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养生诗词谚语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张清华//罗伟凡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的养生哲学,具有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人们世世代代颐养天年、健康长寿可以说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本书以诗词、谚语、格言等为形式,讲述养生之内容,别具一格,全书共分七个部分,内容较为丰富,可供人们阅读参考。

内容推荐

我国的民间诗词谚语丰富多彩,其中很多是有关养生与健康内容的,有些谚语还成了实用的小验方,人们可以从中汲取养料、得到启迪、激发智慧,从而达到颐养天年、健康长寿的目的。本书由医学专家从中华民族古往今来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和民间广泛传诵的语言形式中筛选出来的与健康、养生乃至疾病治疗有关的知识,它将带你走出医学健康误区,轻松拥有健康人生。

目录

第一部分 长寿养生三宇经

 1.长寿三字经

 2.长生不老歌三字经

 3.健身三字经

 4.科学养生三字经

 5.情绪养生三字经

 6.老年保健三字经

 7.预防心梗三字经

 8.益寿三字经

 9.禁字三字经

 10.养生三字经

 11.老年人秋季养生歌

 12.健康三字经

 13.保长寿三字经

 14.生活保健三字经

 15.防老三字经

 16.新编长寿三字经

第二部分 长寿养生四字经

 1.饮食养生四字经

 2.情绪与养生四字经

 3.老年养生四字经

 4.健身防衰四字经

 5.延年益寿四字经

 6.早衰四字经

 7.古人养生四字经

 8.健康四字经

第三部分 长寿养生五字经

 1.饮食养生五字经

 2.健康养生五字经

 3.健身五字经

 4.情绪养生五字经

 5.保健养生五字经

第四部分 长寿养生六字经

 1.防癌秘诀六字经

 2.保健养生六字经

第五部分 长寿养生七字经

 1.饮食养生七字经

 2.健身七字经

 3.情绪养生七字经

 4.养生保健七字经

 5.疾病七字经

 6.养生七字经

第六部分 养生诗词歌诀

 1.古人养生诗歌

 2.季节养生

 3.疾病养生

 4.健康养生

第七部分 养生格言谚语

 1.养生保健格言谚语

 2.饮食养生格言谚语

 3.运动养生格言谚语

 4.心理养生格言谚语

试读章节

1.养生保健格言谚语

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春秋·孔子

精神豁达,知足不贪,食居慎节,爱好广泛。——春秋·孔子

富贵何欣欣,贫贱何戚戚,一为利所驱,至死不得息。(富贵了何等高兴,贫贱后何等忧惧;一旦为名利奔走,至死也不得安息。)知足者富。(知道满足的人才谈得上富有。)——春秋·老子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春秋·孟轲

运动是生命的发条,欢乐是长寿的妙药。——春秋·荀况

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而鞭之。(善于养生的人就像放牧羊群一样,看它落在后面的羊只就鞭策它。意为改进做得不够的地方)。——战国·庄子

无功之赏,不义之富,祸之门也。——《晏子春秋》

神精有气,如鱼有水,气绝神精散,水绝鱼亡。——汉·《太平经》

人体平和,唯需好将养,勿妄服药。药势偏有所助,令人脏气不平,易受外患。夫含气之类,未有不资食以存生。——汉·张仲景

淡泊名利地位,动静相剂,劳逸适度。——东汉·华佗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东汉·华佗

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

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神求生,举坚求安。——三国·诸葛亮

私不去则公道亡。——晋·傅玄

养生以不伤为本。(养生以不使生命受到伤害为根本。)——东晋·葛洪

神静而心和,心和则形全;神躁而心荡,心荡则形伤。——北齐·刘昼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唐·孙思邈

行往坐卧,言谈语笑,寝食造次之间,能行不妄失者,则可延年益寿矣。——唐·孙思邈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智散,多欲则智昏,多干则劳形。——唐·孙思邈

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有益于老人也。——唐·孙思邈

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唐·孙思邈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唐·孙思邈

衣食寝处皆适,能顺时气者,始尽养生之道。——唐·孙思邈

只有一身宜爱护,少教冰炭逼心神。——唐·白居易

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唐·白居易

鸟饥缘食亡,人能为财死。钱是害人物,智者当远离。——唐·无名氏

内安于心,外安于目,心目皆安,则身安矣。——唐·无名氏

从来名利地位,皆起是非心。——唐·于武陵

举世尽从愁里老。——唐·杜荀鹤

人生须气健,饥冻缚不得。——唐·姚合

忍泣日易哀,忍忧形易伤。——唐·孟郊

形坚则气全。(形体坚实,内气就健全。)——唐·司马承祯

脾胃宁固,百疾不生。——宋·苏轼  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引导关节,吐故纳新。——宋·苏轼

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宋·苏轼

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必死。——宋·苏轼

恶酒如恶人,相攻剧刀箭。——宋·苏轼

养生要牢记“三养”:一日安分以养福,二日宽胃以养气,三日省费以养神。——宋·苏东坡

一日无事以当贵,二日早寝以当富,三日安步以当车,四日晚食以当肉。(“无事以当贵”,人不要把功名利禄、荣辱过失考虑得太多,如能在情志上任性逍遥,随遇而安,无事以求,这比大贵更能使人终其天年;“早寝以当富”,吃好穿好,财货充足,并非就能使你长寿,唯有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比获得任何财富更加富贵;“安步以当车”,人莫过于讲求安逸,肢体不劳,而应多以步行来替代骑马乘车,多运动才可以强健肢体,通畅气血;“晚食以当肉”,人应该用已饥方食,未饱先止代替对美食佳肴的贪吃无厌。)——宋·苏东坡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宋·欧阳修

劳其形者长年,安其乐者短命。——宋·欧阳修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宋·包拯

养生要戒“三惑”:老而不歇是一惑,安而不乐是二惑,闲而不清是三惑,三者之惑自戕贼。——宋·邵康节

精神不运则愚,气脉不运则病。——宋·陆九渊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宋·王安石

养生在于保形,充形在于育气,养气在于宁心,宁心在于致诚,致诚在于尽性,不尽性不足以养生。——宋·王安石

心安病自除。——宋·陆游

动则生,静则息。——宋·杨万里

发是血之余,一日一次梳;足是人之底,一夜一次洗。——宋·温革

晚食当肉,缓步当车,无罪当富,无祸当福。——宋·温革《琐碎录·医家类》

生难得老来闲。(晚年能有闲暇,是很不容易的。)——金·元好问

安乐之道,唯善保养者得之。——元·邹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元·罗天益

欲不可纵,纵欲成灾;乐不可极,乐极成哀;可谓和养生矣。——明·万全《养生四要》

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衰;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认脾胃为先。——明·张介宾《景兵全书》

心为一身之主宰,脾为万物之母,养心养脾,摄生最要。——明·程文囿《医述》

言谈有节,可以延年。——明·龚廷贤

爽口物多终作疾。——明·李时珍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

养生之方,首先节欲。(保养身心的方法,首先是节制欲念。)——明·高濂《遵生八笺·延年却病笺》

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明·陶宗仪

世间到处有危机,知足方为贵。——明·冯唯敏

铉人之所欲,莫甚于生。欲得其生,须重其生;欲重其生,切莫轻生。——明·张君实

善养鱼者治其水,善养人者治其气。——明·庄元臣

元气流行者寿,元气滞者夭。——明·《医学入门》

固精以养气,固气以养神。——《养生秘录》

精神极欲静,气血极欲动。——明·《医学入门》  失神者死,得神者重。——明·张介宾《类经》

呼吸清和,安神闺房,可以延年。(呼吸清和之气,安神于内心,可以延年。)——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人有常言,伤暑做出百般病。(人们常说,受暑气之伤会生出多种病症。)——明·金礼蒙《医方类聚》

怀孕十月而不受病,则寿可极于百岁。——明·庄元臣

养生之法,以养心为主。心不病则神不病,神不病则人不病。——明·瞿佑P185-189

序言

谚语、民谣、歌诀,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语句形式。谚语是用简单通俗的语句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它几乎都是以经验为基础的,是真实的歌诀按事物的内容要点编成韵文或无韵的整齐句子,而民谣也是一种普通的朗朗上口的韵语,有容易记诵,浅而易懂、寓事于理的特点。我国的民间诗词谚语丰富多彩,其中很多是有关养生与健康内容的,有些谚语还成了实用的小验方。世界上古今中外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和成功人物,大多都曾从格言警句中汲取养料、得到启迪、激发智慧、丰富自已的。我们的生活经验,倾注在格言里,凝固在冷峻的警句中。另外,古今人士创作的诗词当中,也有很多就养生与健康的问题阐述了个人的感受,在此我们也把它奉献给广大读者。

五千年之久的中国文化非常重视养生长寿之道。中国的养生哲学,具有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人们世世代代颐养天年、健康长寿可以说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该书以诗词谚语格言等为形式,讲述养生之内容,别具一格,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我们从中华民族古往今来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和民间广泛传诵的语言形式中筛选出来的与健康、养生乃至疾病治疗有关的知识,就是想让广大朋友与我们共同分享这些中华文明的精神营养。本书共分七个部分,其内容较丰富,可供人们阅读参考。让它为我们丰富而美好的生活服务,让我们通过对它的阅读、理解,更加充实健康长寿的理念。

当然,“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因个人水平有限,本书不全面或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谨请广大读者指正帮助,在此祝读者朋友们生活愉快,幸福美满,健康长寿!

张清华

2008年元月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