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说,时尚的后现代阅读,汪洋恣肆,纵横捭阖,换个视角看历史。
本书以现代流行时尚的语言去解读历史,有点历史新说的意味,也有点后现代的另类解读的意味。这样一个阅读过程就算不能说是美丽,但至少也能带给读者以阅读的快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八卦的历史(历史上的八卦)/我就这样读历史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王伦航 |
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历史新说,时尚的后现代阅读,汪洋恣肆,纵横捭阖,换个视角看历史。 本书以现代流行时尚的语言去解读历史,有点历史新说的意味,也有点后现代的另类解读的意味。这样一个阅读过程就算不能说是美丽,但至少也能带给读者以阅读的快感。 内容推荐 在粤语中,“八卦”的本意就是到处搬弄是非、饶舌。娱乐新闻和狗仔队为了吸引读者,到处挖掘明星的隐私并广而告之,所以,这样挖出来的新闻被称为“八卦新闻”。另一说好像追溯得更远,更能体现八卦精神:“八卦杂志”的称号是来自早年香港黄色书刊,封面上的照片会在重点部位加贴八卦图,类似马赛克效果,这类杂志由此得名。“八卦”一词,甚至从名词衍生出形容词和动词。狗肉上不得正席,正史中的犄角旮旯有许多这样的“狗肉”,或许这些上不得正席的“狗肉”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 目录 圣人骂人更生猛 斯文人的骂法 皇帝的粗口 骂人有理 “骂官”骂倒了谁 吹啊吹,吹牛皮 牛皮的代价 死在鼎下 死在厕中 骑牛吹牛 不吹则罢,一吹惊人 越画越大的饼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 天补均平 等贵贱,均贫富 五年不征,一民不杀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从不饱暖 说的没唱的好听 说的没唱的好听 凤求“财” 有海豚音的李延年 鬼话连篇 诡秘的隐语 谶纬有功利 猜猜猜 男人不哭才有罪 哭的艺术 哭活了楚国 以老婆名义的哭 哭也没有用 惊天一哭变皇帝 帅是财富吗 死在墙下的帅哥 人帅心不帅 大才子+大帅哥 衰与不衰的帅哥们 老婆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破灭的第二次初恋 唐皇也惧内 不怕倭寇怕老婆 我见犹怜,何况老奴 怕老婆有传统 桃色生涯的先驱者 找哥哥要“鸭子” 如愿做了“鸡”的皇后 拍马屁是学问 马屁大师 谁比谁更无耻 没有最恶心,只有更恶心 考场上的那些龌龊事 作弊偶像温庭筠 笨蛋也能中状元 暗号“该死的” 作弊手段排行榜 无关学问,全凭运气 洗手间里的故事 吃喝拉撒的拉撒 尿壶当酒杯 “澡豆”的功用 试读章节 斯文人的骂法 骂不骂人实际上跟素质和地位没多大关系,不管你是海外游回来的博士级乌龟,还是打小辍学混迹街头的小流氓,遇到心情不爽的时候同样会大爆粗口,问候对方家庭女性成员甚至直指生殖器,越是偶像、越是专家,骂人的水平也越高。所以有位仁兄就说了,人生在世,无非就是被别人骂,再偶尔骂骂别人。 首先为大家隆重推出的,是号称战国第一职业骂客的孟子。很多人不知道,孟子活了差不多80岁,大概就干了两件事,一个是接孔子的班,到处鼓吹仁政学说,另一件,是借兜售“仁政”的机会,到处骂人,走到哪骂到哪。 孟子骂人的技巧是跟谁学的,史书上没说,后世写这个的都是孟子他徒子徒孙,这些糗事当然不会记载。不过,偶估计和他小时候的邻居脱不了干系,否则孟子他妈也不会玩搬家游戏,弄出个“孟母三迁”来。另外,孔子肯定也有责任,要不是他最先开骂,孟子多半也不会干出如此丢人的事。 先看一下孔子是怎么骂人的。一般来说,只要是骂人,人身攻击几乎是少不了的,孔子也不例外。有一天,孔子在讲台上正侃得口水横飞,看见宰予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一脸的不高兴。如果是《逃学威龙》的片段,肯定黑板擦就招呼过去了,可孔子是文化人,是君子,讲究的是动口不动手,于是只好开骂:“你小子就是块糟木头,和大粪砌的墙没有什么两样!” 子路也被孔子骂过,而且骂得很狠。有一天,几个弟子在一旁伺候孔子,端茶的端茶,捶背的捶背,只有子路屁事不干在那坐着。孔子心里有些生气,平时来上课俺从来没找你要过学费,你不伺候我也就算了,干吗拽得跟二五八万带三筒似的。到后来越看越不爽,孔子觉得不骂他几句实在对不起自己:“你看你这席样,将来怕不得好死。”这话真够恶毒的,子路不过就是性格刚直了点、人品骄傲了点,没在你面前当一回免费侍应生而已,孔子居然就这么咒人家。还好子路算是有点涵养,要不然直接甩膀子跟你拼命了。后来,子路好像死得确实比较惨。 除了弟子,孔子连朋友也骂。一天孔子去老朋友原壤家做客,一进门,没看见原壤出来迎接,心里就不大痛快。这还不算,走到客厅一看,原壤还坐在椅子上,两脚八字一样又得大大的。孔子觉得这老朋友一点都不懂礼貌,气得张嘴就骂:“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什么意思?就是小时候没家教不懂礼节,长大了毫无成就,这么老了还不去死,纯粹就是一个害人精! 骂人骂习惯了就收不住嘴,骂完身边的人,孔子就开始骂外人。别人问他,你看这些当官的干得怎样?孔子直接来一句:“那些人全都是饭桶,能干出什么好事?”后来一顺口,孔子就缔造出历史上最经典的一骂——“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大概因为孔夫人老是惹他老人家不高兴,不过他这一骂,却得罪了天下女人,到现在女人想起这句话来,还是咬牙切齿。 在偶看来,孔子骂得最正确、也是最恶毒的一次,就是那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人死后做俑人来殉葬,是最野蛮、最不人道的做法,孔子骂这些人断子绝孙,实在大快人心。不过,孔子的这一骂也开创了后世骂人的一大类型——人身攻击,直捣生殖器,看来孑L老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实在很大,巨细无遗,连这么经典的骂人话也能蹦出来。 比起孔子来,孟子这个战国第一职业骂客更是青出于蓝,骂的更是轻松畅快、盛气凌人。 孟子喜欢跟人辩论,可辩论风度极差,一辩就必欲置对方于死地,一点也不费尔泼赖,遇到辩不赢的时候,他就骂。南方的对手上门来找他辩论,他听不懂就骂人家说的是鸟语,当时普通话没有推广,难怪他发脾气,不过他老人家讲的恐怕也是山东方言,这个就不知道对方怎么骂他了。遇到这样的职业骂客,大多数人只好敬而远之,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所以还在稷下学宫的时候,孟子就骂遍齐国无敌手,大有一种独立荒野,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寂寞高手感觉。 对职业骂客来说,辩论的时候要骂,没辩论的时候更要骂,不骂不足以震慑人心,不骂不足以振奋士气,不骂更不可能达到炒作的目的。为了宣传自己的“仁政”,同时打击其他学术理论,孟子到处开骂,对别人实施精神侮辱。比如杨朱倡导“为我”,他就骂人家是“无君”,墨家主张兼爱,他也骂作是“无父”,最后就是“无父无君,简直就是禽兽!” 孟子骂得最多的是齐国的BOSS齐宣王,常常骂得他“勃然变乎色”,“顾左右而言他”,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可齐宣王脾气够好,不但不生气,还经常派人来请孟子骂自己。这毛病可不大好,拿今天的说法就是有点受虐狂的倾向,得去看心理医生。 就这孟子还摆架子,说既然是你请我骂你,那就该你自己上门来找骂才对。他还糊弄出一个理论根据,说人受尊重有三点:年纪大,学问大,地位高。你齐宣王只占了一条地位高,而我孟子占了两条,二比一,当然应该是他来见我。朋友景丑就劝孟子,怎么说齐宣王也是BOSS,你好歹还是得尊重人家。可孟子就是不听,端起碗吃人家酒肉,放下碗骂人家爹娘,颐指气使,大大咧咧,好像齐宣王上辈子欠了他什么! 可能齐宣王老供他吃肉喝酒,孟子多少还是得顾及一下面子,骂得还不算狠,可齐国的邻居们就倒了大霉。梁惠王是受伤最深的,孟子横竖看他不顺眼,骂他是:“吃人的野兽,简直不是人!”其他国家的BOSS则都是喜欢杀人的畜牲。所以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就对孟子很不爽:“这老东西如果生在我明朝,看我不宰了他!” 论到骂人,孟子也不是百战百胜。一次孟子到魏国去推销他的“仁政”学说,正好遇到张仪也在那兜售纵横术。同行就是冤家啊,两人在魏惠王的豪华办公室里就骂开了。 孟子很鄙视这个纵横之术,就骂张仪是“妾妇”,说他搞的这一套完全就是为了取悦主人,主人喜红则红,主人喜白则白,只要给他官做就行了。 张仪也不是吃素的,半辈子就指望那张嘴活着,骂起人来点也不含糊。你孟子骂我是“妾妇”,那你就是“乞国老士子”,是到处乞讨的文化老流氓! 孟子那咽得下这口气,长这么大从来都是他把别人骂得体无完呋,这次怎么都得找回场子,丢不起那个人啊。可孟子还没开始反击,张仪又开始骂了,这回骂得更恶毒,你跑了这么多地方,也不管各个国家情况不同,反正都只是兜售你那套理论,没人看中你,你就到处乱骂,你这跟“娼妇”有什么区别,而且还是卖都卖不出去的“处子娼妇”。 魏惠王有点纳闷了,在一边问,这个“处子娼妇”是什么意思。 张仪就解释说,鲁国有个妓女,长得很丑,身材也不好,该大的地方小,该小的地方大,所以没人来光顾她生意,免费赠送都没人要,岁数一大,就成了BT老处女,每次看见有美女从门口过,就莫名其妙乱骂人,这就叫处子娼妇了。 夜路走多了终会遇到鬼,孟子这个职业骂客也有吃瘪的时候,而且这个跟头还摔得不小。 其实我们也不能说孟子素质有问题,在那个时候大家都骂,不同学派之间的嘴仗打得尤其厉害。比如墨子就骂儒家“言谈必称商汤、文王,可是行为却跟猪狗一样。”苟子更是把当时的十二家学派全骂了。庄子也好不了多少,他骂孔子,骂惠施,看谁不顺眼就骂谁。看见宋国的曹商出使秦国,混了一百辆马车回来,他老人家红了眼,恼羞成怒,骂的是肮脏不堪:“我听说秦王有病请医生,能除疮去脓的赏车一辆,舔痔疮的赏车五辆,治的越卑下,赏赐的越多,估计你是给秦王舔痔疮了,不然他怎么给你这么多的大马车?”这几句话,就是放到今天也是很时髦的,简直可以作为聊天室骂人宝典用了。 对孟子这样的骂中之王,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别看现在的大学生文凭不低,可论骂人的水平,远远赶不上几千年前的孟子,比如说我,骂来骂去总是落入俗套,不是“日”就是“靠”,严重缺乏创新精神,难怪我老婆会怨我,连骂人都骂得这么平庸,生活怎么可能充满情趣?P3-9 序言 苍凉而美丽的手势 九月九 时下,历史大热,有几个对历史并不精深的年轻人也来凑热闹。他们偏着头,嘴角挂着一丝坏笑,说:“我就这样读历史。”于是,就有了这套系列丛书。他们的读法,自然就与专家学者的读法不同。 实际上,历史的厚重与流行时尚并不排斥,中国最古老的历史文献“尚书》,以及后来的《左传》等许多著作,所使用的许多语言就是当时人们的口语。不知为什么,随着后人们经典地解读后,我们的先人就一个个成了板着面孔的泥胎了。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稳重严肃就成了正朔,渐渐容不得其他的表情了。实际上,我们从“史记》中的《滑稽列传》,三国时的《笑林》、唐代的《启颜录》、明代《调谑篇》等书中看到,其他表情也顽强地生存着。 每个人解读历史的方式都不相同,从历史中获得的启示也不一样,一个中国女名人说:“历史是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我们在阅读历史过程中,有着太多太多的苍凉和疲累,太缺乏美丽和轻松的过程。还有一个洋名人、俄罗斯作家契诃夫说到宽容大度时,曾有过一句不大雅训的话:大狗叫,也要让小狗叫。那就让我们听听不同的叫法吧。 我们所见到的恶搞、作秀等等或流行或丑陋的现象,同样存在于那些已经消逝的年代。由此,本系列丛书以流行词汇作为主题,用幽默的插图和当今时尚、诙谐的网络语言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先行推出的《恶搞的历史》、《作秀的历史》、《PK的历史》三本书即如此,现又推出的《八卦的历史》、《忽悠的历史》、《炒作的历史》三本书也如是。 在粤语中,“八卦”的本意就是到处搬弄是非、饶舌。娱乐新闻和狗仔队为了吸引读者,到处挖掘明星的隐私并广而告之,所以,这样挖出来的新闻被称为“八卦新闻”。另一说好像追溯得更远,更能体现八卦精神:“八卦杂志”的称号是来自早年香港黄色书刊,封面上的照片会在重点部位加贴八卦图,类似马赛克效果,这类杂志由此得名。“八卦”一词,甚至从名词衍生出形容词和动词。狗肉上不得正席,正史中的犄角旮旯有许多这样的“狗肉”,或许这些上不得正席的“狗肉”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 “忽悠”原本是东北的一个流行词汇,就是利用语言,巧设陷阱引人上钩,叫人上当,使希望落空。真正把“忽悠”一词推广到全国的是赵大叔。自打赵本山的小品《卖拐》红遍大江南北后,“忽悠”就成口头语很快流行开了。“忽悠”的本质是“不择手段坑蒙拐骗”,但是与“诈骗”一词比较起来,它好像更温和一些,具有一些调侃玩笑的含义。不过,忽悠这个现代词汇所传达的意思,源远流长,自古有之。 “炒作”就是有意通过透露某种似是而非的绯闻或异常现象来吸引媒体报道,以使自身达到某种得名或获利的目的,属于没事找事的事件营销。炒作常见于明里为了宣传自己的新专辑而使出的各种宣传手段。概括一下就是媒体用捏造、夸大、推测等非正常报道手段对某人或某事进行报道。炒作的目的是制造噱头,吸引读者的关注,置新闻的客观真实性于脑后。我们的古人早就对这一手段烂熟于心、运用自如,只是当时不叫炒作而已。 以现代流行时尚的语言去解读历史,有点历史新说的意味,也有点后现代的另类解读的意味。这样一个阅读过程就算不能说是美丽,但至少也能带给读者以阅读的快感。 以轻松的姿态读历史,或许这就是这套丛书的目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