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入选当代中国学术文库。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公共权力的合法性的基本内涵,合法性形式的基本类型及划分依据,盲从依附型,自主选择型;下篇则阐述了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公共权力的强制力,民主与人——关于民主的价值、实质及其精神的思考,超越政治学——对民主的经济、道德和认知价值的分析,宪政的基本精神及其思想蕴涵,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十大趋势以及政治文明的主题:人类对合理的公共秩序的追求等。
上篇 论公共权力的合法性
一、公共权力的合法性的基本内涵
1.公共权力的合法性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
2.公共权力的合法性与权力关系
3.公共权力的合法性与强制力
4.公共权力的合法性与报偿型权力和信仰型权力
5.公共权力的合法性与制度化
二、合法性形式的基本类型及划分依据
1.为什么要划分合法性形式的基本类型
2.划分合法性类型的基本依据
三、盲从依附型
1.神圣化是形成盲从依附型的基本手段
2.神圣化功能效用的心理基础
3.王权神化的基本方式
4.权力神化的非常态形式
5.盲从依附型的大众心理基础
四、自主选择型
1.自主选择型是时代精神的政治表达
2.自主选择型的实质
3.自主选择型的政治形式
4.自主选择型的操作原则
上篇 主要参考文献
下篇 分 论
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
论公共权力的强制力
一、强制力的一般性
二、公共权力垄断强制力的意义
三、强制力的效用的有限性及行使的合理性
民主与人
——关于民主的价值、实质及其精神的思考
一、民主的价值在于实现和保障人的权利
二、民主制的实质是制约公共权力
三、民主精神内含着人道和理性精神
超越政治学
——对民主的经济、道德和认知价值的分析
一、民主的经济价值
二、民主的道德价值
三、民主的认知价值
论宪政的基本精神及其思想蕴涵
一、宪政的基本精神
二、宪政精神的思想蕴涵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十大趋势
一、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从高度一体化转向适度分离
二、政府权力从中央高度集权转向寻求中央和地方集权与分权的相互协调
三、政治权威从神圣化转向世俗化
四、政治决策从注重经验转向注重科学
五、社会控制从以行政权力控制为主转向寻求以法律控制为主
六、对权力主体从强调道德自律转向注重制度约束
七、政治文化从群众文化开始转向公民文化
八、政治参与从动员型转向自主型
九、政治发展道路的选择从追求激进转向寻求渐进
十、国家从实行闭关自守政策转向全面的、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政治文明的主题:人类对合理的公共秩序的追求
一、秩序:政治的基本价值
二、政治文明与合理的公共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