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上网成瘾的主体,许多学生因为上网成瘾而荒废学业,身心受到摧残,丧失了个人前程,失去了生活的勇气。上网成瘾成为目前干扰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最大问题之一,也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之一。本书从医学的角度,详细介绍了网瘾的成因、判断标准、综合防治措施,帮助青少年在戒除网瘾的同时学会应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挫折与困难、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增加自己的人格魅力。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青少年上网成瘾治疗对策 |
分类 | 教育考试-考试-计算机类 |
作者 | 刘炳伦 |
出版社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学生是上网成瘾的主体,许多学生因为上网成瘾而荒废学业,身心受到摧残,丧失了个人前程,失去了生活的勇气。上网成瘾成为目前干扰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最大问题之一,也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之一。本书从医学的角度,详细介绍了网瘾的成因、判断标准、综合防治措施,帮助青少年在戒除网瘾的同时学会应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挫折与困难、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增加自己的人格魅力。 内容推荐 上网成瘾是一种疾病。本书从医学的角度,详细介绍了网瘾的成因、判断标准、综合防治措施,帮助青少年在戒除网瘾的同时学会应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挫折与困难、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增加自己的人格魅力。书中精选了近30个案例,针对中学生最为常见的性、情绪、行为和自我评价问题进行心理剖析,提出心理忠告和治疗对策。书中的事例鲜活,内容丰富多彩,文笔通俗易懂,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读性,可供青少年及其家长阅读,亦可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第1章 互联网深刻影响人类生活 第一节 因特网的发明是对人类的贡献 一、因特网是怎么发明的 二、网络的应用 第二节 青少年上网之利弊面面观 一、学生上网有利的一面 二、沉迷网络害人不浅 第2章 人的本性与上网成瘾 第一节 趋利避害 第二节 趋乐避苦 第三节 攻击性 第四节 欺诈性 第3章 上网为什么会成瘾 第一节 犒赏与强化是成瘾的生理学与心理学原理 第二节 网瘾存在犒赏与强化机制 第三节 为什么游戏最容易成瘾 第四节 网络成瘾全面反映了个人、社会、家庭的差异 一、个体心理素质的差别 二、网络本身极具吸引力 三、社会环境因素 第4章 哪些人喜欢上网,容易成瘾 第一节 心理状态不好是上网成瘾的主要原因 一、网络是影响网民社会生活的主要工具 二、心情不好是上网成瘾的原因 三、其他可能容易上网成瘾的性格特点 四、其他可能容易引起上网成瘾的心理障碍 第二节 家庭环境有缺陷的学生容易成瘾 第三节 男生比女生容易成瘾 第四节 每周上网20h以上容易成瘾 第五节 上网头一年最容易成瘾 第六节 网吧是学生的避风港 一、网吧是学生主要上网地点 二、寻找乐趣是学生去网吧的原因 第5章 如何判定上网成瘾 第一节 上网成瘾的本质是行为成瘾,是对上网行为失控 第二节 上网成瘾的判定标准 第三节 目前标准未经验证是最大的缺陷 第四节 上网成瘾的早期信号 第五节 上网成瘾自评量表介绍 第6章 如何才能戒除网瘾 第一节 戒除网瘾需综合治理 一、提出网瘾综合防治策略的原因和基础 二、具体综合治疗策略 第二节 多方协作,行为纠治 一、知情同意,多方协作 二、行为矫治 三、药物治疗 四、生活技能训练 第7章 网瘾的药物治疗 第一节 治疗网瘾药物有多少种类 第二节 药物治疗时间 第三节 如何具体使用药物 一、治疗单纯的网瘾 二、合并焦虑症、抑郁症时的治疗 三、合并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治疗 四、合并贪食症的治疗 五、合并购物失控症、赌博失控症的治疗 六、合并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 第8章 网瘾的心理治疗技术 第一节 国外提出的认知行为心理治疗策略 一、Young的心理治疗方法 二、Davis的心理治疗方法 第二节 杨放如与郝伟教授采用的焦点解决短期疗法 第三节 网络成瘾药物心理综合治疗程序 第四节 部分高危成瘾者心理的调整 第9章 针灸技术在网络成瘾治疗中的作用 第一节 网络成瘾形成机制 第二节 网络成瘾与针灸 第三节 电针治疗网瘾具体操作方法 第10章 引起学生上网成瘾的心理问题与心理辅导 第一节 中学生性心理问题的心理辅导 一、我见男生就脸红,不敢与男生交往怎么办 二、我很羡慕其他同学成双成对,请问早恋有何不好 三、最近老是暗中想着一个女孩,已影响学习,该如何解脱 四、上网交男友后上当受骗,活着还有何意义 五、染上手淫的习惯几年了,我很自责,不知该怎么办 第二节 中学生情绪问题的心理辅导 一、遇到同样的事情为何个人情绪反应会不同呢 二、不知何时才能告别痛苦 三、经常是“怒发冲冠”,请问怎样平息怒气 四、她为什么不愿意上学、害怕与人交往 五、为何他害怕进考场 六、不要沉溺在过去的伤痛中耽误自己 七、我怎么老是容易记仇,想报复别人啊 第三节 中学生自我评价问题的心理辅导 一、行与不行,自己说了算,你的自我评价很重要 二、我总觉得无脸见人,为什么别人瞧不起我 三、最近我做什么事都不顺利,我怎么老倒霉啊 四、我不能忍受别人超过自己,这是为什么 五、我觉得老师和同学对我太不公平,该怎么办 六、为什么我总是疑心重重、情绪易受他人影响 七、总是遇到左右两难的局面,该怎样抉择 第四节 中学生行为问题的心理辅导 一、学烦了,考厌了,不知怎样克服厌学心理 二、与人攀比的苦恼 三、社会能给我们学生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吗 四、我想戒烟瘾、网瘾,又怕同学说我不合群,我该怎么办 五、成天泡在网吧,我已上瘾,请问该怎样走出困境 六、借网消愁愁更愁 七、我怎么觉得自己好像是在“假面具”下生活 八、专业选择与父亲出现冲突怎么办 第11章 情绪调节与冲动控制 第一节 情绪调节 一、情绪调节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二、情绪调节方式 第二节 冲动控制 一、冲动与冲动控制 二、冲动是如何产生的 三、如何控制冲动 第12章 锻炼与乐观心态促进心理健康 第一节 体育锻炼促进精神健康 一、锻炼提高睡眠质量 二、锻炼缓解焦虑、抑郁心情 三、体育锻炼的方法 四、锻炼有助于戒除网瘾 第二节 乐观主义促进精神健康 一、乐观主义有助于事业成功 二、乐观主义有助于正确应对心理危机和促进心理健康 三、如何成为一个乐观主义者 四、道家思想的运用 第13章 休闲、社交促进心理健康 第一节 学习、休闲两不误 一、会休闲是会生活 二、休闲活动促进心理健康 三、如何善用休闲 第二节 社会交往 一、社交有助于心理健康 二、增加人与人之间吸引力的因素 三、人际沟通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 第14章 怎样评价自己 第一节 正确评价自己不容易 一、正确评价自己的作用 二、与自我评价有关的心理障碍 第二节 影响正确自我评价的因素 一、性格的影响 二、智力的影响 三、年龄的影响 四、周围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 如何培养正确的自我评价 一、根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评价自己 二、与社会上条件、地位相似的人比较来评价自己 三、全面分析,形成个人主观的自我评价 第四节 如何改变自我评价系统 一、正确认识自己 二、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搞好与他人的关系 三、行动起来,去改善自己的评价系统 第15章 如何增加人格魅力 第一节 常见的特殊个性 一、特殊性格类型 二、社会通俗读物作者的分型 第二节 人格障碍的判定与分类 一、人格障碍的定义与诊断标准 二、各型人格障碍的判定与药物治疗 第三节 上网影响人格形成 第四节 文化与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等级 一、文化影响人格的形成 二、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等级 三、中国人的性格培养习惯取向 第五节 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 一、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础 二、学校和家庭是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环境 三、家庭是“创造人类健康人格的工厂” 四、大学生受人欢迎的性格特点 第16章 心灵创伤的常见表现与内部因素 第一节 心理方面的表现 一、与恐惧相关的急性创伤体验 二、抑郁、焦虑和适应障碍 三、身体功能障碍 四、人格偏离 第二节 生理方面的表现 一、肌肉应激症状 二、副交感神经应激症状 三、交感神经系统应激症状 四、内分泌应激症状 五、免疫性应激症状 第三节 引起精神痛苦的内部因素 一、特殊的心理素质 二、欲望的不满足 三、个人价值观影响对生活事件的评估 四、艰难选择与决策 第17章 如何摆脱精神痛苦 第一节 主动采用的自我心理保护方法介绍 一、选择性忽视 二、将达不到的目标贬值,对不能满足的欲望改变兑现方式,以减轻心理挫折 三、改变价值观,或扭曲评价标准,求得心理平衡 四、提高愿望满足方式 第二节 逆境中的应对策略 一、正视现实,灵活采取多种心理应对方法 二、对任何困难都要抱有希望 三、努力回忆事情经过的积极方面 第18章 家长和老师如何帮助孩子戒除网瘾 第一节 加强沟通、寻找诱因 第二节 合理上网、共同学习 第三节 拓展兴趣、恢复自信、预防复发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但是,国防部的官员马上发现,分布在全国各地大学、公司和机关可以使用这个计算机网的人们不知不觉已经把这个联邦资助的共享的计算机网络变成了一个高速的电子邮局。在阿帕网上流通的不再是计算资料,而主要是个人邮件和信息。研究人员用阿帕网交换研究心得,协调研究进度,而更多的是个人之间的问候交谈,包括他们最喜欢的科学幻想,甚至小道消息。 这样的用法与工作无关,按说这是美国的工作单位里很忌讳的一种“揩油”行为,也有人对此皱眉头,但是没有人出面禁止,事实上也禁止不了,只能干着急。为什么呢?因为阿帕网是平面铺开的,它没有一个中心。任何一个大学或研究所,只要拥有一定能力的计算机,很容易连接到这个网上,成为这个网的一部分,这使得阿帕网的平面伸展非常容易,而且可以无穷无尽,无限伸展。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是阿帕网的首倡者,是最初出钱的单位,但是到头来它却不是阿帕网的所有者。阿帕网上的计算机分属于各个单位,而通信线路则主要是从电话公司租借的。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的官员们并不能控制那个上了网的人,他们管不了。 1984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加入了联网的行动,取得了一些重要技术突破。几个与科研关系密切的联邦政府部门,如宇航局、卫生部、能源部等,纷纷联入网络。在TCP/IP标准出来以后,全世界所有的计算机网络就都可以用现成的通信线路联成网,在这一标准下分享数据信息。国际互联网就这样诞生了。 (三)谁都是因特网的主人 1989年,阿帕网正式结束。短短几年里,因特网已经在世界各地变得家喻户晓了。那么,谁是因特网之父呢? 可以说,因特网之父是冷战时代的核竞赛。可是,问题来了。怎样在核打击下保存通信能力的问题不仅美国有,当年的对手前苏联也有。既然美国人在想这个问题,苏联人一定也在想这个问题。当年你造一个原子弹,我就再造一个氢弹;你发一个“和平”号宇宙飞船,我就来一个“阿波罗”登月。既然双方都有同样的问题,那么前苏联的科学家早晚也会想到玻尔·巴兰的主意。可是,既然这是为了解决生死存亡的军事战略问题,这个主意一旦让对方也实现,岂不优势全失?所以,第一要保密,第二要高度中心控制,这个网一定要捏在国防部手里,可不能让他的对手也去用。前苏联要是动手创建这样一个网,可以想到也一定会这样做的。美国的国防部可能也会有人想到这样控制,可是它做不到。 这样,我们就触及了因特网诞生和发展的一个制度性条件:权力和利益的分享。 美国联邦政府所花的每一分钱都是老百姓的税金。怎样向老百姓交代得过去,是联邦政府花钱的时候不得不考虑的。纳税人是主人,联邦官员是主人雇来办事的。从小地方来说,联邦政府各分支各部门为此十分注意自己的形象。首都华盛顿几乎所有的联邦部门,包括国会、白宫、最高法院、国防部、联邦调查局,都要有专门的地方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平民百姓,来“随便看看”。还要用录像、展览、免费资料向大家解释这个部门在干些什么。凡是联邦政府的博物馆、艺术展览、森林公园,都是免费提供服务,从紧急救援到公路上的标志信号。而且,你会发现,这些地方的联邦工作人员都彬彬有礼。从大地方来说,联邦政府的花钱项目在国会辩论通过的时候,不仅要解释这项目对国家有什么好处,更重要的是让老百姓信服,这对纳税人有什么好处,特别是对民间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好处。所以,美国历来的做法是,政府重大的花钱项目不是主管部门自己找人做的,它必须按照一定程序发包给民间,刺激民间经济的发展,这就好比是政府向民间购买一块“千人糕”。美国人特别忌讳政府部门的一手包办。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政府部门的腐败和浪费不容易失控,因为民间的公司是有竞争的,永远有别人的眼睛在盯着。 在因特网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就是万维网的浏览器软件,它使得全世界各地使用不同计算机的人可以检索、索取,也可以显示其他地方不同计算机中的数据、资料和图像,进行远距离操控。第一个重要的浏览器——马赛克,是在伊利诺大学的超级计算机中心的科学家编写的。它是在联邦政府资助下完成的,所以从第一天起就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免费取得的,包括它的源程序。 今天的平面结构的因特网具有太多的平等和分享的特点。因特网是没有中心的,没有层次的,没有上下级的关系,甚至“敌我不分”。当年阿帕网开始自我扩展的时候,美国国防部就不能说它拥有阿帕网。今天,也没有人能够说他是因特网的所有者,没有人能够阻止谁的计算机联上网,也没有人能够不让谁离开,甚至没有人确切知道,到底有多少计算机、多少人、多少数据和信息在这个网上。但是所有联上网的人,在分享网上的数据信息的权利上,却是一律平等的,不管你是在华盛顿,还是在非洲。在阿帕网发展的初期,这种平面结构和平等分享的特点就必须在同样的社会条件下才能形成。 因特网好人可以用,坏人也可以用。因特网上有无数有用的资料数据,也有数不清的恶劣的“垃圾”,从色情资料到教唆怎样制造邮包炸弹,应有尽有。政府难道不加强管理吗?不是不想管,联邦政府国会和白宫都想管过,但是美国的宪法传统忌讳由政府来决定什么是宝贝,什么是垃圾,尽管对你我来说,有时候宝贝、垃圾是一目了然的,可是美国人习惯于不把一己之见强加于人,当然也就不让政府的观点强加于人。这就是为什么意图打击网上色情资料的联邦正经通讯法,最后却被最高法院宣布违宪而废除的文化背景。要是美国国防部从阿帕网一开始就能来个“加强管理”,也就不会有今天的因特网了。 如今的因特网上,几乎可以找到你所需要的一切资料,取你所需,用你所用。从全世界几乎所有地方的天气预报,到任何一个生僻的英语单词的解释;从常用的免费软件,到免费的电子信箱,免费的网页,以及像ICQ这样的免费的通信服务。这一切都要有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的投入。美国几乎所有像样的大公司都在自己的网站上提供一定的服务。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大方呢? 我们触及了造就今日因特网的第二个社会条件,那就是自由经济制度下的竞争。 美国的商家在网上免费提供信息资料和种种服务,不仅是看中了因特网所创造的可能的商业机会,更要紧的是,只要它的竞争对手上了网,它就不敢不上网。它的竞争对手提供了一定的服务,它就不敢不提供更好的服务。美国的商家,再大也有竞争对手,联邦有反托拉斯法,防的就是大公司垄断。是自由经济的竞争把商家逼上了因特网,纷纷向公众提供网上服务,这才造就了如今因特网上及其超出以往想像的、丰富的数据资料库。P3-5 序言 人一旦信仰某种文明,就会被这种文明所束缚,无论是所谓的“物质文明”与“科技成果”,还是所谓的“精神文明”与“思想信念”。 记得1990年我考取中国行为医学创始人、道家认知心理疗法创始人杨德森教授的硕士研究生时,杨老师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顾问,就高屋建瓴地指出:21世纪行为医学将会是一门时髦科学,它所涉及的问题比如暴力行为、酒瘾、吸毒、赌博、身心疾病等将会严重影响人类社会、人类健康。 如今,互联网作为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文明成果,正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但是,它独有的娱乐功能却又使千百万家庭失去了欢乐。因为在中国,近千万的青少年正陷入网络,被它吞噬着青春年华。 据调查,1997年10月31日前中国仅63万人上网;而截至2006年6月30日,中国互联网使用人群已达1.23亿,其中学生占36.2%,接近4500万。而在2亿中小学生中,上网学生已达3000万。学生仍然比其他职业的人要多,并且在总体中所占比例在逐年上升。互联网使用人群在年龄结陶上继续向低龄化发展。 正是这些学生,成为上网成瘾的主体,许多学生因为上网成瘾而荒废学业,身心受到摧残,丧失了个人前程,失去了生活的勇气。上网成瘾成为目前干扰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最大问题之一,也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之一。 我于2002年着手研究成瘾精神医学。发现,尽管上网成瘾引起的社会问题比较严重,学术界却争论不休,学术研究相对滞后,对其性质未能界定。社会上也普遍认为上网成瘾不是心理疾病,而是素质问题,从而进一步影响了用科学的方法干预、防治和控制上网成瘾。深受上网成瘾所害的学生求治无门,医师、老师、家长束手无策。此外,在与家长共同戒除学生的网瘾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孩子们所在学校、家庭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利因素,有些因素涉及教育体制,有些因素涉及家长,更多的是涉及学生本人在成长过程中,应对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时束手无策,正是这些因素使一部分学生把上网作为无法应对挫折与困难的逃避行为,将网吧作为逃避现实的避风港,折射出心理学知识普及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迫切性。而我们不经意的几句话,就可以使家长茅塞顿开、疑惑全消。如何科学地认识网瘾、战胜网瘾,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应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挫折与困难,如何使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增加自己的人格魅力,学会自我心理保健,如何把实验室的科学研究成果与心理学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文笔介绍给社会大众,于是便逐渐有了写这本书的念头。有了各位长年活跃在教学与临床一线的老师和医师的积极参与,使本书得以完成。特别是我的师妹——杨放如博士,具有在湘雅医院丰富的心理咨询工作经历,她独章完成《引起学生上网成瘾的心理问题与心理辅导》(第10章),内容包括中学生最为常见的性、情绪、行为和自我评价问题的心理辅导,鲜活的事例、丰富多彩的内容、通俗易懂的文笔,增加了本书的分量与可读性。 本书参考了许多文章,特此致谢。特别是杨德森教授著的《中国人的心理解读》一书(安徽科技出版社,2004,合肥),因为书中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文字的优美性与结构的完整性,使得学生在征得老师同意的情况下,狠狠地作了一回文抄公。书中还有网络成瘾继续教育项目培训班杨德森老师、郝伟老师未公开的讲稿内容,增加了本书科学知识的趣味性。香花自有蜜蜂落,聪明的读者看后便知。 5年来,就该书的具体构想、写作方式与面向群体,曾多次向我的导师郝伟教授求教。郝伟教授时任世界卫生组织医学官员,在百忙之中给予指导,特此表示感谢。 我的硕士研究生王洪军、昝玲玲和李仁军医师,撰写相应的章节之余,还协助整理资料,加快了成书进度,深表谢意。 刘炳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