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研究了屈原为什么选择溆浦作为自己流放的栖身之地,屈原在溆浦生活了多少年,屈原在溆浦创作了多少作品,屈原为什么选择端午节投江,溆浦为什么只过大端午等问题。舒新宇先生认为,屈原所谓流放,只是被逐出京城,至于到什么地方,屈原有决定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破解屈原溆浦之谜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舒新宇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研究了屈原为什么选择溆浦作为自己流放的栖身之地,屈原在溆浦生活了多少年,屈原在溆浦创作了多少作品,屈原为什么选择端午节投江,溆浦为什么只过大端午等问题。舒新宇先生认为,屈原所谓流放,只是被逐出京城,至于到什么地方,屈原有决定权。 内容推荐 我国第一部探讨屈原流放溆浦的专著。 屈原如同曹雪芹和莎士比亚,给世人留下千古名篇,也留下众多千古之谜语。 屈原为什么要选择溆浦作为他流放的栖身之地?屈原在溆浦生活了多少年?屈原在溆浦创作哪些作品?屈原在作品中使用了哪些溆浦方言?屈原为什么要选择五月初五这个凶日投江?溆浦为什么只过大端午?只要解开这些[溆浦之谜],屈原的众多千古之谜便会迎刃而解,大白天下,三闾大夫当会含笑九泉! 目录 序一(方 铭) 序二(陈书良) 引子 第一章 屈原为什么要选择溆浦作为他流放的栖身之地? 一、屈原的流放很自由 二、卢峰仙隐之谜 三、大禹治水之谜 四、追慕尧舜和大禹的美德 五、羡慕彭咸西逝流沙 六、屈原自称是舜帝的子孙 七、难道溆浦会是舜帝死亡之地吗 八、溆浦之行仿如快意的旅游 九、屈原为自己的选择欣喜不已 十、内心深处的神游 十一、前来溆浦寻根问祖 第二章 屈原在溆浦到底生活了多少年? 一、“我将飘然而逝” 二、隐居明月洞 三、民风流俗,宛如画图 四、长达十六年的文学生活 五、郢都陷落,匆匆离溆北上 六、“等到死还不召我回去啊” 七、溆浦人民最先修建招屈亭 八、刘邦为溆浦设县立郡的深层含义 九、楚天今古一亭幽 十、年年烟雾为君愁 第三章 屈原在溆浦创作了哪些作品? 一、溆浦的巫傩唱词和民间歌谣与《涉江》 二、溆浦的山水风情、流风民俗成就了伟大 诗人屈原及其代表作《离骚》 三、溆浦的巫风傩韵孕育催生了艺术奇葩《九歌》 四、“山鬼”秋深啸断桥 五、《国殇》是对溆浦军民的慷慨悲歌 六、庙宇祠堂痛《天问》 七、《桔颂》是对溆浦柑桔的礼赞 八、《渔父》与县城八景“芦潭渔唱” 九、屈原在明月洞为自己《招魂》 十、屈原在溆浦创作的作品目录 第四章 屈原在其作品中使用了哪些溆浦方言? 一、保留了很多上古读音的溆浦方言受到广泛关注 二、善卷把江浙越语带到了溆浦 三、溆浦方言为研究屈原作品提供了一条捷径 四、屈原作品中的溆浦方言 五、屈原格外钟情溆浦形容词的生动形式 第五章 屈原为什么要选择五月初五这个凶日投江? 一、五月五日是上古楚人的凶日和鬼节 二、解开屈原祭日之谜的金钥匙就在溆浦 三、溆浦为什么叫“端阳节” 四、投江日期是屈原的精心选择 五、五月五日会是舜帝死亡之日吗 六、屈原选择凶日投江是为了追随舜帝 七、溆浦过大端阳节之谜 第六章 千年万年祭屈原 一、溆浦人民为屈原解冤 二、溆浦人民奉屈原为驱瘟之神 三、溆浦人民痛恨害死屈原的“楚王” 后记 试读章节 十一、前来溆浦寻根问祖 根据《左传》、《孟子》等典籍提供的资料来看,楚国是“苗族的楚国”。据湘西苗族学者龙文玉先生考证,楚国特殊的教育机构是在苗族民间教育的形式上设置起来的,它又给苗族民间文化教育以深远的影响。这集中表现在“三闾大夫”的官制上。纵观中国历史,横看战国七雄,只有“苗族的楚国”,独一无二地设置了一个“三闾大夫”的官职。“三闾大夫”的名称最初见于《渔父》,从渔父问屈原:“予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的语气来看,这是一个相当高的官职。它的职责,王逸在《楚辞章句序》中注释说:“三闾之职,掌五族三姓,日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励国士。”这说明“三闾大夫”是一个管理教育楚王的同姓同亲、贵族子弟的官职,是一个为苗族杂姓记宗续谱的官职。这就决定了这个教育机构的特殊性,最突出的是思想教育的宗族性。以宗族血统为基本纽带,以宗族利益为最高目标,教育子孙维护宗族的尊严,发扬宗族的战斗传统,发展宗族的各项事业。这种总的指导思想,在苗族先民的部落酋长,诸侯首领的多次谈话中是毫不隐晦的。 公元前1006年,“雾”(苗)的酋长就率领苗族先民参加了武王在牧野誓师讨伐“不信任亲族”的纣王。孑L安国在注《尚书》所记载参加武王伐纣的八个民族时说:“皆蛮夷戎狄也。”《尚书》孔颖达《疏》则解释得更为具体:“濮在江汉之南。”崇山的濮人正在江汉之南。因为当时鬼国联盟的鬼主叫阿濮仡龙芈,因之而得濮人之称。这次武王伐纣,鬼国联盟中,仡黎和仡芈这两个南蛮氏族鬼国功劳显著,武王克殷后,封仡黎为子国,称巴子国,赐姬姓。仡芈封于楚。巴、楚列入“绥服”。巴居渝(今四川重庆);楚居丹阳(今湖北秭归)。其余都鬼主、大鬼主、小鬼主国仍回原地,仍属“要服”、“荒服”。仡芈,熊姓,名绎,其祖先叫鬻熊,即九夷九熊之后。“成王封熊绎做楚蛮小国君”后,不让他参加歧阳大盟会,只让他看守祭神火堆(见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苗族的熊绎对周朝耿耿于怀,教子传孙“怨恨周朝”。西周时期,熊绎的子孙发奋图强,吸收中原文化,丰富苗巫文化,创造楚文化,不断扩大疆域,最后“自称楚王”,立国号为楚,建立了楚国。东周时期,楚君熊通自号武王。“五十一年,周召随侯,数以立楚为王。楚怒,以隋背己,伐随。武王卒师中而兵罢。子文王熊赀立,始都郢。” 自从楚文王熊赀迁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力量逐渐强大,有地千里。到了春秋时期,先后吞并了四十五个诸侯国和小鬼国,疆域很大。仡芈史称蛮芈,确实是南蛮十五个氏族中头个大氏族,以仡芈为首组成南蛮。范文澜的《中国通史》有这样一段话:“在广大的国境内,有苗族、华族和其他小族。居民互相间交流文化,产生以巫文化为主体融合华夏文化的楚文化。楚国八百余年扩张经营,为秦汉创立伟大封建帝国准备了重要条件。七国中秦楚应是对历史贡献最大的两个国家。” 从以上史实看出,楚国贵族确是苗蛮,楚民大部分足三苗降于华夏部落中的荆蛮——桀瓠部落及部分降于华夏部落的山猫部、共工部、鲧部。 据湘西苗族学者龙炳文、刘自齐二位先生考证,楚国初立是周王朝的“绥服”,但崇山仍是“荒服”,不属楚统属,仍是苗巫文化的中心。熊绎就是从崇山越过长江随武王伐纣的。受封于楚后,率一部分南蛮人去楚经营。 周宣王时(公元前827年),楚王族中争王,熊叔堪率一部分芈人回崇山,当时崇山仍是都鬼主住地,是阿濮仡龙芈的后裔继任鬼主,仍叫濮地。汉史记载此事为“逃难于濮而蛮”。其实熊叔堪祖籍就是濮地,逃离楚地,回老家来了。 《逸周书·王会解》说:“卜人以丹沙。” 晋孔晁注说:“卜人,西南之蛮,丹砂所出。” 宋王应麟补注说:“卜,即濮也;沙今作砂。” 《春秋时代图》把“百濮群蛮”四字注记在今湖南沅陵一带。“沅陵一带”就包括溆浦,因溆浦与沅陵紧紧相邻。 《尚书》上说:“湖南辰州,实古濮地。”“湖南辰州”也包括溆浦,古时溆浦属辰州管辖,溆浦与辰州治所沅陵紧紧相依。 还有一个佐证,溆浦古时也出产丹砂,只不过溆浦人不叫丹砂,叫殊砂,如今圣人山附近有条山溪就叫朱砂溪,有个村叫袜砂堡。如果溆浦不产丹砂,善卷和卢真人凭什么到溆浦卢峰山上炼丹?所以姜亮夫先生在其《楚文化与文明点滴钩沉》一书中指出: 此土著之民族,自历史发展论之,当即《尧典》“窜三苗于三危”之苗民。此时其主要部分,当己随时代而西征,西征而落伍者,则当为屈子所谓之“南人”、“南夷”,为三苗沿途遗在沅湘辰溆间者。 但姜亮夫先生只说对了一部分,事实上直到宋代,我们辰溆仍是以苗民和瑶民为主体的地区。如果放到现在,沅陵、辰溪、溆浦早就应该划成苗族、瑶族自治县了。 史书记载,唐朝廷在五溪地区对苗族人民的掠夺有增无减,每年以贡赋名义向湘西人民勒索大量朱砂、水银,加重人民负担,激起了辰(沅陵)、溆等地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反抗,斗争持续达三年之久。《溆浦县志》上记载,自宋至清代,规模较大的瑶人反抗官府的叛乱就有八次之多。由此可见,直到清代,溆浦仍是苗蛮和瑶蛮的聚居中心。 很显然,濮人就是崇山的苗蛮集团和周边的瑶蛮集团。 其实历代写史的人在注解“濮人、濮地”时,忽视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苗人为什么叫“濮人”?罐兜创建的有苗国后来叫作“鬼主国”,鬼主国的首领叫都鬼主,而第一任都鬼主叫阿濮仡龙芈,因他名字里有个“濮”字,所以他统治的臣民改称“濮人”,而阿濮仡龙芈就是住在崇山(即沅陵壶头山),沅陵古称“辰州”,故史书上才有“濮地在辰州”之说。 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引证说:“楚国君臣自称蛮夷,专力攻伐华夏诸族。五年不出兵,算是莫大的耻辱,死后见不得祖先。”可见捍卫宗族的尊严,发展宗族事业的思想是非常牢固的。统一南方后,就设立了专管楚王同姓(芈姓)苗族宗亲的贵族子弟的官职——“三闾大夫”,让屈原管记族谱,教育子孙。这对发展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项事业是大有益处的。所以,梁启超称赞说:“齐国代有名卿,楚国代有名王”。 楚国的这种以宗族为纽带,为宗族办教育的思想,深深地在楚国苗族和有关系的某些少数民族的思想中扎了根。因此,秦灭族后,无论对苗族采取了多少毁灭性的大镇压,苗族人民的多次大迁徙,都不能动摇苗族的民族意识和宗族观念。 P44-49 序言 屈原是战国时期中国的伟大诗人,他创作的《离骚》等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著作,其影响不仅仅在中国,也扩展到了世界范围。屈原是生活在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个政治家,他的政治活动,与战国后期楚国的兴衰密切相关,他的不幸遭遇,正是楚国政治生态黑暗的真实反映。自汉代以来,无数文人墨客,对屈原及其作品,都倾注了无限的热情。到了二十世纪,研究屈原及其作品的队伍就更加庞大,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其中,既包含海外的大量学者,也包括中国国内的学者。而在国内的学者中,更有一批来自于屈原故乡或者屈原曾经生活过的地区的学者,他们的研究,常常给屈原及楚辞研究以新的启迪。 湖南溆浦舒新宇先生是著名作家,现任怀化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还曾经长期担任过溆浦县文联主席,出版过《死囚的伊甸园》、《向警予》、《盗火者之歌》等中长篇小说,曾多次获得各种奖项,还曾经被湖南省政府记大功一次,是怀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拔尖人才。我与舒新宇先生缘吝一面,承蒙抬爱,他把自己多年研究屈原及楚辞的心得,写成《破解屈原溆浦之谜》一书,约25万余言,嘱我作序,幸何如之。 舒新宇先生的《破解屈原溆浦之谜》,主要研究屈原为什么选择溆浦作为自己流放的栖身之地,屈原在溆浦生活了多少年,屈原在溆浦创作了多少作品,屈原为什么选择端午节投江,溆浦为什么只过大端午等问题。舒新宇先生认为,屈原所谓流放,只是被逐出京城,至于到什么地方,屈原有决定权。这个见解,我认为还是与真相比较接近的。屈原先是被“疏”,即不受楚王重用,然后是被“放流”,或者叫“逐”,应该是指被免官。屈原被免官后,在都城就无所事事了,当然不能继续住在都城之中,按照西周制度,没有在朝廷任官的大夫,当然应该回到自己的封邑去。舒新宇先生还认为,屈原在溆浦创作了《涉江》、《离骚》、《九歌》、《天问》、《渔父》等作品,这些观点虽然不一定能让学术界接受,但是,舒新宇先生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这也是有价值的。 舒新宇先生是位作家,但是,他研究屈原及楚辞,却需要用历史实证的方法来写。值得尊敬的是,舒新宇先生在写作过程中,无疑是牢记了这一点,在行文和论述过程中,虽然也颇多描写与叙述,但并没有使用小说笔法,而是坚持探赜索隐的写作策略,力求让自己的结论有实证的内容的支持。对屈原及楚辞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也是有清晰了解的。这一点,也是我认为应该称道的。 舒新宇先生的这本书,代表了一个溆浦人对屈原及楚辞的诚挚的感情,相信读者阅读以后,能从其中寻绎到舒新宇先生浓浓的家乡情。我衷心地希望舒新宇先生再接再厉,对于他所提出的一些问题,能进行更深入细致的考察,为屈原及楚辞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7年7月25日于北京 后记 1967年那个寒冷的冬日,停课闹革命的学校一片寂静,正在念初i的我,坐在被窝里看郭沫若的剧本《屈原》。看到屈原在太乙庙里,面对狂暴的风雨雷电咆哮时,窗外正是北风呼啸,暴雪狂舞,此情此景深深触动了我,从此便迷上了屈原。后来看了《涉江》,得知伟大诗人居然到过溆浦,小小年纪的我,便生出几多的骄傲和自豪。 四十年来,我搜集了大量研究屈原的书刊资料,尤其是与溆浦有关的资料。看了这些资料,我非常纳闷,书上都说屈原的作品是在流放中创作的,而屈原流放的地方就是溆浦,为什么没有一篇探讨屈原流放溆浦的文章,更不用说这方面的研究专著了。显然,在屈原的一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溆浦,被人们忽视了,心里头就一直为我们溆浦抱不平。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我实在只是个门外汉,深奥难懂的先秦文学总是让人望而却步,更不用说去写点什么了,虽然也曾想过,可¨一区缺乏那份勇气和胆量。不过,心里头却积蓄着好多好多的想法。 今年三月,溆浦县委、县政府决定举办屈原文化节和屈原学术研讨会,一下子点燃了我埋藏多年的欲望之火。我毅然决然放下手头正在赶写的长篇小说《向警予》,全力投入屈原流放溆浦的写作。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溆浦人,一种强烈的愿望推动着我,就是想尽快把自己几十年来的所获所得、所思所想以及许许多多的发现告诉大家,使我们溆浦不再被人忽视。我带着这种使命感,还有溆浦人从苗蛮集团传承下来的那股蛮劲,埋头苦干,每天从早上五点写到晚上十一点,精神一直处于亢奋状态。写作中如有新的发现、新的顿悟,都使我狂喜不已,彻夜难眠。书稿写完,人也瘦了十几斤。 屈原那个时代,朝廷还没有文字狱,他的写作没有任何顾虑和担心,他不会因写作而获罪,因而不必像曹雪芹那样搞假语村言,绞尽脑汁百般掩藏,他可以坦然地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宣扬自己的思想、抒发个人的情感。这也符合春秋战国时代“诗言志”的时尚。可以这么说,屈原二十六首诗作里,包含了他的全部所思所想。换句话说,屈原作品中所体现的思想情感都是真实的,毋庸置疑的。只要把握了这一点,许多问题都是能够从屈原的作品中找到答案的。我便是以此为切人点,结合溆浦的历史实际,去探索屈原流放溆浦的历史真相。 书中的观点能否为人所接受,我一开始就没有这个奢望。但有一点可以告诉大家,我在书中引用的全部证据史料都是真实可靠、有案可查的。我的愿望就是想引起人们对溆浦的关注和重视,大家一起来探讨屈原流放溆浦这一历史事实。 对于探索屈原流放溆浦,应该说我们溆浦人是最有发言权的,这并不是说我们的能力比别人怎么强,而是我们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比别人多,地理环境、流风民俗比别人要熟悉,起码一条,语言没有障碍。这就是我们的优势之处。 书稿写出后,我斗胆寄给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方铭先生和湖南省屈原学会会长陈书良先生,两位会长都是屈学界硕果累累的专家学者,没想到他们很快写来了序言,给了我热情的支持和诚挚的鼓励,使我备受鼓舞和感动。在这炎蒸酷暑的夏日,我心中涌起阵阵难得的清凉。中国屈原学会和湖南省屈原学会对学术争鸣的包容之态和宽容之心,以及对所有愿意从事屈原研究的人,都持一颗善良正直的褒奖之心,实在令人,感慨万千。 还要特别感谢李槐荪先生,李先生既是我的老师又是我的朋友,他是研究五溪巫傩文化的本土专家,曾在台湾出版过两部有关五溪巫傩文化的专著,并应邀到台湾讲学。李老师对我的写作给予了最无私、最慷慨的支持,对书稿提出了极富价值的宝贵意见。 本书的责任编辑邵永忠博士与我虽然素昧平生,可他如同老朋友一样,热情地接受了书稿的出版,并为此做了大量T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深表谢意。 还要感谢溆浦县委、县政府和县委宣传部的领导,是他们的远见卓识,才促使了这本书稿的写作和出版。正是在各位领导、老师、朋友的共同支持和关心下,这本书才得以问世。 中秋佳节之际,我参加了在杭州西子湖畔召开的“国际楚辞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日本、韩国的150位大学教授聚集一堂。承蒙主办方浙江大学的看重,我荣幸地在大会上为自己的书稿做了演讲,湖南科技大学教授吴广平先生为我做了精彩的点评。此次杭州之行,使我对屈原流放溆浦的研究充满了希望,也充满了自信。 最后,还要感谢溆浦县财政局陈秋生局长、深圳华瀚科技管道有限公司总经理郑能欢先生、深圳世银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贺春海先生、溆浦泰鑫建材厂厂长刘跃东先生、溆浦金裕米业公司总经理周志勇先生,是他们给我的后续研究及写作提供了支持。我现在唯一想说的是,后半辈子,除了文学创作,我要把精力投入到屈原流放溆浦的研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报答大家的关心和支持,以告慰屈子在天之灵。 舒新宇 2007年10月3日 于溆浦卢峰镇坤源雅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