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汇集了茅先生近年来有关社会、文化,经济方面的散文随笔。它细致深入地剖析了中国社会各个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方法,表现了一位有良知的中国学者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深深的忧思情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感悟世界(我的新经济观)/学者文丛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
作者 | 茅于轼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汇集了茅先生近年来有关社会、文化,经济方面的散文随笔。它细致深入地剖析了中国社会各个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方法,表现了一位有良知的中国学者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深深的忧思情怀。 内容推荐 本书大部分内容是讨论经济问题的,不过这些问题并不是和我们没有关系的。比如城市堵车的问题怎么解决?地球上的资源有限,会不会影响人类的发展?当今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人类历史上是非常特殊的,那么这是怎样发生的呢?大家赚的钱比改革以前多了四五倍,可是快乐没增加那么多毛病出在哪儿?这些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人生问题,是世界问题。 目录 自序 第一卷 金融观 入世六年回顾 中国经济增长的金融分析 什么样的汇率有利于中国 人民币升值问题是一个调整成本问题 建设一个良性市场 公有制经济是模拟经济 货币和价值观 市场经济中的生产-流通-交换-消费 金融创新势在必行 小额货款是农村金融的重要补充 缩小贫富差距之道 税务改革的风向标 宏观调控下的国企改革 房地产投资的两面性 CEPA的重要意义 第二卷 经济学 市场经济国家的界定 经济学的核心——价值理论 经济自由和经济发展 我所认识的经济学 我们为什么要学经济学 经济学中人与人的关系 改革的成就与问题 奢侈型消费不可取 资源配置的全球化 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 房地产中的经济学 精神赔偿的经济学 用路收费解决交通堵塞 要市容更要繁荣 杨小凯的学术成就 第三卷 危机谈 巨型投资的成败 反对教育乱收费的另类意见 将更多的社会资源引入教育行业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 石油价格之战 社会保障养老基金的谜 环境保护中的资源配置 官员境外赌博忧思 反思“反恐怖主义”之战 航空人身意外险的演变历程 文明的创痛 民主值得追求,但并不容易 第四卷 道德论 中国需要负责任的企业家 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困惑 得理还要让人 宽容是一服解毒剂 成熟民族的标志 留学回国热潮谈 自行执法合法吗? 天则经济研究所2004年年鉴 为了谁的利益 金钱何以“万能”? 令人羡慕的欧盟新宪法 萨达姆的失算 实现自我的新年理想 附录一:知遇茅于轼 附录二:市场经济应取道于“德” 附录三:茅于轼的著作 后记 试读章节 外贸的发展前景 我国人世已经六年,现在可以回顾这六年的变化,和当初大家设想的作一比较。虽然事物还在发展中,有许多的事还看不清楚,但是和六年前的看不清楚比较,应该说现在是清楚多了。 首先,进出口的贸易总量有明显的增加。在人世以前,1999到2001的三年里外贸的增长率分别是11%、31%、7%。而入世后的五年里外贸增长率分别是22%、37%、35%。前三年和后五年的平均数是16%和28%,增长率几乎加了一倍。外贸量增加是不是好事?应当说有好有坏,但是好的方面比坏的方面多。道理很简单,每笔外贸都是应该赚钱的,外贸量大,应该意味着从外贸赚的钱多了。 其次,从外贸的平衡状态看,入世后前三年出口的顺差在减少,贸易比较平衡了,入世的前三年顺差总数达到759亿美元,入世的后五年顺差总数降为约560亿美元。但最后两年顺差迅速扩大,分别达1019亿和1600亿美元。按照WTO的规则,进出口应该大体上平衡,因为汇率能够自动调整。我国的情况所有不同,汇率基本变动不大,由于中央银行对汇率的人为干涉,人民币的汇率不能应顺差的扩大而升值,造成巨大的外贸出大于进。虽然进口关税的税率在降低,而所征的关税总额却上升,这是因为进口量在扩大。 农业的发展前景 当初大家最担心的是农业,特别是粮食进口可能造成的问题。我国的农民是很脆弱的,最穷的那部分农民主要的生活来源是种粮食。如果粮食大量进口,粮价降低,对他们的损害是很大的。由于国内外的粮食价格有相当大的差别。粮食自由贸易一旦放开,难免有大量粮食进口,这将导致国内粮价降低,农民就会受损失。可是事实上这样的情况没有发生。近五年来粮食不但没有纯进口(进口减掉出口算纯进口),反而还不断有纯出口,2004年净出口1000万吨,2005年净出口500万吨。一方面我们听到粮食紧张的强烈呼声,另一方面却是粮食的大量出口。出口的统计应该比较可靠,那么粮食紧张的呼声就是人为制造出来用来吓唬人的。国内粮价比国外高,怎么出得了口。据说是国家赔钱在出口,每吨赔30至50美元。 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 其次让大家担心的汽车行业。过去汽车是严格保护的,关税税率在100%上下。入世之后汽车的进口税率降低,必定会使汽车的进口量增加.国产车就会面临困难。但是事实上进口车数量虽然增加了,国产车市场却并没有萧条。相反,倒是大大地上了一个台阶。价格降低,产量增加,获得一个空前发展的机会。这使我们想起了前几年我国家电业的经历。那时候国产家电生产过剩,竞争激烈,价格降低。国内市场饱和之后向国外发展。2001年以后彩电的出口量每年递增50%以上,现在在美国300美元以下的彩电基本是中国产品的天下。2001年中国彩电已经占了美国电视机市场的四分之一,达到500万台,估计很有可能在未来的三五年内,中国的汽车会成为重要出口商品。 金融业的两难境地 再有的担心是金融业。因为外资银行已经大量进入,只不过在他们被允许经营的范围上有相当大的限制。这些限制在2006年底都已逐步取消。目前外资银行竞争所造成的压力还不明显,主要表现在高层经理人员的争夺。事实上这是对国有金融业很大的威胁,只不过一时看不出来。我国的农村金融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对农民的贷款服务也不完备。这方面估计外资银行很难进入。如果在这两三年内能够建立起巩固的农村金融业,将来或许还可以对外资银行的全面参与竞争抵挡一阵,由于外资同行业的竞争,能不能像家电业那样,帮助中国的金融业提高效率,更上一层楼?恐怕可能性很小。因为我国的金融业由于银行呆账,暗含着巨大风险,弄得不好还会在竞争中触发金融风险,这是我国金融业所面临的两难境地。前景怎样还很难看出来。 市场经济国家与非市场经济国家 入世之后随着出口的大幅度增加,遭遇的反倾销纠纷也大幅度增多。它基本上和我国的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定位有关。一个国家一旦被规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等于被置于有罪推定的地位。对方国家不需要提供证据就能起诉中国是倾销,我们不得不寻求证据来证明我们没有倾销,来证明我们的出口价格是高于生产成本的。而这一点根本不可能。因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价格全都是错误的。无论用什么计算方法,都算不出正确的成本应该是多少。所以世界贸易组织要求用别的市场经济国家的价格来算我们的生产成本,因为他们的价格是正确的。过去就用过新加坡的价格来代替我们的价格去计算我们的成本,最近又用挪威的价格来算我们的成本。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个更荒谬的规定了,大家都知道,价格结构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各种因素,资源、地理、气候、消费习惯、发达程度、经济制度等等。怎么可以拿一个市场经济国家(这往往是富国)的价格来代替非市场经济国家(往往是穷国)呢?如果我国被定义为市场经济国家,我们就适用无罪推定,对方国家要说我们倾销,首先得拿出证据。否则起诉不能成立。 一个国家是市场经济国家,还是非市场经济国家并没有一个严格标准。拿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美国来看,它同样存在着价格的扭曲,只是程度不同。究竟扭曲到什么程度就不算是市场经济国家,不可能制订一个客观标准。所以,关于市场经济国家的定义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场政治斗争。美国再三认定我们是非市场经济国家,欧盟最近讨论的结果也如此。但是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新西兰等国家已经或即将承认我们是市场经济国家。一方面我们要争取更多的国家承认我们市场经济的地位,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世界贸易组织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不合理条款。比较合理的办法是用世界银行过去用过的影子价格法来计算出口成本。这比起现在的方法要合理得多。过去世界银行用影子价格计算各种经济可行性.那时候我们的价格非常扭曲。现在世界银行不再用影子价格来算我们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因为我们的价格大体上已经达到一般均衡价格。也就是说我们大体上已经是市场经济国家了。P3-6 序言 学经济学有什么用场?就赚钱的目的而言,经济学确实没有多少用场。最能够说明问题的是绝大多数的富豪都不是学经济学出身的,而经济学教授又极少数能成为富豪。但是就一个国家而言,经济学至关重要。经济政策的正确与否,立刻可以在国家的经济状况中反映出来。过去因为接受了一个错误的经济理论,实施了计划经济,搞得民不聊生,连饭都吃不上。后来转移到正确的市场经济轨道之后,可以说立竿见影。但是大多数人并不在制定经济政策的位置上,对他们而言经济学似乎是没什么用处的。 然而,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周围的事物中,在这些事物中经济问题占了最重要的地位,因为每个人都得赚钱活命。人与人的关系中,经济关系是大家最关心的,对这种关系的理解就得靠经济学。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活过几十年,有的人明明白白活一辈子,有的人糊里糊涂活一辈子,哪种人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当然明白人活得有意义,有价值,这就必须学经济学。大家对宇宙学感兴趣,想知道宇宙从哪儿来,有多长的历史,将来会怎样。但是宇宙学确实没有任何用处,不管你的宇宙学修养有多高,你不可能通过改变宇宙来获得利益。大家为什么要学它,就是因为想活得明明白白。何况经济学不但能回答人生的许多问题,还能够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处理人和人的关系。这本书就是从经济学出发,讨论人生,讨论世界。所以起名为《感悟世界——我的新经济观》。 本书大部分内容是讨论经济问题的,不过这些问题并不是和我们没有关系的。比如城市堵车的问题怎么解决?地球上的资源有限,会不会影响人类的发展?当今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人类历史上是非常特殊的,那么这是怎样发生的呢?大家赚的钱比改革以前多了四五倍,可是快乐没增加那么多,毛病出在哪儿?这些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人生问题,是世界问题。由于篇幅所限,本书只能涉及有限的内容。但是分析的方法和逻辑应该是清楚的。 后记 在当今中国的知识界,不知道茅于轼这个人的恐怕不太多。由于茅老骨子里对草根阶层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真理的执著,被称为“经济学界的鲁迅”,这丝毫不过誉。 只要你在百度里搜索一下“茅于轼”,只花0.120秒,就能找到7万多条相关链接,不妨试一试。 茅老的平易近人在业界是公认的。陈大鹏先生对茅老的评价是:“热情、谦和、平易近人,有大家气质却毫无学者名流的架子。”我与茅老的相识就足以证明这一点。我是个经济学门外汉,以我的理解,经济学是一门晦涩难懂的科学,更兼有深奥枯燥的数学推理。但有一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那就是茅老著的《生活中的经济学》。 2004年5月,我刚到20世纪思想文库编委会不久,就接受了一项全新的任务,为《生活中的经济学》改版,这是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制订的。初阅此书,爱不释手,确实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这种话“家常”式的随笔,点化了我的心灵。于是我试着与茅老联络,但心中充满了惶恐,像茅老这样德高望重的学界泰斗,愿意同我这个无名小卒交流吗?我们本来就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接通了茅老家的电话,简单地说明了我的意图,没想到茅老欣然同意我的看法——为此书配上国外风格的漫画、增大开本,唯一不同的看法是:茅老不再为此书作再版序。茅老很耐心地为我作了解释:严格来说。这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版,只是增加些插图,内容上并没有改动——既没有增加内容,也没有删改,何况原来的第二版已经有再版序。等到书排版好后,考虑到印张较多,暂定价为28元,作为第三版。在征求茅老意见时,茅老说:“将书改为第三版不太适合,因为内容没有增加,有欺骗读者之嫌;其次是定价有点高,从原来的20元一下提高到28元,对读者来说不好接受。”之后,我们觉得很有道理,就仍沿用第二版名,定价调为26元。 在茅老心中,时刻装的是别人,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这是何等的胸怀。即便在他遭受了“文革”浩劫之后也从不怨恨别人。 这一次,我欣然受命为茅老整理他近两年来的随笔,我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也明白自己所要承受的压力,我会把这种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在得到茅老的初步肯定之后,我信心百倍,终于有了现在这本《感悟世界——我的新经济观》(茅老亲自拟定的书名)。 就用《诗经》的一句话来表达我的崇敬之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书评(媒体评论) 在中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外资和民营企业的投资是相当有效的。不过这部分资金不是可动用资金的主要部分。另外,国营企业也不是百分之百地糟糕,好的企业也是有的。 ——《中国经济增长的金融分析》 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矛盾,地方政府一方面希望吸收资本(特别是外资),繁荣本地经济,可是另一方面又用专政手段侵犯民营企业的权利。 中国民营企业的历史不长,这些企业是在一个很不利的外部环境中,是在夹缝生长起来的。他们非常脆弱,没有品牌,没有够用的资本,有的只是肯干和冒险精神。 ——《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困惑》 我国当前的个人所得税并不能起到控制贫富差距的作用。虽然有累进制所得税,但是对真正高收入的人,征税征不到他们。目前的所得税累进制,主要适用于工资。而高收入人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并非来自工资,而是来自其他所得,特别是资本所得。 ——《缩小贫富差距之道》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