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为第一部系统解读五代历史的通俗性、史论性读物,从多个视觉品读五代的人和事,试图寻找破解五代历史之所以“混乱”和“无耻”的密码。
我们今天读那段历史,读到的只是每个人在做着他们当时认为对的事情。但今天的我们知道,他们做的一切都让人厌恶乃至憎恨。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他们义无反顾、铤而走险。从五代的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旦失去了外在的约束,一个人将会变得十分的可怕。五代的人几乎暴露出了人类最赤裸的无耻、最直接的残忍、最干脆、最丑陋的一面。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乱五代(五代史的另类解读)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何木风 |
出版社 | 广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作为第一部系统解读五代历史的通俗性、史论性读物,从多个视觉品读五代的人和事,试图寻找破解五代历史之所以“混乱”和“无耻”的密码。 我们今天读那段历史,读到的只是每个人在做着他们当时认为对的事情。但今天的我们知道,他们做的一切都让人厌恶乃至憎恨。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他们义无反顾、铤而走险。从五代的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旦失去了外在的约束,一个人将会变得十分的可怕。五代的人几乎暴露出了人类最赤裸的无耻、最直接的残忍、最干脆、最丑陋的一面。 内容推荐 大片《夜宴》和《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故事就发生在混乱的唐末五代时期。残酷刑罚“凌迟”(即千刀万剐)就是在五代乱世中独创的。 唐朝灭亡后,在中原一带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五代存在了凡五十三年,共更换了八姓十四君。 五代多武夫,五代多俗臣,他们抹杀仁义道德、败坏三纲五常,随处可见子弑、兄杀弟、军戏臣、臣反君的历史闹剧。值得我们思索的事:一方面,五代的武夫背信弃义、刀光剑影,人民生灵涂炭;另一方面,五代时期的官僚贵族和土族文人又崇尚奢糜、追求绮丽,着力于消闲,热衷于情致,沉湎于情色,从而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对比。可以说,君臣无纲常、武将无仁义、文人无傲骨是这个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正如国学大师钱穆所言,五代史中国历史上最、最无耻的一个时代。 本书作为第一部系统解读五代历史的通俗性、史论性读物,从多个视觉品读五代的人和事,试图寻找破解五代历史之所以“混乱”和“无耻”的密码。 目录 第一章 武夫当政 始作俑者:朱温 赋子朱友佳 『独眼龙』李克用 死于乳浆的李存昂 李嗣源的祷告 『儿皇帝』石敬瑭 睡不着的刘承佑 『黄旗加身』的郭威 柴容的愿望 第二章 俗臣脸谱 一个伪爱国者 冯道之『道』 让皇帝害怕的臣子 一个不错的太监 斗不过太监的郭崇韬 秃头杨光远的皇帝梦 糊里糊涂的郑钰 唯一的理性将军 第三章 混账的历史 白马之祸 卖主求荣的『驰名商标』:苏循 当贼墓成为一种艺术 这个儿子不该养 最标准的混蛋:苏逢吉 『眼中钉』的快乐生活 一个屠夫的结局 一面『赤心为主』的大旗 努力工作也有罪 第四章 读书人一声长叹 敬翔:变了味道的文人 喜欢作诗的节度使 琉璃瓶中的宰相 可爱的马胤孙 『粥饭僧』李愚 李琪的悲哀 『急性子』和凝 张希崇的悲叹 『自然先生』尹玉羽 被吓死的读书人 第五章 在杀戮中进化 不敢妄有佗志 田舍翁的一生 唯一的传奇:李存孝 契丹人的『最恨』 『王铁枪』的气节 是忠诚还是野心 敢说话的李涛 小人物的大忠诚 让赵匡敬畏的人 后记 试读章节 帝制时代容易产生忠贞不贰的爱国之臣,更容易产生卖主求荣的无耻之徒。大唐臣子苏循就是卖主求荣的一个人。 苏循出身名门,唐昭宗时官至礼部尚书。但是,这个官职真是对他的一种讽刺,他不但不懂得为臣之礼,反而向封建礼仪提出挑战。 此人天生一副媚相,很善于察言观色,承颜顺旨。唐昭宗迁都洛阳后,朱温的势力日益强大,朝中诸多有正义感的大臣都告诫皇上,要提防朱温,不能让大唐江山落入这个武夫之手。当朱温雄赳赳地进入朝廷并且把持了唐王朝的朝政后,许多大臣见大势已去,就都跑出朝廷,或是回家务农,或是隐居山林去了。但作为礼部尚书的苏循对朱温的无礼行为非但不加制止,反而笑嘻嘻地迎了上去。 朱温被这位尚书大人吹捧得不知道自己是准了,当他想要让唐少帝禅让时,朝臣们都敢怒不敢言。苏循却敢言,他说:“梁王(朱温)功业最大,历数有归,朝廷应速宦恭敬地让出位置来。” 907年,朱温称帝,大概就是因为这位前朝礼部尚书当年的一句话,他被朱温封为册礼副使。当了册礼副使的苏循对朱温真是感恩戴德,世界上所有愚蠢人的特点都集中在了他身上。他宁愿当一个武夫手下的卑-微礼部小官,也不愿意当一个帝国的礼部尚书。 有一次,朱温宴请唐朝旧臣,在饭桌上,他假惺惺地说:“朕即位时间不长,恩德不够,把朕置于如此地位的,都是群公推崇之意所致,我很惭愧啊。” 一些大臣都不说话,略有良知的大臣惭愧得要死,而苏循却笑脸迎着朱温的眼神,盼望着朱温能看上他 一眼。当朱温偶然把目光移到他身上时,他立即就大赞朱温之功德,露骨地表示,这么大的功劳理应做皇帝 苏循做了一段时间册礼副使后,觉得朱温对他有点大材小用,他的目标是入阁拜相。他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胜任一个职务的能力,他只是知道一切职务都是主子给的。于是,他竭尽所能地谄媚朱温,其谄媚之词让朱温都感觉到了肉麻。朱温大慨是为了不想再听到那些肉麻的谄媚之词,就想让苏循当宰相。 当时的宰相敬翔看到苏循那一副从里到外都无耻的样子,又听说朱温想要重用他,就急忙对朱温说:“圣上刚刚即位,应该选行为正派之人做宰相,以此来扶社稷、定百官。像苏循这样的人,连‘人’都不配叫,实在是唐朝的坏鸟、当今之世的狐媚,他们专门卖国取利,不可重用。” 朱温想起来了,苏循是卖了唐朝给自己,那么,谁又能保证他不卖我的王朝给别人呢?万一有人比我当年更混得厉害,他肯定也会像当年谄媚我一样去谄媚别人。于是,他下令,让苏循滚回老家去种地。 苏循可不想种地,他就跑到了河中那里依附了朱友谦。朱友谦对义父朱温的做法也不是很满意,又觉得苏循这个人说话很耐听,听得人非常舒服,就把他留在了身边。 李存勗将要称帝时,为了以示对唐朝的忠诚,发出指令寻访唐朝旧臣与名门之士。朱友谦可能是对苏循反感了,就把他打发到了李存勗那里。苏循自然乐不可支,屁颠屁颠地跑到魏州行台去见李存勗。风尘仆仆地赶到了魏州,一见到李存勗,就跪在地上拜。有人问他此行为作何讲?他说,拜殿恻,大于之殿。 见到李存勗,他又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三呼万岁,要求做李存勗的臣子。李存勗欣喜异常,因为当时他所有部下虽然知道他要称帝,可并没有正式宣布,没有人行这种大礼。而苏循不远千里而来,一见面就做出了很中李存勗心意的事情,这些人似乎都很惭愧。 第二天,苏循又献上大笔三十支,这些笔本是皇帝御用之物,他告诉李存易,笔的名字叫“画日笔”。李存勗听了这话,像个小孩子一样地手舞足蹈。他找到了知音。一直反对他称帝的宦官张承业听说后大怒,可他拿苏循也没有办法。但是,苏循并没有得到李存勗的高官厚禄。因为就在李存勗称帝的前一年,他因为吃蜜雪得了伤寒,死掉了。李存勗称帝后封已经死了一年的他为左仆射,算是对他为自己贡献的那套拜见皇帝的礼仪的回赠吧。 苏循这个人似乎喜欢让别人当皇帝,并且每每都是首倡者。他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给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利益,但我们同时也看到,当他卖了唐朝皇帝给朱温后,就再也没有皇帝可卖了。因为朱温把他赶走了,还因为他没有活到李存勗称帝,其实,即使他活到李存勗称帝时,李存勗也不可能用他。这样的人坚定一下自己的信心还可,要他为自己分忧,恐怕是个人都能看出来——绝不可能。 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无论你帮了对方多大的忙,只要你的手段和目的不正大光明,你就得不到回报。苏循这个卖主求荣的“驰名商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P108-P110 序言 当中华大地上最强盛的帝国——大唐帝国消逝后,谁也没料到代替它的居然是乱得一塌糊涂的五代,这一乱就乱了五十三年(907—960)。五代分别为梁、唐、晋、汉、周,起于朱温代唐,终于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后世修史者又把“五代”称为“五季”,从春秋笔法来看,是指很不好的时代。其时,国家动乱,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中原无异于地狱。 所谓“五代”只是指控制中国北方中原地区的五个王朝,而中国南方则一直处在“十国”的控制之下。 五代是个绝对不讨人喜欢的时代。人民不喜欢,因为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大都生不如死;后世帝王不喜欢,因为他们都不希望自己的朝代如五代一样昙花一现。 五代多武夫,从皇帝到节度使都出身行伍,他们杀戮成性,惹得天怒人怨;五代多俗臣,朱温一怒,将唐末三十余位清流士大夫投于滚滚黄河,贵族阶层从此终结,寒微之士灰头土脸地登场,所以,五代无名臣;五代又多坏人,他们抹杀仁义道德、败坏三纲五常,使得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将不将、兵不兵。 于是,五代在成为乱世的同时又是一俗世。翻开《五代史》,简直就是一部“混账史”。到处可见杀戮,满页皆是辛酸。你根本无法理解中国人在那个时代怎么会变成那种无耻模样。 是五代的人涂抹成了那段“混账”的历史,还是那段历史创造了一群“混账”?这是一个很让人思考并且应该慎重看待的问题。 一方面,大唐帝国晚期的礼崩乐坏让束缚太久的人突然卸去了脚下的羁绊,他们终于获得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可以凭自己的心情随意地无恶不作。另一方面,这些获得了最大限度自由的人又反过来把礼义纲常踩在脚下。两方面的合力造就了五代乱世,乱得让今天的我们读起那段历史时依然痛不欲生。 我们今天读那段历史,读到的只是每个人在做着他们当时认为对的事情。但今天的我们知道,他们做的一切都让人厌恶乃至憎恨。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他们义无反顾、铤而走险。从五代的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旦失去了外在的约束,一个人将会变得十分的可怕。五代的人几乎暴露出了人类最赤裸的无耻、最直接的残忍、最干脆、最丑陋的一面。 但是,不得不承认,五代时期也有那么几个好人。他们处在乱世却仍保持着自己独立的节操,当整个中原都已经变成地狱一般的混乱时,他们游走在“地狱”的边缘,尽自己最大之努力想要挽回人性之善、人性之真、人性之美。可惜,他们失败了。 武夫当政下的王朝,注定不可能长久;俗臣主持下的朝廷,注定没有血色——这是一段地狱般的历史。所谓的文人存这样的时代只能发出长叹。我们不否认在这种以杀戮为主色调的时代社会依然有了些许进步,可惜的是,这段“混账”的历史,早已经把那微小的进步遮盖得严严实实。 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一看五代那些人的精彩与血腥、无耻与粗俗的表演吧。 后记 此稿完成,并没有感觉到轻松。五代那些人的所为所作一直在我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古话云:“乱世出英雄”,可这句话并不适用于五代。 中国古代史上的大动乱时代主要有春秋战国、三国、十六国、南北朝,最后是五代。 春秋战国是越乱越有精神,英主辈出,豪杰名士也如雨后春笋般地脱颖而出。春秋战国就像是一群最高端人群的表演舞台。 三国时代依然人才辈出,到处是英雄,到处是猛士,到处是才华横溢的文学青年,即使是最恶毒的人,也能把“信义”二字当成座右铭。 但到了南北朝时,所谓的非常之人与他们做出的非常之事就少很多了,这段时期留在我们脑海里的只有南朝的畸形稳定与北朝的温和杀戮。 几百年后,五代登上历史舞台。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猜到“一蟹不如一蟹”这一既定俗成的事实。可惜,我们仍然大为惊讶。倒不是五代违反了这一规律,而是,它太超前了,直接就把“一蟹不如一蟹”的发展规律赶进了死角,中国乱世的历史从此走到了终点。 天下的混账事情有一部分是自作聪明的人做出来的,而有一部分的的确确就是混账自己做出来的。五代之所以有乱事,就是因为混账太多,更为可恨的是,他们特别喜欢做事。 罗贯中以小说家的身份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笔者自认为,这句话很值得商榷。小说家的思维大概都源于道家,他们只模糊地指出事物的规律,却不能说出具体的表征。 分了多久才算久?五十年还是一百年?分裂一千年后而合,当然也是合。可这于百姓于民族有何益处?! 值得庆幸的是,五代并没有“分”那么久。确切地说,五代的“分”非常短。天下大势“合”与“分”一样,都是一种状态,想要维持这种状态,在这种状态里的人必须要有能维持这种状态的能力与素质。 五代的人没有这个能力与素质,他们都是一群“豺狼”,一群没有理想没有道德的毫无人性之徒。由此可知,一个人一旦失去了人性里最宝贵的恻隐之心,好事自然做不成,比如维持“合”;就连做坏事,比如五代的那些维持“分”的人,也是气力不足。 最后,在本书的写作中,我对以下老师的帮助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他们是:丁志、林宏非、叶平、周大全、张勇志、黄海龙。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