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大国的崛起取决于什么?真正的大国究竟指的是什么?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大国),在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又该如何汲取其他大国发展的经验教训,选择一条怎样的发展之路?……
八位专家,为你打造,本书既是“大国崛起”的浓缩本、精华本,也是“大国崛起”的深度解读本。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强国之鉴(八位央视大国崛起专家之深度解读)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王加丰//陈勇//高岱//高毅//李工真等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历史上大国的崛起取决于什么?真正的大国究竟指的是什么?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大国),在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又该如何汲取其他大国发展的经验教训,选择一条怎样的发展之路?…… 八位专家,为你打造,本书既是“大国崛起”的浓缩本、精华本,也是“大国崛起”的深度解读本。 内容推荐 本书正是对大国崛起这一争议大的热点话题的深度解读,它由8位参与CCTV《大国崛起》的历史学专家再度联手、精心打造而成。全书钻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高度,紧扣正在和平发展的中国国情,并综合社会各界对大国崛起话题的讨论,用讲座的形式和通俗流畅的语言,以全新的角度和笔触重新反思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美国9个大国崛起的经验与教训,聆听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目录 前言 第一讲 近代西方最早兴起的殖民帝国 第二讲 海上马车夫荷兰的兴起 第三讲 英国崛起的历程 第四讲 现代法国的由来 第五讲 统一的德国与德国的统一 第六讲 日本的图强之路 第七讲 俄国(苏联)是怎样两起两伏的 第八讲 美国的崛起及其动力 试读章节 2.西班牙殖民帝国的建立 西班牙殖民帝国的建立比葡萄牙要复杂。因为它的疆域广阔,来源复杂。作为一个统一的帝国,它的领土大体上包括三部分:西班牙本土;通过继承而来的西欧其他国家的领土,主要有意大利中部和南部、奥地利帝国(包括今天的德国和意大利北部等地,这个帝国常称为“神圣罗马帝国”,又由于帝国的统治者来自哈布斯堡家族,所以又称哈布斯堡王朝),以及尼德兰(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北部部分地区),这些领土从三个方面把法国包围起来;广阔的海外殖民地。这里主要讲讲它的海外殖民征服的几次最重要的行动。 西班牙从事探险和殖民活动的时间要比葡萄牙晚一些,因为它的国家的统一比葡萄牙晚得多。但它全面卷入殖民活动后,建立殖民帝国的速度和规模都远远超过了葡萄牙,因为它毕竟是一个大国,拥有多得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 西班牙帝国是通过众多的探险航行和无数的征服战争建立起来的,其中有两次航行和两次征服战争特别重要。 哥伦布“发现”美洲,是西班牙人进行的一次重大航行。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受西班牙国王夫妇的任命,率领三艘船从西班牙帕洛斯港出发,到达加那利群岛后就往大西洋深处驶去,希望通过往西航行而到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 哥伦布的航海日记记下了此次航海过程,使我们得以了解他去美洲路上那些令人激动但又充满恐惧的日日夜夜。往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这在当时的西欧毕竟也是一种推测,尚未得到实践的证明,而他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证实这个科学真理。为了稳定水手们的心理,哥伦布在航行中玩了一个小把戏:少算实际走过的里程,以便让船员们觉得他们走的路并不太长,以免他们丧失勇气和信心。 1492年9月中旬水手们看到海面上有大片新鲜的绿草,一些人认为陆地就在附近了。原来是船队进入了大西洋上著名的马尾藻海,海面上满布着大量自由漂浮的、无性生殖的藻类。在马尾藻海里,风平浪静,船只似乎停滞不前,水手们都恐慌起来,害怕走不出这个海藻的王国。好不容易走出这个马尾藻海,前面又是茫茫无垠的海水。到10月初,水手们变得越来越不安宁,几乎到了暴动的边缘。但哥伦布毫不动摇,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的人开始抱怨这种漫无时日的远航,说这种远航的困难不能再忍受了。我千方百计地给他们鼓劲打气,使他们怀有美好的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很多好处。我还补充说,你们嘟哝也没有用,因为我一旦决定了要抵达印度,就会继续航行下去,直到在我们的上帝的帮助下找到印度。” 一直到1492年10月9日,船员们看见成群的鸟儿掠过头顶向西南方向飞去,情况似乎出现了转机。10月11日,希望开始降临。船员们看到洋面上漂浮着一根甘蔗和一根木棒,还看见一根好像用利器砍过的短木棍,以及一块小木板和其他生长在陆地上的草类。这些都好像在告诉他们,这里离有人居住的地方不远了。 哥伦布激动得在甲板上走来走去。晚上10点钟,他说他发现远方仿佛有一处闪烁的灯光。但只是到第二天凌晨2点左右,一个船员才终于看到了月光下平坦的沙丘。他万分激动地喊着“陆地!陆地!”其他海员们也接着喊叫起来,然后互相拥抱、接吻,在甲板上疯子般地跳起舞来。这是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岛屿,哥伦布把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他展开西班牙王室的旗帜,举起长剑,宣布代表国王和王后占领这个岛。 在随后的一些日子里,哥伦布到了古巴、伊斯帕尼奥拉(原意为小西班牙岛,即现在的海地)等岛屿。他没有找到多少黄金和白银,只看到了吸烟的土著,他们用类似通火棍一样的木杆吸食一种野草燃烧的烟。烟是新大陆“送”给旧大陆的重要礼物之一。尽管所到之处,居民都相当原始,但哥伦布还是坚信他已来到了心目中的东方,印度或中国或日本,他认为只是他尚未找到马可·波罗描述过的那些最繁华的地方而已。 哥伦布的“发现”为西班牙人在美洲的大规模殖民奠定了基础。 西班牙人进行的第二次重大的航行,是麦哲伦领导的环球航行。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率领船队从塞维利亚出发。他们进入大西洋,向巴西海岸驶去。这支探险队共5条船,265人,其中正式由国家支付工资的有239人,其余的是编外人员。编外人员中有一个来自意大利,叫皮加费塔,他随意大利一个主教来西班牙出差,听说有人组织环球航行,就央求这位主教说情,让麦哲伦收留他为探险人员。他的功绩就是为我们记下了关于这第一次环球航行的经过。麦哲伦的身边还有一位他在东南亚从事殖民活动时带回的奴仆,叫恩利克,苏门答腊人,后来证明,这位恩利克是第一个绕地球走了一圈的人。在南美洲的海岸边,麦哲伦平息了几位船长掀起的叛乱,坚决往前航行。1520年10月21日,他们终于发现了一条往西方延伸的海峡,即现在的麦哲伦海峡。麦哲伦海峡里港湾丛生、充满死湾,常常弄不清楚真正的海道在哪里。他们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驶出了这条全长550公里的海峡,进入太平洋,这时是1520年11月28日。随麦哲伦走出海峡的只有三条船。有一艘触礁毁坏,另一艘船上的军官再次发动叛乱,把麦哲伦任命的船长打伤后戴上镣铐,然后返回西班牙了。这些叛乱的军官诬陷说麦哲伦叛变了,以此来逃避国王的追究。麦哲伦的妻子和孩子因此失去了国库补贴,不久死于贫困。不过,对这一切,麦哲伦都不可能知道了。 P6-9 序言 CCTV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的热播,如一枚重磅炸弹引起了国人巨大的反响,无论是学术界精英还是普通百姓,无论是中学生还是耄耋老人,均广泛地参与到这场大讨论中来。“大国崛起”也随之成为时下社会各界最热的话题之一,在广受关注的同时也备受争议: 历史上大国的崛起取决于什么?真正的大国究竟指的是 什么?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大国),在向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汲 取其他大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选择一条怎样的发展之 路?…… 为了顺应广大读者对“大国崛起”这一话题进一步反思和讨论的需要,8位曾参与CCTV《大国崛起》的历史学专家对这些备受争议的诸多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度解读。他们要么是CCTV《大国崛起》的历史脚本负责人或访谈嘉宾,要么是CCTV“《大国崛起》系列丛书”的学术指导和审读专家,正是他们的积极支持和再度合作才有了本书——《强国之鉴》。 本书站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高度,紧扣正在和平发展的中国国情,并综合社会各界对大国崛起话题的讨论,用讲座的形式和通俗流畅的语言,以全新的角度和笔触重新反思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9个大国崛起的经验与教训,聆听历史给我们的启示。可以说,其不仅从立意上更加深入,更加注重以史为鉴,而且视角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本书既是“大国崛起”的浓缩本、精华本,也是“大国崛起”的深度解读本。 虽然我国历来就是一个大国,但是在经历了近代的屈辱和落后之后,中国至今仍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国。因为真正的强国不仅仅是指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总规模大意义上的“大”国,而更应该是强调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更应该强调以综合国力为主的国际核心竞争力,更应该强调科技、文化、制度的创新能力,更应该强调对整个人类文明进步负责任。我们之所以用“强国之鉴”这个书名,其用意也源于此。我们也真诚地希望这一话题能继续引起国人广泛而深入的关注。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中国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还要学习世界历史;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大国心态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看到中国光辉灿烂的文化、文明的同时,也应该更加关注世界,深入研究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借鉴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教训。在增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同时,既要大力弘扬爱国精神,又要更加广泛地遵照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加快发展我们的国家,与世界人民一道,共同创造世界新的伟大文明! 2007年3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