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玩转欧洲十四国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汪虹
出版社 苏州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年届七旬,跨出国门,历时3个月,玩转欧洲14国,记下了5本旅途见闻,拍摄了5000多张照片,回国后写成了一部20多万字的《玩转欧洲十四国》。这,无论就人生经历而言,还是就这部游记的价值而言,都是作者人生旅途的一段精彩。让我们在阅读这部作品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一段精彩有趣的旅程吧。

内容推荐

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确切记述,对旅途见闻的客观评介,向人们具体地展现了欧洲的风物,欧洲的风情,欧洲的风尚和欧罗巴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书中丰富的地理知识、历史知识、科学知识,以及优美的故事传说、经典的名人佚事,增强了作品的立体感、厚重感,读来令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从内容上说,它的欣赏价值体现在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独特的人生体验方面,亮点纷呈,精彩纷呈。从表述上说,它就是一部优美的散文,笔端有神气,文章有灵气。质朴的文字,白描的手法,轻松裕如的叙事方式,娓娓道来的行文风格,反映了作者较高的文学修养。

目录

序言

前言

一日三国中法德,大气巴黎的第一印象

初识汉堡

七湖之城什未林

探访波茨坦

我眼中的柏林

木桩上的首都阿姆斯特丹

小巴黎布鲁塞尔

最佳人居地海牙和鹿特丹

莫扎特的故乡萨尔茨堡古城

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

百岛之城威尼斯

神奇的国中之国梵蒂冈

两千七百年历史的罗马城

徐志摩的翡冷翠

比萨斜塔和奇迹广场

加尔达湖和因斯布鲁克

梦幻般的新天鹅堡

百万人口的超级村庄慕尼黑

穿越德国,回到汉堡

欧洲地势最高的首都——马德里

多元文化的托莱多古城

西班牙的发源地——塞维利亚

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

地中海的曼哈顿——巴塞罗那

爱琴海上的峭壁白屋——圣托里尼岛

悬在空中的修道院——希腊迈泰奥纳见闻

神话和古迹的宝库——伯罗奔尼撒半岛

从神话中走来的雅典城

希腊的苏尼翁角

再访柏林

德国的绿色大都会——汉诺威

北德明珠策勒

传统和现代和谐的古城吕贝克

美人鱼的故乡哥本哈根

在莽莽的森林和波罗的海上穿行

令人惊叹的赫尔辛基

梦想之都斯德哥尔摩

挪威森林中的奥斯陆

三国一日,又回汉堡

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不来梅

一席流动的盛宴

轻盈、雅致的科隆大教堂

马克思的故乡特里尔

欧盟国民最富裕的小国——卢森堡

默兹河的女儿——狄南统小镇

比利时保存最完好的古镇——布鲁日

关于人口和城市布局的随想

在汉堡的日子里

温馨的祝福

试读章节

2006年5月19日,我和我的先生魏秉和以及我们的孩子,踏上了前往欧洲的旅程。中午12点,我们到达了这次出行的第一站上海。

我们的孩子是专程从德国回来接我们的,他实在不放心让我们在法国巴黎的戴高乐机场独自转机。戴高乐机场太大了,作为世界第二大机场,说起来只有3个航站楼,其中1号航站楼是一个10层的圆形大楼,周围有7个卫星建筑群环绕,每个卫星建筑都有4个门。2号航站楼有A、B、C、D、E、F共6个不同的候机大厅,每个候机大厅又有几十、上百个登机口。再加上3、号航站楼,实际上戴高乐机场就相当于有了8个航站楼,几百甚至上千个登机口,不熟悉情况的人还不是如同到了迷宫一般?尽管我孩子早就把戴高乐机场的有关信息和图片从网上传给了我,尽管我已经仔仔细细地把机场信息研究了好多遍,知道我们这次转机只涉及2号航站楼的c厅和D厅,但是C厅几十甚至上百个登机口,D厅又是几十甚至上百个登机口,我和老魏都不懂英语,遇到问题无法问讯怎么办?听说我孩子的一个在德国上班的同事尚且在戴高乐机场迷路,更何况我们都已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又是第一次出国,还不懂外语。孩子越想越不放心,还是不顾一切地回来接我们了。孩子对我们的担心和孝心,只有当父母的心知肚明啊,除了感谢和感激,我还能说什么呢?

当天下午6点20分,在陕西南路附近与松本先生相聚。松本是我在1964年时的学生,如今当然早已是成人,是丈夫,是父亲,更是在中国独资开办公司的日籍华人了。听说我们马上要去欧洲,他是专门来为我们送行的。做教师本不是我年轻时的初衷,然而,历史的原因让我走上了教学岗位。对工作的认真,对学生的真诚和关爱让我赢得了无数学生的友谊。松本,也就是梅生,只是其中之一罢了。除了吃饭饯行,松本还给我带来了日本产的电池,因为我的腕式血压机要用,还给我带来了两大包压缩青菜,说是去欧洲会用得着的。可惜我们的行李已经超重,只能带走了电池而留下了青菜。后来到了德国,我们才意识到松本的用心,在国外,在欧洲,最贵的,也是最需要的便是蔬菜啊,可那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晚上8点50分,孩子预定的大众出租车来接我们了。一个小时后,我们就到了浦东国际机场。领取登机牌,托运行李,进关安检,找到登机口,很顺利地办好了一切登机手续。由于我们乘坐的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飞机要从成都回来,原本晚上23点55分就应该起飞的MU553次航班误点了。直到深夜将近1点,我们的飞机才到位。东航空姐的服务态度不错,化解了我们延迟起飞的不快。飞机在5月20日凌晨1点15分才移动,1点26分才升空。所幸的是,飞机升空以后一直很顺利。没过多久,飞机就升到了一千多米的高空,并且不断地继续攀升,直至升到八九千米的高处,同时以每小时790多公里的速度向北、向西飞行。虽然机舱外的温度已是零下55度,机舱内却温暖如春,衬衫加一件外套就行了。东航的飞机条件很好,机上安装了好几台电视,不管坐在什么地方,都能从电视上看到飞机飞行的路线、高度、速度和机舱外的温度。

我们上飞机不久,空姐就供应我们晚餐了,是米饭,还有鸡蛋、四季豆,有水,有饮料,还有西瓜。可能是第一次做长途飞行吧,虽然我已经将近20个小时没有合眼,平时养成的午睡也没法顾上,可我居然一点睡意也没有。机舱里很安静,可以不断地在电视上看到飞机的航程。飞机经过北京,经过俄罗斯莫斯科附近的沃洛达格,经过圣彼得堡,经过芬兰的赫尔辛基,经过瑞典斯德哥尔摩附近波罗的海上哥德兰岛的维斯比。令我奇怪的是,我原以为从上海起飞已经是深夜,是凌晨,向欧洲飞行,又是在第二天的清晨到达巴黎,那么,我们的飞机应当一路都是在黑夜航行。可事实上,我几次打开舷窗,看到的都是清晨或是白天的样子,有时还有阳光照耀着,机翼泛着金色的光芒。正当我跟孩子讨论这个问题时,机长在广播里告诉我们,离巴黎只有两个小时的路程了,也就是说,只有1368公里了。同时,机舱里的灯也一下子亮了起来,美丽的东航空姐又开始忙碌了。我们在波罗的海上空吃了早餐。早餐比昨天的晚餐丰盛多了,主食是面条、米饭,副食有香肠、肉片、鸡蛋、土豆、四季豆,还有蛋糕、奶酪和西瓜。孩子提醒我把手表开慢六个小时,因为上海跟巴黎、汉堡的时差正好是6个小时。我一看手表,已是上海时间上午11点30分了,我赶紧倒拨到清晨5点30分。在兴奋与期待中,时间过得特别快。当我们吃好早餐时,离巴黎只有700多公里了。P1-3

序言

年届七旬,跨出国门,历时3个月,玩转欧洲14国,记下了5本旅途见闻,拍摄了5000多张照片,回国后写成了一部20多万字的《玩转欧洲十四国》。这,无论就人生经历而言,还是就这部游记的价值而言,都是作者人生旅途的一段精彩。

作为这部游记的第一读者,我看到了作者旅行家的兴致、观察家的专注、社会学家的责任意识以及散文家的文采。

纪实性是这部游记的显著特色。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确切记述,对旅途见闻的客观评介,向人们具体地展现了欧洲的风物,欧洲的风情,欧洲的风尚和欧罗巴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书中丰富的地理知识、历史知识、科学知识,以及优美的故事传说、经典的名人佚事,增强了作品的立体感、厚重感,读来令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欣赏性是这部游记的又一特色。从内容上说,它的欣赏价值体现在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独特的人生体验方面,亮点纷呈,精彩纷呈。从表述上说,它就是一部优美的散文,笔端有神气,文章有灵气。质朴的文字,白描的手法,轻松裕如的叙事方式,娓娓道来的行文风格,反映了作者较高的文学修养。

文章中一串串耀眼的思想火花,更增强了作品的议论色彩和思想深度。比如,作者目睹了比萨斜塔,从而产生了“斜才是它的动人之处”的灵感和“民族的,才是国际的”体会;参观了马克思故居博物馆,由衷地赞叹:“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像卡尔·马克思那样属于整个世界,也影响着整个世界。”站在奥地利、意大利、斯洛文尼亚三国的交界处,就油然而生一种愿望:“如果有朝一日,世界各凰都能莓来自如,那该多好啊。“见识了巴黎小火车上的乞丐、鹿特丹瘾君子吸食大麻的丑态、阿姆斯特丹的红灯区,又很自然地想到“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是想象中遍地是金的天堂?”,“西方国家并不都是文明、先进、富裕的”。我们还从作者对苏州老城区的依恋中,从对中国饮食的赞美中,从见到阿姆斯特丹杜莎蜡像馆中胡锦涛总书记形象的兴奋中,体会到了作者浓浓的中国情结。缘事说理,自然生动,让人在顺理流畅的议论中与作者产生共鸣。

随着改革开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一种产业而蓬勃发展。我们在肯定《玩转欧洲十四国》的认识价值和欣赏价值之后,也不能不提及这部作品作为一种旅游资源的价值。景点是资源,游记也是一种资源。对于旅游者来说,这部作品无疑是一个忠实的导游和讲解员,其中,作者的经验或教训,欢乐和忧伤,也一定会给出游者有益的启示。而对于旅游业的从业青,旅游经济的研究者来说,这部作品又提出了不少现实的课题。比如,旅游观念的更新和定位,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旅游市场的开拓和管理,旅游服务的规范化、现代化等。即使是对于没有机会出游的人来说,阅读这部作品也会是一种对艺术的品味。

让我们在阅读这部作品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一段精彩有趣的旅程吧。

王超

2007年4月

后记

在我们的热情鼓励下,汪虹老师的这本《玩转欧洲十四国》终于出版了。透过那一行行优美而精致的描述文字,一张张风光旖旎的异国图片,我们再次真实地感受到老师的那份情怀:热爱生活,勇于探索,乐观向上,追求卓越,充满爱心。

这是一份美好的记忆,一份珍贵的收藏。

今年3月,昔日同窗好友潘勇、丁树林和汪老师、魏老师在苏州太湖之星别墅潘勇家中聚会,共叙师生之情。姑苏城外,太湖之滨,涛声阵阵,春光无限。大家漫步在西山岛的太湖岸边,徜徉于千年古树之下,畅谈人生理想、国家社稷、历史文化;又谈及母校旧事、人物变迁。大家无不感慨时光流逝,今昔巨变。而阅历和年龄俱增的我们,惊喜地发现了和老师更多的共同话题、共同见解和价值理念。

又想起2005年秋天,陈靖丰一家、于剑华一家、丁树林一家和汪老师、魏老师在上海两次聚会的情景。一次在南京路的梅陇镇广场,一次在虹口的美林阁酒店。那时,老师在上海的任教生活已有五六年,她和我们谈起了二次退休的计划,重返盐城的打算,以及出国旅游的想法。当时我们就鼓励老师二次退休后写教学教育日记,写游记出版。

又想起8年前汪老师夫妇俩初到上海,在植物园的老师宿舍,在我们上海工作的同学家里多次聚会、聚餐的日子。还有盐中,我们的母校……毕业前后,点点滴滴,既久远,又清晰。

同学们聚会时,大家常说的是,老师总是关心弱者,成绩不好、家庭困难、思想落后的“三类分子”,仿佛都成了班主任汪老师的“最爱”。在她那里,既管学习,也管生活,更管思想。毕业了,老师还带着我们一家一家走访那些“三类分子”,分析每个人的成长,总结教育的得失,检讨自己的工作,仿佛还是大家的班主任……22年了,仿佛就在昨天。这种回忆,已在潜移默化中融人并坚实了我们生活的底蕴,既是对老师在我们成长阶段给予的关爱、教诲的深深感念,又常常激发起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苏州是个有特殊意义的城市,她是汪老师的故乡,是丁树林的祖籍地,是潘勇大学时代的城市和现在事业、生活的家园,还是我们在苏州、上海工作的同学经常的休闲度假之地,当然,每次总是热情好客的潘勇、魏玲夫妇做东。今年3月,我们还是在苏州太湖之滨的聚会中,落实了协助汪老师出版游记的各项事宜。

苏州是千年古城,世界文化遗产,集大自然的湖光山色、历史文化、现代经济于一身。如今,美丽的苏州城也见证了我们汪老师生平第一本书的出版,见证了我们上海、盐城和苏州的师生朋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美好时光。

在这里,手捧老师的新书,闻着那油墨的清香,回忆起老师勤奋、辛劳,充满关爱,才华横溢、执着坚强,桃李满天下的美丽人生,既由衷地欣慰,也深深地祝福,祝老师身体健康、生活幸福、永远快乐。

丁树林

2007年8月8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5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