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
前言
第一章 印度及南亚、东南亚各国文学在中国
第一节 对印度文学史的研究
一、研究印度文学史的困难性与重要性
二、两种《印度文学》
三、梵语与印地语文学专史
四、综合性多语种印度文学史
第二节 佛经文学的翻译
一、佛教东传与我国佛经翻译文学
二、汉译佛本生故事与佛传故事
三、汉译譬喻文学
四、《法华经》与《维摩诘经》
五、对佛经文学翻译的理论与方法的探讨
第三节 印度两大史诗的译介
一、对两大史诗的初步译介
二、《罗摩衍那》的翻译与研究
三、《摩诃婆罗多》的翻译
第四节 古典梵语诗剧、诗歌与诗学的译介
一、对《沙恭达罗》等古典诗剧的翻译与研究
二、对古典诗歌的翻译与研究
三、对古代诗学理论的译介与研究
第五节 泰戈尔的译介
一、1920年代前半期:译介的第一次高潮
二、1950年代:译介的第二次高潮
三、1980~1990年代:译介的第三次高潮
第六节 对普列姆昌德等现代作家的译介
一、1950年代对普列姆昌德的译介
二、改革开放后对普列姆昌德的译介
三、对萨拉特、钱达尔和安纳德等作家的译介
第七节 对南亚、东南亚其他国家文学的译介
一、对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南亚诸国文学的译介
二、对东南亚各国文学的译介
第二章 中东各国文学在中国
第一节 古巴比伦文学及《吉尔伽美什》的译介
第二节 犹太文学及《希伯来圣经》的译介
一、对《希伯来圣经》及犹太文学的翻译
二、对犹太文学的评论与研究
第三节 波斯古典文学的译介
一、1980年代前对波斯文学的译介
二、1980~1990年代对波斯文学的译介
第四节 阿拉伯文学的译介
一、对阿拉伯文学史的介绍与研究
二、《古兰经》的翻译
三、《一千零一夜》的译介
四、对其他古典名作的译介
第五节 阿拉伯一伊斯兰各国现代文学的译介
一、对埃及、黎巴嫩、土耳其等中东各国现代文学的译介
二、对纪伯伦的译介
三、对纳吉布·马哈福兹的译介
第三章 日本及东亚各国文学在中国
第一节 对日本文学史的介绍与研究
一、20世纪上半期的日本文学史介绍与研究
二、20世纪下半期的日本文学史研究
第二节 日本古典文学的译介
一、和歌、俳句的译介
二、《源氏物语》等古典散文文学的译介
三、古典戏剧文学的译介
四、市井小说的译介
第三节 日本近代文学的译介
一、对19世纪后半期作家作品的译介
二、自然主义文学的译介
三、白桦派人道主义文学的译介
四、唯关主义文学的译介
五、新理智派文学的译介
第四节 夏目漱石的译介
一、1920~1930年代对夏目漱石的译介
二、1950年代对《我是猫》的译介
三、1980~1990年代对漱石后期作品的译介
第五节 日本现当代文学的译介
一、左翼文学的译介
二、现代派文学的译介
三、井上靖历史小说的译介
四、社会小说、家庭小说、经济小说的译介
五、青春小说、爱情小说的译介
六、推理小说的译介
七、儿童文学、民间文学的译介
第六节 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的译介
一、川端康成的译介
二、三岛由纪夫的译介
第七节 朝鲜一韩国文学的译介
一、古典文学的译介
二、现代文学的译介
三、对朝鲜一韩国文学的评论及文学史的研究
第八节 蒙古、越南文学的译介
一、蒙古文学的译介
二、越南文学的译介
第四章 从国别文学研究到总体文学研究
第一节 东方文学总体研究与学科成立
第二节 东方文学研究中的问题与前景
附录:中国的东方文学理应成为强势学科
单行本后记
人名索引
《王向远著作集》总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