,也还在世上流传着。

现在人爱听劝善之言,君子感到很惊奇,却不了解古今的重要话语,因此使人心志迷惑,很少有人要听讲圣贤日常行为的主要修养。以至于不肯安分守己,而敢于胡作非为。但是行善作恶,祸福的报应都是显而易见的。富贵贫贱,兴衰成败恍如一场梦,时刻都须预防不测风云,早晚都要如履薄冰。心中常存平和的思想,飞来横祸自然永远不会有;存念于心,自然会注意言行,始终贯彻无疑,所作所为哪会有差错呢?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农历癸酉年二月十六日

            杭州后进学者范立本作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10:5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