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读古鉴话资治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作者 孙雷
出版社 东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的主体内容是有关人才战略的,涉及重视人才、人才观、如何识别和发现人才、如何使用人才、如何不拘一格用人才,以及如何成才与提高素质,等等。这对于当前急需人才,实施人才战略、培养和使用人才具有战略意义的现时,是很有意义,具有迫切的现实价值的。此外,还涉及政务、管理等内容,也是很有思想意义和现实价值的。

内容推荐

本书分九篇,为:重才、求贤、用人、识才、交替、管理、政治、素质、成才。

本书每一篇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选择,不是不经意、无目的的,而是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感受和回应,他是根据现实的需要来择取“历史”的,从而使“现实”与“历史”结合起来了。这些历史故事、人物举措、话语应对等,都是很有特色、很有趣味的,反映了那些睿智之人的智慧、机敏和才能,因此也很有启发意义。读起来令人兴味盎然。

目录

第一篇 前赴后继演绎“重才大戏”

真假国宝

“废石”与国宝本在咫尺之间

齐威王视人才为宝

秦国振兴因哪般

生子当如孙仲谋

曹操泪吊“良才”

王建嫉贤亡国的悲剧

刘邦与项羽的高下之争

人才是治国的锐器

杨坚择储君的教训

江山代有才人出

武则天笑对反对派

唐太宗重“才”轻“财”

宋太祖重用儒臣

朱元璋求“国宝”

康熙的科学“情结”

从“踏雪”到“拜雪”

王鼎舍身护才死犹生

悍将鲍超“三叩首”

“万紫千红”都是才源

一代之治,必有一代之人才任之

公心举贤才

第二篇 万水千山只为“觅贤才”

燕昭王求贤高筑黄金台

姬昌不耻下问拜军师

楚庄王求贤有道成霸业

邹忌·俞伯牙·千里马

毛遂自荐传佳话

“文侯选相”启示多

人至察则无徒

荐贤为国非为私

访士求贤的“金钥匙”

一日七贤何其多

左雄荐贤的得失

慧眼识珠的“柴氏女”

唐玄宗三下诏书请李白

莫从常处寻圣贤

“深谷幽兰”不可丢

举人选贤寸心知

荐贤需要三贤

狄仁杰荐贤如流

吕蒙正犯颜荐贤

太平军厚赏求众贤

朱元璋微服私访选良才

伯乐的“看家本领”

“千方百计”总关人才

第三篇 博采众长,用人有道

排除万难,用人唯贤

用人要有主见

千淘万滤始为金

用人要有度量

用人岂能将错就错

用人也要打假

用人要扬长补短

周元素识才巧用

“疑”乃用人之大忌

巧用群才,天下大治

楚材晋用纵横谈

专才必须专用

用人才不用奴才

用人切忌人误区

善用敌朝旧将臣

合力的效应

马援择主而事的联想

佞臣变诤臣的背后

变过去可以变回来

朽木不可雕

于细微处见精神

擒虎容易打猫难

刑赏天下之刑赏

唐太宗不拘一格选人才

见怪不怪用人才

第四篇 拨云见日,识才有门

唐太宗的知人本领

王莽篡权的教训

管仲遇知音

张飞粗中有细

赵奢的胆与识

宋荦微服察县令

“双突出”人物辩

颜驷“三代不遇”别议

“绰号”与人才

警惕“马屁精”

“知人善任”十忌

“山中宰相”好

浅议“德”“才”“权”

东床佳婿

康熙去谗

要识身边“王昭君”

状元未必有真才

“朋党”论

察 佞

告密之风不可长

善识“小人”勿上当

“‘毁”与“誉”

科学考核势在必行

第五篇 吐故纳新,和谐交替

朱元璋以实绩服人

盐车老板的风格

才高压不住

伯乐与造父

从杨贵妃吃荔枝看“千里马”的培养

从寇准染白胡子说到破格

苏洵针砭管仲“不知本者”

诸葛亮事必躬亲结恶果

秦琼让贤的高风亮节

如此爱才实害才

崔沔尊老不尊旧

魏徵致仕当“散官”

祖宗荫庇面面观

“老干”和“新枝”

宋景力扫裙带风

赏功以爵不以官

堵死这个空隙

长孙无忌的悲剧下场

对继任者的戒言

帝王何寿短

多些逍遥心境

创业与守成

“三古宰相”不可学

第六篇 管中窥探商海管理

向管理要财富

管在“理”上

兵书商用的哲理

“硝烟”弥漫在商道

“市场”造英雄

低潮出英雄

策划出来的国泰民安

帅才未必会经商

商业人才徐老仆

陶朱公经商的学问

信誉带来利润

挑剔声中有财源

要当战略企业家

经纪人搭起产销“鹊桥”

儒魂商才行大道

无价的信息

人和之道

商家的“爱国心”

决策要谋深计远

竞争策略ABC

领导职位的配置

拿什么奖赏你

耳畔当有警钟鸣

学点激将法

小点子大作用

文件不要打架

美景难再

封建流毒当严禁

领导与参谋

第七篇 披肝沥胆,治政图存

堵住“后门”风

清廉从政的太守邓攸

浩然正气压邪风

居其位,知其任

为官一场造福一方

为政三镜

做官与做人

政者,正也

政风与家风

明镜与昏镜

治政必读书

当官与做学问

权力与号召力

授权与受权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当权为民非为私

君臣相制

情暖部属

柔中有刚,劝谏有术

“登闻鼓”的余音

领导十镜谈

“事必躬亲”新谈

念好“公仆”这本经

治 媚

第八篇 运筹帷幄,彰显素质

帅才和将才之分

人才需要口才

多识出智谋

大事不糊涂的吕端

一言为重百金轻

推荐“修身篇”

不做掣肘人

政工人才的“十要”

宰相肚里能撑船

“苏模棱”和“原则干部”

当“官”要重名声

“慎独”美德常传不衰

领导要过“美人关”

领导者要有魄力

领导要有文才

为官不要搞浮夸一

戒 奢

安逸丧志

侃 钱

警钟长鸣,牢记“三慎”

要做“真将军也”

德与学识

学历与水平

为治国安邦而学

仕而优则学

领导干部的基本功

新官要烧好“第一把火”

第九篇 千锤百炼,成才有方

成才的奥秘

人才与条件

南宋浙江缘何人才多

自信与成才

兴趣与成才

压力与成才

爱情与成才

健康与人才

竞赛出人才

志当存高远

话“机遇”

人才与人际关系

孔子:自学成才的典范

奇才变庸才的反思

努力请从“今日”始

失败后的笑声更响亮

逆境是块磨刀石

唐代何以“神童”多

英母育子杰

爱之以其道

子孙当自立

朱文圭的悲哀

大器晚成

由刘勰自荐谈起

后 记

试读章节

慧眼识珠的“柴氏女”

【引子】 显然,在校军场上千骑竞技中发现千里马,这是常人就可以胜任的。而要在荒山野岭之中,在一匹能日行千里的宝马已经被折磨得疲惫不堪,困苦潦倒之时,还能够一眼看出这是一匹“宝马良驹”,并且敢于把它从盐车重载之下解放出来,出以高价,使之能驰骋千里,这确是很需要一点胆识和气魄的。

据《旧五代史》引《东都事略》载:五代后唐明宗时,皇帝下了一道诏令,把后唐庄宗的嫔妃都遣送回家。河北邢州柴氏本是庄宗的“嫔御”,也在遣送之列。柴氏一行离开洛阳,行至黄河边上,父母闻讯,特从邢州赶来相迎。不巧,连日风雨,黄河停渡,柴氏一家只好在旅店中等待风雨停歇。一天,有一军人在旅店门前走过,虽然衣不蔽体,但气宇轩昂,十分英武。柴氏问旅店主人:“这是什么人?”店主答:“这是马步军使郭威,因身上刺有雀儿,又叫郭雀儿。”

由店主人引见,柴氏认识了郭威,知他虽为穷军汉,但志趣不凡,便决定嫁给他,做他的妻子。柴氏把这个意思告知父母,父母气愤地说:“你是先帝左右,至少嫁个节度使,哪能嫁这么个穷军汉呢?”柴氏见父母不允,就把从宫中带回的金银财宝,分一半给父母说:“请你们把此一半财物带回家去,留此一半,我与郭威好过日子!”郭威靠了柴氏金帛的资助,到太原投刘知远,当了大将。后来又成为周太祖。郭威是五代时期的杰出帝王。他兴利除弊,基本统一了中原,为北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在郭威成就帝业的过程中,柴氏竭尽内助之力。柴氏所以为女中豪杰,首先在于她有识郭威于行伍之中的眼力。

一切人才都有一个从潜在人才成长为实在人才的发展过程。而且潜在人才比起实在人才来说,是一支更加宏大的人才队伍。因此,人才的开发,不仅在于将那些已经公认的人才量才使用,做到用才得当,人尽其才;而且应当把着眼点放在“潜在”人才队伍上,使这支宏大的人才队伍得到开发,使大量的“潜在”人才迅速成长为实在的人才。这样,我们的人才优势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潜在”人才能否被及时地发现和得到适当的培养,对于人才的成长是一个关键性环节。一切人才除了独具的天赋,都需要培养和造就,即使有天赋的能力,也需要在适当的条件下,才能得到发挥和发展。许多人才的成功,都是在他们尚未成才之前,他们的创造才华就被人们所发现并推荐了出来,获得了以后继续发展的条件和机会。戴维发现法拉第时,法拉第只是一位书店的装订工。要是没有戴维的推荐和帮助,使他获得去皇家科学院从事科学研究的机会和条件,他能否成为著名的科学家实在难以预料。同样,若是没有王亚南的推荐和安排,陈景润想要提出“陈氏定理”,就算一定成功,也不知要推迟多少年。

对“潜在”人才的开发,比对一个已经被公认了的人才委以重任更加不容易。因为一个“潜在”人才只是刚见端倪,他的才能尚未成熟,更未结出果实。在这种情况下,要对他的才干作出恰当的判断和评价,非独具慧眼者不能。至于说得到社会的承认那就更加困难了。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今天,那些已经在事业上取得了某种成就,为社会作出了较大贡献的人才,是不太容易被埋没的。而对于那些“潜在”人才来说,遭到埋没和压抑以至夭折的可能性则是比较大的,而且这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而又不易为人们所觉察的情形。把人才开发着眼点放在“潜在”人才上,就可能使埋没人才的现象得以减少和避免。

由于对“潜在”人才的识别和判断比较困难,因此要发现和推荐这样的人才,就更需要有见识,也更需要有胆略。显然,在校军场上千骑竞技中发现千里马,这是常人就可以胜任的。而要在荒山野岭之中,在一匹能日行千里的宝马已经被折磨得疲惫不堪、困苦潦倒之时,还能够一眼看出这是一匹“宝马良驹”,并且敢于把它从盐车重载之下解放出来,出以高价,使之能驰骋千里,这确是很需要一点胆识和气魄的。

时代需要具有敏锐洞察力和准确判断力的伯乐去打开“潜在”人才的宝库,使人才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点睛】 实现潜龙在渊到飞龙在天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大家都来勇当“柴氏女”。

唐玄宗三下诏书请李白

【引子】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百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好一幅开元盛世的美景。开元年间,唐玄宗励精图治,重用了姚崇、韩休、张九龄等人,以至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取得了唐朝继贞观之治之后的又一大治时期——开元盛世。但好景不长,唐玄宗后期用人不当,将国政相继交给李林甫、杨国忠等人,国家政治黑暗、经济萧条、生活奢靡,唐王朝面临着深刻的危机,并直接引发了“安史之乱”。唐玄宗三下诏书请李白,这段逸事就是在开元盛世上演的,也算是玄宗广纳贤才的一个范例吧,虽然李白最后还是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而拂袖离夫。

史载,一次,唐玄宗在大同殿对吴筠说:眼下国家正需要品德好、学问高的人辅佐朝政,但各地推荐上来的都是些不学无术的庸才和奴才,真正的人才被埋没在下层。我想,像你这样的人,一定会有出类拔萃的朋友,希望你能推荐几个人给我。于是,吴筠向唐玄宗推荐了李白,说:“李白是个奇才,他的人品和学问,在当代是没有人可以与之相比的。”

过了几天,唐玄宗在后宫见到了玉真公主,当谈到宣召李白进京的事时,玉真公主高兴地说:“太好了,李白可是个了不起的大诗人呀!”“可是,诏书已经下去了,还没有见人来呀!”唐玄宗着急地说。“那你还是再下一道诏书吧!”玉真公主催促说。于是,唐玄宗又下了第二道诏书。

又过了几天,唐玄宗见到了曾任礼部侍郎、现任太子宾客的老臣贺知章,两个人在一起又谈到李白。贺知章说:“这李白爱喝酒,善写诗,酒喝得越多,诗写得越好。是个难得的人才。”唐玄宗说:“可是,我已经下了两道诏书了,至今还没有见到他的影子呢!”贺知章建议说:“那就再下一次诏书催催吧!”唐玄宗没有犹豫,又下了第三道诏书。

这个故事深寓了两层道理:一是唐玄宗求贤心切,为了寻得贤才,连下三道诏书,屡求不放。说明了不摆皇帝架子,肯于屈躬求才,这在封建帝王中是不常见的。二是吴筠、玉真公主、贺知章同时荐选李白,都说了公道话,没使李白被埋没,坚定了唐玄宗求贤的决心。在君臣共同努力下,李白终于进京上朝,发挥了他的才干。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给我们带来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各行各业都急需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的人才。在这种与时俱进的实践中,要适时地求得具有各种优势的人才,必须举全力去发现人才、聘请人才,唯此,我们的事业才能蒸蒸日上。

【点睛】非真无人也,但求之不勤、不诚不至耳。

莫从常处寻圣贤

【引子】 《资治通鉴》记载:上猎于苑北,遇樵夫,问其县,曰:“泾阳人也。”“令为谁?”曰:“李行言。”“为政何如?”曰:“性执。有强盗数人,军家索之,竟不与,尽杀之。”上归,帖其名于寝殿之柱。冬,十月,行言除海州刺史,入谢,上赐之金紫。问曰:“卿知所以衣紫乎?”对曰:“不知。”上命取殿柱之帖示之。

这段记载意思是说,唐宣宗李忱在禁苑以北打猎,遇见一位樵夫,问他是哪县人,樵夫说:“泾阳人。”又问:“县令是谁?”回答:“李行言”,又问:“这个人政务搞得怎么样?”回答:“他性格固执。有几个强盗,军方来要,他竞不给,全给杀了。”皇上回宫,把李行言的名字连同这件事,写个条子贴在寝殿的柱子上。冬季十月里,任命李行言为海州刺史,他进宫谢恩,皇上赏赐他金印紫绶。问他:“你知道为什么能穿上紫色官服吗?”回答:“不知道。”皇上让人把殿柱上的条子拿给他看,李行言很受感动。

唐宣宗李忱在历史上,不算是一位知名皇帝,但他在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上,却有独到之处,能打破常规,深入基层,在调查研究中,挖掘人才,这一点作为封建皇帝是特别可贵的。

如今,我们在于部考察上,虽然打破了惟成分论和论资排辈等框框,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着选拔、用人的不良倾向,时而出现一些选人、用人渠道狭窄的问题。明显的不足就是知人渠道少,用人胆量不够。一提到选拔干部,有的领导心里想的总是自己熟悉的身边几个人,眼睛盯的是上层和横向,很少向下使劲。文凭、年龄、熟悉,成为选拔干部的“常处”。那些不能进入领导视野的人才,尽管德才兼备,甚或才华出众,也很难进入圈定的范围,因而出现了“遗之草泽”的现象,埋没了真正有本事的人才。

“圣贤所出,何必常处”,求贤若渴,不必总往“常处”想。唐宣宗的可取之处,就在于他能问樵夫用李行言。如果他不走出宫门,深入苑北,哪能从樵夫那里考察出李行言的政绩和才能。所以,要改变考察和选拔干部中的“常处”弊端,最主要的是领导者要扩大视野,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不拘一格用人才。“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矣;以天下之耳听,则无闻也。”正如前贤所说的那样:“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莫向“常处”觅才,就能体现出群众公认,走群众路线的好处。在这一点上,古今同理。

【点睛】 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

P46-50

序言

古老智慧的现代启发(代序)

——读孙雷著《读古鉴 话资治》

孙雷同志在工作之余,读史治学,有所得,乃撰写文章,记录发挥。每文主题明确,思想集中,篇幅短小而内容扎实。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而成此书。书分九篇,为:重才、求贤、用人、识才、交替、管理、政治、素质、成才。这构成了一个相当集中的“主题丛”,它很符合我们当前的需要。

从上面九个分篇的主题词可以看出,作者是从现代社会需求和生活实际出发,来选取主题和确立题旨的,这表现了本书的现代性、适时性和实用性。而他所选取的材料,却是历史事实和过去的故事,这是本书的历史性。前者和后者的结合,便构成了本书的内容的特色与价值,即: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这种结合有两个可取之处:一是从现实出发寻找传统智慧;二是从古老智慧中,寻找现代启迪和灵感。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法国年鉴学派的历史观则认为,历史的撰写都是当代人的一种重构,是“活着的人为了活着的人而让死者再活一次”。本书每一篇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选择,不是不经意、无目的的,而是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感受和回应,他是根据现实的需要来择取“历史”的,从而使“现实”与“历史”结合起来了。他也是让“历史”来讲“今天需要”的故事。这就使“历史”具有了现实的意义;也就是使古代历史成为了“现代史”。同时,也是使“死者”为了活着的人,再“活”一回。

我觉得,从这里可以得到几点启发。第一,这里体现了也实现了作者的立意,即一方面,从现实需要出发;又一方面,立足于这个出发点和立足点,从传统、从历史去寻找古老的智慧。第二,又利用这个“历史故事”,去挖掘出“今天的意义”,也是“现代灵感”。第三,这样做,就使这本书具有了可读性。那些历史故事、人物举措、话语应对等,都是很有特色、很有趣味的,反映了那些睿智之人的智慧、机敏和才能,因此也很有启发意义。读起来令人兴味盎然。

当然,作者不是为讲故事而讲故事。他一手伸向历史一传统,而一手则落实于现实,将“故事”的“意义”与自己的“立意”结合起来,使两者契合,从而使故事一传统在现实一现代的基础上,挥发出它的现实意义与实用价值来。不过,这种“自然的显现”,还是自然状态的,自发的,自在的;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梳理、剔抉、挖掘,并加以发挥、阐释。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思考。他在每篇讲过故事之后,都在故事本意的基础上,加以发挥,特别是还将自己结合实际的思考,对故事深层意义进行了挖掘,并给以恰当的阐释。而且这种阐释是具有针对性的,结合实际需要的。这就增加了本书的实际意义和思想价值。

本书的主体内容是有关人才战略的,涉及重视人才、人才观、如何识别和发现人才、如何使用人才、如何不拘一格用人才,以及如何成才与提高素质,等等。这对于当前急需人才,实施人才战略、培养和使用人才具有战略意义的现时,是很有意义,具有迫切的现实价值的。此外,还涉及政务、管理等内容,也是很有思想意义和现实价值的。

彭定安

2007年1月

后记

写《读古鉴话资治》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我还是东北大学的校团委书记。因为对传统文化的情有独钟,工作之余,总爱翻阅《资治通鉴》这些古鉴类的典籍,并且读有所感,也总爱随笔写点体会,映照现实,发个感慨。不曾想,几年下来,这些“体会”竞也渐成规模,有了书的“影子”。

当时,应校刊之约,在其上零零散散地刊载了本书的一些篇章;后来,受编辑们的盛情相约,有一些篇章又在辽沈地区的青年刊物上得以刊登。在这期间,应青年大学生包括一些社会团体的邀请,我又多次就传统文化的相关话题给他们开设了讲座。青年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热忱,出乎我的意料,同时也让我深感欣慰。在青年的文化因子里,他们和我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国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精髓。尤其是国学中的古鉴,更是“网罗宏富,体大思精”的瑰宝。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也都起到了“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跻无前之至治”的作用,可以说是难得的一面古镜。但是,作为青年人,又难免肤浅和浮躁,对传统文化和古鉴一知半解,理解很不到位。所以,青年的这种处境,让我是喜忧参半。

转眼到了2005年,这时我已调任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多年。在此期间,我的博士论文《信息技术人才:两种文化问的成长》也有幸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付梓出版。时光荏苒,但对国学、对古鉴,我依然是痴心不改。有一次邀请彭老(彭定安)参加学校的一个文化讲座,晚问送彭老回家,闲聊中就谈到了对国学古鉴的看法、心得。于是,我平素的那些个“体会”“感慨”不由自主地都“蹦”了出来。这些自然都没能逃过“行家”的眼睛,彭老一听,就知道我是做了点研究、有点思考的,是“一个翻古鉴的有心人”。所以,当时,彭老就鼓励我,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从古鉴里、从传统文化里汲取时代的养分,也为了我自己能够体味到分享发现的快乐,应该把这些“体会”和“感慨”整理出来变成文字,告知于热爱国学和传统文化的青年朋友们。为了鼓励乃至于督促我,彭老欣然作序——“古老智慧的现代启发”。于是,出版这本书就成了我的“责任”和“心愿”。

履行责任的最好方式就是尽快地将这种“心愿”转变为“现实”。说干就干,把十多年前的“体会”和“感慨”翻将出来,进行整理和取舍,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更像是一个“技术活”!需要慢工细作,这大概又用去了一年多的时间。

如何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完美结合?又怎样让古老的智慧更好的发挥她的现代启发功能,不至于轻易地损坏她的威名?

结合现实生活,在通鉴类典籍的“通”字上下功夫;同时,在“鉴”字上作探讨,力求占代闪光的火花成为现代治身治世的要素,力求古鉴学拥有更深更广的领域。在内容上,从用人、素质、管理、治政这几个角度,我选取了古鉴类典籍中的一些典型事件和人物,用练达的语言,把故事性、趣味性、哲理性结合起来,用深切而有趣的事例启发人们去映照现实,并从中获得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的教益。

为了让这本书不至于显得老气横秋,更适合青年的口味,在书稿整理、校对的后期,我又吸纳了几个青年人加入到整理、校对的工作中来。任鹏、王莹莆、张小诗这三个年轻人,既是我的学生,又是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是我的挚友。他们的辛勤工作为这本书带来了更多“鲜活的养分”。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但,我知道,无论怎样的穷尽心血,对古老智慧现代启发功能的有效发掘,我所做的都还远远不够。而且,这本书,它所收集的“体会”和“感慨”,大多是我在十几年间所写,与今天的语境和形势已有了很大不同。虽然我们在整理的过程中也尽量做了调整,但仍感些许的语境落差。  然而,知识经济时代,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我们熟悉的东西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我们不习惯、不熟悉的东西和新的课题层出不穷,追求语境的完全吻合已属枉然。而在这种情况之下,读史却尤显价值。“欲知大道,先唯史”,只有在创造性地继承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遗产中,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正如先哲章太炎在《大公报》上所言:“夫读史之效,在发扬祖德,巩固国本,不读史则不知前人创业之艰难,后人守成之不易,爱国之心,何由而起!”创新不能从零开始,必须在已有的基础上去营造新的广厦,有所突破,推陈出新。渎史,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认清自己前进的道路,从而自觉地去为振兴中华、构建和谐社会而奋斗!我愿以此书与所有的青年朋友共勉。

孙雷

2007年春于沈阳南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9: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