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怯步者笔记(沈从文散文)/名典书坊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沈从文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沈从文的经典散文,有叙事的、有抒情的、有释理的。这些散文文笔手法细腻、结构顺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流畅优美。散文中渗透着作者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内心世界。这本散文集典型而精致,可读性强,细细品味,其乐无穷。

内容推荐

这本书汇集了沈从文散文的经典之作,从这里你可以更多的了解到沈从文的艺术风格,写作特色。分为:怯步者笔记;南北风景;湘行集三辑,为今时读书人提供了一本更具普适性的经典读本。

目录

前言(凌宇)

怯步者笔记

一封未曾付邮的信

遥夜

流光

狂人书简

到北海去

西山的月

一天

水车

生之记录

Laomei,zuohen! 

小草与浮萍

海上通讯

南北风景

市集

游二闸

昆明冬景

云南看云

北平的印象和感想

怀昆明

芷江县的熊公馆

新湘行记

湘西苗族的艺术

过节和观灯

湘行集

湘行书简

引子

张兆和致沈从文(之一)(1934.1.8)

张兆和致沈从文(之二)(1934.1.9)

张兆和致沈从文(之三)(1934.1.9)

沈从文致张兆和

在桃源(1934.1.12)

小船上的信(1934.1.13)

泊曾家河(1934.1.13)

水手们(1934.1.14)

泊兴隆街(1934.1.14)

河街想象(1934.1.14)

忆麻阳船(1934.1.14)

过柳林岔(1934.1.15)

泊缆子湾(1934.1.15)

今天只写两张(1934.1.16)

第三张……(1934.1.16)

过梢子铺长潭(1934.1.16)

夜泊鸭窠围(1934.1.16)

第八张……(1934.1.16)

梦无凭据(1934.1.16)

鸭窠围的梦(1934.1.17)

鸭窠同清晨(1934.1.17)

歪了一下(1934.1.17)

滩上挣扎(1934.1.17)

泊杨家蛆(1934.1.17)

潭中夜渔(1934.1.17)

横石和九溪(1934.1.18)

历史是一条河(1934.1.18)

尾声

沈从文致沈云六(1934.3.5)

湘行散记

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

桃源与沅州

鸭窠围的夜

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

辰河小船上的水手

箱子岩

老伴

虎雏再遇记

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

试读章节

流  光

上前天,从鱼处见到三表兄由湘寄来的信,说是第二个儿子已有了四个月,会从他妈怀抱中做出那天真神秘可爱的笑样子了。我惘然想起了过去的事。

那是三年前的秋末。我正因为对一个女人的热恋得到轻蔑的报复,决心到北国来变更我不堪的生活,由芷江到了常德。三表兄正从一处学校辞了事不久,住在常德一个旅馆中。他留着我说待明春同行。本来失了家的我,无目的的流浪,没有什么不可,自然就答应了。我们同在一个旅馆同住一间房,并且还同在一铺床上睡觉。

穷困也正同如今一样。不过衣衫比这时似乎阔绰一点。我还记着我身上穿的那件蓝绸棉袍,初几次因无罩衫,竟不大好意思到街上去。脚下那英国式尖头皮鞋,也还是新从上海买的。小孩子的天真,也要多一点,我们还时常斗嘴哭脸呢。

也许还有别种缘故吧,那时的心情,比如今要快乐高兴得多了。并不很小的一个常德城,大街小巷,几乎被我俩走遍。尤其感生兴味不觉厌倦的,便是熊伯妈家中与F女校了。熊家大概是在高山巷一带,这时印象稍稍模糊了。她家有极好吃的腌莴苣,四季豆,醋辣子,大蒜;每次我们到时,都会满盘满碗从大覆水坛内取出给我们尝。F女校却是去看望三表嫂——那时的密司易——而常常走动。

我们同密司易是同行。但在我未到常德以前却没有认识过。我们是怎么认识的,这时想不起了!大概是死去不久的漪舅母为介绍过一次。……唔!是了!漪舅妈在未去汉口以前,原是住到F校中!而我们同三表兄到F校中去会过她。当第一次见面时,谁曾想到这就是半年后的三表嫂呢!两人也许发现了一种特别足以注意的处所!我们在回去路上,似乎就说到她。

她那时是在F女校充级任教员。

我们是这样一天一天的熟下去了。两个月以后,我们差不多是每天要到F女校一次。我们旅馆去女校,有三里远近。间或因有一点别的事情——如有客,或下雨,但那都很少,——不能在下午到F校同上课那样按时看望她时,她每每会打发校役送来一封信。信中大致说有事相商,或请代办一点什么。事情当然是有。不过,总不是那未紧急应当即时就办的。不待说,他们是在那里创造永远的爱了。

不知为甚,我那时竟那样愚笨,单把兴味放在一架小小风琴上面去了,完全没有发现自己已成了别人配角。

三表哥是一个富于美术思想的人。他会用彩色绫缎或通草粘出各样乱真的花卉,又会绘画,又会弄有键乐器。性格呢,是一个又细腻、又懦怯,极富于女性的,搀合粘液神经二质而成的人。虽说几年来常到外面跑,做一点清苦教书事业,把先时在凤凰充当我小学校教师时那种活泼优美的容貌,用衰颓沉郁颜色代去了一半,然清癯的丰姿,温和的性格,用一般女性看来,依然还是很能使人愉快满意的!

在当时的谈话中,我还记着有许多次不知怎么便谈到了恋爱上去。其实这也很自然!这时想来。便又不能不令人疑到两方的机锋上,都隐着一个小小针。我们谈到婚姻问题时,她每每这样说:

“运用书本上得来一点理智——虽然浅薄——便可以吸引异性虚荣心,企慕心,为永远或零碎的卖身,成了现代婚姻的,其实同用金钱成交的又相差几许?我以为感情的结合,两方各在赠与,不在获得。……”

她结论是“我不爱,……其实独身还好些”。这话用我的经验归纳起来,其意正是:

过去所见的男性,没有我满意的,故不愿结婚。

一个有资格为人做主妇,为小孩子做母亲,却寻不到适意对手的女人,大都是这么说法。这正是一点她们应有的牢骚。她当然也不例外。  凡是两方都在那里用高热力创造爱情时,谁也会承认。这是非常容易达到“中和”途径的!于是,不久,他们便都以为可以共同生活下去,好过这未来的春天了。虽然他俩也会在稍稍冷静时,察觉到对方的不足与缺陷,不过那时的热情狂潮,已自动的流过去弥缝了。所以他们就昂然毅然……自然别人没法阻间也不须阻间。

这消息传出后,就有许多同学姐姐妹妹,不断的写信来劝她再思三思。这是一些不懂人情、不明事理人的蠢话罢了!哪能听的许多?

在他们还没有结婚之前,我被不可抵抗的命运之流又冲到别处去了,虽然也曾得到他们结婚照片,也曾得过他夫妇几次平常的通讯。

不久,又听到三表兄已成为一个孩子的父亲了。不久,又听到小孩子满七天时得惊风症殇掉了!……在第一次我叫三表嫂、三表兄觑着我做出会心的微笑,而她却很高兴的亲自跑进厨房为我蒸清汤鲫鱼时,那时他们仍在常德住着,我到她寓中候轮。这又是去年夏天的事了!

在这三四年当中,她生命上自必有许多值得追怀,值得流泪,值得歌咏的经过;可是,我,还依然是我!几年前所眷恋的女人,早安分的为别人做二夫人养小孩子了!到最近来便连梦也难于梦见。人呢,一天一天的老去了!长年还丧魂失魄似的东荡西荡,也许生活的结束才是归宿。……

(原载1925年3月21日《晨报副刊》)

P16-18

序言

编辑缘起

发轫于五四时期的中国新文学,实谓华夏智慧面对现代语境破局之谋,无论就话语内涵还是文体形式来说,在文学史的长河中都是一个激烈的转身。有此剧变,而有一代风流,数辈绝妙文章。告别旧时“言志”与“载道”,新文学义无反顾踏入开启民智的“立人”之途,那个充满焦灼与苦闷、喧嚣与希冀的时刻本身就是饶有意味的一页。而今回头细看先驱者的文本,人的诉求依然激动人心——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彷徨求索的文学家们,是如此直面人生,向善求真,也竟如此违情越俗,踔绝无羁。惟因如此,在当下文化多元交融的现实语境中,现代文学愈益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知识构成和审美记忆。

“名典书坊”着眼现代大家传世篇什,遴选最具阅读价值也最具人文承载之艺术精品,以作家个人各体创作为单册,拟将陆续分辑推出。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本社整理出版现代作家集册凡二三百种,曾先后编有“现代经典作家诗文全编系列”、“世纪文存”、“摩登文本”等现代作品文库。其间幸赖学界人士悉心襄助,钱理群、王得后、吴福辉、凌宇、陈平原、陈子善、沈绍镛、蓝棣之、吴方、傅光明诸位费力尤多。今届重理“名典书坊”,乃有二十年之经验与资源积累,旨在发扬蹈厉,补苴整合,更新致善,为今时读书人提供一套更具普适性的经典读本。

本社编辑同人瘁心戮力之际。但想读者开卷有益,不胜欣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0: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