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作为我国的国粹,不仅是一种天然保健又最为解渴的饮料,而且饮茶品茗,典雅随和,还能丰富生活情趣,导致身心舒坦,实为一种健康而又高雅的精神享受。此书以较为生动的笔触,从茶树、琳琅满目的茶叶品类、名茶鉴赏、品茶美学、饮茶保健功效等方面全方位地展现茶的品位,刻画出其“一片冰心在玉壶”之风采。全书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雅俗共赏。栩栩如生的描写,配上大量精美的图片,使读者能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获取茶叶知识,提高品茶修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茶百科 |
分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
作者 | 徐传宏 |
出版社 | 农村读物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茶,作为我国的国粹,不仅是一种天然保健又最为解渴的饮料,而且饮茶品茗,典雅随和,还能丰富生活情趣,导致身心舒坦,实为一种健康而又高雅的精神享受。此书以较为生动的笔触,从茶树、琳琅满目的茶叶品类、名茶鉴赏、品茶美学、饮茶保健功效等方面全方位地展现茶的品位,刻画出其“一片冰心在玉壶”之风采。全书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雅俗共赏。栩栩如生的描写,配上大量精美的图片,使读者能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获取茶叶知识,提高品茶修养。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面向家庭的文化生活用书。全书由茶史、茶品、购茶、贮茶、择水、茶具、茶道、茶艺、茶食、茶肴、茶保健、茶疗、茶禁忌、茶俗、茶书画、茶诗文、茶联、茶谜、茶谚、茶歌舞、茶戏曲、茶影视、茶人、茶掌故、茶传说、茶传播、茶旅游、茶收藏、茶馆、茶典等30个篇章组成。 本书是人们了解中华茶文化的窗口;是识茶选茶、贮存茶叶的指南;是品茶论水、赏茶雅玩的参谋;是科学饮茶、保健养生的顾问;是巧做茶点、烹调茶肴的指导。本书可供茶业、食品、饮食行业的工作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吸纳了最新研究成果,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炉。全书面向家庭,贴近读者,雅俗共赏,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收藏价值。 目录 序一 序二 茶史篇 (一)中国是茶的故乡 1.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2.“茶”字的由来 3.茶的各种称呼、字形及传播 (二)华夏植茶史 (三)华夏制茶史 1.魏晋采叶作饼 2.唐代蒸青饼茶 3.宋代龙凤团茶 4.元代蒸青散叶茶 5.明代炒青散叶茶 6.清代制茶新发展 (四)华夏饮茶史 1.原始的鲜叶咀嚼 2.春秋时代的生煮羹饮 3.唐代的煎茶 4.宋代的点茶 5.明代的泡茶 6.清代的品茶 (五)华夏茶文化史 1.茶文化的萌芽期(魏晋南北朝) 2.茶文化的形成期(唐代) 3.茶文化的兴盛期(宋代) 4.茶文化的延续发展期(元明清) 5.茶文化的再现辉煌期(当代) (六)历代贡茶 1.贡茶的起源 2.唐代贡茶 3.宋代贡茶 4.元代贡茶 5.明代贡茶 6.清代贡茶 (七)茶区的分布 1.茶区划分的意义 2.现代茶区的分布 茶品篇 (一)基本茶类 1.绿茶 2.烘青绿茶 3.炒青绿茶 4.蒸青绿茶 5.晒青绿茶 6.红茶 7.白茶 8.黄茶 9.乌龙茶 10.黑茶 11.普洱茶 12.六堡茶 (二)再加工茶类 1.花茶 2.工艺花茶 3.紧压茶 4.砖茶 5.沱茶 6.萃取茶 7.香料茶 8.果味茶 9.保健茶 10.含茶饮料 (三)中国名茶 1.什么是名茶 2.什么是历史名茶 3.唐代的名茶 4.宋代的名茶 5.元代的名茶 6.明代的名茶 7.清代的名茶 8.中国十大名茶 附:当代名茶简介 1.绿茶类 2.红茶类 3.乌龙茶类 4.白茶类 5.黄茶类 6.黑茶类 7.花茶类 (四)茶外之茶 决明茶 枸杞茶 柿叶茶 榴叶茶 竹叶茶 桑叶茶 金银花茶 玫瑰花茶 桂花茶 菊花茶 橄榄茶 红枣茶 莲子茶 龙眼茶 绞股蓝茶 杜仲茶 丹参茶 灵芝茶 人参茶 胖大海茶 陈皮茶 青豆茶 玉米须茶 车前子茶 姜茶 虫茶 锅巴茶 糯米茶 蛋茶 虾米茶 琴鱼茶 海带茶 茶饮篇 (一)购茶 1.茶叶的鉴别标准 2.怎样辨别新茶与陈茶 3.怎样识别春茶 4.怎样识别夏茶 5.怎样识别秋茶 6.怎样识别窨花茶与伴花茶 7.怎样识别高山茶与平地茶 8.怎样识别劣变茶 9.怎样甄别真假茶叶 (二)贮茶 1.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 2.茶叶有哪些特异性 3.保管茶叶“五忌” 4.茶叶的贮存方法 (三)饮茶与择水 1.古人论水 2.古人择水的标准 3.古今名泉 4.现代水质标准 5.硬水与软水 6.现代饮用水分类 茶具篇 (一)茶具的起源和发展 1.唐代茶具 2.宋代的茶具 3.元代的茶具 4.明代的茶具 5.清代的茶具 (二)茶具的分类 1.按用途分 2.按材质分 (三)当代茶具的组成 1.煮水器具 2.备茶器具 3.泡茶器具 4.品茶器具 5.辅助用具 (四)当代茶具的选配 1.根据茶叶品种来选配 2.根据饮茶风俗来选配 3.根据饮茶场合来选配 4.根据个人爱好来选配 (五)怎样选购茶具 1.保温性 2.和谐性 3.艺术性 (六)怎样选用紫砂壶 1.看颜色 2.看外形 3.听声音 4.看壶内 5.看密封性 6.看“走水” 7.看“挂珠” (七)怎样养护紫砂壶 1.养壶三法 2.六项注意 (八)茶具雅赏 1.紫砂壶鉴赏 2.传世名壶的鉴别 3.历代名壶欣赏 4.壶具铭文欣赏 5.景瓷茶具欣赏 6.黑釉茶碗欣赏 7.石壶造型欣赏 茶道篇 (一)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 (二)中国茶道的基本含义 (三)中国茶道源自远古的茶图腾信仰 (四)中国茶道成熟于唐代 (五)宋至明代是中国茶道发展的鼎盛时期 (六)中国茶道融通道、儒、佛的思想精华 1.中国茶道与道家 2.中国茶道与儒家 3.中国茶道与佛家 (七)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 1.中国茶道“四谛” 2.中国茶德四字守则 3.茶人精神 (八)中国茶道的类型 1.修行类 2.修身类 3.礼仪类 4.表演类 茶艺篇 (一)家庭茶艺 1.家庭饮茶空间的类型 2.家庭饮茶的特点 3.茶的冲泡 4.各类茶的冲泡及品饮 (二)茶艺师与茶艺 I.对茶艺师的基本要求 2.茶艺师冲泡演示 (三)茶艺表演欣赏 1.民俗茶艺 2.名茶茶艺 3.皇家茶艺 4.佛道茶艺 5.文士茶艺 (四)茶席设计欣赏 西江水 世博畅想——桥 世博畅想——上海滋味 世博畅想——和 清福 战士也爱茶 吟秋 冬 猫冬茶 回味 大隐于市 茶食篇 (一)茶食的选配 1.茶与茶食的搭配 2.茶食的视觉与味觉 3.茶食与器皿 4.茶食与节令 (二)茶食的种类 1.炒货类 2.鲜果类 3.蜜饯类 4.糖食类 5.点心类 (三)教你做茶食 挂霜腰果 五香花生米 香酥核桃仁 玫瑰瓜子 椒盐瓜子 五香葵花子 奶油五香豆 芝麻糖 桂花核桃糖 茶膏糖 马蹄糕 桂花赤豆糕 抹茶甜糕 茶香水饺 绿茶冷面 茶奶冻 抹茶豆沙冻 红茶甜橙冻 绿茶银耳羹 绿茶莲子羹 百合西米糯米羹 瓜片莲子汤 绿茶粥 红茶糯米粥 抹茶芝麻糊 血糯八宝饭 祁门茶干 五香豆腐干 茶香花生米(一) 茶香花生米(二) 红茶鹌鹑蛋 鲜肉粽 苏式糖藕 豆沙麻球 生煎馒头 茶肴篇 (一)冷盆类 水果茶冻 茶香沙拉 茶卤肉 冻顶焖豆腐 五香鹌鹑蛋 凉拌鲜茶 茶酒醉白肉 茶酒鹅肫 茶香腰果 茶酱素腰花 (二)热炒类 龙井虾仁 碧螺鱼米 乌龙鳝片 峨蕊肉丝 茗眉蹄筋 腰果炒鸡丁 美味龙凤片 炒鸡丝 茶香菱 茶香四季豆 (三)蒸煮类 茶烧肉 茶香骨 碧螺里脊 茶香牛肉 碧螺银鱼 香片鳕鱼 茉莉鳊鱼 炒青鲈鱼 瓜片盐水虾 清蒸茶鲫鱼 红茶烧鸡 铁观音炖鸡 清蒸乳鸽 乌龙素鸡 肉末豆腐 茶香豆腐 (四)煎烤类 碧螺腰果 鸡丝碧螺春 香炸雀舌 香炸茄子 红茶熏鸭 樟茶鸭子(一) 樟茶鸭子(二) 毛峰熏鲥鱼 (五)汤羹类 毛峰银耳羹 太极碧螺春 翠尖白玉羹 龙井肉片汤 栗子排骨汤 炒青蛤蜊汤 红茶黄豆汤 绿茶大蒜汤 绿茶番茄汤 绿茶西瓜汤 绿茶丝瓜汤 茶保健篇 (一)茶叶中的营养成分 1.蛋白质 2.脂肪 3.碳水化合物 4.维生素 5.矿物质 (二)茶叶中的药用成分 1.生物碱 2.茶多酚 3.芳香类物质 4.脂多糖类 5.有机酸和皂甙类物质 (三)茶叶的保健功能 1.饮茶能生津止渴 2.饮茶能消暑 3.饮茶能清热 4.饮茶能提神 5.饮茶能解毒 6.饮茶能止痢 7.饮茶能通便 8.饮茶能明目 9.饮茶能降脂减肥 10.饮茶能利尿 11.饮茶能清胃助消化 12.饮茶能预防高血压 13.饮茶能防治高血脂 14.饮茶能防治脂肪肝 15.饮茶能防治糖尿病 16.饮茶能防癌抗癌 17.饮茶能补硒 18.饮茶能杀菌消炎 19.饮茶能改善心血管功能 20.饮茶能消除口臭 21.饮茶能预防龋齿 22.饮茶能防治坏血病 23.饮茶能抗辐射 24.饮茶能延缓衰老 (四)饮茶禁忌 1.忌空腹饮茶 2.忌饮过烫茶 3.忌冲泡次数过多 4.忌过量饮茶 5.忌饮劣变茶 6.忌饮隔夜茶 7.忌用茶水送服药物 8.忌酒后饮浓茶 9.忌睡前饮浓茶 10.妇女饮茶有五忌 11.儿童饮茶宜适量清淡 12.新茶不宜现炒即饮 茶疗篇 (一)茶疗与药茶 1.茶疗简史 2.茶与药的选择 3.药茶的制法 4.药茶的加工 5.药茶的服用 6.药茶的禁忌 (二)保健茶方精选 (三)疗疾茶方精选 1.宁心安神类 2.健脾养胃类 3.温中散寒类 4.润肺止咳类 5.滋补养血类 6.生津止渴类 7.清热解毒类 8.降脂降压类 9.活血化淤类 10.通便利水类 (四)抗癌茶方精选 1.唇癌 2.肝癌 3.食道癌 4.胃癌 5.肠癌 6.鼻咽癌 7.乳腺癌 8.肺癌 9.子宫颈癌 10.膀胱癌 11.白血病 (五)美容茶方精选 1.养颜类 2.祛斑类 3.明目类 4.乌发类 5.祛臭类 6.瘦身类 茶俗篇 (一)茶与祭祀 1.清官祭祖 2.三茶六酒 3.祭茶神 4.祭茶树 5.祭拜茶郊妈祖 (二)茶与礼仪 (三)茶与宗教 1.道教与茶 2.佛教与茶 3.伊斯兰教与茶 4.基督教与茶 (四)茶与婚俗 1.走茶包 2.说茶 3.以茶为媒 4.三茶礼 5.吃蛋茶 6.喝宝塔茶 7.合枕茶 8.婚房闹茶 9.闹新媳妇油茶 10.喝喜茶 11.挂壶认亲 12.退茶 (五)茶与丧俗 1.墓葬茶画 2.宋人举丧 3.茶叶随葬 4.龙籽袋 5.畲族茶枝 6.茶叶枕头 7.纳西族“纱撒坑” 8.纳西族“鸡鸣祭” 9.德昂族葬礼茶 10.土族“格茶” 11.丧事茶礼 (六)中华民族茶 江南清饮品绿茶 闽粤功夫茶 成都盖碗茶 湖南六合茶 昆明九道茶 兰州“三炮台” 藏族酥油茶 蒙古族奶茶 维吾尔族香茶 哈萨克族奶茶 傣族烤茶 侗族油茶 拉祜族烤茶 回族罐罐茶 陇中人罐罐茶 傈僳族雷响茶 土家族擂茶 白族三道茶 纳西族“龙虎斗” 布朗族酸茶 布朗族青竹茶 撒拉族碗子茶 裕固族摆头茶 基诺族凉拌茶 苗家万花茶 布依族姑娘茶 哈尼族土锅茶 景颇族竹筒茶 傣族竹筒茶 拉祜族竹筒茶 佤族竹筒茶 佤族苦茶 崩龙族水茶 景颇族腌茶 彝族腌茶 彝族谢客茶 彝族盐巴茶 商榻“阿婆茶” 大年初一元宝茶 震泽百果茶 湖州咸茶 菊花豆子茶 茶文化篇 (一)茶书画 1.唐代茶画 2.宋代茶画 3.元代茶画 4.明代茶画 5.清代茶画 6.现代茶画 7.中国书法与茶 8.中国篆刻与茶 (二)茶诗词 1.唐代以前茶诗 2.唐代茶诗 3.宋代茶诗 4.元代茶诗 5.明代茶诗 6.清代茶诗 (三)茶联 1.名胜茶联 2.茶馆楹联 3.宅居楹联 4.名人茶联 5.佚名名联 6.茶联趣事 (四)茶谜 1.茶字谜 2.茶物谜 3.茶故事谜 (五)茶谚 1.茶树种植 2.茶园管理 3.茶叶采摘 4.茶叶制作 5.茶叶贮藏 6.茶叶饮用 (六)茶歌舞 1.茶歌 2.茶舞 (七)茶戏曲 1.杂剧传奇 2.采茶戏 3.现代茶戏 (八)茶影视 茶之风景 中国茶叶博物馆 中国茶 茶茶人茶文化 徜徉颐和茶楼 顺兴老茶馆 说茶 顾渚茶文化 中华茶苑 话说茶文化 千秋蒙顶史话 茶之韵 东方神韵——中国茶艺 中国云南首届春茶交易会 现代茶文化 壶里乾坤禅意邈远 中国普洱茶 走过十年 民族茶艺 中国茉莉之乡——横县 中国茶都——安溪 茶圣故里舜毫香 团结·友谊·交流 徽州茶事 天方茶苑 中国现代茶 坪山名茶 茶艺(1) 茶艺(2) 乌龙茶经典茶艺 红茶·普洱茶经典茶艺 茶圣陆羽 (九)茶掌故 以茶代酒 茶果待客 献茶谋官 吃茶去 千里送惠泉 陆羽鉴水 饮茶十德 苦口师 陆卢遗风 驿库茶神 献茶得富 乞赠密云龙 师中宽茶税 蔡襄辨茶 晋公立茶法 茶墨之辩 东坡梦泉 得茶三味 唐庚失具 饮茶助学 桑苎家风 且吃茶 佳茗佳人 品茶定交 休宁松萝 王安石验水 仁宗赐茶 乾隆量水 重华宫茶宴 才不如命 板桥壶诗 敬茶得宠 三口白水 茶马交易 六安瓜片 云南普洱 都匀毛尖 顾渚紫笋 仙人掌茶 狗牯脑茶 华顶云雾茶 (十)茶传说 神农尝百草 十八棵御茶 蒙顶茶 蒙顶玉叶 碧螺春 黄山毛峰 太平猴魁 信阳毛尖 祁门红茶 君山银针 乌龙茶 铁观音 冻顶乌龙 水仙茶 大红袍 白毫银针 白牡丹 碣滩茶 湖南擂茶 西山茶 庐山云雾 猴公茶 雁荡毛峰 饮茶公主 径山云雾 渐儿茶 良马换《茶经》 袁枚品茶 雪芹辨泉 (十一)茶传播 1.中国茶叶的海外传播 2.中国茶道精神的对外传播 3.国际茶文化的大交流 4.世界各国的饮茶风俗 (十二)茶收藏 邮票上的茶文化 火花上的茶文化 钱币上的茶文化 门券上的茶文化 烟标上的茶文化 信封上的茶文化 明信片上的茶文化 请柬上的茶文化 名片上的茶文化 月票花上的茶文化 磁卡上的茶文化 茶馆简介上的茶文化 茶券上的茶文化 壶具中的茶文化 茶罐上的茶文化 贺卡上的茶文化 书签上的茶文化 藏书票上的茶文化 茶旅游篇 (一)胜地寻踪访古游 天门寻访文学泉 金沙紫笋顾渚山 狮峰访古探御茶 镇江中泠泉 寻访茶洞上武夷 琅琊古寺菊茶香 三楚名山玉泉寺 蒙顶山上茶 (二)名茶产地品茗游 龙井问茶 西山人间真桃源 婺源茶乡美如画 丹青画出是君山 西双版纳揽胜 冻顶乌龙阿里山 (三)茶具观赏收藏游 陶都宜兴一日游 瓷都景德镇一日游 南宋官窑博物馆 泉州外销陶瓷陈列馆 (四)饮茶习俗采风游 天池哈族奶茶香 鄂西鹤峰土家四道茶 富春茶社品名点 布朗村寨觅茶趣 兰州登山“刮碗子” 【五)茶马古道生态游 茶马古道遗址 植物王国古茶树 世外桃源——丽江 文献名邦——大理 香格里拉——迪庆 西藏东大门—昌都 茶馆篇 (一)古老而新兴的行业 1.交际功能 2.信息功能 3.休闲功能 4.审美功能 5.展示功能 6.教化功能 7.餐饮功能 (二)形形色色的现代茶馆 1.中国古典式 2.现代仿古式 3.江南园林式 4.室内园林式 5.近代城厢式 6.地域民族式 7.时尚新潮式 8.异国情调式 9.农村乡镇式 10.城市社区式 茶典与茶人篇 (一)茶典 茶经 煎茶水记 十六汤品 茶录(1) 大观茶论 宣和北苑贡茶录 茶具图赞 茶谱 煮泉小品 茶寮记 茶录(2) 茶疏 茶解 阳羡茗壶系 茶史 古今茶事 (二)茶人 “茶圣”陆羽 诗僧皎然 “别茶人”白居易 “玉川子”仝卢 醉翁欧阳修 书家蔡襄 东坡居士苏轼 山谷道人黄庭坚 宋徽宗赵佶 放翁陆游 理学家朱熹 大明奇士朱权 板桥郑燮 小说家曹雪芹 清高宗乾隆 文学家震钧 当代茶圣吴觉农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茶树最早为中国人所发现、最早为中国人所利用、最早为中国人所栽培。茶叶的发现和利用,以及在品饮过程中创造积淀的茶文化,是中国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大贡献。 我们的祖先最初利用的是野生茶树,在经过了一个很长时期后,才出现了人工栽培的茶树。茶树的人工栽培发生在3 000多年前。《华阳国志·巴志》有记载说,公元前1100多年周武王伐纣时,巴国已以茶及其他珍贵物品,纳贡周武王,说明当时已有人工栽培的茶园了。而后茶的栽培从巴蜀地区南下云贵一带,又东移楚湘,转粤赣闽,人江浙,然后北移淮河流域,形成我国广阔的产茶区。 1.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称颂茶树为“南方之嘉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茶”字的形、音、义也是由中国确定的。茶字的演变与确定。也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茶的祖国是中国。千百年来,茶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称谓。 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有关茶文化的文物十分丰富,诸如古茶树、古茶具、古茶书、古茶画、宜水名泉以及有关茶文化的古遗址遍布中华各地。中国的茶文化及饮茶习俗在汉、唐、宋代就已向中国周边地区辐射,明清以后更传至欧美,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些都证明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 如今全世界产茶的国家遍布五大洲。所有这些产茶国的茶树,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人的。中国是世界上茶叶生产、制作、品饮最早的国家,因而素有“茶的故乡”之称。 中国西南地区,有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和肥沃的土壤,气候温暖湿润,特别适合茶树的生长。约100万年前地球进入冰川时期,大部分亚热带作物被冻死,而滇、贵、川特有的温湿地理环境,使这一地域中的许多植物,包括茶树得以幸存下来。 早在三国时期(220—280)中国就有关于在西南地区发现野生大茶树的记载。唐代陆羽《茶经》中已称有“两人合抱”的大茶树。总之,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野生大茶树的国家,而且树体最大,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由此可以说明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茶树原产于中国,这本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却偏偏惹出了一桩公案。1824年驻印度的英国少校布鲁士在印度阿萨姆省沙地耶这个地方意外地发现了野生茶树,于是国外有人以此为证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异议,从此在国际学术界展开了一场茶树原产地之争。曾写过《阿萨姆的茶树》一书的贝尔登和写过《茶叶指南》的英国人布莱克坚决主张印度为原产地,而乌克斯在他的《茶叶全书》中又主张原产地是东南亚地区,包括中国云南以及缅甸、泰国、印度支那等国家和地区。 先不论贝尔登等人的谬见,就算英国人在19世纪20年代发现了茶树,又怎能与中国的茶史相比呢?早在公元前2世纪,即西汉的时候,四川的司马相如在他所著的《凡将篇》中记载了当时的20种药物,其中的“■诧”就是茶。当然这一时期的茶只是作药用,我们姑且不算,就算中国茶始于陆羽时代吧!那也是公元8世纪70年代的事了,比布鲁士所谓的发现还早1000多年呢! 对茶叶原产地非中国的谬说,首先做出批驳的是吴觉农。1922年,青年吴觉农正在日本农林水产省的茶业试验场学习,他是浙江省教育厅招收的去日本研究茶叶专业的官费留学生。在此期间,他收集和研究了许多有关世界各国茶叶生产、制造和贸易方面的资料,依据大量事实,撰写了《茶树原产地考》一文,文中如数家珍地列举了许多极有说服力的证据,说明并批驳了贝尔登等辈的谬论。吴觉农在文章中指出,印度茶树栽培起源于1834年,这一年的元月,印度茶叶委员会的秘书戈登偕同一名教士古兹拉夫来到中国,当时清政府规定不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但他们还是购得了大批武夷的茶籽,并在1855年寄到了加尔各答。这是印度栽培茶叶之始。再早一点,阿尼姆茶树的发现,不就是1826年吗?这是中国学者发表的第一篇系统地反驳国外某些人所持偏见的论文。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另外,据当时在印度的一位法国人埃勃士德·迈德森1662年写的一本书中曾说过:“我们日常相聚的时候,常吃一种The(茶),The不但是全印度的国人所通用,就是荷兰人、英国人也当作药品似的利用它。”这足以说明,在印度尚未发现茶叶的170多年前,在印度的法国人就喝到了茶,那茶是哪来的呢?是印度自产的吗?不是,茶树尚未发现,哪来的茶叶?只有一个解释:他们喝的茶是从中国输入的。有何为证?因为在166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从中国买茶,转手献给查理二世,这是英国人饮茶之始,而印度人饮茶应在英国人之后。 近十几年来,中外茶学工作者又从不同的角度对茶的原产地进行了研究。中国的茶学工作者从地质变迁和气候变化出发,结合茶树的自然分布和演化,对茶树原产地作了更为深人的分析和论证,进一步证明中国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而两位日本科学家志村乔和桥木实则通过对细胞染色体的比较观察发现,中国和印度茶种的染色体的数目是相同的,在遗传学上被认为没有差异。从1980年到1984年,桥木实教授曾3次到我国云南、广西、湖南、四川等地作了考察,发现各地茶叶的外传虽然发生了连续性变异,但不存在种的变异。因此他们认为茶的传播是以四川、云南为中心往南推移,由缅甸到阿萨姆,向乔木化、大叶形发展,往北推移则向灌木化、小叶形发展。 据考证,滇、贵、川地域有着众多的野生茶树。至20世纪90年代,中国已在11个省(自治区)200多处发现有野生大茶树。如云南省镇沅、景东、勐海、澜沧、师宗等地都有树龄近千年、树高20多米、干径超过1米的古茶树。1961年在云南省的大黑山密林中(海拔1500米)发现一棵高32.12米,树围2.9米的野生大茶树,这棵树单株存在,树龄约1 700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野生茶树。这一带,还发现类似的大茶树9棵,高度在16米左右,有的在20米以上。1996年在云南镇沅县千家寨(海拔2100米)的原始森林中,发现一株高25.5米,底部直径1.20米,树龄2700年左右的野生大茶树。森林中直径30厘米以上的野生茶树到处可见。 据近年来的科学调查,中国云南、贵州、四川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野生茶树和现在野生大茶树最多、最集中的地区。文献和实证都证明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 2.“茶”字的由来我国对茶的野生利用,有5000年之久;西周时移为家种,也有3000多年了。然而这个“茶”字的出现却要晚得多。 “茶”字的出现,大都认为在中唐,约公元8世纪,以前指称茶的是“荼”字。 荼,一字多义,又一字多音。《辞海》“荼”字条,注明三个读音:一与“途”字同音;二与“茶”字同音;三与“书”字同音。“荼”在指称茶时,读音也是“茶”,因为“荼”是茶的古体字。《辞海》又在“苦荼”条下注释:苦荼的“荼”读“茶”字,苦荼就是茶。我们的祖先虽在近5000年前就发现并利用了茶,然而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没有“茶”这个字,到汉魏时期,民间口头上已把茶这种植物或饮料称呼为“茶”,可在文字上还假借“荼”这个字。湖南省有一个县,现在叫“茶陵”,而在《汉书·地志》中写成“荼陵”。这个荼陵的“荼”即读作“茶”字。 我国古籍中,最早见有“茶”字的记载始于《诗经》。《诗经·邶风·谷风》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之句。但此“茶”字,是茶,是菜,还不明确。至公元前200年《尔雅》成书后,始将荼定为茶。至于“荼”字何时改写为“茶”字,据清代学者顾炎武考证,“茶”字是从唐会昌元年(841)柳公权书写《玄秘塔碑铭》、大中九年(855)裴休书写《圭峰禅师碑》时开始,因此他确定“茶”字的变形“变于中磨以下也”。从此,“茶”字的形、音、义才固定下来。P3-5 序言 上海茶人率先提出的“不吸烟、少喝酒、多喝茶、喝好茶”;“饮茶讲科学、品茶讲艺术”,经积极倡导宣传,现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上海喜欢饮茶的人多了,现上海一年人均消费茶叶已超过900克,高于全国人均水平。 吸烟有害健康是毋庸置疑的科学结论。有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因吸烟导致死亡近300万人,而中国每年因吸烟死亡在100万人以上。许多疾病均与吸烟有直接关系,被动吸烟受害更深,父母吸烟会导致孩子患过敏哮喘;孕妇吸烟会使胎儿体重减轻,造成习惯性流产,甚至死胎……因此,劝君不要吸烟,最好以茶代烟。 俗话说:“酒多伤身”。研究表明:适量饮一点低度酒特别是发酵酒对人体有一定药理功效,但过量饮酒,尤其是烈性白酒就会伤害身心健康,长期酗酒会造成严重后果。我国死于心血管疾病人中有87%是由于长期酗酒造成的,贪杯酗酒不仅酿成惨剧,还殃及后代,全国数以千万计低能儿的父母有一半以上是酗酒者。嗜酒孕妇产下婴儿1/3以上有头小、眼小、下巴短、鼻扁平、唇腭裂等缺陷,甚至心脏、四肢、生殖器等畸形。因此,劝君少喝酒莫贪杯,最好是“以茶代酒”。 喝茶好处很多,论述也很多。我认为饮茶至少有四大好处:茶能解渴提神,是最佳解渴饮料,其止渴生津功能是目前任何饮料无法相比的;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丰富营养成分,是最佳的健康饮料;茶能防治多种疾病,包括抗衰老、抗癌防癌与治疗艾滋病等,茶多酚已被世人公认为具有多种特殊药效的化合物;茶能陶冶情操,使人心身更健康。因此,饮茶是最佳的养生之道,劝君多饮茶、会饮茶,通过学习科学饮茶、艺术品茶的知识,使自己身、心两方面终生受益。 徐传宏先生长期从事文化教育工作,并致力于饮食文化、食疗文化、民俗文化、旅游文化的研究。他从事茶文化的考察、研究20多年,相继出版了《茶坊》、《中国茶馆》(合著)、《美容茶力》等专著,今天又主编了《茶百科》。这是他一步一个脚印地为普及中国茶文化所作的实际努力。我十分赞赏他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茶百科》是一部弘扬中国茶文化的科普读物,内容涉及茶史、茶人、茶典、茶道、茶艺、茶馆、茶具、茶俗、茶品、购茶、贮茶、择水、茶食、茶肴、茶保健、茶疗、茶禁忌、茶书画、茶诗词、茶联、茶谜、茶歌舞、茶戏曲、茶掌故、茶传说、茶影视、茶传播、茶旅游、茶收藏等30个方面。全书注意吸纳近年来茶文化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炉。 根据徐传宏先生的初衷和努力,《茶百科》一书,确实达到了面向家庭、贴近读者、雅俗共赏的要求。本书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收藏价值,值得一读。 中国茶叶流通学会刘启贵 2006年9月于上海茶恬园 后记 “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茶”。这是笔者在上海一家茶馆里看到的一副木质雕刻的篆体楹联。它不但把茶的“俗”与“雅”巧妙地、自然地融合在一副对联中,而且涵盖了与茶有关的方方面面。 2000年10月,当笔者的《茶坊》一书出版时,一位朋友问及:“你怎么会想到要写这本书的?”我回答说: “这与我的人生经历、工作性质、精神追求有关。”当然,这还得从我的孩提时代说起。 儿时,随祖母一起去戏院是最开心的事。因为在看戏时有糖果瓜子吃,也有香茶可供解渴;跟三叔去先施公司游乐场听书,曾饮过菊花茶;与父亲一起去四川北路温泉浴室洗澡,每次洗完澡,服务员会热情地捧着香茶送来……这些虽是发生在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往事,但当时饮茶的情景却依然历历在目。 记得母亲生前曾教导我们:“一粒米,七担水”。意思是说粮食来之不易。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才真切地认识到,茶叶也是茶农艰辛劳作之成果。 至今,我从事文化教育工作即将进入45个年头了,数十年的风风雨雨,渐渐体会到人生岁月的苦涩香甜,与茶十分相似。 “人生如茶”,这就是我的感悟。 人的一生,几乎都与茶相伴。事实上,千百年来,茶早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礼仪交往、娱乐休闲、保健养生、民情风俗等都休戚相关。我业余还从事民俗文化研究,专攻饮食文化。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一批文化人的倡导下,历史悠久、渊远流长的“茶文化”在上海悄然兴起。当时,我虽没有机会进入圈子,但是却时时关注着“茶文化”的升温。同时,利用一切机会进行茶文化的考察和采风。经过多年的收集和积累,于是萌生了要为普及“茶文化”写一本书的想法。这就是《茶坊》一书产生的基础和缘由。 《茶坊》是我多年来学习“茶文化”所获得的粗浅认识。如果它能对普及和推动茶文化的发展有所裨益的话,我就感到欣慰了。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研究和传播中华茶文化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方式之一。为此,笔者就不顾自己“绠短汲深”,应农村读物出版社之邀,承担《中国茶百科》一书的主编工作。 本书资料,有的是笔者多年来进行茶文化采风和实地考察的积累;有的是汲取众多公开出版的杂志、图书、专著,限于体例,没有一一注明出处,谨在此向有关作者致谢! 由于本书的容量有限,因此就精选了人们最关心、最需要地茶文化内容,分为30个篇章进行介绍。每个章节也只是扼要地列举几个事项,为读者扩大视野、打开思路作一些提示性的叙说。为了便于读者在学习和生活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我们在这里仅仅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如果读者还希望对有关茶文化内容,作进一步深入了解和研究,可以参阅本书的“主要参考文献”以及其他茶文化书籍,其中的书刊,有的可以到图书馆查阅,有的可以到图书市场购买。 本书在编撰过程中曾得到上海市茶叶学会的支持和帮助;中国茶叶流通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上海市茶叶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刘启贵先生,上海社会科学院教授、上海市茶叶学会副理事长、上海茶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修明先生,分别为本书作序;此外,还得到上海市茶叶学会副秘书长胡舜龄先生,茶学专家陈金芬女士,茶文化专家卢祺义先生,古茶道专家乔木森先生,茶艺专家刘钟瑞先生以及其他众多朋友的帮助。借本书出版的机会,向他们致以深切的谢意! 本书在编撰过程中,一群年轻的朋友也给予了积极的合作。他们就是本书的副主编徐竞、叶昕和编委会成员乐燕、徐晟、蔡毅鸣、陈志华、陈新评、陈泽清。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笔者就不会如此从容地把书稿完成。因此,笔者也要向他们表示衷心的谢意! 本书在2005年2月间,已经完成了初稿,之后,多方征询意见,又经过数月的修改、充实、调整。限于笔者认识水平,书中可能还会出现不妥或疏漏,甚至有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便于再版时修正充实。 徐传宏 2006年9月于上海春晖楼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