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文化历险的旅程,将穿透几千年历史的迷雾。在历史的河流上,打捞一个民族失落的勇气、信仰和自由。不久以前,这些故事还沉没在历史河底深处,现在,经由凌沧洲两年来的努力,奉献在各位的眼前,它就是《罗马与长安——中国历史的谎言与真相》。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罗马与长安(中国历史的谎言与真相)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凌沧洲 |
出版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次文化历险的旅程,将穿透几千年历史的迷雾。在历史的河流上,打捞一个民族失落的勇气、信仰和自由。不久以前,这些故事还沉没在历史河底深处,现在,经由凌沧洲两年来的努力,奉献在各位的眼前,它就是《罗马与长安——中国历史的谎言与真相》。 内容推荐 这是一次文化历险之旅、发现之旅,将引领你穿透几千年历史的迷雾,在历史的河流中,打捞一个民族失落的勇气、信仰和自由。 凌沧洲从权力的角度切入,以大历史时评的叙事方式探讨中国文明的盛衰和得失,以新闻人的眼光观察历史的转折与冲突,以诗人的激情讲述历史的故事和细节,视野宏阔,文采斐然。不仅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发掘出许多勇气和自由的基因,而且对残暴的中世纪专制与愚昧进行了剖析和批判。 书中对中西文明的比较,独家挖掘的东西方历史隐秘,大胆甚至匪夷所思的提法,网络语言和词汇的创新,凌厉的笔锋,嬉笑怒骂的抒情,均是该书不可不看的亮点。 目录 前言 文明的谱系 罗马,长安,谁更光芒万丈 东方拜占庭的陷落 他们在权力剃刀边缘行走 权力刀锋 罗马,长安,谁更残暴淫荡 历史的疑云 自卑者玩弄权柄 盛世领袖的攻心术 领袖们的西门庆综合征 官场龟缩术 名士民狂徒 在圈子政治的祭坛上 欲挽陈汤洗媚骨 中国“罗文”的结局 诸葛亮的劝进雄文 秦桧为何执掌权柄20年 张邦昌摸了哪些女人的手 刘墉的官场附膻术 郑板桥的屁股与孟德斯鸠的精子 文史杂谈 乱世预言家的人文关怀 从《决战帝国》到清王朝 谁堵塞了他们的喉管 龙凤呈祥与黑帮演义 假如欧阳修生于清朝 空城计究竟谁是赢家 后记 试读章节 而长安帝国的创始人刘邦,与驱除秦暴政的另一位将军项羽也曾经有过兄弟般的情谊,为了争夺帝国的统治权,也展开了长期的厮杀。当项羽捉住刘邦之父要将其放在沸水中烹煮时,刘邦笑道:“我们曾经是兄弟,我父即你父,你烹后,不妨给我分一杯羹。”——比项羽更心狠手辣,比项羽更具领袖风范和胸怀,比项羽更懂得用人术和御下术,所以刘邦建立了帝国而项羽失败。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并且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们一一斩草除根,然后作出姿态,将自己的儿子过继给死去的兄弟,表示延续兄弟的一脉,这在古人看来是“续香火”的正当之举,但在现代人眼中,就有点掩耳盗铃了。 奥古斯都时代的罗马历史学家李维有感于当时人们的堕落,期望从罗马兴起的历史中发现罗马的美德和荣耀,但他越深入研究,就越惶恐,因为早期罗马的历史充满血腥、贪婪、残暴和淫荡;而当凌沧洲先生追溯中华民族苦难和不幸的根源,寻找中华民族历史的美德和荣耀时,越深入研究,也越惶恐不安——长安帝国的早期亦如罗马的历史。 罗马与长安帝国在形成初期都曾经迎来过生存大敌。 罗马的敌人是北非的迦太基,长安的敌人是北方的匈奴。 当汉尼拔的部队翻越阿尔卑斯山,横行意大利半岛的时候,当汉高祖刘邦在白登被匈奴包围的时候,罗马与长安都摇摇欲坠。 公元前216年,汉尼拔在坎尼之战中围歼罗马军队。但幸存下来的西比阿认真研究了汉尼拔的治军和作战方略,破坏了汉尼拔的后援,基本清除了迦太基在西班牙的势力。凯旋回国后,公元前202年,又在北非的扎马之战中打败汉尼拔及其所率迦太基军,一举结束了劲敌迦太基对罗马的威胁。 长安帝国对匈奴的作战,也经历了从不利到有利的局面。比如公元前133年,在马邑的伏击战中,长安帝国出动了李广等将军,30万人马,想诱敌深入,进而歼灭,不料计谋被泄露,出谋划策者王恢竟被下狱,匈奴攻击更甚。(见《史记》) 此后,长安帝国与匈奴的攻击,互有胜负。公元前119年,卫青和霍去病率军攻击匈奴,追击到狼居胥山(约今蒙古乌兰巴托东),自此漠南无匈奴王庭。但汉朝自身的损失也很惨重,士卒死亡数万人,马匹出塞时14万匹,战后尚不满3万匹。 但是长安帝国的动员能力、人才储备、战略储备以及它的外交同盟策略,都是匈奴所无法企及的。公元前1世纪前,由于长安帝国的策动和打击,由于匈奴内部的斗争、饥荒,匈奴持续衰败。到公元前71年,校尉常惠与乌孙、丁令、乌桓等攻击匈奴,匈奴从此大为虚弱。公元前36年,甘延寿、陈汤等人攻郅支,破郅支城(中亚塔拉斯河畔的江布尔),杀单于。 公元89年,窦宪、耿秉率部与南匈奴兵联合大破北匈奴,降者二十余万人。两位汉将出塞三千里,登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刻石记功而还。 尽管汉代几百年来与匈奴作战战绩辉煌,但也十分吃力,直到汉王朝灭亡,匈奴的边患也没有结束。 几百年后,罗马帝国也饱受匈奴人的困扰。匈奴王阿提拉被惊呼为“上帝之鞭”,抽向正被蛮族不断侵袭、走向衰败的罗马帝国。 公元451年9月20日,在法国东北部的沙隆,爆发了欧洲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战。会战的一方是风雨飘摇的罗马联军,而另一方是阿提拉领导的匈奴联军。双方在这次会战中总共投入超过100万的兵力,虽然战斗只持续了一天,但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有16万人在这一天的战斗中丧生。会战以匈奴军队的败退为结局。两年后,阿提拉在迎娶一位日耳曼族新娘时喝得酩酊大醉。第二天众人进入新房,发现阿提拉血管爆裂,已倒在血泊中气绝身亡。 创造高度文明的东西两强——长安和罗马,没有机会正面接触,谁的军力更强大,无法给出一个定论。 P11-13 序言 这是一次文化历险的旅程,将穿透几千年历史的迷雾。在历史的河流上,打捞一个民族失落的勇气、信仰和自由。不久以前,这些故事还沉没在历史河底深处,现在,经由凌沧洲两年来的努力,奉献在各位的眼前,它就是《罗马与长安——中国历史的谎言与真相》。 你将会惊奇地发现许多“第一次”: 第一次,从文化、风俗、体制、法律、信仰等各方面比较罗马帝国与汉唐帝国的文明。 第一次,把定都长安的两个帝国命名为“长安帝国”。 第一次,提出权力者的“西门庆综合征”。 第一次,命名了“东方拜占庭”,比较了它与东罗马帝国的沦陷。 第一次,发现了中国的华莱士,以及他们所上演的中国版《勇敢的心》。 第一次,提出“言论英雄”的概念,探索了古中国的言论空间。 第一次,对文化影视作品美化清王朝的狂潮,大喝一声:“我来揭揭清朝统治者的画皮!” 第一次,以新闻人的视角、诗人的文采把历史的许多隐秘发掘出来。 你将会随着凌沧洲讲述的故事,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快感。你将自豪,你将愤怒,你将沉思——因为书中人物的命运,无论他是英雄、恶魔,还是小丑。凌沧洲犀利辛辣的文风,将猛烈地冲击你的情感,震撼你的心灵。 13世纪中后期,中国大地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局,帝国将领和诗人有感于现实,回望历史,深情地写道:“绝域张骞归来未?” 那是一个穿越茫茫大漠、不仅有着地理发现奇功而且勇气卓绝、信念坚定的英雄人物。 他已归来,他和古中国的英雄们已经归来,古中国的“言论英雄”们也已经归来,张骞、李广、陈汤、李固、刘陶、李膺、杜乔、范滂、张俭、文天祥、李芾、姜才、李庭芝、郑思肖、林景熙、黄培……我们的先辈,已经在凌沧洲的作品中归来…… “兴酣笔落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笑傲江湖的,岂止是凌沧洲的诗歌;你们将会发现:凌沧洲的大历史言说、大历史时评也将是重磅心灵炸弹! 凌沧洲 2006年冬 后记 “他们在哪里?那些沉没在黑夜里的水手和船长?”(雨果《海洋上的黑夜》) 他们在哪里?那些沉没在清王朝黑夜里的思想者和特立独行的勇士? 2006年夏天,我在印度洋上马尔代夫的孤岛黑夜中,静听波涛撞击着沙滩,不时回忆起雨果的诗歌《夜听海涛》和《海洋上的黑夜》,回想起在清帝国“文字狱”中沉没的“水手”,可有人为他们写作一首纪念的诗歌?萧条异代不同时,谁,会在听潮的时候想到另一个人也曾听潮?谁,关心在黑夜的海洋中沉没的“水手”? 我已经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浮沉了多时,西望希腊、罗马,北望长安、汴梁——“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恨古人不见我点灯熬油地打捞他们风骨和勇气的残骸——在重重夜雾弥漫的历史之河上的“冰河船夫”。 如果能重新发现我们文明中光辉灿烂的一面,正视其残暴、血腥、黑暗的一面,即使凌沧洲如《老人与海》中的渔夫圣地亚哥一样,又有什么可后悔的呢? 写作该书,不仅是一种奉献与输出,也是一次吸纳与学习。在一次次触摸我们先辈的英雄灵魂时,感到自己的人格经受荡涤。 写作该书,不仅是一种宣泄,也是一次升华。在一次次对极权暴政的抽丝剥茧的分析、对专制屠夫伪善面具的剥落解剖中,感到历史、风俗、文化的凝重与悲情。 如果这本书能够引起你的共鸣,激起你的思考,甚至是批判,将是对“冰河船夫”凌沧洲的最大的肯定。 本书断断续续写作了近两年时间,写作的艰辛与喜悦不再多述。 感谢刘文远先生。他也是我上一部书的责任编辑,几年来一直与我切磋、探讨文化、历史等问题。我本无意在“史坑”中摸爬滚打,刘文远先生的鼓励功不可没。 感谢香港《领导者》杂志社社长周志兴先生。他不仅是一个传媒的领导者,而且是一位学者。本书部分章节曾在《领导者》杂志上发表,这与他的慧眼鉴识分不开。 感谢蒙令华先生,曾在杂志上编发《领袖们的西门庆综合征》、《刘墉的官场附膻术》。 感谢杨阳女士,曾在杂志上编发《盛世领袖的攻心术》、《罗马,长安,谁更光芒万丈》。 感谢《杂文选刊》杂志执行主编李君女士、《银行家》杂志主笔高续增先生等许多师友,他们也曾编发本书部分篇章。 感谢读书人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小明先生、副总张顺平先生、编辑张轶女士,没有你们的赏识和运作,该书不可能这么迅速面世。 感谢当代中国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先生。 感谢多年来一直帮助我的众多师友,虽然未能一一列名,但我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你们的帮助。 感谢在网络上大力支持我的各位网友。 感谢正在阅读这本《罗马与长安——中国历史的谎言与真相》的读者。 如果对本书有任何批评、指教,请发电子邮件至我的个人邮箱:lingcangzhou@sohu.com。 凌沧洲 2006年11月12日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穿梭古今,纵横中外,不拘文史,亦庄亦谐。借激情之笔墨,寄严肃之思考,无升平之粉饰,有会心之一笑。 ——丁东(著名学者、评论家) 从历史中找细节,从细节中挖掘精彩,从精彩中感悟道理,从道理中领会现实。凌沧洲娓娓道来,作品引人入胜。 ——周志兴(香港华文传媒机构总裁,香港《领导者》杂志社社长) 凌沧洲的书,刀锋凛冽,才情四溢。冷峻的思考力,恢弘的视野,严谨的逻辑,透彻的思辨,以及华美的辞章汇于一炉。 ——马晓霖(资深传媒人,前《环球》杂志总编辑、大旗网总裁) 果然酣畅淋漓,如食山椒,够味! ——网友黑夜之瞳 读凌先生的文章,直想仰天长啸。 ——网友MOSANG 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凌沧洲! ——网友西北纵横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