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的生活(冯玉祥自传第1卷)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冯玉祥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真实记录了冯玉祥将军一九三0年以前的政治生活。全书从他降生写起,直到弱冠从军、滦州起义、兴兵讨袁、力挫张勋、驱逐清废帝、参与北伐等,语焉甚详,所引资料极为丰富、珍贵。全书采用作者自述形式,绘声绘影、真切而感人。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叙述形式上,均有历史特色。

内容推荐

冯玉祥将军(1882-1948)身经两朝(清、民国)数代(从光绪、宣统以至蒋介石),历尽沧桑,饱尝忧患,毕生追求光明和进步,是中国近代和现代史上有重大影响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坚强的民主斗士。《冯玉祥自传》包括《我的生活》、《我的抗日生活》和《我所认识的蒋介石》三卷,是其“为人所不敢为,说人所不敢说”之人格魅力的真实写照。

本卷是《我的生活》,它真实记录了冯玉祥将军一九三0年以前的政治生活。全书从他降生写起,直到弱冠从军、滦州起义、兴兵讨袁、力挫张勋、驱逐清废帝、参与北伐等,语焉甚详,所引资料极为丰富、珍贵。全书采用作者自述形式,绘声绘影、真切而感人。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叙述形式上,均有历史特色。

目录

出版说明

序言

第一章 我的家世

第二章 康格庄

第三章 入伍前后

第四章 河边的眼泪

第五章 光绪二十六年

第六章 从淮军的教习到武右军的兵

第七章 副目 哨长 队官

第八章 两次秋操

第九章 新民府

第十章 山东道上

第十一章 武学研究会

第十二章 从二月到八月

第十三章 第一次的失败

第十四章 正月十二日

第十五章 左路备补军(一)

第十六章 左路备补军(二)

第十七章 剿白狼

第十八章 汉中道上

第十九章 蜀道难(一)

第二十章 蜀道难(二)

第二十一章 倒袁之役

第二十二章 从四川到廊坊

第二十三章 讨伐复辟

第二十四章 武穴停兵

第二十五章 在常德(一)

第二十六章 在常德(二)

第二十七章 饥困线上

第二十八章 督陕

第二十九章 督豫

第三十章 穷困的陆军检阅使

第三十一章 首都革命

第三十二章 首都革命以后

第三十三章 赴俄途中

第三十四章 在莫斯科

第三十五章 五原誓师

第三十六章 平甘援陕

第三十七章 郑州会师前后

第三十八章 豫东大战

第三十九章 豫北大战

第四十章 完成北伐

试读章节

我的家世,我生长的环境和我所处的正在急剧变化中的时代,都是我的个性、思想,以及一切行为活动的摇篮。

我的原籍是安徽巢县竹柯村。对于故乡,我知道得虽然很多,但并不具体。我现在所记述的原籍的家世情况,都是小时候从我父亲口里听来,零碎蓄积起来的。

我的父亲本来是个泥瓦匠,名字叫做有茂,1845年生于巢县竹柯村,早年家里奇穷,不得已同他的兄弟分居度日。伯父同三叔当裁缝糊口,四叔做一个佃农,替地主耕种着土地,父亲曾一度当过雇工,但后来不久即投身行伍。

祖父的一生,每天都在穷困中挣扎着,晚年生活益发穷困得可怜。一次,祖父病了,家里一文不名,买药的钱也无从筹措。父亲无计可施,于是跑到巢湖去摸鱼,卖得了钱,再买药回家给祖父吃。去摸鱼的时候,往往怀里揣着一袋“锅巴”,预备饿了好掏出来吃,若遇到家里连“锅巴”也没有,空着肚子在外头待一天,是经常的事。

祖父的病越来越重,转眼到了严冬。这时巢湖边上结了冰,摸鱼事实上是不可能了。父亲在无可奈何之中,就想法子在冰上凿一个大窟窿,边上放一盏油灯,引诱鱼往上跳,等到跳上来,他就很快地捡起来。  

一天晚上,风刮得很大,雪花纷纷地飞舞着。父亲如平常一样,照例拿着灯,蹲到巢湖里去捉鱼。祖母在家里照料着躺在铺上呻吟不已的祖父,一边却在挂念着巢湖里衣服单薄的父亲。家庭的生计日益艰难,思前想后,处处都是触人忧伤的资料。每到祖父呻吟停止,渐渐入睡的时候,祖母就轻轻地走到门口,对着茫茫的雪夜凝神,直到父亲披着满身雪花回来,她老人家才能安心。

父亲日夜焦虑劳碌,也渐渐地病了。虽然病着,然而摸鱼的工作却仍然不能丢弃。

生活的穷困还不算数,偏又遇着洪杨革命。全家因急于逃难,一生辛劳的祖父就在这时候丧失了他的生命。在那样一个动乱的时代里,不消说,死者的死与生者的生,一样都是无关紧要的。

因为长期在穷困中挣扎,长期照料着祖父的疾病,祖母的体力已经渐感不支,并且年纪老迈的人,身体精神本就十分衰颓;姑叔年纪又幼小,人事未更,处处增加了父亲的拖累与辛苦。在这种情况之下,一家人离乡背井去逃难,的确难为了我的父亲。我记得父亲谈到这些情形的时候,往往突然地泪如泉涌。我写到这里,停笔凝思,当时我父亲谈话的悲哀的神色,依旧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目前。

祖母不堪长途跋涉之劳,不得已由父亲背负着,小姑小叔跟在后头,蹒跚地走着。时间久了,姑叔也渐渐地走不动,就抓着祖母的衣襟啼泣。到了这种时候,祖母只得从父亲身上下来,另外又由父亲找到一根扁担和两只箩筐,将小姑小叔装在两头儿,挑起来赶路。而祖母只好跟在后头,踉跄地随行。走了不远,就是一条从巢湖分来的河流横断着去路。原来这里本有专渡往来行人的船只,可是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却连船的影儿也不见了。大家不由得焦急起来,特别是我的父亲。后来父亲跳下水去,试探一下,幸亏河水尚不甚深。于是父亲用一只木盆把祖母和姑叔一一渡过河来。正预备继续向前走,忽然对岸又跑来两个十七八岁的姑娘,神色惊慌,看光景也是刚逃出来的。她们看见河里没有船,又不知水有多深,于是更加慌张。这时后面乱兵的扰攘声已经隐约可闻。她们望着祖母等用木盆渡过,自己却无法可想,情急之下,就跪在岸上大声呼喊,要求救命。祖母遂命父亲回去,将她们俩渡过来,一同行走。

当天晚上,走到半山中一个破庙里住下。父亲因为年纪轻,觉得和两位陌生的女客住在一块儿,不大方便,于是自己在外面露宿了一宵。这种乱不忘礼的举措,充分地表现出父亲的严正和古板的个性。日后我个人的精神生活,受了这类事情的感化和影响亦不小。第二天,刚动身要走,两个姑娘忽然跪到祖母跟前,恳求祖母收留她们做儿媳妇。因为她们觉得自己的年龄已大,同行的又不是自己的亲故,长此下去,无论如何不是了局。何况离乱之中,自己的家属又向哪里去寻找?倒不如就此结合为一家人的好。这种突如其来的要求,在祖母实在是初不及料,当时就毫不迟疑地婉言拒绝了。但是两个姑娘却已拿稳主意,一再恳求,跪在地上不肯起来。祖母不得已又去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向来正直不苟,何况这事颇有乘人之危的嫌疑,当然更加不肯容纳。等祖母的话说完,父亲就郑重而且坚决地说:“无论怎样,这事万不能答应。”事情也真凑巧,恰恰第二天在路上遇到两位姑娘的父母,当时就把两位姑娘交给她们的父母领走。这两位姑娘同她们的父母团圆了,欢喜自不用说。父亲同祖母少了一层累赘,同时精神上也得到很大的愉快。

从这以后,全家逃到一个偏僻村落的破庙里,住了一段颇长的时期。这期间,历经了许多艰难和酸辛,吃、喝、穿一切生活需用都无着落。经过了若干转折之后,父亲才投到一户张姓家做佣工。这是父亲正式充当佣工的时期,同时也是他投军的始点。

张家是个地主,家里有两个儿子。老主人渴望他们获得功名,支持门第,因此在父亲到来以前,已经请了一位武术教师在家,替小主人教些石头、弓箭、刀枪一类的课程。两位少爷却和一般的阔少没有两样,一切纨绔子弟的习气无不应有尽有: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离不了鸡鸭鱼肉,早晨老不起床,叫一声,哼哼大半天没有动静。

父亲生性勇武,酷好武艺,看见小主人放着这样好的教师在家,不知努力上进,心里着实惋惜,于是不时在那教师跟前讨教几套,空闲的时候就搬石子,耍弓箭,独自苦学潜修。教师看见父亲穷苦而有志气,功夫也很有根底,心里喜欢,加倍尽心指教。这样练习了一段时期,父亲的技术已经大有可观。

考期到了。父亲奉命担着行李送小主人去应考。不知由于怎样的一个机缘,父亲也得到入场应试的幸运。进了试场,两个阔少连射了三箭,一箭也没有射中,石子不消说也没有举起来。下来了,臊得面红耳赤,结果是名落孙山。平素娇生惯养,一点儿苦功也没有下过,临事自必当场出丑,给爹妈丢脸,这也是不足奇怪的。父亲与试的结果,三箭都射中了,石子也举得合格,居然入学了。这在他自己也是没有料到的。久经折磨的父亲,这时才觉得稍稍吐了一口郁闷之气。

父亲考入了武庠,祖母却因此受过一次很大的窘困。说起来也很有趣味,原来父亲佣工的期间,祖母已返故乡竹柯村。故乡虽然并没有可留恋的地方,然而生活到底比较外乡容易些。外面人地生疏,生活艰难,再三考虑,祖母才离开父亲回乡。为了分在两下,日子更好过一点儿,父亲入学之后,送报子的星夜到竹柯村报喜。在清代科举盛行的时候,有人专门靠着报喜为生,每逢榜张出之后,这般人瞅着榜上的一个名字,看清籍贯,即疾驱地拼命跑向目的地方去。跑得快了,可以得头报,多赚些赏钱,若是慢了,成了二报三报,就不值钱了。任何人家的父兄,接到自己家子弟功名成就的喜讯,谁都乐意掏些赏钱,表示自己的快慰。但是这次报父亲喜讯的报子,可算是生意不佳了。报子到家的时候,祖母赤着脚,挽着裤腿,正在田里插稻秧,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时她的儿子会考取功名。送报的查问了半天,才有人把祖母从田里找回来。祖母到了家,院子里已经站满了人,看见她来了,一拥围上来,乱嚷着贺喜。大家都说她从此苦尽甘来,吉利话说了一大堆,弄得祖母大半天茫然不知所措。俗语说,自己的苦只有自己明白,祖母的艰难也只有她自己知道。大家正在恭维贺喜,吉利话讲得起劲的时候,却不想字字都刺激了祖母的神经,使她听了伤心。在一片笑语欢腾声中,祖母忽然呜咽起来了。家里一贫如洗,四壁萧然,每天两餐饭都发生问题,拿什么招待报喜的呢?一样的喜讯,到了穷人家,便变成了无法应付的难题!后来多亏冯文焕的祖母(我的本家嫂子),察知了祖母的隐衷,赶快地跑到家里,兜了一些鸡子儿和几斤米过来替祖母发赏给那报子。可是报喜的却大大的不高兴,经邻里多方劝解,才勉强打发他走,算解了祖母的围。  

考取武庠,虽然算不了一件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可是父亲的生活却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变化实含有严重的时代意义,绝不是偶然的。

P1-4

序言

冯玉祥将军(1882—1948)是一位身经两朝(清、民国)数代(从光绪、宣统以至蒋介石)的著名爱国将领。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很多重大事件中,都有他的影响存在。冯玉祥将军历尽沧桑,饱尝忧患,毕生追求光明和进步,是中国近代和现代史上有重大影响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坚强的民主斗士。《冯玉祥自传》包括《我的生活》、《我的抗日生活》和《我所认识的蒋介石》三卷,是其“为人所不敢为,说人所不敢说”之人格魅力的真实写照。

《冯玉祥自传》自解放前首印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各方面人士的关注。许多读者对冯玉祥将军传奇式的经历感到新奇、钦佩,同时对本书以往编辑工作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善意的批评。对此,表示衷心感谢!

1982年冯玉祥将军百年诞辰时,在北京举行冯将军百年纪念活动,邓小平同志在接见我和我的家人时说:冯将军是很值得我们纪念的人物,他一生有相当长的时间为国家和人民做了许多好事,他也是同我们党长期合作的朋友。为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世界知识出版社现据上海书店编印的《民国丛书》第五编影印本重印,此次对本书作了尽可能细致的校勘、订正;复承世界知识出版社的领导和诗人张杰在再版此书时给予的支持与协助,谨在此一并致以谢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4:5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