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从“王道”这一全新角度,来探究“中国真皮领先鞋王”奥康发展和“温州商神”王振滔成功之谜的著作。它还通过奥康的成功案例去探究世界一流商道,得出如下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
从“商海霸道”到“商海王道”的时代已经来临!
三流企业比产品,二流企业比品牌,一流企业比商道……
本书写作方式别开生面,开创了企业家与管理学家合作著书的先河。奥康集团总裁以现身说法对经营管理经验作了总结;管理学家则从管理学的角度对案例进行全方位的深入分析。这种形式为读者研究和学习经营智慧提供了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新样本,因此本书不仅被许多著名企业家赞赏并向读者推荐,也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领导誉为”MBA的活教材”。
此书是企业家与管理学家联袂合作的经管图书代表作,由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管理学家吴甘霖联手写作,首次探究了奥康集团快速崛起之谜,披露了“温州商神”王振滔的传奇成长历程。
难能可贵的是,本书从奥康鲜为人知的案例故事,全面探究了企业做大做强的经营之道,提出了许多富有哲理的见地,如有大境界才有大事业、有大手笔才有大策划、思路决定财路、走出家族企业永远的痛、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性、从当“孩子王”悟一流领导之道、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小胜凭智,大胜靠德等,对于中国企业、尤其对于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壮大富有启迪意义。
二、“逆风飞扬”方显大智大勇
做企业都希望顺势而为,但奥康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在温州鞋成为假冒伪劣的代表词、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时,在市场环境最糟糕、最恶劣的情况下,创办了自己的鞋厂,正式加入了制鞋行业。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奥康的创业者有这样的勇气和决心?
这是本书作者之一吴甘霖一直存在的一个疑问,当他将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奥康的创始人王振滔哈哈一笑说:“说起来,这得感谢1987的那一把大火。”尽管事隔多年,但王振滔对于那把大火,至今记忆犹新。
1987年,温州生产了不少假冒伪劣的皮鞋,在全国影响很坏。“温州鞋”甚至成为“瘟鞋”的代名词。于是,浙江省工商部门将在全国各地查抄的假冒伪劣的温州鞋,集中在杭州武林门一把火烧掉,轰动全国。那把火烧完的第二天,王振滔正在从武汉回温州的车上,准备进一批皮鞋回武汉卖。路上,他就听见大家在议论杭州烧温州鞋的事,当时他还不以为然,认为武汉隔杭州那么远,要烧也烧不到那里去,加上自己的皮鞋质量一直都不错,肯定没什么问题。
谁知道,第二天他刚进家门,连鞋都没来得及换,武汉那边的合伙人就打来电话:“出大事了,我们的鞋全被没收了。”
原来武林门火烧温州鞋的新闻报道一出来,全国人都知道了烧温州鞋的事。一夜之间,温州鞋成了“瘟鞋”的代名词,大家对温州鞋避之惟恐不及。有的店门口甚至连夜直接贴出了告示:本店不售温州鞋。而且,武汉的一份报纸在头版头条上刊登了一篇题为《武汉消费者脚踏30万双纸皮鞋》的新闻。报道一出来,对温州鞋的销售影响非常大。
之后,武汉有关部门组建了一个临时队伍,专门清理市场、整顿鞋子。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虽然是远在杭州的武林门烧鞋,但是,对所有的温州鞋都有影响。突然间,武汉市场上所有温州产的鞋子全部被没收了,包括王振滔他们卖的鞋子。
王振滔连夜赶回了武汉。站在湖北的鄂州商场,看着空空如也的柜台,王振滔欲哭无泪,价值20多万的货,一下子全打了水漂,多年的辛苦和努力也都付之东流。
他想不通,自己卖的明明是真皮皮鞋,怎么就变成伪劣了呢?更让他想不通的是,有关部门竟然在长江边租了一条船,以5元一双的低价处理没收他们的温州鞋,限定每人只能购买一双。看着排成长龙的买鞋队伍,他的心都快碎了。
这让痛心不已的王振滔更加怨气难平:“如果我的鞋是假冒伪劣,你们可以集中销毁,但你们公开销售,说明我的鞋没有问题!”
于是,他决定讨个说法,经过艰难的诉讼,他终于获得了胜利,拿到了2000块钱的赔偿费,虽然钱不多,却足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吴甘霖又问道:“据我的了解,在当时全国各地都排斥温州鞋的情况下,温州鞋业老板纷纷要么转行,要么改旗易帜,无一不以‘保命’为先。在遭受那么大的打击和损失下,你是否也有过改行的想法?”
王振滔的回答是:“真没想过。那把火反而烧起了我的豪情和决心:温州人如果连鞋子都做不好,还能做什么?于是我回到了老家,用借来的3万元钱创办了奥康集团的前身永嘉奥林鞋厂,并发誓总有一天要为温州皮鞋雪耻。”
吴甘霖听了哈哈一笑说:“很多人或许会认为你这种做法不可思议,甚至觉得你傻,什么不好做偏偏要做什么,其实这恰恰符合一流商道的做法,也正是你的高明之处——大家都不做,而你做了,而且做到了最好,那么你就占据了最优势的位置,将竞争对手远远抛在了后面。”
奥康是温州最有名的企业之一。奥康的逆风飞扬,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系列温州企业的成长之路,也代表了一些有抱负的温州人从“商人”向“企业家”的蜕变过程。
众所周知,温州人向来以善于“做生意”而著名。但是在19世纪80年代末以前,很多人都停留在只注重“赚钱”的“商人”层次,而且相当多的人“赚钱”都是“惟钱而钱”,于是,假冒伪劣产品有之,“一窝风”而上者有之,导致一时间温州货人人喊打,处处排斥。
P12-13
这本书的产生,既是机缘巧合,更是一种必然。
说是机缘巧合,因为它是一位企业家和一位管理学专家,“一见钟情”的产物。说是必然,因为它出于新时代企业家希望企业做大、做强、做久而对经管图书的一种深层需求。
奥康集团有个特点:为了提高中高级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水平,每年都要管理者们集中一个星期进行集训,开展“思考周”活动。2006年举行的“思考周”在九寨沟举行。奥康集团邀请了著名的管理学专家吴甘霖做了一次“没有理由做不大”的培训。
在这次培训中,吴甘霖讲述了一流企业家做大做强事业的十大智慧,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这些理念,与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平时在经营管理中探索的许多感悟不谋而合。两人一见如故,不断围绕奥康的发展和如何经营好企业等问题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发现越探讨、越碰撞,智慧的理念和火花越多。
在很多人眼里,奥康的快速发展是一个谜。奥康通过18年的发展,从3万元、7个工人的规模起步,到现在拥有15000名员工,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制鞋企业,并建设“西部鞋都”等让全国瞩目的项目。它快速发展的秘诀是什么?从它的成长中,是否可以找到一些企业经营的根本规律和智慧?这些规律和智慧,除了指导奥康以后的发展道路,是否还可以让更多的企业家和管理者得到有效的借鉴呢?
对此,第一次接触奥康的吴甘霖非常有兴趣进行深入研究。作为奥康创始人和总裁的王振滔,多年来一直在进行经营实践,也就没有时间进行全面深入反思。于是,两人就有了一个想法:共同来探究奥康成长的“秘密”。如果有可能,再合作出版一本书:通过对奥康发展的分析来探索企业做强、做大、做久的有关规律。
带着这些问题,两人在温州一个四面环山、幽静古远的地方,进行了三天四夜的长谈。
那是一个被誉为,“世外桃源”的地方:南宋状元王十朋后裔的古宅。一个是商界的风云人物,一个是被誉为“商界布道师”的管理学专家,此时他们已将其他的工作全部放到脑后,而是全力让各自的思想不断地碰撞、交融。
这是让人终身难忘的三天四夜。两人一致承认:在自己的人生中,还从来没有这样集中时间和精力,对有关经营管理的问题进行如此全面地探究。
三天四夜的生活是极有收获的。然而,时间毕竟太短了。之后,吴甘霖又几次到温州,王振滔也几次到北京,两人又进行了多次深层次的交流和探讨。
抽丝剥茧般,脉络越来越清晰,本质的东西也开始慢慢浮现。通过对奥康成长的每一步进行回顾、总结和反思,同时又通过与世界一流企业发展的比较,两人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一个企业要有大发展,就必须有一流的经商境界。而最高的境界,毫无疑问是“王道”,而不是“霸道”。
不单单是奥康,还有许多著名的企业,如李嘉诚的长江集团、沃森的IBM、联想、海尔等,探寻其发展的关键,无一不是体现在他们对“王道”的追求上。
总结起来,“王道”与“霸道”的区别主要有如下几点:
“王道”强调“以人为本”,“霸道”强调“以权为本”;
“王道”强调首先重视他人利益,“霸道”强调首先重视自己的利益;
“王道”强调“以德服人”,“霸道”强调“以力服人”;
“王道”强调让人主动跟随,“霸道”强调让人被动屈服……
于是,在多次对话和研讨的基础上就有了本书。 读者通过阅读此书不难发现:奥康的发展不是孤立的现象,它十分符合世界众多一流企业的发展之道。
倡导“商海王道”无疑是企业界在经营境界上的一次质的飞跃。
商道是金,商术是银。商术重要,商道比商术更重要!
大商道才有大财富!大商道就是“商海王道”!
一个重视“王道”的时代,正摆在所有经济界人士的面前!
本书在写作中,突出了“四大结合”:
一、实战性与理论性的结合。
王振滔是企业家,由企业家现身说法,不仅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而且作为当事人对自己经营管理历程所做的总结,更具真实性与感染力。
与此同时,另一位作者吴甘霖,既是著名的管理学研究专家,又是享有国际声誉的国际培训师,以专家的角度来对企业进行分析,使本书的智慧含量大为提高。应该说这种由企业家和管理学家联袂打造的经管类著作,是图书出版中开先河的尝试,为读者研究和学习商业智慧提供了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样本。
二、个案总结与普遍规律的结合。
毫无疑问,此书首先是通过一种个案的解剖,对奥康的发展之路进行了极为深入地分析,“破译”了奥康发展的密码,总结出了大量的思路、方法和技巧。但是,它绝对不仅仅就奥康谈奥康,而是透过奥康,以全球和当代视野,对世界一流企业的经营之道进行总结和点评。
这一来,奥康的这个“点”,与世界一流企业的这个“面”,就形成了一种有机的结合。本书力求通过全面的研究,让广大的读者不是只看到奥康的成功,更能结合世界一流企业发展的实践,找出它们共同发展的商道来。
正如德国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所指出的:“寻找智慧的过程就是寻找规律的过程。”我们找到了一流企业经营的商道,无疑就找到了指导自己经营管理实践的根本。
三、独创性与可读性的结合。
两位作者都是强调思想智慧,而且格外强调有独到见解。所有的观点,都要求有真知灼见,绝不拾人牙慧。读者们不难从“境界决定世界”“思路决定财路”“一流企业家要懂得经济政治学”“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性”“诚信+爱=利润”等观点中,也能感到他们的追求。
与此同时,本书格外强调可读性。不仅文字力求鲜明生动,而且其中有不少故事,如“一把火让奥康家喻户晓”“花费不到20万元达到了超过200万的效果”,应该说都是力求吸引人并尽可能让人难忘。
四、企业发展与企业家成长分析的结合。
本书不仅从“不怕起点低,就怕境界低”等方面,探索了奥康从小做大的奥秘,更探索企业中的人,尤其是企业家本身的成长过程,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一个更人性的企业,也看到一个和大家一样充满追求、困惑、挣扎但最终突破的企业家形象,从其奋斗的经历中找到一些值得自己借鉴的地方。
当本书出版的时候,两位作者不由想起这样一句名言:“天外有天。”尽管他们相信已经以最真诚、朴实的方式,记录了他们能够感悟的所有智慧,但是毕竟个人的水平是很有限的。希望众多的读者,对不足之处多多指正。
如果说更多的企业家和管理者,能够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从“王道”这一企业经营的根本入手有所感悟和提升,这也就实现了作者写作此书的初衷。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机械工业出版社经管分社社长陈海娟、编辑魏小奋的大力支持。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陈社长还亲自为本书确定了《商海王道》这一书名。 本书完稿后,得到了许多中国经济界、学术界著名人士的重视和关心。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艾丰、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张维炯、北京万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仑为本书写了序,全国人大常委、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陈士能、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TCL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东生、慧聪网首席执行官郭凡生、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CEO郭为、汇源集团董事长、总裁朱新礼、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江南春、中国“指甲钳大王”、“隐形冠军”梁伯强、正泰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南存辉、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泰康人寿董事长兼CEO陈东升、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总裁陈夏鑫、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温州大学教授、经济学家马津龙为本书写了推荐词。
为了让本书的出版达到更好的效果,著名的书法家张惠臣,还特别为此书题写了书名与各章标题。本书还得到了甘霖智慧培训机构总编辑邓小兰、编辑熊芳、任悦等人及奥康集团行政管理中心总监周威、许兆凯等许多人士多方面的帮助和配合。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我觉得这本书确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值得大家阅读、借鉴,尤其是企业的领导者,更应该好好读读这本书。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 陈士能
从奥康的成长中,我看到了新一代中国企业家不断自我超越的决心和勇气!
这本书不仅是对奥康自己和那些已经把握了商道这一根本的企业的总结,更是对那些还没有意识到商道重要性的企业的唤醒!
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 艾丰
我喜欢读企业家的故事,因为它们给我灵感,也对我的研究提出挑战。本书有故事,也有理性思考,对那些成长中的企业、渴望做大做强的企业家,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张维迎
本书通过对奥康每一步发展的回顾,为我们展示了一部鲜活灵动的管理学电视剧。像这样既有鲜活的案例,又有层层剥笋式的分析的书,非常适合MBA教学的要求,是MBA教学和学习的“活教材”。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 张维炯
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一个民营企业如何在本土文化中不断吸取精华,适应并改变、最终超越本土的局限实现自身的强大。我相信很多民营企业都能从本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并汲取不同的营养。
北京万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冯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