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留守母亲--灵魂深处的感动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琳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写留学生生活的书。而且写的是一个小小留学生。

中国学子留学现象,虽说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的热门话题,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内中的若干故事仍是陌生的。当将一个不满十四岁的小小孩子送往大洋彼岸、异国他乡,将是怎样的人生里程?我想我们从这本书里,会读到非同一般的人生经验。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母亲将自己的孩子送出国门、又一笔一划记录着母子之间通讯往来和心灵感应的书。这本书的文字将会浸染着怎样的情感?这将是许多此类书籍无法相比的,血浓于水是永远也推翻不了的存在。

这是一本写留学生生活的书。而且写的是一个小小留学生。这本书,如果仅有浓烈的思念之情和奋斗之苦,便没有多少存在的意义了。大凡写留学生生活的书,主题无一不是思念与奋斗。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写出了一种不俗的境界——那便是母亲与儿子在思念和奋斗中的共同成长。

目录

前言

母亲是榜样

母亲寄语

试飞——初出茅庐小试身手

启程——放飞前的准备

放飞——儿子像雄鹰般飞翔在他人生的旅途上

寄宿家庭

再见!佛罗里达州

暑假第一站——洛杉矶语言学校的日子里

暑假第二站——在汤姆安坷家

你好!爱伦私立学校

搬出学校闹独立

电脑风波

人住教授家

靠近母子团聚的日子——母亲赴广州领馆签证

母亲启程赴美

母子在美国团聚

计划安排去旅游

出游第一站——休斯顿印象

拉斯维加斯印象(一)

拉斯维加斯印象(二)

母子同游——美国大峡谷

迪斯尼乐园

好莱坞环球影城

母子同遇故乡人

校园梦境——参观儿子就读的学校和教授就职的大学

华夏家庭——教授家里的大家庭

母亲的祝福

后记

读后

试读章节

我只是希望,我的儿子长大成人后,我在他心里的空地和心灵中留下的爱,成为他人生不可动摇的信念。

母亲寄语

今生我非常有幸能成为我母亲的女儿,能成为我儿子的母亲。

常言遭: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是啊!每个人的出身是由不得自己的意愿而可选择父母的,这是千年修来的“缘”,想跑跑不了,想躲也躲不掉。如果来生有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再次选择今生这个样子。

我从我母亲那就一直翻着她这本书,书的每一页都记载着我母亲的亲切、温暖、勤劳、无私、坚强、勇敢和伟大,也记录了妈妈的一些欠缺、不足和曾经带给我的烦恼。

同样,我的儿子也正在看着自己母亲这本书:我也在用自己的心灵和行动不知不觉地谱写着这本无声无字的书。这本书,就同我看着我母亲一样伴随着孩子一天一天成长。

这本书写得是否精彩,只有孩子最清楚,因为这本书是真实的记载着母亲的成功与失败。

我只是希望,我的儿子长大成人后,我在他心里的空地和心灵中留下的爱,成为他人生不可动摇的信念。

我希望我的儿子成功,而成功的后面有着母亲付出的巨大爱和儿子付出的巨大努力和艰辛。母亲对儿子的成功教育就是对自己人生的理解。

也许我天生好强,我既然做了母亲,我就应该做最好的,我既然培育了儿子,那我的儿子就该是最强的,最棒的。

我不奢望孩子今后对自己有着什么样的感激和报答,只是想当他回过头来寻找母亲在自己生命里镂刻下的每一丝一缕的印记时,他发自内心地说:我的妈妈,我下辈子还是要选她为我妈。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从我生下儿子的第一天起,我就期待着儿子的成功,甚至为儿子编织起他未来的梦。我看着儿子一天一天地长大,我拥有一份幸福,找到了一份快乐,对我这个女人来说是最真实的。我和大家一致公认:我是一个快乐、幸福的女人和母亲。然而,当我孩子很小的时候,我的家像阳光下五颜六色的肥皂泡,顷刻间就破碎了,同时击破了我儿子幸福的家庭,使我们这个原有爱的家庭发生了毁灭性的打击。是我的儿子,伴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孤独和艰难困苦的日子,正是因为我的爱儿,我才感悟生命的意义。同时我感谢我的父母,是我的父母让我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工作和学习。

在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发现许多单亲家庭的孩子会因为缺少父爱或者母爱而变得心理失衡。孩子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自卑,情绪低沉,性格孤僻。我担心我的孩子会产生这种心态,如果小孩子的心灵一旦被扭曲,心理变态,会严重影响其感情、意志和品格的发展。既然自己不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我发誓:我要给我儿子双倍的爱,给予他亲人们关爱的亲情,给予他最好的教育,让他在最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让他快乐、幸福地生活。

我一步一步地迈出脚步,去履行我的承诺,我才知道母亲的含义。当我把孩子送出国留学,今天蓦然回首,我才发现,我是一个母亲,是一个单亲家庭的母亲,是一个留守母亲,是一个不但要养活自己和儿子,还要养好、教好、培育好孩子的母亲,并且在儿子的眼里必须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母亲。

我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我希望他成材,希望他成功,我对儿子说:你必须成材,你必须成功。

“我实在输不起”我对儿子说,“你是妈妈今生唯一的一个孩子,一个孩子的成功就是百分之百的成功,一个孩子的失败,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

“我只拥有你这一个孩子,我不可能像拥有两个以上孩子的母亲那样,对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希望,东方不亮西方亮,这个孩子不行,还可以指望另一个。我只能在你身上“孤注一掷”地培养你、教育你,塑造你的未来,也意味着是我的和国家的未来。”

我在企盼着孩子的成长和成功,孩子也正在茁壮成长,迈向成功。P4-6

序言

这是一本写留学生生活的书。而且写的是一个小小留学生。

中国学子留学现象,虽说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的热门话题,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内中的若干故事仍是陌生的。当将一个不满十四岁的小小孩子送往大洋彼岸、异国他乡,将是怎样的人生里程?我想我们从这本书里,会读到非同一般的人生经验。

这是一本母亲将自己的孩子送出国门、又一笔一划记录着母子之间通讯往来和心灵感应的书。这本书的文字将会浸染着怎样的情感?这将是许多此类书籍无法相比的,血浓于水是永远也推翻不了的存在。

这本书,如果仅有浓烈的思念之情和奋斗之苦,便没有多少存在的意义了。大凡写留学生生活的书,主题无一不是思念与奋斗。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写出了一种不俗的境界——那便是母亲与儿子在思念和奋斗中的共同成长。

儿子在母爱和异域文化中成长。

母亲在儿子的进步和影响中成长。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命题,是一种精神品格的升华。

当科技进步使地球变成村落,千万里的往来也不过是昼夜之间时,漂洋过海再也不会成为传奇。

而超越国界和文化的成长倒是可以成为传奇。这种新传奇的力量在于中西文化的互补和沁透。这种互补和沁透是当今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极其需要的。

我欣喜地领悟到了这本书给我们如春风般甜润的启示。仅凭此,便有了这本书存在的坚实的理由。

或许此序挂一漏万。但窥一管,足可观全豹矣。

后记

曾经有一段时间,仿佛下了决心般准备花时间,实实在在定下心神,去思考,我在干什么和其他一些类似的务虚问题,与其他诸多下了决心去干的事,如写下我这个母亲送孩子去留学的心灵感概。这一字“计划”终究慢于“变化”还是泡了汤。期间的原因,除了自己工作忙之外,还因为我知道去直面这些事情,肯定很难、很辛苦,艰难和辛苦倒不怕,担心的是自己第一次运行操作这件事毫无经验,虽然这是一件颇为重要的事。

促成我非下笔不可的是一个与我儿子同龄的男孩,因为这个男孩正处于逆反心理非常严重时期,与母亲的矛盾尖锐到了要脱离母子关系话题份上,男孩就读的学校办公室莫主任非常焦急,巧遇我刚从美国探亲回国,莫主任请我去帮助这母子俩,并让他俩从我对我儿子的教育中得到某些启迪和帮助。

我的介入冠冕堂皇充当了连接这男孩和他母亲的桥梁,通过我亲身的经验和对儿子的教育来感动这母子。

后来,母子和解,皆大欢喜。我成为了这个孩子的知心阿姨,这位母亲的贴心姐妹。

再后来,这个男孩告诉我,他班上的好多同学都想亲耳聆听我和儿子的故事,同学们都想有和儿子一起成长的母亲;而这男孩的母亲也同时要求我去帮助像她那样有着同样问题的母亲,她们也非常想做一个能读懂孩子的母亲。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绝对是我意料外的事。

时代不等人,孩子们已经走到我们前面去了,作为母亲、作为社会责任人,必须有一种超越自我的紧迫感。

我们的孩子需要的是陪自己一起进入新世纪的、具备有新知识、新思维、掌握新方法、展示新技能、富有创新精神的母亲。仅仅凭着热诚、凭着苦干实干、流血流汗,还像原来那样工作已远远不够了。

面对这些,我于是悄悄地许下一个宏愿:把这刻骨铭心的母子之情,母亲留守在后方对儿子的牵挂和无尽头的思念以及对独生子女整个潜意识的教育写成文字。

想让我的家人读,让我儿子从中体会到母亲的操劳和对他的倦倦之情及无限爱意之心;想让我的母亲读,让她为有这样一个女儿人到中年时期还拼博奋斗、努力学习进取而感欣慰;想让那些即将准备出国的同龄人和他们的家长们读,多多少少有点参考价值和精神准备;想让那些不准备出国但同样对留学生活充满好奇的孩子们读,让他们了解走出国门的孩子,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潇洒、那么浪漫。

当我把这些杂乱无章,毫无头绪的案例摆在桌前,不知所措。

于是,苦思冥想,请来宾市文联的优秀青年作家唐佐军来做现场指导。

于是,便有了动笔前整个文章的构思和框架,这远远还不够,最重要的是作家小唐的一句“琳姐,你的文笔这么流畅,思路这么清晰,不把它公布于众,你不觉得可惜吗?更何况这是社会责任对你的要求,也是大家的需要。”

天啊!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作家,用他独慧的眼光来鼓励鞭策我,我受宠若惊倍感欣喜,欣喜之下,“责任”两字放我双肩,这是我应担当的重任。情形之下,便是小心翼翼的运行。

整个文章从计划到产出共用了一百天的时间,而真正挂在心上的是,寻找出版过程曲曲折折花费了一年的时间,更神奇的是审核校稿是我第二次探亲在美国完成的,冥冥之中就是要等到这个时间收笔才算圆满。此时,我儿子已经是休斯顿大学里一名大学生,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了政府奖励外国学生的州内学费。我母子俩实现了第二次见面时承诺的诺言,各自拿出了自己的见面礼……

写自己经历的真实东西,只需感情的红线把一个个故事连起来,就是一串漂亮的珠子,尽管手工粗糙,但它原汁原味,希望大家喜爱!  感谢我的同事刘莉,她在我鸡爪字体上能辨认我的文稿,文章的大部分打字工作属她。

感谢唐佐军兄弟,广西文学出版社资深编辑陈红,欧玉作家把我引上文学这条路;感谢广西电视台新闻主持孙勇、赵琳的鼎力相助。

感谢湖南省文联副主席、作家彭见明拨冗作序。

感谢自始自终帮助过我的朋友、家人和儿子对我的支持。

感谢市委领导对我的厚爱与鼓励。

感谢自己的坚持。

此篇文章得以面世,不胜感激。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父亲和母亲。

女儿永远爱你们!

琳琳

2007年4月6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3:2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