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婴幼儿养育手册/育儿全书
分类
作者 (美)阿琳·艾森伯格//海蒂·墨卡夫//桑迪·哈撒韦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宝宝成长中的头三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未来发展的轨迹,为以后的健康、心理、学业成就、社会交往自信心、独立性、积极的人际关系等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本书鼓励父母们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宝宝学步期的挑战,把每一个孩子看做一个独特的个体去尊重,并认识和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

内容推荐

本书针对宝宝1~3岁期间每一步的成长,帮助父母们让宝宝均衡营养、适时免疫、安全游戏、合理睡眠、断奶、学会说话、一定程度地独立、自律、养成卫生习惯等,让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让父母们科学、合理地养育孩子。

目录

一位儿科医生的推荐序

前言 家有学步儿

第一部分 1~3岁

 第1章 第13个月

1.1 13个月宝宝的行为

l.2 如何应对宝宝周岁体检

1.3 父母最关注的问题

 经常摔跤

 碰撞

 总运动神经发育迟缓问题

 学步较晚

 买一双合脚的鞋

 换新鞋

 内八字脚

 探险症候群

 随时随

 地的敲击

 换尿布的艰难

 食欲减退   

 牛奶过敏症

 乱丢食物

 喷溅食物

 自己吃饭的尴尬

 粘人的宝宝

 分离焦虑

 初次分离

 你的分离焦虑

 拒绝使用杯子

 脱离奶瓶

 何时断母乳

 拒绝游戏区

 小睡

 语言发展滞后

 难沟通

1.4 父母须知:让宝宝练习说话

1.5 必须让宝宝了解的事情:尊重他人的权利

 第2章 第14个月

2.1 14个月宝宝的行为

2.2 父母最关注的问题

 反抗行为

 建立规则

 对“不”不加理

 会抗拒喂饭

 倾倒行为

 扔东西

 短暂的专注力

 O型腿

 外八字脚

 扁平足

 用足尖走路

 “哭出来”的伤害

 开始涂鸦

2.3 父母须知:玩是宝宝的工作

2.4 必须让宝宝了解的事情:亲近祖父母(外祖父母) 

 第3章 第15个月

3.1 15个月宝宝的行为

3.2 如何应对宝宝15个月的体检

3.3 父母最关注的问题

 玩脏尿布

 半夜醒来

 夜间喂奶

 不合群

 早期的攻击行为

 养宠物

 回归爬行状态

 遗失的词汇

 原始语言

 胎记

3.4 父母须知:感官的强化

3.5 必须让宝宝了解的事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第4章 第16个月

4.1 16个月宝宝的行为

4.2 父母最关注的问题

 怕狗

 不怕狗

 吃得少

 不稳定的食量

 饮食习惯的改变

 换座椅

 高个子的宝宝

 怕生

 不怕生

 依恋母亲

 离开睡着的宝宝

 用嘴咬东西

 抗拒洗澡

 准备如厕训练

 毁坏图书

 攀登行为

 牙齿不齐

 出牙的痛苦

4.3 父母须知:鼓励宝宝学习和认知

4.4 必须让宝宝了解的事情:书中自有黄金屋

 第5章 第17个月

5.1 17个月宝宝的行为

5.2 父母最关注的问题

 大便中的食物

 频繁打开冰箱

 投掷东西

 游戏团体中的粘人表现

 学到的坏习惯

 发出尖叫

 尿布脱衣舞

 持续的安抚物

 吸吮手指

 持续使用安抚奶嘴

 安抚行为

 缺乏安抚习惯

 是否要拴住宝宝

5.3 父母须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有效地学规矩

5.4 必须让宝宝了解的事情:礼貌

 第6章 第18个月

6.1 18个月宝宝的行为

6.2 如何应对宝宝18个月的体检

6.3父母最关注的问题

 缺乏耐性(现在就要!)

 电话干扰   

 妨碍待客

 白天睡觉的问题

 早起现象

 抗拒上床睡觉

 日托班的分离

 不老实用餐

 用餐时的娱乐表演

 车上的反抗

 轻便车上的挣扎

 洗头的抗争   

 抗拒洗手

 嫉妒心理

 过早的坏脾气   

 学步较晚

6.4 父母须知:关于电视

 正确看电视十诫

6.5 必须让宝宝了解的事情:

 你所重视的价值观

 第7章 第1 9个月

7.1 19个月宝宝的行为

7.2 父母最关注的问题

半夜走动

 爬婴儿床

 因长牙在夜间醒来

 打鼾

 长期性的流鼻涕

 多动症

 不够活跃

 发音不清

 语言发展滞后

 温和的个性

 行为过激

 喜欢到处跑

 抗拒剪指甲  

7.3 父母须知:宝宝如何交朋友  

7.4 必须让宝宝了解的事情:关心动物

 第8章 第20个月

8.1 20个月宝宝的行为

8.2 父母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好斗行为

 抓头发

 咬人

 回击

 对待玩具的侵占行为

 侵略性的朋友们

 在墙上画画和在其他地方乱涂乱画

 不能保持整洁

 游戏场上的胆怯

 过度敏感的孩子

8.3父母必须了解的事情:治疗宝宝的恐惧心理   

 宝宝恐惧的原因

 如何应对宝宝的恐惧

8.4宝宝必须知道的事情:给予的快乐

 第9章 第21个月

9.1 21个月宝宝的行为

9.2 父母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观察者

 吞咽硬物

 把棍放到孔里

 小鸡鸡的困扰

 阴茎的妒忌与好奇

 表达感情

 爱自己的孩子很难

 性别

 抑制儿子的感情

 挑战我的女儿

 枪和其他战争玩具

 无理取闹

9.3 父母须知:安慰的艺术(亲吻会让孩子感觉好点儿)

9.4 孩子需要知道的事情:关于正确和错误

 第10章 第22个月

10.1 22个月宝宝的行为

10.2 父母最关注的问题

不懂得轮流玩

 保护好值钱的物品

 对机械着迷

 正巧碰上怎么办

 对阴部的好奇

 站姿问题

 只对父母发飙

 仪式般的行为

 食物崇拜

 不愿改变

 重复讲一个故事

 对某些歌曲情有独钟

 为养成上厕所的习惯做好准备

 学习用厕所和婴儿

 慷慨转为自私

10.3 父母须知:陪孩子旅行

无论去哪里

 乘飞机旅行

 乘火车旅行

 乘汽车旅行

 下榻:选个地方休息

 克服晕动病

 准备行李

10.4 必须让宝宝了解的事情:与人共享

第11章 第23个月

11.1 23个月宝宝的行为

11.2 父母最关注的问题

疲惫不堪在5点

 用右手或左手的习惯

 储物鼠综合征

 就是不愿刷牙

 牙膏消耗

 不愿使用牙膏

 不要梳头

 不要穿鞋

 袜子惹麻烦

 穿衣困境

 外套之争

 不要戴帽子,不要戴手套

 自己穿衣服的困扰

 暴力游戏或打斗

 “跟我玩”的要求

 行动依旧笨拙

 反复地说“不行!”

 在公共场合喧闹

 语法错误

 代词混淆

 ABC和123

11.3 父母须知:树立自尊

11.4 必须让宝宝了解的事情:

 适合自己很重要

 第12章 第24个月

12.1 24个月的宝宝的行为

12.2 准备两周岁体检   ”

12.3 父母最关注的问题

 两岁生日派对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学习略有退步

 害怕看医生

 害怕牙医

 害怕理发师

 害怕入睡

 半夜醒来

 与压力相关的醒夜

 噩梦

 夜惊

 梦游

 色盲

 逆反心理

 天赋

 “背背”综合症

 走出婴儿床

 不友好的行为

 陪孩子玩烦了

 外八字

 破坏性行为

 良好的饮食习惯

 不要增高椅

 跟班儿的孩子

 上学累坏了

 延迟断奶   

 尴尬时刻

 哭哭啼啼

 孩子发火

 在公共场合大发雷霆

 孩子发飙的样子真好笑

12.4 父母须知:驯服发飙的孩子

  在孩子发飙的背后是什么

 阻止孩子发飙

 孩子发飙怎么办

 暴风雨过后

12.5 必须让宝宝了解的事情:

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

第13章 第25~27个月

13.1 25~27个月的宝宝的行为

13.2 父母最关注的问题

 总是洒水

 现在摄入脂肪和胆固醇

 开始服用咀嚼型维生素

 小家伙在宗教场所表现不乖

 那几天爱发脾气

 过度刺激

 挖鼻孔

 讨厌新食品

 消化乳糖能力差

 抵触牛奶

 牛奶安全

 全身贯注地游戏

 拒绝花时间吃饭

 “给我”

 一时兴起

13.3 父母须知:鼓励创造力和想象力

 创造力

 想象力

13.4 必须让宝宝了解的事情:什么是妈妈?什么是爸爸?区分性别分工

 第14章 第28~30个月

14.1 父母最关注的问题

 拥有一切的孩子

 规范别人的孩子   

 喜欢待在家里的孩子

 不停地自言自语

 抵抗亲吻

 拒绝拥抱

 喜欢爱抚   

 第二语言

 在家里赤裸着身体   

 孩子的裸体

 过分的行程安排

 半夜来访

 全家同床

 繁重任务带来的沮丧感

 害怕尝试

 过度自立

 结巴

 勃起之兴趣

 早上磨磨蹭蹭

 走路时磨磨蹭蹭

 在操扬磨磨蹭蹭

 吃饭时慢吞吞

 做饭的一些命令

 切割食物

 饥饿的儿童

 不按指示去做

 在托儿所因分离引起的不安情绪

 在托儿所安静,在家里兴奋的孩子

14.2父母须知:接受易怒的情绪

14.3必须让宝宝了解的事情:按规则生活

 第15章 第31~33个月

15.1 你的孩子在第31~33个月可以做什么

15.2 父母最关注的问题

 虚构玩伴

 害羞

 对成年人反应冷淡

 缺少朋友

 爱哭的孩子

 霸道

 第16章 第34~36个月

 16.1 34~36个月的宝宝的行为

16.2 三岁体检

16.3 父母最关注的问题

 睡眠的需要

 怕黑

 上厕所退步

 小便意外

 不喜欢学习上厕所

 尿床

 发育期痛

 说脏话

 心胸狭窄的评价

 愚蠢的行为

 写字母

 说梦话

 朋友们不愿拿出东西与自己分享

 扮演医生

 从商店里偷东西

 美好时光

 暴戾两岁无尽头

 嚼冰块

 问题玩伴

 健忘

 音乐课

 还说不清楚

 吓人的故事

 三岁生日派对

16.4 父母须知:超级儿童综合征

16.5 必须让宝宝了解的事情:诚实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 幼儿护理、健康及安全

 第17章 幼儿护理入门

从皮肤护理到穿衣

 皮肤护理

 最常见的幼儿皮肤问题照看宝宝的头发

 幼儿最常见的头发和头皮问题

 照看宝宝的指甲

 照看宝宝的眼睛

 幼儿最常见的视力问题

 如果孩子需要戴眼镜

 幼儿耳朵护理和听力保护

 护理宝宝的牙齿

 最常见的牙齿和口腔问题

 照看宝贝女儿的外阴部

 最常见的女童外阴问题

 照看宝贝儿子的外阴部

 低龄男孩最常见的生殖器问题

 给孩子穿衣、穿衣小窍门

 第18章 喂养你的宝宝

18.1 最佳宝宝饮食

 最佳饮食的9项基本原则

 幼儿每日最佳饮食安排

18.2 关注体重:宝宝的成长:

 胖嘟嘟的宝宝

 偏瘦的宝宝

 生长缓慢

18.3 餐桌上的策略

 应对挑食的宝宝

 狭窄的食谱

 拒绝曾经喜欢的食物

 素食主义

18.4 安全饮食,安全用水

 食品安全监测——家里和外面

 监测食物中的化学物质

 监测厨房和存储用具

 用水安全监测

 第19章 训练孩子养成排便的习惯

19.1 准备好了吗

19.2 准备就绪

19.3 去吧         

 一定要做的事

 不可以做的事

19.4 发生意外时

 为什么发生意外

 要是大孩子反抗

19.5 父母最关注的问题

 换成训练裤

 不要穿尿布

 擦拭口角   

 害怕冲水

 何时站起来

 可移动的便椅

 女孩也想站着尿

 对大便痴迷

 转到日常的厕所

 夜间新出的尿布疹

 大便用尿布

 排便训练和保育园

 夜间保持干爽

 第20章 维护孩子的健康

20.1 免疫:预防主要的传染性疾病

 计划免疫

 进行儿童预防接种前后的事项

20.2 医生和孩子

 父母和医生的关系

 何时联系医生

 给医生打电话前的准备事项

20.3 关于发热

 给孩子量体温

 体温计读数

 估计发热的程度

 治疗发热

20.4 照顾生病的孩子

 在家

 住院

20.5 什么时候需要吃药

  你应该知道安全用药

  哄孩子吃药

20.6 儿童常见病

 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URI)

 便秘

 哮喘(喉气管支气管炎,LTB)    

 腹泻,伴或不伴有呕吐

 流行性感冒(流感)

 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

 窦炎

 咽喉炎

 尿路感染(UTI)

第21章 维护孩子的安全 

  改变你的方式

 武装孩子

 改变周边的环境

 第22章 受了伤怎么办

22.1 幼儿急救知识

 腹部损伤

 咬伤

 骨折

 烧伤和烫伤   

 惊厥

 脱臼

 溺水

 耳部损伤

 电击   

 眼睛损伤

 昏厥

 手指、脚趾损伤

 冻疮

 头部损伤

 热休克

 体温过低

 口腔损伤

 鼻子损伤

 中毒

 有毒常春藤、有毒橡树、有毒漆树

 断肢、断指和断趾

 休克

 皮肤损伤

 扭伤

 误吞异物

22.2 基础生命支持措施

 1-2-3原则及A-B-C原则

 呼吸抢救   

 心肺复苏:针对一岁以上的孩子

 哽噎

 孩子的基础生命支持

 第23章 特护儿童

帮助特护儿童

 爱护并照顾特护孩子部分慢性健康问题

 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和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

 过敏

 哮喘

 孤独症

 癌症

 乳糜泻

 大脑性麻痹

 囊肿性纤维化

 糖尿病

 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

 癫痫

 脆

 X综合征

 听力损伤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精神发育迟缓

 肌肉萎缩症(杜兴氏型)

 苯丙酮尿症

 镰状细胞(贫血)病

 地中海贫血

 视力缺陷——法定盲

第三部分 家有幼儿

 第24章 和同胞兄弟姐妹相处

父母最关注的问题

 同胞竞争

 扯平

 崇拜哥哥姐姐的小不点儿与忍无可忍的大孩子

 宠弟弟妹妹的大

 孩子与忍无可忍的小不点儿打架

 两个孩子——两个睡觉时间

 安全的玩具

 故意少注意和关心老二

 分享一间卧室

 哥哥和姐姐表现出奇得好

 重返婴儿世界   

 心情急迫的小帮手

 同胞差异

 吸引家长注意的行为

 装修困境

 第25章 养育幼儿

父母最关注的问题

 你的怒气

 控制不住打人

 你的沮丧

 在孩子面前哭泣

 父母间的争执

 分担重负

 生病

 抚养幼儿问题上父母意见出现分歧

 同时喂养两个两岁以下幼儿的生存法则

 自己的时间

 为工作感到内疚

 想家

 对待在家中感到疑虑

 全职父亲

 觉得自己不像父母

 在外工作与纪律

 不带孩子去旅行

 频繁的公差

 祖父母抽烟

 搬家

 收养的孩子   

 双胞胎或者多胞胎

 单亲家庭

 单身父亲

 分居和离异

 无监护权的家长

 同性家长-家长生病如何处理严重疾患   

 对待死亡

 第26章 当别人代你照看孩子时

26.1 有哪些育儿选择

 最常见的选择

 其他选择

26.2 选择最适合的育儿方法

 入家育儿

 居家育儿(在家集体育儿)   

 集体日托或保育园

 临时保姆

26.3 启动育儿

 跟入家保姆一起工作

 评估你现在的育儿助手

 更换保姆或保育员

 准备入保育园

 逐渐习惯并喜欢上

26.4 特别关注

 生病孩子和育儿机构

 关注虐待

 代己育儿多好也不为过

第四部分 便捷参考

现在做什么

最佳幼儿食谱

家庭治疗措施

常见幼儿疾病

健康记录

美好的一刻

译者后记

试读章节

在你躲起来的时候,为了使宝宝安心,可以和宝宝不停地说话(“妈妈在哪儿呢?妈妈到底到哪去了?”)或者唱首简单的儿歌(比如“妈妈在哪儿?妈妈在哪儿?哪儿去啦?哪儿去啦?亲爱的妈妈在哪儿?亲爱的妈妈在哪儿?找到啦!找到啦!”用“两只老虎”里面的旋律)。如果一开始宝宝还不适应这种游戏,可以只是把你的脸(用手、餐巾纸或一本书遮住)或身体的某一部分(躲在窗帘或门后面)藏起来,还可以用泰迪熊或娃娃代替你藏起来。当宝宝玩熟了藏猫猫的游戏时,可以鼓励他也去藏起来让你找。

多与宝宝共处 

不可思议的是,宝宝获得越多的关注,他所要求的反而越少。所以尽量多花一些时间陪他——给他唱歌,讲故事,玩过家家,搭积木,拼图等——可以给他安全感,而更容易慢慢学习不再依赖你。在这段时间里,还应保证大量的身体的接触——诸如拥抱、亲吻、轻拍等。

但是不要太过火 虽然多陪孩子玩有助于减少宝宝依赖性,但如果你总是对他寸步不离,反而会阻碍宝宝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发展。所以应适度的鼓励他自己玩。

安排好宝宝的活动

在你离开宝宝之前(哪怕只是去同一房间的另一头)给她安排一些有意思的活动,让你可以在短时间内忙些其他事情(如“我去做饭的时候你能喂一下小熊吗?”)。

保持联系

在你做别的事情时要时不时的和他说话,过去拍拍他的头或者帮他找一块较难的拼图,让他可以安心地自己玩。

放松情绪

有时候父母们会无意识地将他们忧虑的情绪传递给自己的孩子。所以当你要离开宝宝时,一定要带着令人安心的笑容,并保持轻松的语调。

保持冷静

如果宝宝闹着不让你离开,不要表现出烦躁(“你这样都快把我逼疯了!”)或者怜惜(“哦,可怜的乖乖,我在这儿呢!”),,而应尽量表现平静,不要让他的反应决定你的行为。可以若无其事地说:“没事的,我一会儿就回来。”他开始可能并不完全懂你说的意思,但你平静的语气会使他放心。回来时要同样随意地说:“我在这儿呢,我回来了,你玩得高兴吗?”这样他很快会明白,每次你离开都还会再回来——就像你说的那样。每次离开和回来时都说同样的话,久而久之,你的宝宝最终会对你的来去感到安心。

给宝宝适应的时间

如果你的宝宝坚持跟着你去每一个房间(甚至包括浴室),也不要阻止他。他还有一些矛盾的情绪(独立还是依赖?)需要自己来慢慢舒缓,而不是你的拒绝。

给宝宝自己的空间

即使是最粘人的宝宝也会偶尔想要开个小差(分离焦虑只是当父母离开时的感受,而不是宝宝自己离开时的感受)。如果你们正在一起玩的时候,宝宝突然想要走开做些别的事情,让他去做好了——要让宝宝在视线内活动以保证他的安全。他需要知道,离开妈妈的身边也没有关系。

通过竖立自信心来建立安全感

没有什么比自我肯定更能带给宝宝自我安全感了。你可以参见第11.3节中有关帮助宝宝建立自信心的方法。

不要吹毛求疵

有时候,父母们私下里很津津乐道于宝宝的依赖性(也许宝宝并非如此),并且下意识地要鼓励孩子的依赖行为。他们会在宝宝并不需要他们的时候迟迟不肯走开,打断宝宝与娃娃们玩的过家家游戏,在宝宝还没有任何表现时就想当然的让他别粘着自己(“别哭啊,我只是去洗一下碟子”)。注意你的表现是不是在宝宝独立性的培养方面起到负面的影响,阻碍了正常独立性的发展。

保持耐心

宝宝害怕离开你其实是一个正常的发展阶段。在你的爱心和支持下,他最终会成长并脱离这个阶段。

倘若你尝试了所有努力之后,宝宝仍然粘着你不放怎么办?由他去好了。语气平淡地告诉他你还没有削胡萝卜和一准备晚餐(或者还没有洗衣服),然后拖着抱在你腿上的宝宝去做事情。当他发现自己试图吸引你注意的把戏没有起作用,很可能就会放弃了。

然而,这种粘人的行为或多或少会一直持续到学前甚至更晚。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给他多一些接触其他人的机会(在集体活动时,在托儿所里时、在学前班、在玩游戏的时候),再加上父母的始终的关注,最终帮助他们成熟自立起来。

当然不是所有的宝宝都很粘人,一些宝宝会自动的跨越依赖的阶段。他们不粘人,也没有表现出分离焦虑,喜欢独自活动。有关更多较为自立宝宝的资料,可以参见第14章。分离焦虑

“只要我一离开房间,我的儿子就会大哭起来。有一次我和丈夫请保姆帮我们看孩子,好去庆祝我们的结婚周年,结果他一直哭了’一个小时。最后保姆只得打电话把我们叫了回来。”

从脐带被剪断的那一刻起,人生中就时时充满了离别。每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都与分离并存。开始吃固体食物意味着宝宝将断奶离开母亲的乳头;学习爬行和走路意味着宝宝将离开母亲的怀抱。还有在成长过程中无数次分离的机会:第一次去托儿所,第一次野营,第一天上大学。因此,帮助你的宝宝学习应对处理这一阶段的分离焦虑,会有助于他们未来更好的面对离别。

当父母离开时,宝宝会表现出痛苦和焦虑,这个常规的发展阶段通常出现在周岁之前,一直延续到两岁初——或者更晚。相对其他的发展阶段,分离焦虑现象持续的时间更长。

有一些宝宝没有出现分离焦虑的情形,还有一些宝宝会在近两岁时才进人这一阶段,而在三岁甚至更晚时发展到顶峰。在只有父母两人看护而与其他人接触机会很少的宝宝中,分离焦虑现象可能表现得更为强烈。如果宝宝在生活中经历了一些变故(如搬家、转园、弟弟或妹妹的降生),或者刚开始自己睡,如果宝宝天生比较害羞、沉默寡言、敏感,则会对这些转变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分离焦虑情绪。

下面一些建议,也许可以帮助你和宝宝更好地处理这方面的问题:

重视宝宝的焦虑情绪。要以理解、耐心和值得信任的态度来对待宝宝(“我知道你不想让我走,不过我很快就会回来。我爱你。”),不要嘲笑他(“哦,你这个小傻瓜!”),也不要感到烦躁(“你再这样我会发疯的!”)。当然,你的理解和耐心会被耗尽——尤其是约会要迟到,还得与宝宝抓在腿上的小手指较劲,最后不得不夺路而逃。你只有尽全力去做,同时别忘了你也是一个凡人(迟早会对自己的小祖宗妥协)。

但是不要看得太严重。哭闹着不让你走的宝宝的确让人看着揪心,但是不要也加入到这场闹剧里。在表达理解的同时要保持冷静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因为宝宝的哭闹而耽误了本该做的事情。

在宝宝身边时让宝宝感到安心。和宝宝在一起时给予他更多的爱和关注,这样在和宝宝分离时,宝宝会感觉好一些。在分离焦虑表现强烈的时期(如在他的生活中出现一些变故使他变得更依赖你),你要付出更多的温柔和关心,除非是在不得已的情况,尽量不要离开他。也认为“他必须学习——他早晚要面对困难。”当你关注他的感受和需要而不是听之任之时,他会学习得更快:  告诉宝宝你爱他,但是不要加上一句“我会想你的”。这会迫使宝宝也去想你,否则会让他感到内疚,而难以轻松投人地玩起来。

从短时间的分离开始,着眼长期目标,可以帮助宝宝认识短暂的分离。让他了解你躲在门后或去另一个房间,以及逐步过渡到短时间的离开家都是暂时性的。 

下面是关于如何将宝宝托给临时保姆照看的建议。

不要偷偷溜掉。虽然趁宝宝不注意或小睡的时候溜出家门对你来说更容易,但是不要这样做。这只会使宝宝更加缺乏安全感,并且使你下一次的离开变得更加困难。应为每一次离开创造一种固定的模式,来建立宝宝的信心(参见分离小贴士)。P18-20

序言

这本内容丰富的优秀书籍以它的权威性、可读性和实用性必定会赢得蓝带奖。这本书给我的最深印象就是,它详尽周到地为父母们提供了了解宝宝的需要、行为和发展等各方面的内容,同时还提供了许多有关如何照料、引导和管理宝宝的有价值的建议(也许“管理”一词应该加上引号,因为和宝宝在一起时,永远不知道是谁“管理”了谁)。

本书堪称是一本贴近读者的实用技能参考手册,作者以如此易于接受和将心比心的方式呈现出艰难但令人愉快的宝宝学步期的发展要素,那些有鉴赏力的父母们无疑会把本书作为不可缺少的家庭必需品推荐给朋友们。

人们已经日益清楚地认识到,宝宝的头三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未来发展的轨迹。更进一步说,这头三年为以后的个人健康、心理发展、学业成就、社会交往、自信心、独立性、积极的人际关系等方面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父母亲在这段时期以关怀、爱护、照顾和理解的方式投资,必然会在短期和长期都得到回报。

本书帮助父母们了解宝宝在学步期不同月份和不同阶段能够预期些什么,并且提出正常的范围,让父母们免去担心,它指导父母们在时时出现的挑战和棘手的问题面前,帮助宝宝成功地处理如均衡营养、适时免疫、游戏的安全、合理睡眠、断奶、语言表达、分离、自律、健康、卫生习惯以及照顾不同类型的宝宝会出现的不同情形等关键性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在对行为和发展问题的预防方面给出了非常实用的建议。作者并不只是帮助父母们消极地去避免,而是更积极地强调了关注和培养宝宝对于正确、错误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价值观的理解能力。

宝宝爱发脾气吗?有屏气现象吗?睡眠不规律吗?咬人吗?注意力不集中吗?学话晚吗?有如厕的烦恼吗?特立独行吗?不听话吗?反抗你的限制吗?伴随着这些行为和发展问题产生的原因,本书还提供了帮助你消除或至少是减少上述问题的方法。这些建议遵循宝宝的发展,与其生理年龄、需要和能力相适应。

父母们也没有被忽略。本书的主要目标,是给那些时常不知所措甚至感到绝望的父母们提供能够提升他们自尊心、自信心、乐观和成就感的相关信息,并且对于一般父母的常见问题(包括那些父母都外出工作的人),做出了全面和肯定的回答。这能够非常有效地促进父母和宝宝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为宝宝和他们的父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贯穿全书,我们是针对宝宝被认为在其家庭影响的情况下进行探讨,以强调两者的同一性和互补效应。

作者在本书中经过认真推敲的启发和建议有意帮助读者欣赏他们的孩子——采取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他们学步时期的挑战,了解那些通常被视为不合理的行为(但通常并非如此)并客观地去认识它。把每一个孩子看做一个独特的个体去接受和尊重,并认识和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

在一个家庭和社会都迅猛变化的时代,本书直接回应了当今父母们切合实际的需求,提供了与时俱进的信息。这种对儿童教养原则高度技巧性的综合,对社会、行为、生物科学以及成功的医学实践的领悟,远非一般的育儿指南所能超越。这是一本非常杰出的著作,无论是对于父母还是专业人士来说都非常有用。

莫理斯·格林医学博士

印第安纳大学医学中心

派瑞·赖什儿科教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4: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