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本书中回答“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我做过什么?”“直到何时我才能结束为了追逐眼前的利益而跳槽的生活?”“爱因斯坦、毕加索、卡耐基、弗洛伊德,他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等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作者力图使读者明白,不仅要关注成功人士所展现出的让人羡慕的、耀眼的、看得见的东西,还要了解“使之成为可能”的原因和动力,并通过思考、学习和实践使之变成自己的东西。作者认为,大多数的成功人士,为了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成为专家,至少奋斗了十年。十年法则就是要告诉你“在哪里、做什么”才能让你的人生之花开得更加艳丽,让你在十年里塑造出成功的自我。
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我做过什么?直到何时我才能结束为了追逐眼前的利益而跳槽的生活?爱因斯坦、毕加索、卡耐基、弗洛伊德,他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我们不仅要关注成功人士所展现出的让人羡慕的、耀眼的、看得见的东西,还要了解“使之成为可能”的原因和动力,并通过思考、学习和实践使之变成自己的东西。被誉为天才的他们,为了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成为专家,至少奋斗了十年。十年法则就是要告诉你“在哪里、做什么”才能让你的人生之花开得更加艳丽,让你在十年里塑造出成功的自我。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十年,既可以碌碌无为地平淡度过,也可以轰轰烈烈地开创一番事业。无论在任何领域,职场人士取得成功必有一些共同法则。无论时代如何改变,职场中人的成功不经历一系列头脑和心灵的独特变化是无法完成的。作为韩国最具权威的变革管理、经济管理专家,作者孔柄淏在书中不但对职场人士应该如何去生活提出了短期实践的方法,而且提出了长期准备的方向,以及付诸行动所必须具备的理论和肯定自己的方法。
02 为自己投资
对人生强烈的觉醒,让我开始在社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这时重要的是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找到“在哪里、做什么才能让自己的人生之花开得更加艳丽”这一问题的答案。
十年法则的第二个阶段就是找到“在哪里”的答案。开始时觉得十分茫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看得越来越清楚。当然也不是那么容易找到,大多数人不会把自己置于不确定的境地,越是聪明的人越想要明确的现实。因此,人们想维持过去-的游戏规则,不想寻找别的道路,也就是说,只想走多年来已经得到验证的看似很平坦的道路,不想另辟蹊径。
但我没有那样想。看似平坦的地方,人才已经饱和,无法发挥我的才能。在漆黑的大海里航行,必须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要生存下去,要成功”的决心要占领头脑和心灵的一部分。尝试这个,尝试那个,能做的全部要去尝试。要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这样可以明确对自己职业的构想。有一些人,拿多少钱干多少活,然后就休息。对他们来讲,工作是痛苦的,因此与休息有着明确的区分。完成自己的任务,并且把它视为目标的人,在职场比比皆是。从短期的角度看,这也许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一时的明智并不代表长远的明智。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寻找不到“做什么”的答案而屡遭失败呢?因为,他们只想走现成的道路,不想寻找别的道路。没有拿出自己全部的力量去尝试。如果不能让自己全身心投入的话,即便做的时间再长也无法超越别人,就只能维持干多少活拿多少钱的水平。
像寻找金矿和油田的人一样,我决心从开始就进行所有可能性的调查。从短期来看,这似乎是毫无意义甚至吃亏的事情,但我把自己全部搭上去拼命工作,向着寻找机会的方向迈进。当时,我没有休息日。从清晨开始工作,周末也从来不休息。为了在所从事的工作领域中找到可能性,使出了浑身的力量。开始时像寒冬腊月的夜晚,一片漆黑,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终于抓住了机会,就像清晨的太阳将要升起,我找到了我要从事的事业。能够抓住这样的瞬间,对人生是件幸运的事情。
十分幸运,我意外地比别人早些抓住了这个瞬间。当然,开始也是非常茫然的状态,没有感觉到这些能够给我带来荣耀的时刻。但是,要珍惜能够燃起星星之火的机会,把它作为创造更好机会的环节,想要做到这点必须诚实。以为临时抱佛脚也可以过上好日子的人,即便有了好的机会,也会因为缺少韧劲和诚实而难以成功。虽然短期间可以取得成绩,但要长期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是不可能的。韧劲和诚实工作的习惯是一辈子保护你的强有力后盾。我遇到过很聪明的同事却无声无息地消失了的情况,做不到认真、正直、诚实地对待每件事情,是无法真正成功的。要养成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对待的习惯。值得庆幸的是,在学生时期我就认真对待每件事情,而不只是注重结果,因此有可能把机会提升到更高的阶段。
我选择了介于媒体和学院之间的道路,并以它为基础开拓自由主义的领域。虽然这是在我真正开始后两三年才发现的,但是加上完成学业所用的时间,已经过了七八年。我不想仅仅满足于发现属于自己的领域,而希望把它进一步深化并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十年法则说明在这个过程中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但我认为完全可以把这个时间缩短。以我来讲,经过5年的奋斗,确保了领先的位置。当然,这个时期的成功还只是打基础的程度,但只有通过前面的集中化投资,才会有后面的如何开拓相关领域等众多机遇。
无论从事哪个领域的工作,都会遇到知识、熟练度、力量等需要大脑来开拓的新领域,必须集中力量磨炼自己。从这个角度来说,工龄和年龄没有多大意义。也许它们对积累经验有所帮助,但对集中力量磨炼自己的技术则贡献不大。
在我寻找到特定领域,进行开发工作的初期,压根儿没有接触到十年法则。接触到这个概念不过是一两年前的事。但是可以确信,没有初期先行的投资,也无法成为专家去开拓属于自己的领域,因为已经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只有拥有对未来收益率的确信,才能坚持下去。,
十年法则从经过多年验证的人生黄金率的层面来讲,也有充分的合理性。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有播种才能收获。十年法则充分符合这个原则。年轻时不播种,老来也只能享受相应的待遇。在《我的商品开发期》这篇文章里,我曾经对20世纪30年代的艰苦奋斗有过这样的描写:
能够自觉树立目标,为了得到宝贵的经验而甘冒风险勇往向前的职场新人很少。我当时也有身处漆黑夜晚的感觉。因此,决心要深入研究自己从事的领域。当时只是茫然地想到只要深挖一口井,肯定有机会,甚至打算利用公司给予的所有的工作机会。
应该积极地创造机会。对别的同事来说琐碎的事情,我则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尝试,考验自己的能力。因此,我能十分忘我地投入工作。无论什么样的工作,都能视为自己的投资,认真对待。
当时我就想,这不是为别人工作,而是为自己工作。虽然是在公司工作,但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已是受雇于他人的。
大学里几个关系好的同学带着孩子们去听L先生如何在竞争激烈的金融界获得巨大成功的讲座。原来这个讲座是为了给孩子们一点刺激,但倾听L先生的故事,我同样学到了许多,也想了许多。他好不容易进人跨国公司,但上班后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生存”。和那些在美国东部私立名校毕业的同事在圆桌上对话时,他强烈感受到“因我们之间的根本差异而被排除在外”。他的职场生活不是想办法出人头地,而是寻找生存要领的过程。因此,他为了找到只属于自己的那片领域进行了不断的努力,结果发现财务分析专家在电脑方面比较脆弱的问题,因此他把各个领域结合起来,找到了展示自己的机会。L先生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在那里,结果在公司里确立了稳定的地位。在这个故事里他屡次强调的词是“练习和准备”——两个使人变得强大的武器。虽然我们平时十分熟悉,但了解到L先生的成长道路,却再一次明白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道理。
L先生因为不满足于现状,跳到能够展示自己能力的华尔街,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为生存进行集中的投资,加上一点点运气,造就了他在整个领域里的最高地位。
P7-11
关注背后的东西
当你在风景如画的草坪上观看高尔夫球比赛时,是否偶尔会有这样的疑问:“观众们到底看到了什么,又能够看到什么呢?”大部分观众只是会被比赛吸引,对把球打进洞里的选手们的高超技术大加赞赏。但人们很少会仔细去想,为了达到这样的水平,他们是如何去刻苦训练并且磨炼自己的意志的。
选手们在几小时的比赛中展示出来的精彩技术,其实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实际上,冰山只有1/10会露出海面,而9/10都隐藏在海底,无法看到它的真实面目。如果把高尔夫球手的能力比做冰山的话,他们展现给观众的,也只是露在外面的冰山一角。假如你是聪明的观众,你看到的将不只是眼前的精彩球技,而会更加关注他们长期训练的方法。
我也有过很多相似的经历。经常有人问我,“怎样才能写出精彩的文章”、“请告诉我像您一样随心所欲地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书的方法”等问题,其实在文章中展现的能够带给读者快乐、感动和帮助的内容,也仅仅是经过许多岁月积累的资料中的一部分而已。因此,要想学习点东西以及了解怎样去学的话,应该努力关注背后的东西。
凡是有视力的人,都可以看到露在外面的东西。但只有智者,才能通过表露于外的东,西看到其本质,也就是能洞察到一个人的潜在能力。高尔夫运动员的精彩球技、企业家敏锐地把握机会的能力、名将们高超熟练的技巧、艺术家惊人的作品、演讲者卓越的演说、音乐家优秀的演奏、长跑运动员优秀的纪录,这些都是外在的东西,需要让我们去发现的是让这些骄人的成绩成为现实的真正原因。
我们不仅要关注成功人士们展现出的让人羡慕的、耀眼的、看得见的东西,还要了解“使之成为可能’’的原因和动力,并通过思考、学习和实践使之一个一个变成自己的东西。
我下定决心写这本书的原因,在于无论在什么领域,确实存在着职场人士取得成功的共同法则。无论时代如何改变,作为职场中人,‘他的成功不经历一系列头脑和心灵的独特变化是无法完成的。我想通过这本书告诉大家,要在职场成为成功人士“现在要做什么和今后要准备什么’’的法则。
作为这本书的读者,无论你是刚刚迈出大学校门进入职场的新人,还是在职场奋斗了七八年的老手,一定都有共同的烦恼,就是“怎样才能获得成功”。
这本书不着重于日常工作琐事和短期的成果,而将重点放在解答“从长期来看,想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取得成功应该如何去做”的问题。并且,告诉那些准备在四五十岁左右换第二个、第三个工作的人们如何蓄积全部能量,以及正确使用自己的能量和时间的方法。
这本书不但对“职业人应该如何去生活”提出了短期实践的方法,而且提出了长期准备的方向。同时,还告诉读者付诸行动所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及肯定自己的方法。
这本书共分4章。第1章将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解答“职场是否有成为专家的捷径”。虽然我的根据是自己的经验,但结论是十分明确的:“肯定有。”第2章分析成为成功职业人士的“十年法则”。在这章里大家将学到管理自己拥有的大量信息、如何去实践等方面的独特方法和行动指南。第3章对步入社会的新人讲解如何使用“十年法则”。第4章介绍如何完成“十年法则”并享受富足及悠闲人生的实践性箴言。
现实并不复杂。衷心希望大家洞察到塑造成功职场人士的基本法则,并理解它,使之能为己所用,从而帮助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2006年1月
孔柄淏
打造成功人生,屹立于世间
虽然没有从上一辈那里继承遗产,可以有更好的条件去开拓自己的生活,并为子女铺平未来的道路,但如果仔细去想,就会发现,在那种条件下打造成功人生也是不易的。
现在即使我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本家,也可以积累知识资本。另外,现在已经是通过人的大脑就可以获取附加价值的时代,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你面临的机会跟过去也是无法相比的。
读这本书的人,应该是一些知识分子。我虽然在职场取得亍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属于知识领域的劳动者。今后的路还很长,成功一词对于我仍然比较遥远。我也一直在寻找着平凡的人在职场如何取得成功的方法,努力熟悉这些方法并且去实践。在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十年法则,并认为这才是提供给那些打算在职业生涯中有一番作为-的人的最好方法。这也是我追求的生活方式和信任体系中的一部分。十年法则是通过观察成功人士,并将他们的普遍现象进行一番剖析而得出的法则。
身在职场的人都要理解和掌握成功的方法,并认真实践。否则毫无想法地生活,会浪费宝贵的时间,甚至有些人会为了钱像跳蚤一样在各个公司间跳来跳去。如果你能够正确理解十年法则,并对大脑进行彻底的革命,不仅是作为职业人士的成功,在你的人生旅途上也等于成功了一半。
每个人看待世界的眼光,跟他所掌握的知识有关。如果没有什么知识,你只能落后于他人。希望你能够正确理解职场中人的成功法则。不论你的年龄有多大,所剩的时间肯定比你想象的要长,将自己打造成为成功人士吧。希望这本书,能够满足你的需求,为你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