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西方礼仪/文化纠错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于兴兴//郝爱娟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直呼其名不礼貌吗?送小刀给俄罗斯人,俄罗斯人会生气?对女性尊敬该怎样做?收到礼物要不要马上打开?外国人的名字是名在前还是姓在前?点头是否都表示“是”?同性手拉手就是同性恋吗?怎样使用餐巾?穿什么衣服参加婚礼?这些知识你都知道吗?本书将为你一一讲述中国人最易误解的西方礼仪。了解西方礼仪,使你举止得体、优雅;理解西方礼仪,使你获得文化启迪。

内容推荐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我们每个人都有文化形象的问题。而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有损个人文化形象的口误、笔误,除了公众人物会被媒体曝光进而吸取教训外,很多人可能没有自我发现和自我纠正的机会。事实上,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密,社会压力的增加,很多人并没有专门的时间与机会进行这种文化通识的检点。本书是《文化纠错丛书》中的《中国人最易误解的西方礼仪》。

到西方旅游的越来越多,文化个性异彩纷呈;了解西方礼仪,使你举止得体、优雅;理解西方礼仪,使你获得文化启迪。

目录

一、言语的背后是涵养,更有观念

 说称呼:直呼其名不礼貌吗

 说招呼:外国人打招呼明知故问为哪般

 说致谢:频繁致谢太见外吗

 说告别:送到门口就分手不受欢迎真纳闷

 说介绍:介绍别人用名字还是用头衔

 说谦辞:谦虚是必要还是不诚实

 说敬称和谦称:使用谦称不当会使机遇擦肩而过

 说闲聊:闲聊中哪些不能问

 说赞美和反应:赞美的作用在哪里

 说脱帽礼:帽子要不要摘下来

二、交往的举止是礼貌,更是礼俗

 说送礼:送小刀给俄罗斯人,俄罗斯人会生气

 说拜访:不同国家见面礼仪也不同

 说隐私:外国人重视隐私

 说亲情:中国人重亲情还是外国人冷漠

 说姓名:外国人的名字是名在前还是姓在前

 说约会:约会还要预定

 说赴宴:赴宴不是小事情

 说做客:做客的时候是否可以抽烟

 说握手:什么时候该握手

 对女性的态度:对女性尊敬该怎样做

 谈尊老爱幼:不给老人让座就不尊重老人吗

 对待法律的态度:情大还是法大

 说欢乐:东西方欢乐文化有差异

 电话用语:打电话要怎样说话

 目光接触:盯着对方看不礼貌

 说微笑:对别人微笑不都是受欢迎

 戏院和音乐厅礼仪:在戏院里应该怎么做

 注意形象:形象也是对别人尊重

 说收礼:收到礼物要不要马上打开

 等级观念:西方并不注重等级观念

 说着装:穿着也是一种礼仪

三、无声的语言,丰富的蕴味

 说表情:目光的交流是最重要的

 说手势:点头是否都表示“是”

 说姿态:此时无声胜有声

 说接触:人需要触摸吗

 说距离:同性手拉手就是同性恋吗

四、餐桌上的文化品味

 座次:子能食食,教以右手

 何时开始用餐

 中西方用餐礼仪的差异

 中西方喝酒的不同方法

 祝酒有技巧

 吃西餐时不必喝酒

 中西方酒与菜的搭配也不同

 为别人夹菜很恶心

 西方宴会中忌喧哗

 参加宴会时应该怎样打扮自己

 怎样使用餐巾

 中西喝汤的方法有差异

 宴会礼仪知多少

 不同国家菜式有讲究

 外国人饮食气氛有讲究

 中西食物搭配观不同

 中西方饮食文化反差大

 中西餐具面面观

 中西上菜次序之不同

 外国人停餐方式也有讲究

 外国人“吃什么”、“喝什么”有讲究

 中西饮食方式有差异

 应怎样拒绝邀请

 西方人的小费礼仪

 宴会上的水果

 “牢丸”“扁食”皆为饺子

 中西茶道有别

 外国人喝咖啡有讲究

 中西请客付账有差异

 进餐速度太快不利于身体健康

五、爱的天堂,到达的路径不一

 中西婚庆仪式差异

 服装:婚纱并非都是白色

 中外婚俗习惯有差异

 中西婚礼气氛有差异

 外国人也闹洞房

 穿什么衣服参加婚礼

 新娘的花束有讲究

 并非所有的西方婚礼都铺张

 蜜月来源于西方

 戒指来源于东方

 中西婚宴差异大

 中美婚俗的差异

六、灵魂归处,表达的都是祝福

 丧葬仪式中的异与同

 中西葬礼中服装的差别

 中西方不同的丧葬传统

 西方丧礼中也有“迷信”

七、商务细节中的文化个性

 早到5分钟才是守时

 中西谈判中的差异

 商业场合中的服饰

八、生活观念,归源文化深处

 说颜色

 红色是否代表吉祥

 白色是否代表不吉

 黑色是否代表神秘

 黄色是否代表富贵

 绿色是否代表邪恶

 蓝色是否代表忧郁

 粉红色是否代表女性

 说教育

教师的作用有多大

学生作业差别有多少

中西家庭教育不同

 中西消费观念差异

 中西对待宠物不同

 蝉噪林欲静

 数字吉凶认识不同

试读章节

说送礼:送小刀给俄罗斯人,俄罗斯人会生气

曾经看过这么一个故事:王先生是一家经营食品添加剂商店的老板,经常与俄罗斯商人有业务往来。他说,有一年,他的一位朋友给他从英吉沙带来了一把精致的民族小刀,后来他就把小刀送给了和他经常有业务往来的一个俄罗斯商人。他这么做本来是想增加友谊、加强合作,结果却让俄罗斯商人很生气。后来经过翻译解释,才知道在俄罗斯,刀意味着交情断绝或彼此将发生打架、争执。因此在俄罗斯,送礼不得送刀和手绢。刀意味着交情断绝或彼此将发生打架、争执;而手绢则象征着离别。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和不同国家的人交往,送礼也是一门学问。礼物并不是可以随便送的。假如你需要赠送礼物,在送礼物时,一定要注意你的朋友是哪一个国家的人,按照他们的风俗习惯送出礼物。要不然你的一番好意、热情可能会遭到误解,甚至发生不愉快。所以,送礼前一定要关注一下各国的风俗习惯,使你的礼物能够达到你想要的效果。

虽然同样是西方国家,但是各个国家之间具体的送礼方式还真是大不相同。一般来说,美国人不随便送礼,有的在接到礼物时常常显得有些难为情。如果他们凑巧没有东西回礼,就更是如此。但是每逢到节日、生日、婚礼或探视病人时,送礼还是免不了的。美国人最盛行在圣诞节互赠礼品。圣诞节时,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因为收到各种各样的新奇玩具而兴高采烈,以为这是圣诞老人送给他们的礼物。大人们之间也常送些书籍、文具、巧克力糖或盆景等。礼物多用花纸包好,再系上丝带。按照美国传统,圣诞节的前几天还有个“白圣诞节”,届时,人们用白纸包好礼物送给附近的穷人。在美国,探病大多是赠鲜花,有时也赠盆景。芬芳的花朵给人带来春天的气息,使病人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在习惯上,如果自己亲自去慰问,通常送插瓶的鲜花,不必附名片;如果请花店直接送去,就须附名片。在送朋友远行时,也常赠礼品。礼物通常是鲜花、点心、水果或书籍杂志等。礼品上也附有名片,祝他一路平安。此外,与我们大为不同的是,美国人认为单数是吉利的。有时只送三个梨也不感到菲薄,不同于中国人讲究成双成对。美国人收到礼物,一定要马上打开,当着送礼人的面欣赏或品尝礼物,并立即向送礼者道谢。礼物包装讲究,外表富丽堂皇,里面却不一定是太贵重的东西。有时打开里三层外三层的精美包装,露出来的只是几块巧克力糖而已。由此我们可以得知,美国人送礼物仅仅是一种礼貌,他们注重的并不是礼物本身,而是赠送礼物的人的一种心意。

如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出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反之会被认为是不重视、在意别人的礼物,才是不礼貌的。而与法国人交往,初次见面万勿送礼,有行贿之嫌。因此,在送礼物时,一定要注意他的国别!

说拜访:不同国家见面礼仪也不同

与外国朋友见面时,因为对象、场合的不同,礼节也有所差异。我们要根据每一个国家的传统和习俗来拜访他们。

对于日本等许多东方国家,鞠躬是常见的传统礼节,行礼时立正站直,双手垂在眼前面,俯身低头,同时问候,弯身越低,越示敬意。对日本人、朝鲜人的鞠躬礼,每次必须同样还礼。对日本客人,眼睛的直接接触和身体的直接接触都不提倡,因为这代表傲慢,不要看他的眼睛,取而代之的是看他的领带打结处,以表尊敬。在日本鞠躬要哈腰,头要低到身体一半处,双手放在一起。你见到的人的年纪越大、职位越高,你的鞠躬应该越深。这时你的声音和态度应该平静,不要嘈杂。

而欧洲各国的礼仪则又大为不同,他们更喜欢拥抱的礼节,有时还伴以贴面和亲吻。但要注意,在亲吻时,不可吻出声。但是在商务活动中一般不行此礼,而且中方人员一般并不主动拥抱、亲吻外宾。男士还有特别的脱帽礼和对女士的吻手礼。同样是西方人,但对德国人,握手很正式并伴有几乎感觉不到的鞠躬,除非对主人很了解,其他的接触,例如拥抱和接吻面颊是不提倡的。对英国客人,人们穿得很正式,最好不要有身体接触。可以拥抱,但不能有其他身体接触。而对意大利客人,握手很重要,在业务活动中表示很正式的尊重。对于拉美客人,握手和拥抱则很频繁,说话时他们也比美国人站得更近,此时向后站是不礼貌的。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则又有不同,在社交场合中握手后又在双方脸颊上互吻,要同样回敬。对佛教国家的外宾要行合十礼;对军人要等其行举手注目礼后再行握手礼。

拜访客人要不要带礼物?什么时候送礼物比较合适?这在礼仪中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因为不同的过节有其不同的讲究。法国人在礼仪方面,重视情意的表达。比如去亲友家作客,叨扰了几日,回去后总要即时写一封措辞美好的感谢信。如果去远方旅游,总要给亲朋好友寄张风光明信片,与之分享旅游的快乐。在回来时也总要带点礼物分赠亲友,一枝当地的铅笔、一张小画片、一对富有异域风情的吊耳环等等,都会带来惊喜与快乐。而我们中国人一般并无这种习惯,即使有,也多限于家庭成员之间。因此我们有时特别不习惯,因此也应特别注意。

应邀去外国朋友家中作客时,务必要准时。一般性拜访可送小礼物,若赴家宴,可再丰厚些。礼物应交给女主人,并说“我希望你能喜欢”(I hope youu like it.)等客套话,千万不要按照我们的习俗说“小意思,不成敬意”,“东西不好,请笑纳”等中国人送礼时常爱讲的话。我们觉得是谦虚,但是会让外国人觉得你看不起他们。

一般说,美国人不随便送礼,所以假如你应邀到美国人家做客,一般不要带礼物。假如你觉得不好意思“白吃白喝”,那么你也可以带一束花表示敬意。在外国人家做客时,不要对他们的摆设大加评论,也不要随意欣赏某件物品,那样会导致主人一定要将你极为赞赏的物品送给你,引起不必要的尴尬。如主人家养有猫、狗等宠物,对它们务必要友好。外国人是十分珍爱宠物的。美国人办事讲究效率,重视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绝不希望有人突然来拜访,因此要拜访他们,事先约会是必不可少的。

序言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由中国书籍出版社推出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日益彰显出了它的社会影响力。作为该书最初的创意策划者,以及后来我们关于“文化纠错丛书”的总体设计者,我愿意将这些想法的缘起以及一些思考奉献给大家,以期引起读者的共鸣、思考,甚至是批评。因为作为出版人,找到或形成一个出版方向固然重要,但得到读者的反响和关注却是考量出版价值的最终期待。

还记得在2006年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在接待台湾出版界的朋友时,在酒席上他们提起陈水扁有一次赞扬义工的善举时用“罄竹难书”来形容义工的功绩,被引为笑谈。此虽是酒资茶余,却启发了我的思路。因为不惟在台湾,就是在内地,也不乏公众人物在引经据典时文不对题。弄得斯文扫地,好不尴尬。比较著名的事件是某大学校长在接待客人时用“七月流火”来形容天气的炎热,某大学校长在送给外宾书法作品时当场念错别字,这些近年来频频出现的文化现象是偶然的吗?虽然在知识日益累积的时代,我们不可能做到像古人所说的那样“一事不知,儒者之耻”,但作为文化工作者或公众人物对文化通识的缺乏。这种文化症候是内在于我们时代的学风与人心的。基于此,我萌生了策划一本针对比较容易错,比较容易混淆的文史常识的书。这就是《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出炉的初机。

紧接着不久,在电视上看到某歌星将《水调歌头》里的“羽扇纶巾”的“纶”唱成了“伦”,联系到我们生活中很多人发错一些字的读音经常会使我们感觉别扭。比如“别墅”有人读成“别野”,“造诣”读成“造旨”,而更可能存在的现实是,除非是很好的朋友或亲人,一般人都不会去替人纠正这种错误,一则怕引起尴尬,二则怕得罪人。所以《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由此进入了我们的出版视野。同时,针对目前网络、电视、手机短信、广告中频频出现的错别字,又推出了《中国人最易写错的字》。循着这个思路我们系列推出了《中国人最易误读误用的诗词》、《中国人最易误解的西方文史常识》等等“文化纠错丛书”。

在组织出版这套书的过程中,在没有任何主动宣传的情况下,《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周报》、《解放日报》等十多家报刊主动联系要做连载《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直到某天下午翻开《新华文摘》2007年22期,发现有三个版面的转载,并同时接到该书被评为全国“2007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书奖”的通知时,我们愈发坚定了把这个系列做好的决心。

很多事情是在操作的过程中凸现其意义的。

在组稿和审读的过程中这套丛书的文化意义渐渐凸显。

从普及的层次上来说,这套丛书是通过文化纠错来提升文化形象。因为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我们每个人都有文化形象的问题。而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有损个人文化形象的口误、笔误,除了公众人物会被媒体曝光进而吸取教训外,很多人可能没有自我发现和自我纠正的机会。事实上,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密,社会压力的增加,很多人并没有专门的时间与机会进行这种文化通识的检点。而很多杰出公众人物在专业领域是翘楚,却因为一时犯错而颜面大伤。这对本人对社会都是一种伤害。所以,这套丛书的推出,正是因应现实的需要和改善与提高大众文化形象而产生的。

从教育层次来说,这套丛书是对仍然活在我们身边的传统通识进行一次普及与推广。这是对不恰当地否认和摒弃传统文化从现实角度进行的一次反动,是对仍然活着的文化进行梳理。而其更深层次的隐喻是,我们要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因为对于不了解或不懂的文化的无知而口无遮拦其实际是一种虚伪,一种作秀。我们时代的浮躁正在于我们很多人不好学习而好表现。所以强调学习的精神,对于当下的国人尤其重要。同时,对本国传统文化通识的学习,也是我们作为中国人最起码的文化标识。所以当有人把国外著作中提到的孟子翻译成“孟修斯”的时候,我们虽觉可笑,更觉可悲。

对于文化纠错和提升文化形象来说,这套丛书只是一个开端。

感谢参与编撰此书的大学教授、博士,以及社科院的学者、专家们。

期望得到读者的支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2: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