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撷英(中国民营企业报刊文萃)
分类
作者 刘建//崔小旺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咀嚼民企报刊精华,品味民企文化内涵,学习民企老板智慧,欣赏民企员工风采。

本书是将民营企业优秀报刊上优秀文章汇编而成,全书分老板悟道、广角视野、时代员工、四季风情及附录五个部分。老板悟道摘录了著名民营企业老板的管理感悟;广角视野记录了员工工作中的酸甜苦辣;时代员工讲述了企业员工对自己企业、对工作的想法;四季风情展现了企业普通员工的生活及员工的文采;附录收录了全国工商联宣教部对民营企业优秀报刊表彰的通知等文件。本书资料全面,是了解民营企业的一个窗口,供对民营企业感兴趣的一切人士阅读。

内容推荐

近几年来,中国企业界绽露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就是百花齐放的企业报刊新军。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高新技术产业;无论是内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三资企业,都很热心于办报办刊。企业做得好的,刊物也大都办得很有特色。有的甚至非常前卫,不亚于大众传媒。从内容上看,企业报刊涵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以反映企业信息、业务交流为主,同时也涌现出一批形象清新、印刷质量上乘、装帧精美、内容品位高雅的企业报刊。

这些刊物大多立足工商联,面向广大民营经济,主要是宣传党和国家发展非公经济的大政方针,报道当地工商联组织的会务活动,探讨商会工作和非公经济发展问题,同时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实用性、服务性和可读性。随着企业报刊的兴盛,相关的民间组织也不断涌现。比如深圳已经成立了内刊协会,泰山产业研究院与中华工商时报联合组织了企业内刊研究会,还开展了一些业务培训。

目录

老板悟道

 从竞争到竞合

 如何实现基业长青

 竞合共赢 

 总裁的卷首语

 态度决定人生

 把有企业家潜力的人送到商学院去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挑战·使命·接班

 企业文化之我见

 比肩“皇马”

 “读万卷书”+变通=财富

 聚焦利润和收权

 勇敢前行永不停步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民营经济转变增长方式

 寻找富通发展新动力

 激情主义的团队

 总裁训词

 一个企业家的学习观

 与吴敬琏的制度对话

 叙人生谈传承话发展

 效率是三星的灵魂

 我们用什么样的思想管理企业

 警钟为谁而鸣

 企业与企业家精神

 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认识

 我感恩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要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

 净心第一利他为上

 越是困难.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和谐社会当务之急是和谐“劳动关系”

 练好内功做实企业迎接微利时代新挑战

 人生三悟

广角视野

 平凡之中见不凡

 新城新奥客户投诉事件调查

 只要客户有需要,一定尽力办到

 创新日省六七百

 为神六欢呼为天安喝彩

 时间精神在“云娜”暴虐中升华

 服装大佬的国际化破局

 职工工作状态调查分析

 应诉欧盟反倾销纪实

 电池盗窃团伙侦破纪实

 应届大学生为什么在企业难生存

 创业者林乐飞的故事

 瑞士,我们能为你做些什么

 精神之花在这里绽放

 原来,我是可以的

 离职人员管理渐受重视

 假日,人大代表叩响张大爷的门

 开车去上班

 细节锻造名牌

 快,找主任!快,找主任!

 欢声笑语中体会沟通的快乐

 拓展的其实是心灵

 我们是市场宣传员

 郑坚江:“深耕”民企信息化

 小东西小游戏打动员工的心

 我心中的第二个家

时代员工

 交际中的“冷热水效应”

 奥克斯的“制度文化”

 一位营销员的肺腑之言

 步长文化天条

 别忘了生产率

 羊与狼的抉择

 人和事业兴

 究竟是什么阻碍了营销人的职业发展

 平凡的事重复做好

 关爱员工.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

 敬业专业职业赢得企业和个人共成长

 人生的“蝴蝶效应”

 职业化与执行力

 论营造行业文化

 “听话”成就自信

 不拉马的士兵

 “百年企业”的文化基础

 没有人可以叫我放弃

 一只鸭子的黄金法则

 小批量多品种订单的生产管理

 追求细节的本质安全

 企业新内伤

 文化建设无止境

 革创新的命

 开会应议而有决

 给自己一切的可能

 有感于寻找“奶酪”

 品牌定位之误区

 管理课程经典小故事

 “商祖”范蠡经商十八则

 管理小故事

 惰性——人性

 能力的“举重”

 给自己一点危机感

 瑕不能掩璧

 何为“请人来哭,没有眼泪”?

 人生的假设

 登山接力航海

 浅谈节约

 优秀营销人员性格行为探究

 我的服务心得

 管理要细化

 也谈公平

 从管理中实现突破

 零缺陷与零宽容

 走动式管理益处多

 绩效管理中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发牢骚可凝聚士气

 企业管理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小议和谐

 还有一种“节约”你做到了吗

 今天你微笑了吗

 安全生产要克服“三种心理”

 投诉的客人是我们的朋友

 共建和谐市场

 因服务而和谐

 营销员应具备的条件

 民企的格言

四季风情

 我的后母

 一座城市的别离

 母亲的厨艺

 寄给母亲的月饼

 那个八月

 奶奶·历史·生活

 麻叔的梅开二度

 断 章

 开米的人咋这么好

 思念的日子

 触景生情油辣椒

 点滴汇成希望

 惊怕的放飞

 放飞梦想

附录

 关于印发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若干决定的通知

 关于印发全国工商联宣教部等有关表彰决定的通知

 后记

试读章节

从竞争到竞合

胡成中

有一句经典老话说,商场如战场。商业竞争的对手就是敌人。而对待敌人的办法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上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打败它、干掉它。但现在这种竞争模式正被一种新的理念所取代,就是“竞合”。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本来在擂台上互相搏击的竞争对手,现在要切磋互助,追求共赢。

民营企业竞争战略的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经历了从短缺经济到过剩经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无序竞争到规范竞争、从国内竞争到国际竞争的历程。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大变革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改革开放初期,旧体制开始被打破,新秩序尚未建立,公平竞争环境没有真正形成,竞争游戏规则没有确立,给实践者提供了无限的操作空间。长期的短缺经济形成了巨大的市场空白点,到处是未被开垦的处女地,当时,只要能优先把握机会,抢先进入某个领域,差不多就能成功。这阶段由于市场严重短缺,不愁产品卖不出去,几乎做什么都能赚到钱。那时的实业界,可以说是一个无竞争领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营企业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首先,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宏观体制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指令性计划已经成为历史,国家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管理经济。其次,市场主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对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进行了重大改革,无论是公有制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成为市场上平等竞争的主体。再次,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上几乎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加入世贸组织后,跨国公司又纷纷进入我国。国际性竞争已经在我们的“家门口”展开。民营企业,面临着“狼来了”的局面,压力不断加大。

竞争与合作

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21世纪企业新战略就是协作竞争,结盟取胜。竞争是大家抢一块蛋糕,而合作是一起做大一块蛋糕。以前,柯达和富士在全球范围内激烈对抗,分割传统胶片市场。当日本的数码军团突然从天而降时,两个冤家对头才明白,影像业的边界已经重新界定,他们都成了输家。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脑子里只有竞争是危险的,鹬蚌相争,只会让渔翁得利。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一点。西门子和波导这两个昔日拼得你死我活的对手,如今已经插草结盟。日本三洋与海尔、荷兰飞利浦与TCL、摩托罗拉与东方通信、IBM与联想都缔结了某种形式的战略联盟,走上竞合之路。

在商战中,没有永远的敌人,企业的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赢利”。与其“两军对垒,两败俱伤”,当然不如“一个好汉三个帮”。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刘备与东吴孙权联合抗曹,以弱胜强,取得了赤壁大战的胜利。这一段历史佳话,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竞合案例。对企业的发展,很有借鉴意义。

对于中国的民营企业,培养企业联盟文化和双赢思维尤其重要。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不少人还存在“小农经济意识”,有“窝里斗”的劣性,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不计其数的民营企业因此消亡。在竞争中,一些同行之间,启动“价格战”,旷日持久,欲罢不能,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参与者很少赢家,几乎是人人“皆输”。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往往会导致“鱼死网破”,双亡多亡。

竞争需要强大的资源支撑,而在特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中国民营企业的软肋,恰恰是资源的缺乏。一个独立运转的系统,必须拥有足够的资源配置,科研开发、信息处理、生产作业、经营管理、市场开拓、交际公关、服务体系、电子商务、资本运作、国际贸易、战略规划等,都需要资金和专业化、复合型人才。而目前,中国民营企业自身拥有的资源,无论硬件软件,都是有限的。资源的集聚很难在短期内完成,然而市场却是无情的判官,不等你操练完毕,强大的竞争对手早巳把你打得一败涂地。怎么办?最好的办法是合作。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通过整合资源,将人力物力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一面,其他放给别人去做。这种合作可以是为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或者是为了弥补缺陷,分担风险;或者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或者是为了联手角逐市场。合作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硬件方面、软件方面以及市场和管理等方面。

传统的经营模式,企业强调垂直整合,即将服务客户所需的各种企业功能,如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分销与服务等整合到企业的组织范围中去。但现在,企业越来越将经营重点集中于价值链上的特定环节。未来的竞争将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关系,而是会演变成不同企业联盟之间的竞争。因此,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能力就是超越组织边界,和自己的供应商、分销商、顾客和合作伙伴协同工作形成高效运作的价值链网络,甚至和自己的竞争对手形成联盟。

从单打独斗到“合作型竞争”,需要决心和勇气,更需要战略眼光,甚至有可能要牺牲一些眼前利益。我们德力西下属70来个企业,700多家协作企业。我们的原则是,谁跟我合作。谁的利益就比我多。凡是加盟德力西的半紧密层企业,都让对方控股,德力西占49%,对方占51%。这打消了对方被吃掉的顾虑,共同发展,规模效应也随之而来。

国际化进程中的竞合战略

当今是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没有联合能力,就不能适应时代潮流。在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中,唱独角戏、当独行侠,难成大事。现在的国际市场,既有战争,又有和平,这就是竞合时代。通过合资与合作经营,已经有许多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从跨国公司那里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吸收高超的技术工艺,成功地开拓了国际市场。像海尔、格兰仕和一汽等这些成长特别快的企业,大多得益于与跨国公司结伴而行。从竞争到竞合,虽只一字之变,收效却是差之千里。

然而我们还要牢记一点:合作是美好的愿望,但合作是存在陷阱的,至少是有误区的。跨国公司不是慈善家,他们进入中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拓展市场,获取更大利润。所以。我们仍然要坚信竞争这个自然法则的神奇力量。竞争是本,是企业战略的原动力,竞争力就是通过竞争炼成的。跨国公司带来的竞争,锻造了海尔、华为、中兴等响亮的新生一代的品牌和企业。合作是生存的手段,合作是为了更大的竞争,是为了更有竞争力。没有真正的竞争,就不会有真正的合作。自己的竞争力越强,合作范围就越广,合作的境界就越高,发展的空间就越大。

合作的目的是共赢,因此合作是有前提的。第一,市场足够大,或者是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只有这样。同行业内某些企业之间的合作才有可能。自然,越国际化的行业,市场空间越大,同业合作的机会也就越大。第二,产品差异性越大,越有可能出现合作。越同质化的市场,越可能趋向于竞争。第三,产业技术变化速度越快、越具有不确定性,同业合作的可能性越大。

从竞争战略到竞合战略,民营企业要转变三个观念。首先,要转变传统观念。不要单纯地进行低层次的对抗性竞争,要善于借力、运用合力、广泛联合,实施互利互惠的战略合作。才能把事业做强做大做久。其次,转变成长观念。在经济信息化过程中,市场需求结构很不稳定,消费偏好不断更新,企业要在加强自身研究开发能力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借助于外部联盟的力量,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的开发速度,赢得竞争优势。再次,转变市场观念。战略联盟的范围要由国内转向全球,要有纵览全球的胸怀和放眼天下的眼光,积极缔结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追踪世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打造有竞争力的国际品牌。

(摘自《今日德力西》2005年10月总第5期)P3-5

序言

近几年来,中国企业界绽露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就是百花齐放的企业报刊新军。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高新技术产业;无论是内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三资企业,都很热心于办报办刊。企业做得好的,刊物也大都办得很有特色。有的甚至非常前卫,不亚于大众传媒。

由于这个领域研究的人不多,所以它的概貌很难描绘清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共有企业创办的报刊1.3万种左右。如果排除文化类企业(如报业集团)主办的以赢利为目的的1000多种报刊,近1.2万种是企业自办的非赢利性的“企业报刊”,也有的说法叫“内报内刊”。目前企业报刊还在以每年25%左右的速度递增。

从内容上看,企业报刊涵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以反映企业信息、业务交流为主,同时也涌现出一批形象清新、印刷质量上乘、装帧精美、内容品位高雅的企业报刊。

此外,工商联、行业商会也主办、联办了不少报纸杂志,总数也在一二百家,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中华工商时报》了。这些刊物大多立足工商联,面向广大民营经济,主要是宣传党和国家发展非公经济的大政方针,报道当地工商联组织的会务活动,探讨商会工作和非公经济发展问题,同时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实用性、服务性和可读性。随着企业报刊的兴盛,相关的民间组织也不断涌现。比如深圳已经成立了内刊协会,泰山产业研究院与中华工商时报联合组织了企业内刊研究会,还开展了一些业务培训。

上面这些情况表明,我们开展全国性的交流活动,成立全国性的组织是合乎时宜的,也是符合“企业报人”共同愿望的,同时,更是符合我们事业需要的。

一、企业报刊的阶段性特点

企业自办报刊因数量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因此影响不断扩大,犹如“一枝红杏出墙来”,装点着现代企业的春天,被文化界称为“企业文化新军”,已经引起企业界、新闻界、文化界等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企业报刊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规模的产物,是企业家成长到一定程度时生发出来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内在需要。这种需要的变化决定了企业报刊的形态和功能定位。从目前我们接触到的企业报刊分析,大体上可以看到企业报刊呈现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信息传播工具阶段。关注的对象主要是企业本身;功能主要是作为企业内部信息沟通的桥梁,老板的喉舌,企业决策的传播者;形态主要是内部通讯、简报等。

第二阶段:企业文化建设平台阶段。关注的对象主要是企业管理、行业动态;功能主要是促进企业管理进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企业形象品牌;形态主要是内部出版的报纸、杂志。

第三阶段:大众传媒阶段。关注的对象主要是社会;功能主要是传播企业、企业家的经济社会理想和发展理念,推动社会进步,回报社会;形态主要是公开出版发行的报纸、杂志。

目前,多数企业报刊都处于第二阶段,就是把企业报刊视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阵地,也有的干脆就当作“形象工程”。借助自办的报刊宣传企业,推介产品,探讨行业环境及同行、竞争对手的得失,以相对中立的姿态审视企业的决策与经营管理活动。

企业报刊虽然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特点,但是不是都要发展成大众传媒呢?显然不是这样的。我认为,企业报刊究竟向何处发展,关键是取决于企业(主要是老板)的需求和企业投资方向的选择。

至于企业报刊的功能,是定位在对“内”还是对“外”?这是企业家、企业报人、新闻界以及专家学者都感兴趣的问题。

有的人主张对内对外二八开,有的主张三七开;也有的认为,企业报刊的读者以公司的内部员工、客户占最大比重,那么无疑应当将重心放在挖掘公司内部信息和倡导、建设积极的企业文化上面来,所以对内对外占多大比重,应根据读者的实际出发,不可能有定论;还有的观点更直截了当:别瞎操心了,看老板的脸色就行了。

我认为,如果希望报刊参与企业内部沟通和管理,那么我们肯定更多地要关注企业内部员工的生活;如果是希望企业报刊更多地扮演对外形象的角色,那么眼光就不能太对内,否则别人就不爱看了。没有起码的吸引力,宣传功能自然大打折扣。

所以说,企业报刊,重不在“内”、“外”,重在“企业”!它好像是打开一扇窗,让外面的阳光照进来,让里面的空气流出去。企业通过自办报刊,至少在信息交流沟通上吐故纳新,让社会看着企业,企业看着社会。不管怎么说,作为企业报人,应该身在企业内。但眼光,却永远要盯着企业外。 总的来说,企业报刊蔚然成风是件好事情。民营企业如此重视宣传、舆论的作用,构筑起了中国企业中的一道文化风景。应该说,这标志着中国民营企业在意识形态上已趋于成熟。

二、企业报刊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美国一些经济学家通过对日本企业管理实践的研究,发现以往的管理理论只注重企业中存在的人员、资金、技术设备和组织结构等要素,却没有注意到文化要素的存在,于是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中存在文化,文化中存在力量。这个理论的发现在管理界引发了一场根本性的革命。

通过对企业报刊的考察,我们发现企业报刊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至少有五大功能。

一是企业沟通的桥梁。沟通是我们一来到这个世界就必须面对的问题。特别是作为一家公司,成百上千以至上万的员工来自不同的地区,抱着不同的价值观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他们的文化素质有高有低,个人意识有强有弱,如何实现企业上下的沟通,如何实现员工之间的沟通,如何整合不同的文化背景,如何形成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企业理念,让全体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企业目标,是摆在企业经营者面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企业报刊担负企业沟通和文化建设的桥梁。比如很多企业都会在年尾年初的时候回顾过去一年走过的路,刊登董事长的新年献词和新一年企业发展目标。这些报道,就把企业的理念、战略和发展方向明确地传达给了全体职工,有助于形成企业的合力。在2003年非典时期,许多企业报刊变成了一个个抗击非典的战场,表现出企业上下万众一心、共抗非典的决心和信心。

二是企业自我教育的阵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报刊不仅扮演了沟通内外、上下的重要角色,更重要的是启发、引导员工多了解自己的企业,不断认识和提升自身价值。它可以让企业外的人多了解企业内部的动态,也可以把外面的情况介绍给员工,拓展员工的视野。

三是企业管理的助手。企业报刊可以将领导层的决策、思想传达到最基层,将员工的意见反馈到企业的最高层,思想的火花经过碰撞、沉淀之后,将会变为员工行动的准则;它也可以传播企业的信息,为企业客户提供专业知识、技术指导、产品信息,形成更忠实的客户群;它还可以通过合适的方式反馈信息,让领导层了解以至接纳部分合理化建议,促使企业良性发展,这更进一步体现了企业报刊的价值所在。曾有一家企业规定,企业报刊可以过问和采访企业中的任何人和事;企业报刊可以在企业内部对不良的风气进行舆论监督。这已经接近了大众传媒的功能了。

四是宣传企业形象、品牌形象的舞台,是企业“文化竞争”的一大杀手锏。社会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同行业高度同质化,竞争更加激烈,同类型企业间的竞争已越来越是企业文化的比拼。谁善于经营企业文化,谁占据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制高点、拥有了企业文化的比较优势,谁就能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获取更多的宝贵资源。企业报刊给客户、供应商、经销商以至潜在的合作者、社会公众,提供了解企业管理水平、经营状况的良好机会。现代企业名声远扬,肯定离不开企业报刊。事实雄辩地证明,企业报刊是创造企业无形资产也就是所谓知名度、美誉度的最持久且最有品位的招数,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因此,我们应当提倡这样一种观点:企业报刊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平台。《中华工商时报》的一项调查表明,第一,创办企业报刊的企业相对比较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并且把企业报刊作为企业文化的主要平台;第二,大多数的企业报刊获得了足够的支持和重视,在企业内部不是处于附属地位,越来越多的老板认识到企业报刊已经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专家们甚至有这样一种观点,企业有没有报刊,可以作为衡量一个企业及企业领导人是否重视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指标。

“财富不能创造文化,文化却能创造财富”,这是国外企业界流行的一句名言。它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日趋激烈的前提下,文化力在企业竞争、企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在充分肯定民营企业报刊以及工商联机关报刊作用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目前的情况看,主要是三个方面的不足:

1.质量参差不齐,发展不平衡。由于各企业情况不同,报刊编辑和从业人员素质不一样,因此报刊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报刊还不能够很好地体现企业精神和文化特色,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有的报刊的编辑记者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不强,在一些宣传报道上把关不严、负责不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报刊内部管理不善,没有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进而出现一些不应出现的问题。企业报刊存在的这些问题,尽管涉及的面不大,但对企业报刊的危害和影响不可低估。我们要认真总结。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切实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企业报刊更好地发展。

2.形式内容比较单调。许多报刊除了反映企业的情况外,版面的形式内容比较单调呆板,可读性差。任何好的刊物都要靠较为成熟的栏目和版面来支撑,栏目文章和版面质量的好坏决定着报纸的生命力。要下工夫办好有企业特点的品牌版面,从而提升报刊的活力和质量。当然,要办好刊物还有一个投入问题,包括资金的、人员的、内部政策的投入,这一点取决于企业对报刊的总体定位,还有老板的重视与开明程度。

3.缺乏指导和交流。尽管已有一些报刊局部交流,但是跨地区、跨行业的交流还不多。从工商联方面来看,这方面做得也不够。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调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组织和服务工作,希望大家积极参与支持,共同搞好企业报刊的交流,提高刊物的水平。

三、把握方向,与时俱进。加强对企业报刊的引导和服务

工商联和民营企业报刊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延伸,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工商联了解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做好工商联工作的重要渠道。各级工商联在办好机关刊物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对企业报刊的引导和服务工作,要把这项工作作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引导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工程来抓。下面,我就做好工商联和民营企业报刊工作谈几点意见:

1.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宣传舆论工作。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人民日报》时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江泽民同志把宣传舆论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到了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各级工商联特别是工商联党组,在充分发挥机关报刊宣传舆论作用的同时,要负起自己的政治责任,严格把关,要守土有责。

做好民营企业报刊工作,是工商联工作的一个新领域。民营企业报刊蓬勃发展的现实已经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工商联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据全国工商联宣教部日前调查了解,目前与各省级工商联保持固定联系的企业报刊共有688家,按照最低假设。平均每家有2~3名专职编采人员,那么这支队伍就有1300—2000人,是工商联宣传队伍的数倍!面对这样一大块阵地,这样一大支队伍,希望各级工商联组织要引起重视,并把相关工作纳入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的总体规划,积极推动民营企业报刊的发展。做好民营企业报刊的引导和服务工作,就是工商联触角的延伸,就是工作手段的延伸,就是党的宣传舆论工作的延伸!

不过,各级工商联在做民营企业报刊工作的时候,特别要注意把握好两个关系:

一是相同与不同的关系。民营企业报刊与工商联机关刊物都是宣传舆论工具,都遵循媒体采编、印发的客观规律。但是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所有者不同,任务、对象也不相同,所以不能拿对大众传媒、对机关刊物的要求苛求他们。目前从国家政策看,涉及企业报刊的主要是新闻出版署制定的《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现实中,许多事情处在一个灰色地带,值得探讨的问题很多。所以,我们要加强研究,重点做好多通报、多交流、多思考,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服务手段。

二是有限与无限的关系。企业报刊只是企业链条上的一个环节,而且不是雪中送炭,只是锦上添花的一个环节。对企业而言,营销、研发、资金、管理、人力资源等才是重中之重。但在今天这个企业竞争越来越是文化竞争的时代,任何一个老板也不会漠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图书、网络等对员工素质、员工心态的巨大影响力。谁也不敢轻言放弃。因此,各级工商联在具体工作中,要恰如其分地把握好企业报刊的作用,既不可忽视、放任,也不能夸大其词,更不能把对机关刊物下任务那一套用到企业报刊上。

2.始终坚持正确的办报办刊方向。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充分认识宣传舆论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对宣传舆论工作的领导和引导。”因此,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宣传工作的生命所在和永恒主题。当前,各级工商联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舆论工作,大力宣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同时,要贯彻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严格遵守新闻出版纪律和法规,加强对机关报刊的领导和管理,牢牢把握报刊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要团结中心,服务大局,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使机关报刊始终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为企业发展服务。

企业报刊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实践,全面深入理解,不要笼统地讲概念,走过场。最好是能够通过成绩、事例和体会,宣传党毫不动摇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引导大家接受新的理论、新的观念,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同时也要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3.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服务。做好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引导,加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一个重要和紧迫的课题。李长春同志在今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增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是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着眼点,也是衡量宣传思想工作效果的重要尺度。”各级工商联的宣传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企业家和企业员工的需要,有的放矢;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推动企业精神、企业形象和员工道德规范建设,积极教育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工商联的机关刊物要反映他们的思想动态,反映他们的愿望和呼声。同时,积极关注和报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建工作和共青团、工会建设工作,帮助各级党委、政府和工商联探索新形势下做好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办法。

企业报刊也应遵循“三贴近”的要求,努力做到“四多”,就是多用员工的语言,多联系员工身边的事例,多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报道有实在内容、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新闻和观点;同时要着重抓好“四个点”,就是组织好企业重点宣传,引导好热点话题,把握好难点问题,处理好焦点事件,实实在在地当好企业管理的助手、决策的参谋。

4.为推动企业创新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服务。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企业核心能力的竞争。创造和培育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企业生存之本、兴盛之源。随着加入WTO,我国企业面临新的国际竞争环境,能否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并形成自己的优势,关键取决于如何加快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为推动企业创新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服务,应该作为企业报刊关注和反映的重要内容。企业报刊可以通过对经济发展趋势的研判、宣传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素质、倡导创新精神等,为积极探索、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发挥作用。

5.努力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民营企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现象的一部分。民营企业自觉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从实践中体会到,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有利于铸造企业品牌和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报刊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平台,可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把抽象的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念形象地表现出来,潜移默化地使广大员工受到感染,倡导员工参与管理,倡导团结互助,把企业理念转化为干百人的共同行动。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企业报刊的编辑人员真正深入到实际、深入到生活当中,和群众在一起,沟通交流,关心企业的动态,体察员工的冷暖,营造充满爱心、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打造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6.积极为企业诚信建设服务。诚信是企业的立业之本和成功基石。加强诚信建设,已成为我们加快发展市场经济特别是与国际接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迫切要求。有调查显示,信用缺失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855亿元之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许多民营企业家积极倡议并参加诚信活动,主动把企业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结合在一起。他们的行动,带动了更多的民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自律、自警,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市场竞争,为建立良好市场经济秩序做出新的努力。我们要大力宣传企业家的诚信理念和企业的诚信经营,积极倡导广大员工诚实守信,鼓励他们刻苦学习,精通业务,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取信于民,展现中国民营企业良好的诚信形象。

7.加强企业报刊的交流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开展工商联和民营企业报刊交流,是报刊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工商联工作和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通过交流、研讨,可以学习一些新思路、新精神、新经验,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使报刊的特点突出,特色鲜明,质量不断提高,成为企业发展的好参谋、好助手,为工商联工作和企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近几年来,一大批年轻同志加入到企业报刊采编队伍中来,其中有不少还担负其他工作。他们有创新意识,有较丰富的知识,给报刊编辑出版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存在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的问题。各级工商联要把他们组织起来,开展政策法规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通过培训、交流、研讨、评比和表彰等活动,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高素质的编采队伍。

民营企业报刊是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民营企业的发展成长起来的,是民营企业宣传自己的社会价值观、企业文化理念和凝聚人心的重要平台,在引导民营企业投资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普通员工健康成长,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我们要珍惜这个平台和舆论工具,要善于借助这个群众性的宣传阵地,大力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传科学发展观,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理念,提倡自主创新的精神,提倡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进一步推进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用先进的文化锻造民营企业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

(摘编自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程路在2004年中国民营企业报刊年会上所做的报告)

后记

民营企业办自己的内部报刊不是因哪个机构倡导而产生的,而完全是企业自发的。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而壮大和提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一些以研究会、沙龙、联盟为名义的企业内部报刊民间推动和研究机构、网站等也应运而生。著名的有泰山企业内刊研究会,中国企业内刊联盟网等。

全国工商联对民营企业报刊的第一次集中展现,是在2000年12月的成都。其时,正在召开全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分片会议,很多民营企业自发地把所办的内部报纸和期刊带到会上,组委会专辟一室进行展示。会议间隙,时任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的梁金泉和与会代表总要到此兴致勃勃地参观。

全国工商联九届执委会后,分管宣传教育工作的程路副主席对民营企业报刊发展十分关心,责成宣教部李扬、刘建等同志就此进行专门调研。

2003年12月11~12日,全国工商联在海口召开“第二届全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会议宣布成立“中国民营企业报刊研究会”,推选程路、尹明善任中国民营企业报刊研究会名誉会长,王玉锁任会长,黄文夫等任副会长,隶属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同时,召开了全国工商联第一次专题研究企业报刊的全国性年会。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程路在会上做了第一个关于全国民营企业报刊发展的报告。会上,经各地工商联推荐和由专家、民营企业家代表组成评审委员会评审,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表彰了47家民营企业优秀报刊和11家工商联组织的优秀报刊。

此后,每年在召开全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期间,全国工商联宣传教育部都召开一次“全国民营企业报刊年会”,并对优秀民营企业报刊进行评选表彰。北京、上海、湖北等一些省、市、自治区工商联也相继开展了评选表彰优秀企业内部报刊的活动,使这项工作形成了有层次地引导和推动的模式。对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的各级工商联来说,民营企业报刊不仅成为推动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而且成为了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状态和民营企业发展情况的一个重要窗口。

这次,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决定将一些优秀民营企业内部报刊的文章,精挑细选,编辑成册出版,以充分反映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真实风貌。在摘选过程中,编者发现民营企业中人才济济,生活多彩,使得其报刊中词藻警人、余香满口、妙手天成的文章和佳句随手可得,如满园的烂漫春花,故将书名命为“撷英”。同时,荣幸地邀请到全国工商联沈建国副主席题写书名。

念及摘编过程中,很多佳作因受篇幅限制,只能忍痛割爱,希望今后能有机会继续从事这一有意义且有意思的工作,把企业内部报刊中的精彩文章,连同民营企业的精彩世界更多地展示给世人。

编者

2006年11月28日(星期二)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2: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