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那些事儿,有辉煌,有凄惨,有温情,有血腥,有文治武功,有丧权辱国,有板上钉钉的铁案,也有难求答案的谜雾。清朝那些事儿,让我们起敬,让我们心痛,让我们回味。
本书作者以通俗的语言讲述清朝历史,以精彩的故事演绎清朝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并对各个时期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制度,做了较为生动详尽的描述。展现了一个逝去时代的缤纷史实,无论宏大抑或插琐,全都穿越时间的大幕而来,清晰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的视域中。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清朝那些事儿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朱景晖 |
出版社 | 花山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清朝那些事儿,有辉煌,有凄惨,有温情,有血腥,有文治武功,有丧权辱国,有板上钉钉的铁案,也有难求答案的谜雾。清朝那些事儿,让我们起敬,让我们心痛,让我们回味。 本书作者以通俗的语言讲述清朝历史,以精彩的故事演绎清朝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并对各个时期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制度,做了较为生动详尽的描述。展现了一个逝去时代的缤纷史实,无论宏大抑或插琐,全都穿越时间的大幕而来,清晰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的视域中。 内容推荐 本书以时间为序,全方位地对清朝各个年代的政治、军事、制度、文体、艺术至礼仪、饮食文化等,作了全面详尽的解析,以正史为第一手材料,以小说的文本方式,详尽讲述了一个个短小却血脉清晰的故事。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又分门别类地堆积起每个君王时代的逸闻秘史,系统、完整,塑成一个个君王清晰立方体的帝王生涯轮廓。局部文本貌似戏说,却有铁的史实为依据、“靠山”。一个逝去时代的缤纷史实,无论宏大抑或插琐,全都穿越时间的大幕而来,清晰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的视域中。深刻而不失生活况味,轻松又携带着史料的真实面具。于是,阅读在对冷漠森严的历史书卷想像中展开,却在极尽享受的故事体验的尽兴中结束——读本的价值无须赘述! 目录 清太祖努尔哈赤篇 大清国号的来历/2 努尔哈赤一役中两箭/2 努尔哈赤与黄金肉/3 努尔哈赤姓什么/3 满族为何忌食狗肉/4 老将不敌小子/4 巴豆破雄关/5 努尔哈赤的嫔妃/5 清太宗皇太极篇 乌鸦搭救黄太极/8 皇太极继位大典/8 皇太极禁烟/9 衣服脏了,尚且顾及何况命乎/9 “范章京知道吗?”/10 皇太极离间袁崇焕/11 莽古尔泰之死/12 英极一时多尔衮/12 多尔衮的“声色犬马”/13 多尔衮罚多铎/14 骇人听闻的大屠杀/14 嘉定三屠/15 多尔衮治国/16 狂放不拘说多铎/17 “格格”知多少/18 清世祖顺治篇 顺治帝下诏求言/22 前生定是佛家人/22 多情顺治/23 董鄂妃入宫疑案,23 孝陵群妃,24 金钗里的机关,25 秦淮名妓孙死君/26 “孔夫子死了”/26 小资李渔/27 清圣祖康熙篇 康熙敬祖母/30 康熙猎彪/31 康熙下象棋/31 康熙怒斩吴应熊/32 重建殊像寺/33 八啊哥的下场/34 允糖装病/34 清朝唯一的汉族公主/35 东陵墙外昭西陵/35 帝家风采/36 血浸《康熙字典》/37 殿版换酒喝/38 吓煞人香碧螺春/39 康熙废太子/39 康熙爱廉吏/40 康熙的长寿秘诀/41 康熙起菜名/41 马雄镇满门英烈/42 范承谟忠君赴死/43 江南人的“于青菜”/44 于成龙讨饭/44 于成龙审官司/45 于成龙还头/46 清官彭鹇/46 取一文,我不值一文,47 陈殡为民请命/48 一文非法,愿葬鱼腹/48 纳兰公子几人知/49 死不做官的遗老,50 傅山为顾炎武说媒/51 朱彝尊的藏书故事/51 贪官轶事(二)/52 贪官轶事(二)/53 监狱里的交易/56 皇宫里的“宝贝”/57 大清禁赌/57 “转世地藏王善萨”——恽寿平/59 恽寿平遇王石谷/ 清世宗雍正篇 韬光养晦雍亲王/62 “天子无私事”/62 难混的雍正王朝/63 要先学养子后嫁人吗/63 何必拘泥成例/64 只知遵旨是为自己做官/64 “只可信一半”/64 “这种迎合奉承的事朕很不喜欢”/65 雍正重情义,65 雍正立储的新法子/66 雍正眼中的十三弟,66 喜欢玩狗的雍正帝/67 雍正特批“暂住证”/67 雍正治理乱收费/68 严禁婚丧奢靡/68 雍正和“恩人”年羹尧/69 密折/70 雍正皇帝爱喝酒,70 炉运阴阳火.功兼内外丹/70 “朕安好.邬先生怎么样?”/71 雍正王朝的关贸总协定/72 雍正戏尹泰/72 逢凶化吉/73 放屁文章/74 清高宗乾隆篇 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76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76 傅恒抗命。征金川/78 风流乾隆多误人/79 二十年后再相逢/80 土尔扈特大回归/80 英使觐见清高宗/81 乾隆交位不交权,82 “饶了我侄子”/82 “天下第一菜”/82 乾隆吃豆府/84 满汉全席/84 十全老人“千叟宴”/84 乾隆的倦勤斋/85 大内奇珍/85 王杰智告贪官/86 刘统勋斥贿惩贪官/87 和坤的财富/88 糊涂刘罗锅/88 状元胡长龄/89 乾隆赐“有”字/90 纪晓岚戏先生/90 美男子和坤与大胖子纪晓岚/91 鳖为和大人/92 纪晓岚VS刘墉/92 纪晓岚开药方/93 “祖传牛皮癣,专治老中医”/94 纪晓岚:钦赐翰林院吃烟/95 乾隆怒斥纪晓岚/95 纪晓岚讲的鬼故事/96 郑板桥教子/98 郑板桥二三事/99 让他三尺又何妨/100 西藏的关帝庙/101 清仁宗嘉庆篇 嘉庆斗和珅/104 僧格林沁抗英/105 施琅征台湾/105 八卦掌宗师董海川/106 南屏的由来/106 嘉庆朝奇案/107 暴力紫禁城/108 巧出匠心/109 蒙古铁骑御外寇,113 考究的补丁/114 水上漂的玉烟壶/114 醇亲王教子/114 只留清气满乾坤/115 巨蟒转世曾国藩/115 曾国藩赊礼/116 “扎硬寨,打死仗”的曾国藩/116 曾国藩诵圣训/117 给生人写挽联/118 “老师放了屁,倒要我们吃”/118 少说话,多磕头/119 林则徐求雨/120 林则徐:由对联见一生/120 林则徐题匾/122 “皇城根儿一大怪,五品顶戴走着来”/123 “一钱如爱我无儿”/123 清朝的“黑社会”/124 “贼开花”/125 如此吃法/126 义士沈亚米/127 送高帽的故事/127 清文宗咸丰篇 成丰争帝位/130 好色成丰/131 成丰葬母/132 逃跑的成丰皇帝/132 左宗棠骂出来的统帅/133 武斗文争/133 左宗棠“送”扇子/134 成败胡雪岩/134 情场高手胡雪岩/136 盛宣怀意外得三岛/136 龙廷未坐稳,相煎何太急/137 一货卖两遍/138 县令告钦差/139 刘铭传怒斩团总/140 洪秀全的“大字报”/140 洪秀全:江山半壁,美人一群/141 慈禧篇 一曲争得天地春/144 恭亲王与慈禧/144 慈禧忌“羊”/145 慈禧看戏众人遭殃/146 “五千万两的棺椁/147 御用“枪手毪/147 真皇帝不如假皇帝/147 珍妃井里的哭声/148 储秀宫的水果缸/148 倒霉的太监/149 褫衣廷杖/149 丁保桢怒斩安德海/150 丁保桢治盐务/150 丁保桢与宫保鸡丁/151 慈禧太后的手纸和官房/151 慈禧太后的御用汽车/151 “国家兴亡哪管得,满城争唱叫天儿”/152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153 奢靡饮食/153 慈禧的饮食嗜好/155 慈禧太后洗脚/155 慈禧的四道美容方子/156 皇家一次祭.民间万户粮/157 慈禧陵“三绝”/157 太监娶妻/158 清穆宗同治篇 同治帝误吞金钱,162 同治帝的逗趣童年/163 “阔公子”害病/163 同治帝的癖好,164 同治帝剧谏慈禧/164 同治皇帝的爱情悲剧/164 翁同龢屡参政要/165 两朝帝师翁同龢/166 灵芝为谁而生/167 “状元红”与“元宝肉”/167 李秀成的供状/168 幼天王的最后愿望/169 清末四大奇案/169 偷金玺的人/171 清德宗光绪篇 光绪帝糊纸扎彩庆大婚/174 “岂不是要抄我家了”/174 光绪帝的玻璃窗/174 光绪钦定的十三世达赖/175 西藏军民抗英兵/175 “洋鬼子”与义和团/176 发现国宝,177 《永乐大典》被八国联军当做砖头/178 光绪帝的“谙达”李莲英/178 李莲英墓内为何只有头/179 甲午军魂邓世昌/180 “问何时忽坏长城”/180 吞烟自尽丁汝昌/181 北洋海军的洋顾问/182 只为报国.岂可偷生/183 康祖诒狂甚/183 书画、篆刻大家吴昌硕/184 带了南瓜拜师父/185 李鸿章杂碎/188 《纽约时报》记者采访李鸿章/189 李鸿章的丁香花园/190 李鸿章日本遇刺/191 李鸿章重乡谊/192 康有为历险记/194 康有为的洋老婆/196 康有为的经济生活/197 粱启超的故事,198 梁启超拜师/199 梁启超精心教子/199 康梁师徒反目/201 “我自横刀向天笑”/201 章太炎怒砸总统府,204 章太炎征婚,205 日本间谍在清朝/205 潘祖荫请客/206 “两昆仑”之大刀王五/207 王五诘刘鹗/208 津门大侠霍元甲/208 洪拳大家黄飞鸿/210 “葡萄有牙,稀饭也有牙”/211 “诗门狗子”龚半伦/212 黄国祥中举,全邑挂灯笼/213 疯子严少陵趣事/214 名妓赛金花/215 假光绪案/216 刘师爷改状词/217 状元骆成骧娶亲/218 宣统篇 “快完了,快完了!”/220 溥仪的恶作剧/220 末代“格格”/221 皇弟溥杰选妻/221 联语如刀亦伤人/223 大清杂谈 大清送礼专用语/226 清帝之死/227 宫廷“铺床”训练/228 大清的“同性恋”/228 清廷“奶子府”/229 清宫太监/230 清朝皇帝吃什么/231 帝王家的保健品/232 食在清朝/233 食不厌精/233 皇帝的新衣/234 清代的朝服/234 清宫选秀/236 联林撷英(一)/237 联林撷英(二)/240 清朝惩治考试作弊/243 五世同堂进士家/244 白字县官/245 小教一双,眼泪一缸/245 “长椿寺前打粥妇/246 烈女/247 大清的风尘/249 茶马古道/250 北京老字“号”/251 试读章节 ●大清国号的来历 关于清朝的国号,有一个传说。当年努尔哈赤落难,被敌人追杀,他骑着一匹青色的马,这匹马跟随他多年了,非常有感情。这马好像也通人性,驮着努尔哈赤不知疲倦地一路狂奔,终于摆脱了敌军。而这匹马却倒地不起,活活累死了。努尔哈赤很心疼,含着泪把马埋葬了,并在马的坟前祷告说:“大青马呀,大青马,如果有一天我努尔哈赤成就霸业,我的国家就叫‘大青’!”后来清军入关,皇太极就按照当年努尔哈赤的意思,改国号叫大清了。 这只是一个传说,其实大清的本意来自蒙语的音译,意思是善战者、优秀者,皇太极选此为国号,应该是希望自己的国家英勇善战、永远优秀的意思吧。 ●努尔哈赤一役中两箭 努尔哈赤被清廷称作“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可见其丰功伟绩。努尔哈赤自25岁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先后统一女真各部,又征服蒙古。天命三年(1618),努尔哈赤公布了《七大恨》檄文并向明朝宣战。短短几年,他率领八旗子弟兵所向披靡,先后取得抚清、萨尔浒、开铁、辽流和广宁之役的胜利。天命十年(1625),迁都沈阳建沈阳宫殿。努尔哈赤创建的后金,在他死后十年,便改国号为“清”了。 努尔哈赤英勇善战,冲锋陷阵中自然免不了受伤。《清史稿》曾有记载,与董鄂部一战中,就“贯胄中首”、“穿甲中项”,两次负伤。明万历十二年(1584),努尔哈赤率军与董鄂部交战,酣战中敌军之中一个叫鄂尔果尼的兵士一箭射中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反手拔下箭,搭弓射了回去,并未射中鄂尔果尼,却将他身边另一名兵士射死。他带伤继续作战。不多时另一敌兵罗科又弯弓搭箭,射向努尔哈赤,箭弩贯穿铠甲,正中脖子一侧,他再次伸手去拔箭,谁知这支箭箭头带有钩子,一拔之下,自是血肉进落。受到重创的努尔哈赤拄着弓慢慢从马上下来,连饮水数斗,稍稍休息了片刻,简单地包扎后又继续冲锋陷阵,此时士气鼓舞,激战之下终于攻下了城池。 得城之后,下令在所俘虏的士兵中搜寻这两个人,找到之后带来见他。当鄂尔果尼、罗科站到他面前,以为必死之际,努尔哈赤却大笑说道:“像二位这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英雄豪杰!”当即下令封两人为佐领,辖户三百。 ●努尔哈赤与黄金肉 努尔哈赤在幼年时期因家道中衰,曾经流落辽宁抚顺等地,在一个女真部落首领家当火夫。当时,这位部落首领很讲究吃喝,每顿饭都要有八菜一汤,一样都不可少。有一次宴请宾客,他选定部落中一位善烹调的女仆司厨,由努尔哈赤做帮手。当女仆做完第七道菜时,突然晕倒。此时,外厅正等着叫上最后一道菜,帮手努尔哈赤见状,急中生智,忙将切好的里脊肉裹上蛋黄液,入油锅迅速颠炒后装盘送上,首领尝后,觉得味道与以往不同,特别好吃,宴毕问起原因,侍者只好实情相告。首领听了很高兴,又传来努尔哈赤问这道菜叫什么名儿,努尔哈赤为讨吉利,答道:“叫黄金肉。”自此,努尔哈赤在首领家颇受欢迎。 后来,努尔哈赤发迹,成了清朝第一个老祖宗,于是,每届大典,必令先上黄金肉,并当众讲述这段故事。因此,清朝各个皇帝都把黄金肉奉为至上珍馐,以示不忘祖上恩典与赏赐。 ●努尔哈赤姓什么 人们一般都以为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其实文献记载努尔哈赤的姓氏有六种:佟、童、崔、雀、觉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姓氏之所以谜团重重,原因在于满洲开始没有文字,没能留下原始的满洲文献记载。此外,清朝编修《明史》的时候把对清朝皇室祖先不利的史实都删除或篡改了,编出来一些奇异的神话,隐瞒历史的真相。 清朝皇帝都认为自己姓爱新觉罗,是因为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有三个仙女在池中沐浴,一只神鹊衔来一枚果子,落在三仙女的衣服上,有一个仙女爱不释手,把果子放进嘴里吞进腹中,从而有了身孕,生下一个男孩。男孩相貌奇异,而且刚出生就能说话,仙女告诉他,他姓爱新觉罗,名叫布库里雍顺。布库里雍顺就是努尔哈赤的祖先。 然而,在明朝、朝鲜的文献记载中,都说努尔哈赤姓“童”或“佟”。努尔哈赤曾作为明朝的建州卫官员,先后八次骑马到北京向明朝万历皇帝朝贡。明人或明清之际的学者,作了大量记载,都说努尔哈赤姓“童”或“佟”。 ●满族为何忌食狗肉 满族有忌服狗皮、忌食狗肉的民族传统习俗。满族的这个习俗是怎样形成的? 相传努尔哈赤大汗当初在辽东总兵李成梁手下做事。一天,辽东总兵李成梁与老罕王努尔哈赤说自己脚上有三颗红痣,所以才在上天的保佑下做了总兵,这个时候老罕王顺嘴就说:“李大人啊!我的脚上有七颗红痣呢。”李成梁一听颇为震惊并在内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忌讳心理,并酝酿暗中诛杀老罕王以除后患。不过李成梁的小妾从小就疼爱老罕王,当得知李成梁有此计划的时候就先前一步搭救努尔哈赤。当时努尔哈赤在李成梁小妾的帮助下骑着大青马带着大黄狗连夜出逃,李成梁得知后派大批明兵随后追来,先射杀大青马,努尔哈赤急中生智逃入河边芦苇中,因过度疲劳而睡去。明兵找不到努尔哈赤,就放火烧荒,大黄狗见老罕王不醒,就跳到河中浸透全身,再跑到他身边,把苇草淋湿,大黄狗反复这样做,老罕王才得救,而大黄狗却劳累至死。从此老罕王发誓,再不食狗肉。于是满族的老百姓也追随效仿,便有了今日之“忌服狗皮,忌食狗肉”的满族传统习俗。P2-4 序言 《清朝那些事儿》从各个方面讲,都比以前的同类书籍写得系统、全面,大众熟悉的那些教条式的史实,本书避开了,一笔带过;而处于大众了解边缘的那些清朝的故事,本书却又给予了清晰详细的讲述,读起来没有繁复的感受。 ——郑磊(历史爱好者) 史坛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热闹过,三国刚被煮过品过,来了《明朝那些事儿》,现如今《清朝那些事儿》又来了。虽说历史是千百万人的历史,每个人都有解读历史的权利,但历史毕竟是存在过的事实,如果想了解历史,正史不能不看,野史不能不听。前者是官方意志,后者是民间褒贬,缺了哪一方,都是蹩脚的历史。 ——江月(中学历史老师) 《清朝那些事儿》除了记述帝王将相的故事外,还涉及了当时的文化、饮食、礼仪等,可谓是了解清朝的一本“百科全书”,读来比较爽! ——赵子云(记者) 用现代的语言来讲述清朝历史,幽默风趣: 用传统文化诠释当今社会,古为今用; 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来打动读者心灵,含蓄隽永: 让读者这条鱼在这泓自由的水中畅游而不自觉…… 呵呵,希望能多多读到这些轻松有趣的精彩历史故事,让我大快朵颐! ——网络里的鱼(美女网友,大四学生)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