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各国概况》是一部概述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情况的中型综合性工具书。它较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世界225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和社会,历史和现状,政治和经济,科学和技术,文化和宗教,民族和民俗,语言和文字,城市和旅游等诸方面情况。它以翔实的资料,可靠的数据,丰富的知识,生动的论述和最新的信息及时地反映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变化。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最新各国概况(美洲大洋洲分册)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
作者 | 李树藩 |
出版社 | 长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最新各国概况》是一部概述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情况的中型综合性工具书。它较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世界225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和社会,历史和现状,政治和经济,科学和技术,文化和宗教,民族和民俗,语言和文字,城市和旅游等诸方面情况。它以翔实的资料,可靠的数据,丰富的知识,生动的论述和最新的信息及时地反映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变化。 内容推荐 美洲位于西半球,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西北面和东北面分别隔白令海峡、丹麦海峡与非洲、欧洲相望,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在地理上分为南美洲和北美洲。 美洲面积为4219.8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8.2%,其中北美洲面积2422.8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南美洲面积1797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 大洋洲介于亚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西濒印度洋,东和北临太平洋,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赤道南北的广大地区。其范围包括东部的波利尼西亚、中部的密克罗尼西亚西部和美拉尼西亚等三大岛群以及南部的新西兰,最西部的新几内亚(伊里安岛)和澳大利亚,东面一直到复活节岛,北面到夏威夷群岛。在这片方圆1900多万平方公里的太平洋上,散落着约1万多个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岛屿。 大洋洲陆地面积897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 目录 前言 美洲概况 安圭拉 Anguilla 安提瓜和巴布达 Antigua and Barbuda 阿根廷 Argentina 阿鲁巴 Aruba 巴哈马 Bahamas 巴巴多斯 Barbados 伯利兹 Belize 玻利维亚 Bolivia 百慕大群岛 Bermuda Is. 巴西 Brazil 英属维尔京群岛 British Virgin Is. 加拿大 Canada 开曼群岛 Cayman Is. 智利 Chile 哥伦比亚 Colombia 哥斯达黎加 Costa Rica 古巴 Cuba 多米尼克 Dominica 多米尼加 Dominican 厄瓜多尔 Ecuador 萨尔瓦多 EI Salvador 法属圭亚那 French Guiana 格陵兰 Greenland 格林纳达 Grenada 瓜德罗普 Guadeloupe 危地马拉 Guatemala 圭亚那 Guyana 海地 Haitil 洪都拉斯 Honduras 牙买加 Jamaica 马尔维纳斯群岛 Malvinas Is. 玛提尼克 Martinique 墨西哥 Mexico 蒙特塞拉特 Montserrat 荷属安的列斯 Netherlands Antilles 尼加拉瓜 Nicaragua 巴拿马 Panama 阻拉圭 Paraguay 秘鲁 Peru 波多黎各 Puerto Rico 圣卢西亚 St.Lucia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 Saint Pierre and Miquelon Is. 圣基茨和尼维斯 St.Kitts and Nevis 苏里南 Surinam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St.Vincent and Grenadines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Trinidad and Tobago 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Turks and Caicos Is. 乌拉圭 Uruguay 美国 U.S.A 委内瑞拉 Venezuela 美属维尔京群岛 Virgin Is. of The U.S.A 大洋洲概况 澳大利亚 Australia 库克群岛 Cook Is. 密克罗尼西亚 Micronesia 斐济 Fiji 法属波利尼西亚 French Polynesia 关岛 Guam 基里巴斯 Kiribati 马绍尔群岛 Marshall Is. 瑙鲁 Nauru 新喀里多尼亚 New Caiedonia 新西兰 New Zealand 纽埃 Niue 诺福克岛 NorfoIk Is. 帕劳 Palau 巴布亚新几内亚 Papua New Guinea 皮特开恩群岛 Pitcairn Is. 萨摩亚 Samoa 美属萨摩亚 Samoa of The U.S.A 所罗门群岛 Solomon Is. 托克劳 Tokelau 汤加 Tonga 图瓦卢 Tuvalu 瓦努阿图 Vanuatu 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 WaIIis and Futuna Is. 试读章节 阿根廷 国 名 阿根廷共和国The Republic 0f Argentina 面 积 278万平方公里 人 口 3780万 首 都 布宜诺斯艾利斯 国家元首 总统内斯托尔·基什内尔 政府首脑 总理费尔南德斯 行政区划 全国分22个省,1个联邦首都区及1个直辖市。 自然地理 南美洲第二大国。位于南美洲南部,东与乌拉圭、巴西接壤,北与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为邻,西靠智利,南部靠近南极圈。整个国土呈楔形,南北长度为3700公里,东西最宽处达1500公里,最狭处仅为20公里。地理上是距中国最遥远的地方。 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安第斯山脉坐落在西部,贯穿南北3000多公里。群峰相连,其中科迪勒拉山脉中脊为阿根廷与智利的边界线。东部为大片冲积平原,海拔不到200米。但其中高耸着一座阿空加瓜山,海拔6964米,为南美洲第一高峰。中部和东南部为辽阔富饶的潘帕斯大草原,地势低平,土地肥沃,为阿根廷物产最丰富的地区。北部为格兰查科平原,多为沼泽洼地。南部是巴塔哥尼亚高原,是一块绵延起伏的半沙漠地带,河流稀少。火地岛是南美洲最南端的岛屿,高山终年积雪,东北沿岸为平原地区。 境内主要有两大水系,一为拉普拉塔河流域,以拉普拉塔河为主干,全长290公里,宽50~220公里,是仅次于亚马逊河的南美第二大河,流域支流繁多,构成了庞大的水系网;另一水系为河川流域,主要由科罗拉多河、内格罗河、萨拉多河等组成,多发源于安第斯山脉并注入大西洋。境内河流众多,全国共有河流、湖泊数百个,各河流通航里程共为3215公里,由于河流走向多由西至东,西部高耸人云的安第斯山脉和东部海拔不到200米的冲积平原形成了高落差水位,为阿根廷提了丰富的水力资源,其水力蕴藏发电量为1100万千瓦。此外,阿境内还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湖泊,如那威瓦比湖、维达马湖、亚根提诺湖等。 气候复杂多样,北部属于亚热带气候,最北端的大峡谷地区因有南回归线的穿越,呈热带性气候;南部因靠近南极,气温较低,最南端的火地岛气温最低,年均气温仅为5.3℃。 除南北气温相差悬殊外,横贯南北的安第斯山脉,气温变化也很大,呈明显的气候垂直分布。海拔1500~2500米地带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海拔2500~3500米地区干燥而温和,日温差大;海拔3500~4500米地区干寒,夜间有冰冻;海拔4800米以上地区终年积雪。 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并有开发价值的约80多种,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铅矿、铀矿等,非金属矿藏主要有瓷土、硫磺、硼酸盐、石膏等,此外还有石灰石、花岗石、水磨石等石料资源。 森林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3,居拉美第三位,木材多为硬木和半硬木。沿海大陆架渔业资源丰富,盛产无须鳕、黄花鱼、青花鱼和黑线鳕等。 社 会 ◆人口与民族 人口分布极不平均,潘帕斯地区只占总面积的22%左右,却居住着70%左右的人口,而巴塔哥尼亚、火地岛以及安第斯山麓地带各干旱省份占总面积50%以上,而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0%左右。 属于拉丁美洲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86.3%。 阿根廷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阿根廷人占81.8%、西班牙人占5.2%、意大利人占4.8%、德国人占2.5%、印第安人占2.5%。 ◆语言与宗教 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居民绝大多数讲西班牙语,少数印第安人讲瓜拉尼语和凯楚阿语,印欧混血种人讲克丘亚语。 87%左右的人信奉天主教,还有部分犹太教、基督教新教、东正教和万灵论等教派。 ◆民风民俗 欧式生活方式人口中绝大多数为欧洲移民后代,欧洲的风俗习惯留有深深的痕迹。阿根廷人在姓氏、容貌、语言等方面都具有西班牙和意大利的风格,特别是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人们口操欧洲语言,身穿欧式服装,居住在欧式建筑群中,喜欢去欧洲旅行。 探戈舞19世纪末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老城区流行的一种舞蹈。起初只是在酒吧里欢跳的民间舞蹈,以后逐渐发展成一种“现代的综合性艺术探戈”,形成阿根廷民族特有的探戈文化,并流行到全世界。 高乔人的服装 在阿根廷各民族中,高乔人的服装最为华丽又具有民族特色。他们穿着肥大的灯笼裤,方格细布做的短上衣,腰系宽皮带,短衣上面围着围巾,脚登草鞋。高乔人是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通婚所生的后裔。 葡萄节 每年2月22日~3月9日为阿根廷的传统节日——葡萄节。每当节日来临之际,人们都身着节日服装、载歌载舞,随着彩车游行。葡萄节的最高潮是全国选美比赛,每年都有近6万名漂亮姑娘参加选美。经过多次预选,最后选出葡萄女王皇冠的获得者。选美结束后还要举行西班牙绘画、雕塑等艺术展览及盛大的探戈舞表演。 土地妈妈节 图库曼省山区的土著人克丘亚人,在每年9月28日举行庆祝活动,纪念他们心中的万能上旁——土地妈妈。每逢这一天,当地居民身着盛装,妇女们还用各种鲜艳的花纸贴在脸上、身上。男人们把面粉调成糊状涂在脸上,一边唱歌,一边击鼓,在被装扮成土地妈妈模样的一位老妇人周围,齐声高唱“土地妈妈帮助我,给我幸福,给我快乐”。土地妈妈节还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傍晚到来,人们聚集在教士身旁,听其说教,并举行宗教游行,之后便是长时间的祈祷。此时,幽静的山谷里只能听到虔诚的祈祷和教士的赞美诗声。 沐浴元旦 每年元旦,阿根廷人老老少少成群结队地到江河洗“新年浴”,并以鲜花揉搓全身,以示洗去污秽和晦气,换来吉祥和幸福。 同性恋合法 2003年7月14日生效的阿根廷婚姻法,允许同性恋者结婚,使该国成为拉美第一个允许同性恋者结婚并赋予同性夫妻与异性夫妻相同权利的国家。这项法律规定,同居两年以上的同性恋者即可结婚。 P9-11 序言 《最新各国概况》是一部概述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情况的中型综合性工具书。它较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世界225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和社会,历史和现状,政治和经济,科学和技术,文化和宗教,民族和民俗,语言和文字,城市和旅游等诸方面情况。它以翔实的资料,可靠的数据,丰富的知识,生动的论述和最新的信息及时地反映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变化。 21世纪初人类星球的自然、社会概貌 自然概况我们居住和生活的这个星球(人们常常把它称为“地球村”),位于浩瀚宇宙中诸多星系之一的银河系中的太阳系,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与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共同围绕恒星(太阳)旋转,地球是距太阳最近的第三颗行星。地球表面总面积为5.1亿平方公里,其中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公里,占全球总面积的71%,而人类生活的陆地面积1.4959亿平方公里,只占全球总面积的29%,这是地球经过上亿年演化的自然结果,也是人类文明进化的社会结果。 全球共有6块大陆,即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总称为洲,共分7大洲,即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全球海洋划分为4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地球陆地最低处是死海地沟,世界最大平原是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流域最大、水量最丰、流淌最长的河流是亚马逊河,全球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是贝加尔湖。 人口概况地球是一个拥有数十亿人口、众多民族的星球。在这个星球上,每个人都属于一定的民族,经常说一种母语,相当多的人信仰一种甚至几种宗教,当然也有相当部分人是无神论者。据统计,截至2004年8月,世界人口已达64亿,其中超过1亿人口的国家有11个,依次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尼日利亚、日本和墨西哥。人口最少的有帕劳(2万人)、圣马力诺(2.8万人)、摩纳哥(3.2万人)、列支敦士登(3.3万人)以及梵蒂冈(1400人)、图瓦鲁(1.05万人)、瑙鲁(1.2万人)、库克群岛(2.0811万人)。 就城乡人口而言,1800年时,城市人口仅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2000年9月,世界城市人口为28.6亿,到2003年,世界城市居民人数已达30亿,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到50亿(联合国《世界城市展望》,2004年3月)。如今,世界上10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20个,最大的城市依次为日本的东京(3500万)、墨西哥的墨西哥城(1870万)、美国的纽约(1830万)、巴西的圣保罗(1790万)。目前,全球城市人口正以每周100万人的速度增长(联合国人口中心,2004年9月13日报告)。 民族状况在64亿人口中,计有大小民族2070余个,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民族270多个,其中汉人、印度斯坦人、美利坚人、孟加拉人、俄罗斯人、日本人和巴西人的人口均在1亿以上。所有这些民族,无论是在种族成分、语言系属、宗教信仰上,还是在地区分布、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上,都各有差异,又互有联系。 种族成分世界民族分属于三大人种,即欧罗巴人种(白种人),在全球人口中,约占43%,过去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和南亚,16世纪后逐渐扩散到美洲、大洋洲和南非;蒙古人种(黄种人)及其各种混合类型人种,在全球人口中约占41%,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西伯利亚和美洲;尼格罗一澳大利亚人种及其各种混合类型人种,在全球人口中,约占16%,过去主要分布在热带非洲、大洋洲西部、南亚及东南亚部分地区。近代以后,一部分黑人被欧洲殖民者强行运到美洲各地。 土著人境遇全球大约有3亿到5亿土著人(或称原住民),他们分布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讲5000多种语言,拥有多种多样文化。他们视大地为母亲,与大自然保持着密切关系,并把自己看成为地球的保护神。如今,一些早已被逐出自己家园、被剥夺了自己语言和文化传统的土著人,特别是那些生活在土著人集中的非洲和美洲的土著人,大多处于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物质和文化生活相当贫乏的地区。 语言系属全世界共有6800余种语言,各民族语言分属于十多个语系,即印欧语系、汉藏语系、尼日尔一科尔多凡语系、闪含语系、达罗毗荼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印第安诸语、尼罗撒哈拉语系、乌拉尔语系、高加索语系、巴布亚诸语等。此外,还有使用人数极少的古亚细亚语系、爱斯基摩一阿留申语系、澳大利亚语系和科桑语系等。 根据人口规模及其下降趋势,全球6800余种人类语言,已有60%濒临危境。这种语言的消失又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在非洲濒危状况尤为严重,目前非洲所使用的2010多种语言,在在教育体系中占支配地位的殖民时代留下的英、法、西班牙和葡萄牙语的冲击下,基本处于灭失状态。拉丁美洲的语言状况与非洲状况类似。非洲的祖鲁语、美洲的印第安语和澳大利亚的土著语都在快速消失。 宗教信仰在全球具有相当影响的是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以及地区性宗教,如印度教、神道教、犹太教、锡克教、道教、耆那教、拜火教。此外,还有信奉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巫术和萨满教等原始宗教的少数人群。 人类共同创造了文明,各个民族的发展又极不平衡。世界2070多个民族广泛地分布于七大洲四大洋。从冰天雪地的北极圈,到烈日炎炎的撒哈拉大沙漠,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到星罗棋布的太平洋岛屿,人们生活在自然景观和物产资源迥然不同的广大地域上。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事着多种多样的生产和经济活动,创造着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从古代欧洲旅行家记载的人类远古七大奇观——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阿苔弥斯神殿、宙斯神像、摩索拉斯神墓、亚历山大港灯塔、罗得岛太阳神巨像,到当代人评选出的788处人类“自然和文化遗产”(截至2004年7月),使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闪耀着人类智慧的灿烂光辉。 然而,由于发展不平衡,各民族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科学与技术等水平上呈现出极大的差距。今天,当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人类触角已伸向太空,正在进一步揭开宇宙奥秘,社会已进入高科技:网络支持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时候,在亚非拉和大洋洲的孤岛寂野、偏僻山区和热带丛林里,却仍有一些原始民族停滞在钻木取火、茹毛饮血,以采集和渔猎为生的“石器时代”。 21世纪初危机频生的世界局势 进入21世纪,和平与发展、对话与合作仍然是国际关系中的主流。和平是人类发展的前提;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合作是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的有效途径。而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仍将是社会发展的三大趋势。国际形势的基本态势仍是总体和平、缓和、稳定,但局部紧张、战乱、动荡,使当今世界仍处于纷繁、复杂多变的不确定的发展态势之中。 战争阴云挥之不去,武装冲突频仍发生世纪之交,国际政治局势发生了冷战以后最为深刻的变化,由民族、宗教、领土、资源等引发的争端和地区冲突此起彼伏。时至今日,“人们仍无法避免缘于民族、宗教、领土、资源而引发的恩怨纠葛”。海湾战争、埃厄边境矛盾、阿以冲突、非洲动荡、北爱尔兰问题、哥伦比亚内战,及至世人瞩目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这些20世纪的难题又在新世纪延续。更可悲的是,全球有30万至50万不到18岁的“娃娃兵”,也被卷入到这些残酷的战争中。而居于世界超强地位的美国,和遭受12年制裁的伊拉克之间在2003年的战争,胜负之数早在人们意料之中。而战后的动乱无序,显然是美国无端兴兵种下的恶果,也是奉行强权和霸权的代价。事实是,“文明的差异和道义的缺失”使美国在伊拉克很难找到真正的支持者,从而处于四面楚歌的尴尬境地。2006年,黎以冲突没有赢家。 恐怖主义肆虐,非传统安全问题突出现代恐怖主义自20世纪60年代末兴起以来,已有众多民众成为它的牺牲品。其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针对民众进行恐怖暴力行动,可以说是防不胜防。“9·11”事件表明,人类正在面临恐怖主义的严重威胁,仅2003年全球就发生了360多起严重的恐怖事件。人们不会忘记,2001年纽约的“9·11”事件、2002年巴厘岛事件(死202人)、2004年3月马德里火车站连环爆炸案(死亡170人)和2004年9月1日俄罗斯北奥塞梯别斯兰中学人质被劫事件(死亡335人),对无辜民众特别是少年儿童造成了损害(每年有20万、平均每天约547名儿童死于战争和恐怖活动)。而在伊拉克发生的对人质的野蛮残忍的斩首暴行,同样是对生命的肆意摧残和对人类自身尊严与生命的践踏。显然,恐怖主义已由一般意义上的传统威胁上升到国际公害。打击恐怖主义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任务。 国际关系矛盾纷繁,热点突出 2006年,众多重大国际危机尚未终结,经年死结未解,新的事件又不断浮出。朝鲜和伊朗的核问题成了这一年国际事务的热点。尽管方方面面矛盾很深、分歧一时难弭,但国际社会都在努力开通谈判渠道,寻求解决出路。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南北朝鲜统一问题,在上个世纪末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如今仍在向人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而因伊拉克战争引发的美国与法德之间的矛盾却并未消除。 综观历史,人类正是在战胜矛盾、不断的应对危机中顽强地前行。 21世纪初人类社会生活面临的严峻挑战 随着各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在社会生活领域,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贫富悬殊、疫病传播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而毒品泛滥和艾滋病的扩散,则是当今人类社会的两大痼疾。凡此,已构成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威胁。 人口过度增长拥有64亿人口的当今世界,人口以1.3%的速度增长着。以这个比例,仅2000年全世界就增加了7700万人。在增长的人口中,近一半集中在印度(占21%)、中国(占12%)、巴基斯坦(占5%)、孟加拉和尼日利亚(各占4%)、印度尼西亚(占3%)。预计到2050年,全球人口最低为79亿,最高可达109亿。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目前,发展中国家占世界国家总数的78%,土地面积占世界面积总数的67%,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75%。到2050年发展中国家人口将从目前的49亿增加到82亿,而发达国家人口50年内将维持目前12亿人口的水平,其中39个国家比目前人口还将有所下降。 贫富差距加大进入21世纪,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一个根本问题,是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解决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贫困问题。在当今世界,贫困人口已超过28亿。富国和贫国之间的差距日趋扩大,20个最富有国家的平均收入目前已是20个最穷国家平均收入的37倍。所谓7国(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集团,总共占世界人口的11%,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的国内生产总值的65%;而世界其余地区,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89%,而国内生产总值仅为世界的35%。差距最大的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该地区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52%,但国内生产总值仅占世界的8%;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人口占世界的11%,国内生产总值仅占世界的1%;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人口占世界的9%,而国内生产总值只占世界的5%。世界上富国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5万美元,人均寿命78岁,文盲率为1%;而非洲7亿人口中有一半是生活在每天不足1美元的贫困线下,人均寿命仅45岁,文盲率高达81%,其中妇女高达91%。目前,全球有12亿贫困人口的日收入不足1美元,27亿人口日收入不足2美元。阿富汗人平均每天生活费为44美分,但仍高出刚果27美分。全球每天有25000人死于饥饿,这意味着约每秒钟就有1人饿死。事实证明:贫困孕育着战争、暴力、冲突和社会动荡,因而“向贫困开战”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呼声。 环境问题严重人类文明初期,地球的2/3被森林所覆盖,约为56亿公顷。而今,全球森林减少了一半,9%的树种面临灭绝,地球表面覆盖的原始森林80%遭到破坏。由此导致:(1)绿洲沦为荒漠。2003年,全球荒漠化的面积达3600万平方公里,已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中国、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遭受荒漠化危害的国家110多个,10多亿人口受到威胁,这意味着地球上已有1/4的土地基本失去了人类生存的条件。目前中国荒漠化面积已占全国总面积的27.3 9%,涉及13个省,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水土大量流失。全球有1/3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地力衰竭和养分缺乏的耕地占陆地面积的23%;(3)干旱缺水严重。2003年,60%的陆地面积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权威方面预计,30年内,全球将有2/3的人口处于缺水状态;(4)物种纷纷灭绝。地球上有500万种以上生物,其中一半多在森林中栖息、繁衍,到2003年已有25%的物种消失。环境恶化、生态破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毒品和艾滋病猖獗截至2001年6月,全世界已有2180万人死于艾滋病,其中儿童430万。目前,全球艾滋病患者已达3800万。95%的艾滋病患者来自发展中国家。非洲占其中的70%。国际贩毒、吸毒活动正在呈上升趋势。全球毒品交易额高达4000多亿美元,相当于2000年国际贸易额的8%,吸毒人数2亿多。2003年全球收获大麻及其衍生物5600多吨。 应当说明的是,本书除介绍主权国家外,也包括一些行政上相对独立的地区。由于各国国情在不断变化,一些国家又处于动荡、分化、改组的过程中,加之作者占有资料的局限,本书疏漏、不足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切望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在撰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有关专著、辞书、年鉴以及百科全书等,并得到多位专家、学者的指教,在这里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者 2006年10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