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当你烦躁、无聊的时候,不妨和自己对话,使自己与自己亲密接触,静下心来聆听自己心灵的声音。问问你自己:我为何烦恼?我为何不快?我满意这样的生活吗?我的待人处世错在哪里?我要的是自己现在这个样子吗?生命如果就这样结束,我会不会遗憾吗?人生至此,我得到了什么?我还要什么?我还想追求什么?……
这样,我们可以慢慢修炼自己曾受伤的尊严,可以毫无顾忌地“得意”,可以一丝不挂地剖析自己。有位著名作家也说过这样一段话:“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如果我们能成功地说服自己、感动自己、征服自己,人生还有什么样的问题是我们不能战胜的呢?
为别人开一朵自己的花,许多陌生的人就会靠近你的花朵来;为别人开一朵自已的花,许多陌生的心灵就会靠近你的心灵来;为别人开一朵自己的花,春光就会到你的花蕊中驻下来……
谁能向世界敞开自已心灵的花瓣,岁月便会赋予它最美最甜的沉甸甸的果实。
一种生活,如果我们逃避不了,就想着为它添一把碧伞,加一盏红灯吧。我们改变不了生活的境遇,却可以改变生活的方式;我们无法左右一生的命运,却可以主宰一天的心情。_而这恰恰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碧伞红灯,它可以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觅到富有趣味的闲适,在枯燥的内心中安享盎然蓬勃的恬淡。
迎着阳光开一扇窗棂
朋友买了一套房子,地段不错,格局也十分合理,唯一的遗憾是光线不太明朗,几扇窗子都掩在附近几幢高楼的阴影里,晴天时还可以,一遇雨天或天气不好的日子,屋里的光线就十分差,就是白天对窗读书,也常常需要拧亮台灯。
朋友对此十分烦恼。
一天,他请一帮老同学到家里小酌,朋友们看了他的一个一个房间,都点头称道不错。他说:“格局不错,就是光线太差。”一位搞装潢设计的同学听了,仔细在朋友的房间里看了又看说:“光线差是因为你留错了窗子。”
他不解。那位搞装潢的同学指点说:“迎着阳光的地方你没留窗子,没有阳光的地方你偏偏开了窗子,室内怎么能明朗呢?”过了几天,那位搞装潢的同学带了一帮人来,要帮朋友重新开几扇窗子。朋友和他的家人担心地说:“方位不对,怎么能开窗呢?”
那位同学笑笑说:“什么方位不对?你要想让室内光线明朗,就别管什么方位,迎着阳光开窗就行了。”同学在墙上重新设计了几个开窗的位置,有几扇是迎着早上太阳的,有几扇是迎着上午太阳的,还有几扇是迎着傍晚斜阳的,设计好后,同学就指挥那帮装修工人砰砰当当打墙,只半天的工夫,就在原来没窗的墙上打开了十几扇窗子,室内的光线一下子就明朗起来了。朋友很兴奋,邀我到他家去小坐,指着东墙上新开的窗子说,清晨太阳一跃出地平线,那明媚的光线一下子就穿过东墙上的窗子射到屋里来,照在床上、书桌上,甚至洒在睡梦中家人安详的脸上;中午和下午时,太阳从面南的几扇窗子斜射进来,照在室内的墙上和地板上;到了傍晚,一抹夕阳从向西的窗子飞进来,把屋子里涂得金碧辉煌。就是在雨天,屋子里的光线也不差,可以临窗看无边无际的雨幕,也可以临窗看迷蒙的远山。朋友感叹说:“没想到只是开了几扇窗子,屋里原本的沉郁生活,一下子就变得充满诗情画意和阳光明媚了起来。”看着朋友感慨不已的样子,我想,如果我们能迎着阳光给我们的心房开几扇心窗,那将会怎样呢?
可能因为开错了窗棂,我们只看到了生活的沉重和生命的阴郁;可能因为开错了窗棂,我们只看到了岁月的阴影和社会的阴云;可能因为开错了窗棂,洒进我们心房的只是尘世的炎凉和命运的孤寂……
但如果能迎着阳光给我们的心灵打开一扇窗子,那么,温暖的阳光会洒进来,和煦的微风会拂进来,轻柔的月光和星光会飘进来,生活和生命是明媚而温暖的,这个世界是缤纷而七彩的……
不要埋怨世界,也不要叹息命运,许多时候,只是因为我们心房的窗棂开错了地方,如果我们能迎着太阳给自己开一扇新窗,那么快乐和幸福便会洒进我们的心灵中来,那么我们将看到生活和命运如诗如画的温馨风景。
幸福,只需要我们给自己的心灵迎着阳光开一扇窗棂。
上帝不敢辜负信念
15世纪中叶的一个夏天,航海家哥伦布从海地岛海域向西班牙胜利返航。
怀着又一次航海探险成功的喜悦,哥伦布率着他的船队在风平浪静、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海上像海鸟一样轻松地游戈。经历了惊涛骇浪的许多船员都在甲板上默默祈祷:上帝呀,请让这煦暖的阳光一直陪伴我们返回到西班牙吧!
但船队刚离开海地岛不久,天气就骤然变得十分恶劣了。天空集满了一团一团苍黑的浓云,远方的闪电,不停地驱赶着巨大的风暴,狰狞地从远方的海上向哥伦布的船队迎头击来。 这是一场惊涛裂岸般的特大风暴。恶浪迭起,惊涛咆哮,一道道翻腾的浊浪呼啸着拍向哥伦布船队的一艘艘已经千疮百孔的木船,喷溅的海水跃上了船舷和甲板,几个还没来得及落下的船帆的桅杆在暴风雨里嘎咧咧地折断了,几只海鸥凄叫着被暴风雨卷入汹涌的波涛里。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哥伦布的船队瞬间就被冲击得七零八落,就像几枚飘落在海上的树叶。
这是哥伦布航海史上遭遇的最大一次风暴,有几艘船已经被排浪打翻了,只一闪便沉入了大海的深渊。船长悲壮地告诉哥伦布说:“我们将永远不能踏上陆地了。”
哥伦布知道,或许就要船毁人亡了,他叹口气对船长说:“我们可以消失,但资料却一定要留给人类。”哥伦布钻进船舱,在疯狂颠簸的船舱里,迅速地把最为珍贵的资料缩写在几页纸上,卷好,塞进一个玻璃瓶里并加以密封后,将玻璃瓶抛进了波涛汹涌的茫茫大海。
“有一天,这些资料一定会被冲到西班牙的海滩上!”哥伦布肯定地说。
“绝不可能!”船长坚定地说,“它可能会葬身鱼腹,也可能被海浪击碎,或许会深埋沙底,但它绝不可能被冲到西班牙的海滩上去!”
哥伦布自信地说:“或许是一年两年,也许是几个世纪,但它一定会漂到西班牙去,这是我的信念。而上帝可以辜负生命,却绝不会辜负人坚持的信念的!”
幸运的是,哥伦布和他的大部分船只都在这次空前的海上风暴里死里逃生了。回到西班牙后,哥伦布和船长都不停地派人在海滩上寻找那个漂流瓶,但直到哥伦布离开这个世界时,那个漂流瓶也没有找到。
在哥伦布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拉着船长的手,依旧充满自信地说:“那个漂流瓶终有一天会被冲上西班牙的海滩的,这是我的信念。上帝可以辜负生命,但他绝不会辜负人的信念!”哥伦布去世了,船长还一直派人不停地在海边寻找着那个漂流瓶,但直到船长也离开这个世界时,那个哥伦布的漂流瓶依旧杏无音讯。船长把哥伦布自信的话和寻找漂流瓶的使命告诉并嘱托给了自己的儿子,他们一代一代的人坚持在西班牙的海滩上寻找着。同时,他们也寻找着“上帝会不会辜负人的信念”的确切答案。
1856年,大海终于把那个漂流瓶冲到了西班牙的比斯开湾,而此时,距哥伦布遭遇的那场海上风暴,已经整整过去了三个多世纪。上帝不会辜负人的信念,上帝没有辜负哥伦布的信念。
是的,上帝是不会辜负生命的信念的,在飘飘摇摇起起落落的命运里,只要你信念的灯闪烁着,只要你信念的灯燃亮着,你就一定能够抵达你期望的驿站,你就一定能够梦想成真!
尊严是一笔财富
日本著名的西武集团公司,一直是日本企业界长胜不衰的著名典范。西武集团近百年来都保持着一个别出心裁的传统习惯,那就是公司每吸纳一批年轻的新职员,公司都要为他们举行一个“擦皮鞋”入社仪式。
每当举行“擦皮鞋”仪式时,公司德高望重的董事长都要招集齐西武集团旗下85个分公司的全部经理和所有老资格的高级职员们。在入社仪式上,给他们每人发一把鞋刷和一瓶鞋油。仪式开始时,由董事长亲自带头,所有的经理和高级职员们弯下腰去,蹲在地上为每一位新职员认认真真擦皮鞋。给新职员们擦亮皮鞋后,董事长、经理和那些老资格的高级职员们,在征询那些新职员满意后,把鞋刷、鞋油都郑重地交给那些新职员们,然后由新职员们弯下腰去——为董事长、经理和老资格的高级职员们擦皮鞋,如果谁有一丝没擦到的地方,这些经理和高级职员便会立刻提出来,督促这位新职员为自己认真擦净。
不少人曾对西武集团的这种怪诞新职员入社仪式冷嘲热讽,说身为董事长、经理和公司的老资格高级职员,反倒要弯下腰去为那些乳臭未干的新职员们擦皮鞋,是十分有失尊严的行为。也有人说这些刚要参加工作的新职员,刚接触工作,就是给上司们擦皮鞋,是一种有失自己人格尊严的做法。甚至有人讥讽说:“为给新职员们擦一次皮鞋,西武公司把经理和高级职员们招回公司来,付出一大笔价格不菲的车船费,十分地得不偿失,是一种愚蠢透顶的仪式。”但西武集团公司不这么看,他们认为“擦皮鞋”入社仪式是十分必要的,公司董事长说:“让新职员给经理和老资格的高级职员们擦一次皮鞋,能使这些经理和高级职员们明白,自己的尊严和人格是来自自己下属的职员们的,使他能够善待自己的每一位下属。让经理和高级职员们为新职员们擦一次皮鞋,能够使这些新职员们知道,在西武公司,他们自己是有人格和尊严的,他们的人格尊严是来自于勤勉工作,不辜负自己公司和上级对自己的工作厚望。”的确,近百年来,在西武公司的全部发展过程中,没有一个职员跳槽离公司而去的,也没有一个人才因为猎头公司许诺给优厚薪金而背弃西武公司的。西武公司内部上下级关系融洽,新老职员团结、勤勉,公司业务一直长盛不衰,呈蒸蒸日上的趋势,是许多有才华的青年人趋之若鹜的首选工作公司。许多人在回答为什么首选西武公司时都回答说:“生活和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追求优厚的薪金,而是为了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西武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微笑着说:“而我们做到的不过是让每一个人都看到自己的人格和尊严是从哪里挣来的。”
“擦皮鞋”仪式,是西武公司将追求人格和尊严转化成勤勉工作动力的转化器,也是西武集团公司久盛不衰的传统法宝。
P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