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的《夏令营中的较量》震惊国人,成为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前奏曲,本书围绕夏令营和成长的话题,给您更多的人生启迪!
他在迪斯尼担任CEO达21年之久,经历了各种惊涛骇浪;他是美国收入最高的CEO之一,CEO的高薪潮流由他开始;他力挽狂澜,使迪斯尼的市场价值从30亿美元激增到700亿美元;他说他将自己坚定地绑在桅杆上,不去听海妖的声音;面对着赶他下台的一万多名股东,他不认为这是一场危机!是什么让这位坚强的巨人在巨浪狂袭的时候仍然岿然屹立?儿时的夏令营犹如时刻散发出智慧光芒的灯塔,在事业艰难、妖魔缠身、电闪雷鸣的时候,他可以从中不断汲取力量。他说:“童年经历铸就了我克服困难的利器,也打造了摆渡人生的桨橹,而夏令营本身就是一种利器,它的丰富内涵让我在漫长的一生中不断悟出更深的道理!”
当你在不愉快的人际关系中跌跌撞撞、和对手赤膊相拼、承受家人故去的痛苦,怎样度过厄运阴霾,找到克服困难的力量?
为什么金钱和竞争造就了冷漠?如何在妒火中烧、贪婪无比的环境中还能做到团队协作?
怎样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提高主动性,鼓励她们说出自己的想法?第一次参加工作、第一次上台演讲、第一次与别人意见不符,如何应对诸多让人不舒服的“第一次”?
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夏令营,它不仅代表夏日、小湖、帐篷、欢笑、打闹,它更是关乎困难、危机、成长、思索,以及更加深远的东西……
夏令营的第一周很快就要过去了。此时,佩普正站在Wa营的球场左侧,左手带着手套,密切注意场上的变化,在队友投出一个时速50千米/小时的快球时,他紧紧地盯住内圈。刚到夏令营的时候,佩普有些忐忑不安,现在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和生活。
佩普的家庭背景和同营的小伙伴很不相同。那些孩子绝大部分都是城郊的白人,到目前为止,在Wa营类似这种经历的营员佩普是第一个。经过几次尝试,佩普通过了游泳测试,以游泳为开端的入营仪式终于圆满结束了。在夏令营刚开始的几天里,他练习接住远距离抛来的物体,有时候会热情洋溢地参加某些活动,但更多的时候是对其他活动畏缩却步,可能是因为以前没有接触过,免不了会有些恐惧排斥心理。经过这几天磨合,佩普开始一点一点地适应环境,做起事来也顺利多了。足球和篮球很快成为他的最爱。他个子很小,运球时,像NBA的控球后卫运一个大大的海滨水皮球一样。佩普是个优秀的运动员,在运动场上敢拼敢打,有时候很有杀伤力。
在场地的外圈,佩普躬着腰,两手抵着膝盖相机而动,时刻准备球传到他这边来。他现在已经适应了凯威汀的生活,最明显的事实是他开始使用凯威汀夏令营的行话,很自豪地说自己是Wa营中的一员,在工作人员向他打招呼时,他笑着回应;他甚至对工作人员说他要去“堡垒”,而不是说去洗手间。他把自己最喜欢的当地果汁简洁地命名为“红”(注意,他没有直接叫樱桃汁,而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字“红”,显而易见地表明饮料是多种风味混合而成的)。
佩普逐渐能够敞开心扉面对这里的新家,慢慢减淡了离乡情怀,不像以前那样,时时刻刻割舍不下独自在家的母亲,忍不住处处为她担心(最开始的几天,他张嘴闭嘴谈的都是母亲),也习惯了邓莫尔湖畔的居住环境。活动闲暇之余,负责佩普那个帐篷的工作人员卡梅伦·麦克唐纳和3个同帐的伙伴经常成为他开玩笑的对象,在融洽和谐中度过休息时间。夏令营一天有两次印第安圆圈聚会,传达一些通知并组织当天的活动。每当这时,佩普总会兴冲冲地跑到会场,坐在自己最喜欢的工作人员旁边,或者挤在好朋友中间。或许跟身材矮小有点关系吧,他似乎永远不知疲倦。任何时候见到他都是一副精力充沛的样子,而且十分快乐。
每当夜幕降临,Wa营的辅导员阿伦·刘易斯带着营员看天上的北极星。在洛杉矶,星星在城市的灯光和雾气的遮盖中隐去。在夏令营,星光灿灿,无垠的夜空中星星顽皮地眨着眼睛,激起了佩普无限的遐想与好奇。虽然,夏令营的参加者历来对凯威汀的厨房技艺颇有微词,但是佩普很喜欢夏令营的食物,分量很大的饭菜和极宽敞的沙拉酒吧间对他是一种犒劳。
我不知道佩普能在多大程度上认识到自己和其他营员的不同;也不知道Wa营的其他营员是否都知道佩普和他们一样,不是城镇里的孩子;不知他们是否知道佩普小小年纪就要考虑生计问题,并不把生活看得像他们认为的那么简单。但是,相同的是,一批批小营员在夏令营刚开始的时候都要经过一番类似的心理上的波动起伏,第一次躺在陌生环境的小帆布床上时,他们都与不安和恐惧进行过相同的心理较量。
对佩普来说,夏令营的日子每天都是崭新的,每种经历都带来全新的体验。其他的孩子在很多方面也有相同的感受。任何事情的第一次都会带来兴奋、期望以及对未知莫名的恐惧。可是在夏令营末期,这种恐惧对某些营员来说可能就变成是面对已知事实的恐惧了。而此时此刻,给佩普带来这种感受的仍然是每天面对的未知神秘世界的期待。
夏令营刚刚开始几天。一天下午,时间尚早,休息过后,正好是Wa营的印第安圆圈时间。主管阿伦·刘易斯在前面给孩子们讲话。第一个月Wa营有64个营员,月末大约一半的人将会离开,另一批新营员将会来到这里,这样,两个月里营员人数大致相等。在这些营员中,佩普可能是最瘦小的,但是这拖不了他的后腿。他现在夹在两个营员中间,坐在一张长凳子上,两脚耷拉下来,两条细细的胳膊抱在胸前,认真地听刘易斯讲话。刘易斯是波士顿的一名中学法律顾问,就是前几个晚上抽空给佩普介绍北极星的那个人。
刘易斯说:“谁能说出‘黑尔之屋’在哪儿?让我看看有多少人知道答案。”
几个营员举起了手。刘易斯指着一个红头发的孩子萨姆,请他来回答。
“是那边紧挨着4号帐的一个建筑物,”萨姆指着那边说,“嗯,说不上是个建筑物,其实只是一间房子。”
“回答正确,”刘易斯继续问道,“谁能告诉我里面有什么?”
又有几个营员举起手来,刘易斯指定其中一个来回答问题。佩普看着他,因为刚来这里没几天,他还不能完全确定“黑尔之屋”在哪里,里面到底有什么。
“那里有很多照片,还有一些书介绍凯威汀及其历史变迁和人物更迭。沃布斯经常在小屋里面,那里似乎是他的办公室。”
“正确。很好!”刘易斯说,“在休息时间,无论任何时候,只要你们愿意,我们非常欢迎你们这群小家伙去沃布斯的小屋,去印证我刚才问题的答案,去了解凯威汀的历史,去问沃布斯问题。我们欢迎营员这样做,事实上,我们鼓励这样的行为。”
印第安圆圈继续进行。这样的提问结束以后,下午的活动就会一一列出,营员们可以选择他们想参加的活动。今天的活动有独木舟、游泳、足球和业余戏剧。
P25-28
几十年前在瓦萨大学,我给满体育馆的听众读我写的书的部分内容,随后是听众提问的环节。第一个人问:“在你年轻时所接触的教育机构中,哪一个对这本书的影响最大?”这可把我问住了,以前我只考虑过教师对我的影响,却从来没从学校或教育机构这个方面来考虑过这个问题。我的脑海迅速闪过12所公立中学、一所新英格兰私立学校和两所大学(一个在美国国内,另一个在国外)。半秒钟之后,我脱口而出:“是我6岁时参加的少儿夏令营!”
场下一片哗然。话听来可能有些可笑,但这却是事实。我在《纽约客》(The New Yorker)杂志上刊登的一篇文章的开头是这样写的:“我是在凯威汀夏令营(keewaydin)成长起来的。那个夏令营与众不同,特色项目是独木舟旅行。”夏令营营址在邓莫尔湖的北端,离佛蒙特州的米德尔伯里大约10公里。在那里,除了独木舟旅行,营员还可以学会鉴别岩石、蕨类植物和各种树木,可以打网球,可以在蜿蜒的绿色山脉中远足探险。凯威汀的一系列活动造就了我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如果把我的兴趣一一列出,在通过参加从凯威汀活动而发展起来的兴趣旁做个标记,那么绝大部分都会有标记。6~15岁,我每个夏天都在凯威汀度过。大学3年,我成了那里的辅导员,带领独木舟旅行队并教授游泳。
《踢者》(Kicker)是夏令营内部发行的一份报纸,它的—个编辑(也是我的第一个编辑)艾尔弗雷德·黑尔(Alfred G.Hare)是夏令营的主管。他的姓氏翻译成阿尔贡金语为沃布斯(Waboos)。这是他小时候的昵称,也是他后来当凯威汀夏令营主管时延用多年的名字。沃布斯是一个很好的编辑,在书中精彩的地方,不删改一个字,只是微笑着让你在篝火前大声朗读你的杰作。在这本充满对凯威汀的溢美之词的书中,如果说有一个英雄,那他当之无愧。
小时候我第一次到凯威汀的时候(我父亲是夏令营的医生),到处都能看到艾斯纳家族成员的名字,银质的奖杯上有之,餐厅里年复一年留下来的记录板上有之,他们的头衔令人眼花缭乱:最棒的游泳健将、最棒的运动员、最棒的独木舟运动员……本书的作者迈克尔·艾斯纳(Michael D.Eisner)可不在其中。我第一次参加凯威汀夏令营的时候,他还没出生。他的父亲莱斯特(Lester)是上述英雄人物中的一员,在凯威汀的营员记录簿中可以按家族分类法检索到莱斯特的事迹。岁月流逝,一代代艾斯纳家族的子孙到凯威汀追随父辈的足迹。从1949年开始,我在凯威汀一共做了3年辅导员。那一年,莱斯特·艾斯纳带着儿子迈克尔去夏令营,看他是否愿意明年到那里正式报名参加活动。夏令营把营员按年龄分成4个组,我在年龄最大的一组工作。迈克尔在年龄最小的组。随后两年,我也没怎么注意过他,当时也不能通过米奇老鼠认识他。对他的到来,我只是觉得“艾斯纳”家族的又一名成员来到了凯威汀而已。
每个夏令营都各有特色,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任务不同。任何一个描述,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不能非常贴切地描绘出所有的夏令营的特征,即使是描述少数几个也无法做到。凯威汀也不能给所有去过那儿的人都留下美好的回忆。我的发行人罗杰·施特劳斯(Roger W.straus,Jr.)30岁时去了凯威汀,他痛恨在那里的每一分钟。他总计在那待了近8万分钟,后来则用了至少10万分钟取笑我竟然喜欢那样一个鬼地方。我想大概是凯威汀管理太严格吧。夏令营循序渐进地安排一系列活动,夏末营期将尽时,你会掌握很多动作技巧和自然知识。你会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重返旧地。2000年,时值凯威汀庆祝85岁的主管荣誉退休,58岁的迈克尔重返旧地。共有3个人在周六的篝火晚会上发言,每个人只允许介绍姓名,不提及从事的职业和社会背景。轮到迈克尔时,他身着蓝色牛仔服,头戴太阳帽,挥动双臂向大家致意,绕篝火缓缓而行,将他在凯威汀的经历娓娓道来。300多个孩子聚精会神地听着并不时发出笑声,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谁。
本书作者介绍了他本人及其他营员在凯威汀夏令营的一些经历,这些都成为他们人生经历的宝贵财富。另外,作者还不惜笔墨介绍了夏令营的发展历史和传统。夏令营的丰富内涵可以让营员在漫长的一生中不断悟出更深的道理。
本书立意深远,它让我们思考,孩子们在课余时间做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对他们的成长有好处,选择参加什么样的活动可以受益终生。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帮孩子把好关,选择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不让孩子时光虚度。从另一个角度着眼,我们应该思考,凯威汀创建于19世纪末,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它长盛不衰的原因何在?目前,我国的夏令营市场也方兴未艾,如何做到像凯威汀那样永葆活力,或许,书中凯威汀的运营方式就可以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
本次翻译的组织协调工作由安玉霞负责。致谢、前言、序言和第1~8章由安玉霞翻译,第9~15章由郑耿翻译,其余部分由纪伟、包蕾翻译。朱哗帮助修正了一些文字上的错误,最后由安玉霞统稿润色。感谢所有参加翻译的工作人员付出的辛勤劳动,感谢责任编辑贾梅在翻译初期提出的宝贵意见,感谢编辑张娴后期的编辑加工。
虽然我和各位译者力争按“信、达、雅”的标准要求自己,并为保证全书在文体、用语的统一,做了长时间的修改、校译和统稿,但译者水平有限,在转译之中难免有信息遗失、错误和疏漏,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安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