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历史和社会发展进程中为满足群体生活的需要所创造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主要指民间,与“官”或官方相对;“俗”即风俗,指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代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民间众人是民族文化的基本形式,民俗传承体现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风貌。中国民俗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它从不同的方面展示了中国民俗的形成、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描绘了一幅五彩缤纷的民俗风情画卷。源自民间田野的民俗专家讲述:中国老百姓日常家居中曾经的70余种神灵信仰与崇拜!
人们对于居家保护神的信仰,是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民间习俗。人们在自己创造的神佛面前,拜求健康长寿、婚姻美满、事业有成、消灾祛病,能够传宗接代、万事如意,应该无可非议。在生活中,有谁不想求个吉利,求个顺心,求个如意。谁也不愿找别扭,找不痛快,没事找事。对居家保护神的信仰,正是为了能满足人们的这种心理。健康的民间习俗,更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所创造的每一位居家保护神,都各有传奇的故事和鲜明的特色,并在它们身上赋予了各自的护佑功能。这也是一种民俗文化的体现。这种民俗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因此,才能长期被人们所接受,传承至今。这种文化的历史积淀是十分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它。同时这也是一种资源。我们可以开发利用这种民俗文化与国内外进行交流,寻找商机,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尽管这种民间田野文化,看起来有点土,有些俗,但只有大土才能大洋,只有大俗才能大雅,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对居家保护神的信仰是一种民俗信仰
所有的信仰都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又需要信仰的支撑。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对大自然的崇拜与信仰,几乎伴随着人类的诞生就开始了。而我国自古就是一个传统的靠天吃饭的农业大国,传统的农业生产依赖的就是风调雨顺的自然环境。因此,在我国.源自对大自然的崇拜与信仰的民间信仰与崇拜便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显得十分活跃,而且在民众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这种由人民群众在生活中创造、并在人民群众中传承的信仰就是民俗信仰。对居家保护神的崇拜与信仰就属于这样的民俗信仰,它是一种纯粹的民间信仰。
民俗信仰与宗教、迷信的区别
从表面上看,民俗信仰与宗教所关注的某些事象以及所供奉的某些对象,有其相近相邻的性质,但它们之间还是有着巨大的区别的。
宗教信仰是有组织的,也就是它有正规的信仰机构,有教主。如佛教的佛祖释迦牟尼,道教的祖师老子等,都是信徒们崇拜的至高无上的对象,也是本教的创始人。这是其一。其二,宗教有着严格的教规,用以约束出家人的行为。其三,宗教信仰有宗派,有完整的伦理哲学体系,还有成体系的经典,如佛教的佛经、道教的道德经等。其四,宗教信仰有专职的执事人员、神职人员,如方丈、住持等;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如寺庙、道观等;还有各自的神具、教服、法器或仪仗,如七珍、八宝等。其五,宗教信仰者有自觉的宗教信仰意识,称为宗教信徒。
封建迷信虽然在历史上也曾一度是民间信仰传承的内容,但它对事象因果进行了歪曲认识,又采用了歪曲的处理手段,把世间事物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因此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欺骗性、误导性和麻痹作用,所以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弊害。它对自然现象以神灵、鬼怪、异兆等进行歪曲解释,并采取占卜、巫术、符咒、祭祀驱邪等手段。封建迷信的信仰活动往往受狭隘的功利目的所支配。这就是封建迷信的主要特点。实际上它是一种恶俗。搞封建迷信者总是以损人开始,以害人害己告终。这种活动的社会危害性极大。它利用人们的善良本性去骗取他们对事象的虔诚,骗取他们的钱财,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的安定团结。这种所谓的信仰必须坚决取缔。
民俗信仰不同于封建迷信。因为它源于生活,是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习俗。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经验中,找到了它们的合理性,于是,把这些事象从迷信的桎梏中提炼出来,在生活中加以利用。所以,这些信俗能为社会所认可,长期保存下来,形成了人们心理上抹不掉的民间习俗。民俗信仰是从远古时期传承下来的,是在民间广泛流传而又普遍存在的日常信仰,如年节礼俗、婚丧礼俗、寿庆礼俗等。这些习俗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民俗信仰的特点是:第一,它没有固定的信仰组织,都是老百姓自发的、直接参加的活动。如妙峰山的朝顶进香,文会为香客服务,武会表演献艺等。第二,民俗信仰没有固定的至高无上的信仰对象,信仰对象多种多样,有佛教神、道教神、儒教神、民俗神,甚至还包括了动物神和植物神等。第三,在民俗信仰中,没有能支配人们的一个信仰权威。它是一种原始的信仰,是古代劳动者共同自发创造的。因此,这种信仰根本找不到一位总的权威创始人。第四,在民俗信仰中,没有宗派之分,只有地区和民族之别,更具有自发性和广泛性,因此,形不成“宗”或“派”。第五,民俗信仰没有完整的信仰体系。由于它具有自发性和多样性,处于芜杂的零散状态,因此,它也没有自成体系的“经典”。第六,民俗信仰没有教规、成约、圣训的约束,完全是根据信仰的形式和传承或“神判”来决定一切。第七,民俗信仰没有专职的神职人员管理,一般具有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吉庆性质。第八,民俗信仰往往和生活搀和在一起,随时随地都会出现各种信仰活动。第九,民俗信仰没有自觉的信仰意识,信仰面广而俗,其信仰对象是顺其自然的。第十,民俗信仰在人们的生活中长期以来形成了许多民间习俗。这些习俗包括了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婚丧嫁娶、祝寿生子、祛病免灾、行商做事、交友待人、岁时礼俗等诸多方面。千百年来.民俗信仰代表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和对求吉、祈福、纳祥的企盼,体现了人们的老实与善良。它不受宗教的约束,也不受封建迷信的愚弄。
对居家保护神的信仰
居家保护神和行业祖师的信仰在性质上虽有共同之处,但也有区别。行业是人们生存的手段、技能。每一个行业在社会上都拥有一个较大的群体。行业祖师只受本行业的供奉崇拜,行业祖师也只保佑本行业的兴旺发达、平安顺利,而居家保护神是社会上所有家庭在日常生活中所信奉的神灵。人们拜求保护神.保佑的是每一个家庭和其成员的平安、健康、幸福、美满……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神的国度,神几乎无处不在。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落后,受着大自然左右的人们,面对天灾和生活中诸多的无奈,祈求神灵来护佑他们避邪消灾。世间之人有谁不想过得平安幸福、快乐无忧、吉祥如意呢?有的人想当官、升官,有的人想发财致富,还有的人想婚姻美满、生儿育女、健康长寿……于是,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方方面面的居家保护神也就应运而生了,如药王、灶神、门神、厕神、井神、财神、床神、爱神、团圆神、生育神等。
人类对居家保护神的信仰由来已久。其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从一个侧面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即便是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即便是在新文化、新事物不断涌现的今天,我们同样也要注意对这些有着深厚底蕴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挖掘.因为历史是不能割断的,人类文明就是在代代的不断传承中发展起来的。P1-4
民俗文化与宗教文化历来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一个民俗文化的研究者,就必然要经常光临一些寺庙道观,去了解其文化内涵。近年来,我却发现,在神像面前上香叩拜的不仅仅是中老年人这一群体,还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入也来参拜。有许多朋友问我这算不算封建迷信?我明确地告诉大家,这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民间习俗,是一种民俗文化。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虽然不宣传提倡,但也没有必要禁止,要正确的引导。其实,神都是人创造出来的,它代表了人们的愿望、理想和追求。人们在神像面前上香、摆供、叩拜、许愿、还愿,只是一种形式。他们的虔诚乞求,是表达自己的一种心愿。这种心愿,基本上本意是善良的、美好的,不会影响社会,危害他人,只是求得个人心理上的平衡,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人们对于居家保护神的信仰,是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民间习俗。人们在自己创造的神佛面前,拜求健康长寿、婚姻美满、事业有成、消灾祛病,能够传宗接代、万事如意,应该无可非议。在生活中,有谁不想求个吉利,求个顺心,求个如意。谁也不愿找别扭,找不痛快,没事找事。对居家保护神的信仰,正是为了能满足人们的这种心理。健康的民间习俗,更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所创造的每一位居家保护神,都各有传奇的故事和鲜明的特色,并在它们身上赋予了各自的护佑功能。这也是一种民俗文化的体现。这种民俗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因此,才能长期被人们所接受,传承至今。这种文化的历史积淀是十分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它。同时这也是一种资源。我们可以开发利用这种民俗文化与国内外进行交流,寻找商机,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尽管这种民间田野文化,看起来有点土,有些俗,但只有大土才能大洋,只有大俗才能大雅,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