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多元文明的融合与碰撞,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国家地理这一集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于一体的文化概念,随之被赋予一种全球视野下的跨地域跨文化形态。各国国家地理,在全球互动视域下逐步向和谐共生:富丽精致罗马艺术、神秘的东南亚民俗魅影、商业味十足的纽约客文化、狂野妖媚的非洲风情,踩着阿尔卑斯山脉的融融积积雪,穿越地中海的澎湃浪涛,辉耀宇宙星辰、共同构筑着地球村居民的文化生态圈。
历史发展到21世纪,身处地球村的人类无时无刻都在彼此依存于共赢互惠的生态链之中;无论是囿于书斋的孺子,还是际会于国际风云的实干家们,都渴望着了解整个世界。一本好书,往往能营造一种独特的精神世界,折射出攘攘和活的七彩光芒。这本《各国国家地理》,正是本着汇聚人文精髓、拓展读者视野的愿望,融入了编者的虔诚心意。此书也是图书出版界对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深刻回应;对善于享受读书之乐的读者来说,阅读此书,将是一次畅游世界的心灵之旅和视觉盛宴。
本册为《各国国家地理(亚洲卷)》。
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欧亚大陆的东部,西部与欧洲相邻,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西靠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大陆海岸线总长69900公里。亚洲大陆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同欧洲分界;西南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与非洲相邻;东南面有一系列群岛环绕大陆,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对。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欧亚大陆最大的陆块,面积4400万平方公里,占欧亚大陆面积的4/5;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3,相当于北美洲面积的2倍,欧洲面积的4倍。
中国位于地球东半部,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占整个亚洲面积的21.9%,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国家地理
陆地疆界长2.2万多公里,东邻朝鲜,南接越南、老挝和缅甸,西南和西部同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接界,东北和西北面与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为邻,北面是蒙古。海岸线长18万多公里。南北相距5500多公里。东西相距5200多公里。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总面职490多万平方公里。
世界屋脊
位于中尼边境的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波十顿科学博物馆全国地理学会1999年测定为8850米),为世界第一高峰。在全国面积中,山地占33.3%,高原占26%,丘陵占9.9%,盆地占18.8%,平原占12%。地势由东向西逐渐升高,位于西南部的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跨青海与西藏的全部和四川的西部,面积25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同总面积的l/4。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巴颜喀喇山、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秦岭、横断山、大兴安岭等。喜马拉雅山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
雅鲁藏布大峡谷
为世界第一大峡谷。其入口处在西藏米林县派乡转运站,出口处在西藏墨脱县的巴昔卡村,全长为696.3公里,最深处达6009米,平均深度为2268米,天然落差达2755米,平均坡度为千分之五点五,居世界各大峡谷首位。
河流众多
天然河流总长度43万公里。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80条;流域面积在1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有79条。主要河流有:黑龙江、珠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怒江、辽河(包括浑河、太子河)、海河、淮河。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雪山东南侧的长江,长6397公里,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5,为中国第一大河,是仅次于亚马孙河、尼罗河的世界第三大河,主干线通航里程达8万多公里。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的黄河,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为中国第二大河。
京杭运河长1801公里,为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众多的湖泊
湖泊总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其中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有16个。青海湖是中同最大的湖泊,面积4583平方公里。纳木错湖(“天湖”)为咸水湖,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海拔4718米。此外还有兴凯湖,(淡,为中俄界湖,约l/3存中国境内),鄱阳湖(淡)、洞庭湖(淡)、太湖(淡)、呼伦湖(淡)、洪泽湖(淡)、奇林错湖(咸)。
丰富的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矿产资源、耕地资源、水利资源、海洋资源、森林资源以及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均极丰富,矿产资源居世界领先地位。已发现矿种为171种,已探明储量的达158种,其中包括金属矿54种,非金属矿91种,能源矿产10种,水气矿产3种。煤炭总储量约1.5万亿吨,占世界煤炭总储量的1/8。陆地上已发现300多个含油气盆地,1400多个储油气构造,石油最终可开采资源量为130亿至160亿吨,天然气最终可开采资源量为10万亿至15万亿立方米。黑色金属矿产资源中,铁矿石储量居世界第三位。锰、铬、钒、钛都较丰富。有色金属和贵金属中,钨、锡、锑、锌、钼、汞和菱镁矿均居世界首位,钨矿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2,云南个旧锡矿号称“世界锡都”。铜、铝、镍、铅、钴、银等均居世界前列。已探明储量的8种稀有金属矿产中锂、钽、铌矿均居世界前列。稀土金属10种,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伴生的稀土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床。已探明储量的73种非金属中,黄铁矿、石膏、重晶石资源居世界首位。黄石、磷矿、滑石、碳岩、云母、石墨、高岭土、膨润土和大理石等非金属矿资源名列世界前茅。
海洋生物资源丰富,近海龟类总计达2000种左右,海鱼1500多种,淡水鱼500多种,大体为世界海洋鱼类总数的1/8。其中经济鱼类300余种,以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最为著名,俗称四大经济鱼种。近海渔场的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浅海渔场1/4左右,居世界首位,舟山群岛是中国最大的渔场。到2003年,中国已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76个。
中国森林覆盖率比较低,在世界上属于少林国家。目前,全国林地面积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821%,居世界第12位。人1林保存面积占全球人T林总量的26%。现有林木8000多种。
动物资源最为丰富。野生兽类420多种,鸟类1300种,爬行和两栖类动物510多种,分别占世界总数的13.5%、15.3%和8%。其中丹顶鹤、金丝猴、双峰驼、扬子鳄和大熊猫等100多种为中国所特有。
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是巾国天然热带动物园,在这不到全国土地2%的地域内有兽类62种,占伞国兽类的25%;鸟类400种,占全国鸟类的35%;还有两栖类动物30多种。这里的亚洲象、重达2000多公斤的野牛、华南虎、水鹿、大灵猫,还有懒猴、豕尾候、白颊长臂猿、绿孔雀、飞蛙等都是珍稀动物。
植物种类繁多,中国现有维管植物353种,3184属,27150种,在世界上仅次于马来西亚、巴西,居第三位。中国特有的珍贵植物有水杉、银杏、银杉和鹅掌楸等。全球约有花卉3万余种,原产于中国的就达l万至2万种。
到2004年初,全国共建自然保护区1999个,占国土面积的14.4%。
P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