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选取有代表性的沿海发达地区的山东、广东、上海、江苏、浙江五省市进行比较,从新的系统视角探讨了山东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轨迹。所涵盖的内容包括:GDP增长的比较,经济增长质量的比较;山东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结构变化的比较,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分析、第三产业构成分析、投资结构分析;区位优势比较,包括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交通条件和软环境优势等;竞争力分析,主要从各区域的整体竞争力、表现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方面作了比较分析;对外经济发展比较,主要对山东与沿海发达地区利用外资、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等情况进行了比较。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山东具有的优势:自然资源和第一产业优势明显;第二产业基础较好,增长速度较快,竞争优势明显;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具有明显优势。
一、山东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增长轨迹的比较
(一)GDP增长的比较
(二)经济增长质量的比较
(三)居民生活质量分析
二、经济结构变化的比较
(一)GDP变动和构成分析
(二)GDP的支出构成分析
(三)服务业发展及其构成分析
(四)投资结构分析
(五)就业结构分析
三、区位优势比较
(一)自然条件
(二)自然资源
(三)交通条件
(四)政策体制
四、竞争力分析
(一)沪、粤、苏、浙、鲁五省市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及其构成
(二)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比较分析
(三)研发投入及新产品研发比较分析
(四)对获得专利能力的比较分析
(五)制造业品牌比较分析
(六)大企业集团竞争力比较分析
(七)先进制造业比较分析
(八)国家级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九)规模以上制造业能耗比较分析
(十)服务业比较分析
五、对外经济发展比较
(一)山东与沿海发达地区利用外资情况比较
(二)山东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对外贸易情况比较
(三)山东与沿海发达地区对外投资情况比较
六、山东与沿海发达地区比较的优势与不足
(一)山东具有的优势
(二)山东与沿海发达省市比较存在的不足
七、推进区域分工协作,培育出区域经济发展优势
(一)坚持区域的“差异化”发展战略,培育出区域的持续竞争优势
(二)不断增加R&D投人,培育区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是推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四)调整利用外资的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的能力
(六)实施人才战略
(七)加强沿海发达地区之间的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八)建立服务型的政府经济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