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花落,春去秋来,一座历经千年沧桑的古刹,深藏于繁攘的京都闹市之中;一个深结佛缘的修行者,带着虔诚的心,一次次地探访它,一次次地亲近它:溯源佛寺的过往历史,虔诚地拜谒佛祖,与高僧谈佛、谈法。在佛寺的清净幽远中,在佛法的博大精深中,悄悄地洗掉过往的红尘,体味到心物本有的空灵之美,同时也使读者的心,自然安恬。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花落的声音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明洁 |
出版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花开花落,春去秋来,一座历经千年沧桑的古刹,深藏于繁攘的京都闹市之中;一个深结佛缘的修行者,带着虔诚的心,一次次地探访它,一次次地亲近它:溯源佛寺的过往历史,虔诚地拜谒佛祖,与高僧谈佛、谈法。在佛寺的清净幽远中,在佛法的博大精深中,悄悄地洗掉过往的红尘,体味到心物本有的空灵之美,同时也使读者的心,自然安恬。 内容推荐 一座承载了太多历史故事,见证了太多世事繁华的京都古刹,在快节奏的生活旋律中渐渐被人遗忘。 作者以优美的文字把它重现以读者的面前。和读者一起回顾它的过往历史,感受它清静幽远的氛围,全味佛学的宽容博大,或许在这里不仅可以找回记忆,更能得到心灵的宁静和休憩。 虽是佛寺游访,但轻松而不凝重,诗意而不呆板。优美的寺院风景图片,令人深深地感受到佛寺的庄重与出尘,幽雅与清远。 目录 一 人生若只如初见 天王殿 大雄宝殿 悯忠台 五方佛殿 观音殿 法堂·藏经阁 瑜伽焰口 寺前无门关 二 梦里桃源知何在 寻找法源寺 寺之清气 人间天上 活着的四大天王 树倒藤枯时如何 花落的声音 五台山僧 蔬畦净晚烟 三 胜地花开香雪海 失落的明珠 花亦名爱官 香雪海·丁香诗会 寂静的角落 李敖来访 尾 声 试读章节 既来之,则安之,我们沿着甬路向天王殿走去。甬路左右两边是钟楼和鼓楼。钟、鼓楼一层的窗户都是圆圆的,与整个楼高相比颇小巧,就像两只圆圆的眼睛。二楼的窗户则是长拱形的,显得略大一些。两座楼前各有两丛两三米高的灌木,长势很好,看起来就像钟楼和鼓楼各长了两只脚,稳稳地扎根于地下。 过了钟、鼓楼,迎面立着一一尊三米多高的铁质香炉,上半部分长满了铁锈。它的最上面是一个两层重檐,重檐之下原本用来烧香的空间被围上了铁丝网,铁丝网也早已生锈了。炉身保存得很好,没有太多锈迹,花纹很清晰,凸出于平面之上。图案主要是后天八卦、云纹、荷花、莲藕等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仙气和灵气的吉祥物。此外,八个方向的卦与卦之间都雕有各种动态的仙鹤:有的仿佛在衔云,有的欲叼荷花,有的展翅飞翔,还有的调皮地曲颈将长喙伸入到八卦的两爻之间……炉身下部镌有“庚戌年乙酉月吉日造”、“慈宁宫管事提督……”等字样。从“庚戌年”这个时间和“慈宁宫”及“管事提督”这两个名称来推测,当为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造立。 紧挨着这个铁质大香炉的是一个陶制抓耳式香炉,正面是“北京法源寺”五个大字,炉身上清楚地记载了它的铸造时间和监铸人等。 过了这两个香炉,甬路的左边是四棵碗口粗的新柏,显然是近年才种上的,右边则是古柏与新柏间错。据说这些古柏的树龄有五六百年了,树干有一人合抱那么粗,树纹是纵向的,有的呈好看的螺旋形。 殿门前是两尊威武的大铜狮,左雄右雌,身体均呈墨绿色。它们的脖子上都饰有璎珞,奋目张口,仿佛正在发出狮子吼似的。雄狮右爪下按着一个精致的铜球就像它的一个精致的“玩具”!雌狮则左爪下按着一头很小的幼狮,幼狮四脚朝天,肚皮凸起,好像吃得饱饱的,正在打滚嬉闹,很开心的样子。铜狮后各有一个大水罐,大概是古时防火用的。 天王殿不大,窗户是假的,水泥做的花纹,窗格和窗框非常逼真,富有装饰性。殿两旁的围墙上各有一个侧门,从侧门向两边延展,是两带青青的竹林。竹林葱郁繁盛,掩住了围墙。 进得天王殿,一尊弥勒菩萨的化身布袋和尚像,笑笑地看着众人。这一尊是明代的夹纻金漆像,高一米多点儿,颜色已褪成红褐色了,身上也有几处漆剥落了,还有一些折痕和划痕,深浅不一,就更添了几分古意。 欢喜弥勒是人人都喜欢的,我也不例外。据说布袋和尚是五代梁时明州奉化县人,名契此,号长汀子。他常常背着一个大布袋,游走于街坊行乞。不管讨到什么,米饭也好,鱼肉也好,除了吃八口以外,剩下的都收到布袋里。每逢闹市,他就打开布袋,把所有的东西都倒出来,撒在地上让人看。然后又一一拈起来,问人:“你道这个是什么?”良久,没有人回答,他就又收回袋中,自顾自背走了。他常常以纸包屎给人看,说,“这个是弥勒内院的。”有时候又说,“这个是兜率天的。” 在布袋和尚的传记中,我最喜欢的是这样一段场景:布袋和尚行乞的时候,身后每每跟着十八个小儿,人们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想来应是菩萨从兜率天带下来的眷属吧。有一天,布袋和尚在河里洗澡,十八个小儿一密谋,把他放在岸上的衣服给抱走了。布袋和尚急得大喊大叫,沿河追逐,众小儿和围观的人大笑不已。这是多么富有生活情趣的一幕呵!也因此,人们发现了菩萨的马阴藏相,进一步地证实了他的不凡。 此外,我还喜欢布袋和尚的一首诗。他生时游走于江、浙、闽一带,在萍水相逢的凡夫俗子眼中,不过是一个形容猥琐、邋邋遢遢的胖和尚,谁会想到他就是弥勒佛的化身呢!想来他在云游的过程中,也饱尝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故而他有一首偈曰: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睹人青眼在,问路白云头。 P5-7 序言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声音,叫天籁。我想,花落的声音就是其中的一种。久居喧闹的大都市,我们习惯了车流声、喇叭声、电锯声等各种机器的轰鸣声,请问:你还记得天籁这种声音吗?有一个词,叫做“如闻天籁”,你还记得自己上一次听到天籁时的感觉吗? 2005年夏末秋初的一天,我坐在北京南城法源寺的最后一进院落里,其时是中午十二点多。整个寺庙似乎都已经陷入沉沉的睡眠中。我一个人坐在卧佛殿的台基上,看着眼前已有三百多年的老银杏,两棵已经结了果儿的西府海棠,娑罗树,老槐树;看着浓荫匝地,树影斑驳,听到鸟雀啁啾,地下水流动的淙淙声,感到一种寂静的清凉。这个时候,一阵微风吹来,老槐树的枝柯轻轻地摇电,很多淡绿色的小槐花悄然飘落,落到长了青苔的灰砖地面上,发出很大的响声,就像下了一阵稀疏的淡绿色花雨。以前我一直以为这么小的花,就像雪花一样,落地是无声的,没想到它落地时声音这么大。这老槐树落花的声音,一朵朵,都落进了我空空的心里。 我想,这就是天籁,在二十一世纪的北京,在古老的法源寺——滚滚红尘中的一个寂静的角落,被我偶遇了。我是多么幸运! 其实,在我的一生中,有很多类似的场景,一直被我珍藏在心里,成为无法与人分享的心底最宝贵的秘密。记得1998年在河北赵县柏林禅寺,好像是一个初夏的午后,我一个人坐在寺庙的后院里——当时柏林寺刚刚把一大块洼地买下来,还没有填平,但是已经准备动工了。偌大的院子里东一堆、西一堆地散放着建筑材料,一个人影也没有。我手托下巴,坐在一根巨大的圆木上,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有一种慵懒的舒适。这个时候,我发现远远的围墙边,有一棵很粗的老柳树,树冠很大很大。一阵不疾不徐的风吹来,老柳树摇动起来,它的成千上万个枝条,一部分上扬,一部分低垂,一部分飘飞,一部分回落,随着风势千回百转,低徊不已。整个树冠就像一个绿色的湖,被风舞动得绿浪绵绵,荡漾不止。这是老柳树一个人的舞蹈,也是它的无数个柔软的枝条的集体舞蹈,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柳浪”吧。 那一次,我注视着那棵老柳树,在圆木上坐了足足有半个多小时,直到有人来找我。虽然那不是天籁,但是它本质上是有跟天籁一样的东西,或许应该称之为天机吧。 还有一次是在1995年的夏天,在湖北的莲花山。一日清晨,朝日初升,我漫步在莲花山的小路上,空气湿润清凉。小路两边种着很多小树,还有一些小草花,它们的枝叶和花朵托举着一颖颗清澈的露珠,沐浴在晨光里,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清新的美。一阵微风吹来,携带着山下湖水的气息,小树和花都从容地随风向一侧弯去,风止时,它们又徐徐地回来,恢复静立的模样。它们的从容和舒缓,深深地打动了我。我问自己:你能像小树和花一样缘来则动、缘去则止吗?你能像它们一样从容不迫吗?不能。为什么?因为这是一种无心之美,是有心的人所做不到的。 学佛以后,接触到了禅。我常常觉得,在上述的这些意境里,蕴含着某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它是不是就是禅呢?如果是,那么我能够告诉诸位的只有一句话:诗心入禅机。只有保持一颗诗意的心,才能品尝到大自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禅意之美,也才能得到人生最高的心灵享受。就像陶渊明在《饮酒》之五中所描述的那样: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明 洁 2006年12月于东篱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