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贞观之治长歌傲(王道与霸道)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高华仁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唐太宗李世民说:“做君王的道理,必须首先关心百姓,让他们能够生存下去,如果损害百姓的生存以奉养自身,就好像是割自己的大腿来填饱肚子,肚子饱了,身体也就随之死亡。如果要安定天下,就必须首先使自己的品行端正,没有身体正了而影子是歪曲的,上面治理得很好而下层发生动乱的情况。”有了这样的君王,故而有了中国历史上的盛世——贞观之治。

他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也有管理决策领导制定制度的智慧;透过本书,你可以洞察大唐盛世的天机、彻悟大国崛起的方略、参透人生成功的奥秘!

内容推荐

  《贞观之治长歌傲——王道与霸道》过去曾以《贞观政要(注译)》之名刊于《中国谋略宝鉴》一书。《贞观政要》现存的版本有20余种古钞本和10余种校刻本,但保存于国内的版本并不多。本书将其整理集结,取其精髓,将太宗李世民的治国谋略再次展现予读者,公分10卷,内容涉及军事、政治、农桑、教育、选贤、道德、制度、礼仪等等等等。

目录

第一卷

论君道第一 凡五章

论政体第二 凡十九章

第二卷

任贤第三 凡八章

求谏第四 凡八章

纳谏第五 凡十三章

直谏附 凡十五章

第三卷

论君臣鉴戒第六 凡六章

论择官第七 凡十一章

论封建第八 凡三章

第四卷

论太子诸王定分第九 凡五章

尊敬师傅第十 凡六章

教诫太子诸王第十一 凡六章

规谏太子第十二 凡五章

第五卷

论仁义第十三 凡六章

论忠义第十四 凡十三章

论孝友第十五 凡五章

论公平第十六 凡七章

论诚信第十七 凡四章

第六卷

论俭约第十八 凡八章

论谦让第十九 凡三章

论仁恻第二十 凡四章

慎所好第二十一 凡四章

慎言语第二十二 凡三章

杜谗佞第二十三 凡八章

论悔过第二十四 凡五章

论奢纵第二十五 凡四章

论贪鄙第二十六 凡七章

第七卷

崇儒学第二十七 凡六章

论文史第二十八 凡五章

论礼乐第二十九 凡十三章

第八卷

论务农第三十 凡五章

论刑法第三十一 凡九章

论赦令第三十二 凡七章

论贡献第三十三 凡五章

第九卷

论征伐第三十四 凡十三章

议安边第三十五 凡三章

第十卷

论行幸第三十六 凡四章

论畋猎第三十七 凡四章

论祥瑞第三十八 凡一章

论灾异第三十九 凡三章

论慎终第四十 凡七章

后记

试读章节

第四章

贞观三年,太宗对侍臣说:“中书省和门下省,是机密重要的中枢机关。都是选拔有才学的人担任其中的职位,对他们的委任实在很重。凡是以皇帝的名义下达的诏敕等各种文书,如果有不稳妥、于事不便的,中书、门下的官员都应加以指出,进行讨论。但是,近来我总觉得你们都只会阿谀奉承我的旨意,唯唯诺诺,苟且而过,以至没有人说一句话进行谏诤的,这难道是个道理?如果只是在诏敕上鉴署一下姓名官衔,在文书方面例行公事而已,那什么人不能干呢?又何必费力去慎重选拔,把这么重要的责任委托交付给你们呢?从今以后凡是对于各种诏敕怀疑有不稳妥、方便之处,必须提出来进行讨论,不得妄自畏惧,明明知道了也沉默不语。”房玄龄等听后不断叩头,直至流血。

第五章

贞观四年,太宗问萧瑀说:“隋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君主呀?”萧瑀回答说:“他能抑制自己,使言行合乎礼的要求,而且非常勤劳地考虑军国大事,每次上朝处理政务,往往都是直到太阳偏西,凡是五品以上的高级官员,都让坐下来一起讨论国家大事,以至使得他们当中留在宫内宿值之人,要派人把晚饭送进去吃。他虽然品性不很仁义贤明,但也可以说是一个励精求治的君主。”太宗说:“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个人的本性是什么都想知道,但他的内心却不明白事理。内心暗昧则有许多事情考虑不到,而又想什么事都知道,就会变得多疑。而且,他是靠的欺负孤儿寡妇以取得的天下,常担心群臣会因此内心不服,所以总不肯信任各级官员,每当遇到什么事情都是亲自决断,虽然是使自己的精神和身体都受到劳累,但并不能都决断得合乎事理。朝中大臣都已明白他的这种心意,也就不敢直言相谏。从宰相以下,都只是承受顺从他的旨意而已。朕认为这是不对的,因为天下太大,四海之内人民太多,各种事务可谓是千端万绪,应当在处理时有所变通。所以,各种事务我都交给各个官府的人员去商量,由宰相加以筹划,等到大家都觉得这样很稳妥方便了,才可以奏请我批准,然后颁下施行。怎么能够一日处理千万件细小的琐事,由一个人的考虑去独断天下之事呢?况且每日决断十件事,而有五件决断失误的话,正确的固然很好,那失误的又该怎么办呢?日积月累,直至年复一年,这种违背情理的错误就会很多,那这个政权除了灭亡外还能等待什么呢?这种做法又哪里比得上广任贤良,高瞻远瞩,只要法令严肃,还有谁敢为非作歹呢?”太宗因此命令各个部门,如果诏敕颁下以后发现有不稳妥便当的,必须提出来向上汇报,不得顺从原来的旨意随即加以施行,要努力尽到一个臣下的情意。

第六章

贞观五年,太宗对侍臣说:“治国与养病之间的道理没什么区别。病人越是觉得快要好了,就越是需要认真护理,如果不小心有所触犯,必定导致丧命。治国也一样,天下稍微安定下来,就尤其需要戒备和谨慎,如果因此就骄傲和放纵起来,必然导致失败和灭亡。现在,天下的安危都系在我身上,所以我一天比一天谨慎,即使想放松也不敢真正松懈下来。但是,仅我一个人尽心尽力是远远不够的,我需要有像耳目股肱一样的得力助手,我把这种重任寄托在你们身上,既然我们君臣之间被联为一体,就应当同心协力,觉得有不太稳妥的事情,可以公开指出来,不要隐藏在心里。倘若君臣之间互相怀疑,不能完全做到像肝膈一样互相爱护,那就实在是治国的大害了”。

第七章

贞观六年,太宗对侍臣说:“朕看古代的帝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兴盛后就走向衰亡,如同早晨过后总要迎来晚上一样,他们都是因为自己的耳目被蒙蔽,不知道当时军国政事的得失,忠诚正直之人不敢说话,而谄言取媚者每日有所进言,帝王们并不明白这是一种过失,所以最后走向灭亡。朕既然高高在上,不能完全看到天下发生的事情,所以安排你们这班人,作为朕的耳目。不要因为天下平安无事,四海之内安定宁静,便不留意。《尚书》上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做天子的,有道则老百姓推举他做君主,无道则老百姓会抛弃他而不加拥戴,这确实很可怕啊!”魏征回答说:“自古以来亡国的君主,都是因为处在安定的环境下就忘记了还有危险,在天下大治时忘记了还有动乱,所以都不能长久。现在,陛下富有四海,朝廷内外都平安无事,但您仍能留心于统治之道,常常好像面临着深渊、脚踩着薄冰一样,保持着警惕和戒慎,这样,国家的命运自然会很绵长。臣又据古语所说,‘君主像舟,百姓如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陛下认为老百姓很可怕,事实的确像您的圣旨所说一样。”

P16-18

后记

《贞观之治长歌傲——王道与霸道》过去曾以《贞观政要(注译)》之名刊于《中国谋略宝鉴》一书。

《贞观政要》现存的版本有20余种古钞本和10余种校刻本,但保存于国内的版本并不多。元代儒臣戈直曾校勘唐宋以来的各种本子,加写注释和按语,重新编排,并搜集唐宋诸儒的评论附于章末,于至顺四年(公元1333年)刊行。这一般称为“戈本”。明代宪宗时,又命儒臣对“戈本”重新加以订正,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刊行。这是国内较为流行的本子。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涵芬楼影印成化刊刻的“戈本”为底本,重新进行点校印行。此外,现在留存于日本的版本较多,古钞本就有18种。其中如写字台本、菅家本都是12世纪以前的写本,较多地保留了吴兢原书的面貌。到江户时期(公元1603年-1867年),高松藩儒冈井图南曾用建治元年(公元1275年)的钞本(建治本)为底本,编著了《刊正贞观政要》,简称“冈本”。1962年,日本无穷会东洋文化研究所发行了由原田种成博士编校的《贞观政要定本》。“定本”以“建治本”为底本,就各种版本20余种进行校刊,并参照有关史料加以核对,基本概括了现存各种版本的长处,其中有些内容为国内流传的“戈本”所无。

此次对《贞观政要》进行注译,以“定本”所据诸钞本为底本,并参照“戈本”和其他史料重新校刊;注译吸取了已出版的译注本及学术界有关成果。本书体例遵循以下原则:①凡定本所据诸抄本无而依其他版本附人的,在原文后注明;②“戈本”卷二有《直谏附》篇,定本无此篇,本书根据“戈本”内容及定本所附写字台本《直言谏争》篇仍置于卷二;③书中对原文的较勘,年代则在注释中说明,而字词的校勘则径改误处,不再注明。

全书编写的分工如下:

第一、三、七卷:刘后滨

第二卷:祁德贵

第四卷:汪桂平

第五、六、八卷:倪宝忠

第九卷:巫新华

第十卷:汪玉红

李心平、刘光临、汪玉红参加了第二卷的部分注译。

由刘后滨对全书进行了加工整理,并承担了第二、九、十卷的部分注译。

在编写过程中,北京大学历史系吴宗国教授给予了悉心指导,并为本书写了前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马欣先生对全书进行了审订,徐兆仁先生也一直予以关怀鼓励。在此,一并谨表谢意。由于我们学力有限,书中错误一定不少,敬请广大读者和专家们批评指正。

                 编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5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