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主要创新在于: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0的大背景下,对产业梯度的内涵、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发展趋势、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把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结合起来,对中国制造业如何利用产业转移规律、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产业双向转移战略、促进中国制造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
作者 | 戴宏伟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的主要创新在于: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0的大背景下,对产业梯度的内涵、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发展趋势、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把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结合起来,对中国制造业如何利用产业转移规律、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产业双向转移战略、促进中国制造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 目录 序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主题与选题意义 1.2 研究背景及创新 1.3 研究重点与方法 1.4 本书的框架结构 第2章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评述 2.1 产业梯度与产业梯度转移规律 2.1.1 产业梯度的内涵 2.1.2 对产业梯度形成的阐释 2.1.3 产业梯度转移规律 2.2 国外产业转移理论的形成、发展及评价 2.2.1 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 2.2.2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论 2.2.3 产品生命周期说 2.2.4 边际产业扩张论 2.2.5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3 国内产业转移研究的进展、有关争议及评论 2.3.1 国内产业转移理论研究评述 2.3.2 有关争议及评论 第3章 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 3.1 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3.1.1 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及阶段性差异 3.1.2 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3.2 国际产业转移的进程和发展趋势 3.2.1 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阶段 3.2.2 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 3.2.3 值得注意的几个新问题 第4章 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和启示 4.1 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转移趋势 4.1.1 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几个阶段 4.1.2 世界制造业转移趋势 4.1.3 世界制造业中心的三次转移 4.1.4 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的一般规律 4.2 中国是否已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争论 4.2.1 众说纷纭的“世界工厂” 4.2.2 中国还未成为“世界工厂” 4.2.3 成为“世界工厂”的条件 4.3 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和启示 4.3.1 国际产业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加快工业化的有效途径 4.3.2 利用国际产业转移规律促进我国制造业发展 4.3.3 产业“双向”转移是我国参与国际制造业转移的重点 第5章 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制约因素及面临的问题 5.1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5.1.1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简单回顾 5.1.2 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优势分析 5.2 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制约因素分析 5.2.1 劳动生产率较低 5.2.2 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5.2.3 经济效益较低 5.2.4 整体技术水平不高 5.2.5 能源消耗量过大 5.2.6 区域发展不平衡 5.2.7 企业规模较小 5.2.8 跨国公司发育不够 5.3 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产业转移面临的新问题 5.3.1 消费结构转换期带来的市场“相对饱和” 现象对产业转移的影响 5.3.2 资源紧张成为国外产业移入的重要约束条件 5.3.3劳动力素质短期内难以得到彻底提高, 高级技工等熟练劳动力存在较大缺口 5.3.4 SA8000标准认证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实施的影响 5.3.5 发展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5.3.6 缺乏竞争力强的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 5.4 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产业转移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5.4.1 虚拟产业、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 5.4.2 科学发展观、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制造业发展的关系 5.4.3 技术密集型产业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5.4.4 承接国外产业转移与向外进行产业转移的关系 5.4.5 国际产业转移与生产要素流动的关系 5.4.6 引进先进技术与发展自主研发的关系 5.4.7 市场导向与政府调节之间的关系 5.4.8 重点地区优先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 第6章 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双向战略: “引进来”与“走出去” 6.1 “引进来”战略与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6.1.1 “引进来”战略对我国制造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6.1.2 我国制造业在“引进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1.3 积极、合理“引进来”,促进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 6.2 “走出去”战略与我国进行跨国产业转移 6.2.1 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 6.2.2 我国制造业“走出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6.2.3 主动、加快“走出去”,推动我国制造业向外转移 6.3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实证分析——以中国家电业为例 6.3.1 中国家电业的“引进来” 6.3.2 中国家电业的“走出去” 6.3.3 中国家电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启示 6.4 不同行业“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战略选择 第7章 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7.1 对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几点认识 7.1.1 国际产业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机遇 7.1.2 参与国际“产业双向转移”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7.1.3 应注意国际产业转移新的发展趋势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 7.1.4 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是我国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基础 7.1.5 企业竞争力不足仍是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转移的重要阻碍 7.2 利用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7.2.1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优化产业转移的政策环境 7.2.2 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根据不同产业进行分类指导 7.2.3 加快生产要素跨国流动,促进制造业双向转移 7.2.4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大力提高劳动力素质 7.2.5 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相结合,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相结合 7.2.6 加快跨国公司发展,鼓励国内企业向低产业梯度国家转移 7.2.7 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经济技术合作和产业转移 7.2.8 充分发挥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产业转移中的主体作用 7.2.9 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可持续发展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