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校长叙事/现代校长丛书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作者 王珺
出版社 开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现代校长”丛书由4本组成,它们是《校长角色与校长发展》、《校长叙事》、《现代学校制度与治校方略》、《校长引领与教师专业成长》。

校长怎么当?什么样的校长算是好校长?本书带你走近校长,走进校长的世界,感受校长的丰富人生,你对校长的成长之路、成功之路,会有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本书是广大中小学校长专业成长不可多得的案头备书,也是各地校长培训机构难得的教材。其他读者,也会从中获得丰富的人生感悟和启迪。

内容推荐

本书由“校长心语”开篇,通过“与成功校长面对面”,探寻他们心灵成长的轨迹,挖掘他们成功背后的故事;通过对特色校长的描画,展示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校长之时代风貌;通过对现代校长应具备何种品格、能力,树立何种形象进行言说,勾勒出理想校长的全貌;更通过对成功校长的个案解读,为渴望成功的校长给出了抵达成功的奋斗坐标。

目录

前言

一、校长心语

1. 教育探路者的心灵独自

2. 守着未来的奇迹

3. 有喜有忧2004

4. 当女校长 我这样想

5. 我累着 快乐着

6. “我很幸福”

二、与成功校长面对面

1. 李校长的三个人生瞬间

2. 魏书生的“关系”哲学

3. 博士校长不相信传奇

4. 一位“外来”校长的知行路

5. 书生校长的“味道”

6. 博士校长的审美情结

7. “救火校长”黄飞华

8. “掘老头”蔡林森

9. 苏霍姆林斯基情结联结两位女校长

10 丘日谦的教育视界

11. 另类“校长”逄飞的选择

三、给“这一位”校长画像

1. 李 烈:有滋有味儿当校长

2. 刘鹏芝:冷竣表情的背后

3. 滑秀林:零追求者的火与冰

4. 金竹花:心中有枚神圣的勋章

5. 刘 川:不合时宜胡校长

6. 凌志伟:细微处凸现人文情怀

7. 李先启:把优质教育做大

8. 李 暾:化不开的民族情结

9. 陈 力:相信爱的力量

10 刘世强:做负责任的“舵手”

11. 陆 枋“雅说”

12. 崔贞姬:引领教师做“文化人”

13. 任继长:因为农家孩子的目光

14. 郑梅枝:一枝散发淡淡清香的梅

15. 李海强:没有理由不成功

16. “三苦观”——李镇民的治校法宝

17. 殷广平:唤醒舞台的演员

18. 张 华:不言“弱”的女校长

19. 安世侠:难得清醒

20. 聂明智:爱在不言中

21. 胡美山:让老师做学校的主人

22. 李 华:有分量的承诺

23. 赵树辉:从“孩子王“起步

24. 姚文俊:从名校长到“民”校长

25. 高万祥:让学校有灵魂的人

26. 陈显平:教育幸福的探求者

27. 张文根:女人当家

28. 张胜聚:办法总比困难多

29. 熊向权:校园处处皆文化

30. 黄 靖:于细微处显精神

31. 李庆平:用心思考未来

32. 徐向东:用心钻研“人”的学问

33. 吕华山:一叶落知天下秋

34. 魏永真的用权之道

35. 张炳华:年轻教师的“男母亲”

36. 陈立红: 和风细雨当校长

37. 汪翔的“三板斧”

38. 王倩君:管理创新不是“说”出来的

39. 吴 青:有爱心的老太太

40. 黄曼丽:迷恋做教师

41. 李伟平:因为懂得 所以信任

42. 陈东利:把治校当作一门艺术

43. 写给李烈校长的一封信

44. 奚亚英:普通的校长  不普通的学校

45. 谢玉英:一个女人的完美人生

46. 张建平的德能情趣

47. 在学校 妇女校长管

48. 师傅做好校长的秘诀

49. 我采访过的女校长

四、现代校长的职责与境界

1. 校长的职责与境界

2. 胸有丘壑方可称为现代校长

3. 如何打造校长个人的品牌

4. 校长发展重在形成教育智慧

5. 时代呼唤知本型校长

6. 今天怎样当校长

7. 对中小学校长的50条忠告

8. 美国人看校长素质与学校发展

9. 两个“悖论“与校长自我定位

10. 当代中学名校长其“名”在哪?

11. 中小学校长要有良好的形象

12. 厚则得众

13. 现代教育与校长修养

14. “好人”未必是“好校长”

15. 校长的人格底线在哪里?

16. 校长也要“三省”其身

17. 校长:正副≠正负

18. 校长的门永远是开着的

19. 校长的非权力领导

20. 职业学校校长必备的素质

21. 我心目中理想的校长

22. 说说校长的亲和力

23. 校长权威的道德支撑

24. 校长——怎样让员工追随你?

25. 校长要多给教师人文关怀

26. “领导魄力”别走向方面

27. 永远不要说校长的坏话?

28. 校长——请多一份亲和

29. 校长行为的自我管理

30. 校长如何保持思维之树常青

五、通往成功之路

1. 校长通往成功的路有多远

2. 什么样的校长才算优秀

3.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成功校长

4.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5. 一所普通校是如何旧貌换新颜的

6. 名校之名 贵在名师

7. 探寻一位“土”校长的人文之路

8. 学校教育现代化路上的领跑人

9. 阅读“智者”  让我享受精彩

10. 走自己的路方能形成特色

11. 让信心飞跃

12. 学生才是我真正的老师

13. 教育——我心中耕耘的乐土

14. 教育岁月 忠诚在心中

15. 让思考与实践同行

16. 在品味课堂中享受生命

17. 给我空间  我就能飞翔

试读章节

书生校长的“味道”

提起上海建平中学,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它的校长冯恩洪。去年8月,58岁的冯校长将“帅印”交给了一位年轻人,这个人就是在语文教育界颇有名气的程红兵。对于建平来说,冯恩洪就像一位雕塑师,尽管他不在这里当校长了,却处处仍留有他的痕迹。作为继任者,程红兵将在建平写下怎样的一笔?

来上海近十年了,建平中学校长程红兵还是嫌沪上食物的口味过于清淡,他喜欢滋味浓重些,不要太多的甜,他需要有点咸、有点辣,那样吃起来才过瘾。就像他的喜欢“抬杠”,仿佛是为调和他外表的温文所加的一点“辣”。不抬杠时,你几乎会相信他从里到外是平和的;看他那些质疑文章,你又会发现他对批判有着近乎偏执的爱好,用他自己的话说:“发现问题就不吐不快。”说起初当教师的成功感,说起学生因读书而思考、因思考而成熟,说起自己管理学校时产生的好想法,他都爱用“有味道”来形容。

2004年4月29日,记者抵达上海浦东,与以书生自比的程红兵校长进行了一下午的长谈。彼时我们所置身的行政楼被初夏的气息环绕,学生们下课了,又上课了,校园里这种那种的树都新鲜地绿着。访谈结束时已到了晚餐时间,当晚是老师们参与教育沙龙的日子,学校食堂特地准备了免费工作餐。晚上,当教师们慷慨激昂地讨论“课程重构与课程文化建设”时,程校长坐在一边静静地听着。

将表面的“温”和内里的“辣”不动声色地集于一身,这就是这位书生校长的独特“味道”吧。

一、从“大副”到“船长”

记者:你的前任冯恩洪校长确立的“建平模式”在上世纪90年代轰动一时,做他的继任者,你有没有压力?

程红兵:有压力,而且压力很大。去年8月,冯校长把建平的重担交到我的肩上,在任职大会上,我吐露了肺腑之言,我说:“我们好比是在一艘轮船上,现在船长要去接一艘新的豪华客轮;我是大副,现在要出任船长的位置。也许我能够把这艘船开得很平稳,但也有可能在船航行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不适合这个位置,一旦如此,我一定主动让贤。”

记者:话说得有点悲壮,现在看觉得自己这个校长当得怎么样?

程红兵:冯校长已经把建平中学带到了这样一个高位状态,我有没有能力使它在原有高度提高、推进、深入发展?这是我当时思考最多的问题。从我接手将近一年的工作看,应该还是令人欣慰的。2002年,我们通过了上海市实验性高级中学的中期检查,8个指标6项优秀,两项良好;今年4月总结性评审,一共9个指标我们全部优秀。这个结果非常鼓舞人心,我觉得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记者:显然,你与冯校长是两种不同风格的人,他似乎拥有更多经营的智慧,是“动”的;而你可以说是学者型校长,是“静”的。你认为一“静”一“动”两种风格,对建平中学的事业发展有什么不同影响?

程红兵:其实,我跟冯校长也有很多相同之处,比如都爱思考。当然不同点也非常明显:冯校长是德育特级教师,是全国优秀班主任出身,在德育领域很有建树;我在学科教学的研究方面可能有点特长,这恰好可以相互补充。冯校长的治校策略是由外围向核心逼近,外围是从环境开始,然后到学生社团,到活动,最终的核心是课堂主阵地。所以在这时,他将担子交到我的肩上,恰好发挥我在学科教学方面的优势,我自认为在这方面还能做点事情。至于人格气质,我们确实是不同的:冯校长善于用散文诗一般的语言表达他的思想,很有人格魅力,他用善于与人打交道的特点给建平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外围空间;我的特点是比较低调,愿意在内部管理上下功夫。这也是互补吧。冯校长非常真诚、善良、懂得尊重人,我觉得这些都为我做出了榜样,我也会作为传统发扬下去。  记者:作为新任校长,你怎样保持建平已经形成的特色?你说过你喜欢否定,善于质疑,你对建平中学做过否定式的思考吗?

程红兵:“你凭什么当这个校长?当冯恩洪的继任者,你有没有自己的东西?有没有把学校引领到更高层次发展的思考?如果没有,你的价值何在?”我接任校长时真的是费了思量。在思考中,我提出在建平中学开展“新文化运动”。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是我的基本思路。继承建平优秀文化传统,探索未来学校发展方向,构建具有现代学校文化特质的建平学校文化,是今后一段时期的核心任务。这是一个以开放、民主、和谐、进取为精神内核的学校文化。冯校长1985年走进建平,就提出了校园文化的概念,可以说他是由校园文化起家的。对校园文化通常的理解是:让每一面墙都能说话,其次是学生社团活动。我觉得我们不能停留在这个层面,必须发展它,于是我提出“学校文化”的概念。我倡导的新文化运动是一个涵盖学校方方面面的文化体系。在通常的理解中,认为学校文化是游离于学校其他方面的一个分支,我的批判和建设体现在我把学校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水乳交融地紧密结合起来,我从学校教育工作的实际出发,提出围绕“自立精神,共生意识,科学态度,人文情怀,领袖气质”这五个培养目标来构建逻辑框架。五个培养目标的主要实现途径是课程,现在讲课程不仅仅是教材,还包括学校所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因此我归纳为:课程统整和课程文化建设,校本培训与组织文化建设,环境整饬和环境文化建设,管理改革和管理文化建设。

P41-43

序言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

我们今天的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虽然说法不太一样,但是道理是一个,校长这个角色很重要。正是由于校长这个角色这么重要,所以校长一向倍受人们重视。

不同时代的校长,承载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在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社会的发展变化更加纷繁复杂,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切,对我们的教育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发展和校长自身专业发展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在关注校长的同时,更应该关怀和支持校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2003年底,中国教育报推出了一个旨在为我国广大中小学校长直接服务的周刊——《现代校长》周刊。

我们在《现代校长》周刊发刊词中写道:现在的校长,置身缤纷的世界、海量的信息,视野如此开阔,志向如此高远;现在的校长,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矛盾、新问题,他们心中的困惑又仿佛比任何时候都更多,他们的思索比任何时候都更深。校长承担着把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为具体办学实践的重任,在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中起着引领作用。作为全国性的教育专业媒体,我们有责任关注困扰校长们的问题,有责任记录校长们的思考,更有责任为全国一百万中小学校长提供一个交流思想、发表真知的园地。

至于为何以“现代校长”冠名?我们这样阐释道,这不唯有在时间上与“过去”相区别之意,更体现在思想观念上、教育理念上的“创新”。我们以“现代”为校长做注脚,旨在突显其时代性,研究富有现实感的真问题,探寸当下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中最迫切解决的尖锐矛盾,展示新时代校长的思想内涵、精神风貌。我们以“现代校长”为周刊冠名,是想用新观念、新思想引领学校教育;用前沿的姿态深入教育领域,去发掘蕴藏于校长这一知识群体里的宝藏;用21世纪的眼光观照发生在现代校长身边的故事,书写他们投身教育的别样人生。

我们就是本着聚焦真问题、关注真人物、尊重争鸣、观照中西、共享进步这样的办刊宗旨,努力为促进校长的专业发展和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服务。“现代校长”周刊很快得到广大中小学校长的认同、支持以至厚爱。许多校长在给我们的反馈信中说,“现代校长”已经成为他们每期必读的版面,成为他们专业学习不可缺少的园地。同时,他们建议,把相关主题集中起来,结集出版,以便学习起来更方便。校长们的鼓励,不断化为我们工作的动力。我们也理应为校长们做得更多、更好,“现代校长”丛书的编辑、出版,就是我们的一个具体表现吧。编辑、出版“现代校长”丛书,不是我们的一时之计,我们将根据校长们的需要,把它作为为广大中小学校长服务的另一种形式。

我们首批推出的“现代校长”丛书由4本组成,它们是《校长角色与校长发展》、《校长叙事》、《现代学校制度与治校方略》、《校长引领与教师专业成长》。《校长角色与校长发展》站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就涉及校长角色与校长发展的校长职能、权力、选拔、任用、管理、专业成长等问题,集中了众多专家学者、校长以及教师的文章。同时,本书也介绍了一批各地在校长选拔、任用、管理、培训等方面的新鲜经验。《校长叙事》由“校长心语”开篇,通过“与成功校长面对面”,探寻他们心灵成长的轨迹,挖掘他们成功背后的故事;通过对特色校长的描画,展示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校长之时代风貌;通过对现代校长应具备何种品格、能力,树立何种形象进行言说,勾勒出理想校长的全貌;更通过对成功校长的个案解读,为渴望成功的校长给出了抵达成功的奋斗坐标。《现代学校制度与治校方略》从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这一新的角度,集中探讨了当前学校管理的经验与问题。“学校制度建设”部分,集中了有关专家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观点和记者的有关报道;“管理新论”部分,收录了专业研究工作者对中外学校教育管理方方面面问题的比较和分析;“治校策略”和“校长论坛”两部分,汇集了不同地区的校长在学校领导和管理方面的思考和经验;“管理杂谈”部分精选了一些对改善学校管理具有建设性作用的意见和建议。《校长引领与教师专业成长》主要从中小学校长的视角来探讨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精选了几位著名一线校长的课堂教学实录,提供了一线校长在校本教研、教师培训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实践操作,呈现了一线校长和专家学者从理论层面对校本研训的研究与探索的独特理解,为校本层面的研训问题提供了研讨的舞台、场所和阵地。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问题研究与工作指导相结合是我们的编辑原则,同时也是这套丛书的特色。我着力在针对性、实用性、启发性上做文章。这套丛书是广大中小学校长专业成长不可多得的案头备书,也是各地校长培训机构难得的教材。其他读者,也会从中获得丰富的人生感悟和启迪。

“现代校长”丛书是在中国教育报编委会领导下,由校长周刊部全体同志参与完成的。在丛书的选编过程中,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赵鹏飞同学做了许多具体工作,对此我们表示感谢。我们还要感谢北京不言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威女士对丛书出版的支持。

由于我们的认识水平有限,在文章的选编过程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广大校长和其他读者不吝赐教。

编者

2005年5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13: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