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梨园那人那事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作者 苏海坡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百多年来,近、现代京剧留下了大量文献资料,不乏当事人回忆、亲历者撰写甚或专家的研究。本书作者根据这些资料编成这本梨园传奇的故事,辑录了一百多篇关于梨园著名伶人的逸事、掌故,给雅好此道者添一份茶余饭后涵养自家的乐子。

内容推荐

本书辑录了一百多篇梨园逸事、掌故,涉及到的著名伶人有60多人,基本都是京剧界的,时间跨度从清朝末年一直延展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从资料的搜集角度和方法可以说这些伶人的前尘往事基本上是真实可信的,因为所摘编的文章或是戏剧界专家、学者所写,或是名伶的朋友、学生或后人所撰,他们的专业视野和特殊身份使得尘封多年的梨园旧事又可以真实再现在读者面前,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以京剧“四大名旦”为代表的名伶们鲜为人知的人生片段,领略他们的独特个性和风骨,参悟一下他们的戏剧人生。

目录

杨小楼被逼当老道

慈禧太后看京剧

“石头”痛揍美国兵

“京剧”首次亮相《申报》

红生鼻祖——王鸿寿

“通天教主”王瑶卿

“活孟德’郝寿臣

汪桂芬逸事

梅兰芳艺名由来

北京戏院沧桑

漫话王凤卿

刘艺舟打登州

余叔岩智闯“大宅门”

回忆谭鑫培

杨小楼与第一舞台

姜妙香逃场

齐如山编排《嫦娥奔月》

回忆刘奎官

余叔岩与梅兰芳的合作戏

侯喜瑞“救场”传佳话 

欧阳予倩和南通伶工学校

贯大元先生传授枪法

荀慧生拜师吴昌硕

程砚秋扬长避短

马连良出山

程砚秋婚姻逸事

“辫帅”张勋智激孙菊仙

周信芳首演《明末遗恨》

大寿而逝的侯喜瑞

马连良假画结缘张大千

梅兰芳险遭绑票

高百岁智救田汉

马连良换鞋

梅兰芳三改《霸王别姬》

以武会友

梅兰芳1936年天津之行

程砚秋空拳御日寇

梨园学艺“打通堂”

侯喜瑞好心险被杀

裘盛戎误场赏肉包

“卿云楼主”王玉蓉

萧长华自立规矩

郝寿臣天津遇险始末

梅兰芳与陈伯华

李洪春教演红生戏

“白玉薇事件”与李少春的《金钱豹》

马富禄辅弼出好角

杨小楼传艺

电影皇后拜师梅兰芳

周信芳编演《封神榜》

盖叫天“点将”周信芳

孟小冬拜师

上海演《四杰村》的前前后后

李洪春组班“正春社”

张伯驹学艺

吴素秋青岛作故乡

被遗忘的演员王又宸

俞五、姜六同台唱戏

徐兰沅资救老车夫

筱翠花的演艺绝活

沈阳演《金钱豹》倒彩连天”

金少山装病

《武松打虎》与巧克力

赵燕侠巧遇名师

张春华星夜练穿杨

王少楼惊吓失声

戏曲艺术家“让戏”逸闻

程门儒伶赵荣琛

周信芳挽救了黄派

常香玉结婚三条件

裘盛戎演不好屠岸贾之谜

程砚秋先生忆往

金少山的派头

梅葆玖的两重生活

袁雪芬演《祥林嫂》

尚小云教董玉苓演戏

两次硬碰硬的对台戏

李世芳、张春华的空难

杨宝森的唱念功夫

林树森之死

陈永玲演活《打杠子》

杨宝忠醉拉《伍子胥》

名角兜戏“小底包”

李多奎“三做鲤鱼”

“唐老将”婉辞“霸王”

矛盾的周信芳

毛主席看《审李七》

马连良设计避特务

新凤霞与裘盛戎合演《秦香莲》

尚长荣拜师“馅饼粥”

《黄鹤楼》乱成了一锅粥

杨宝森先生二三事

《锁麟囊》一波三折

梅大师随机应变

梅派琴师代代传

李万春排演《野猪林》

徐碧云“坠楼”相亲

梨园古道谭富英

盖叫天的三碗面

“笛王”许伯遒与梅兰芳

童芷苓拒演《纺棉花》

尚小云改戏装

马连良的遗憾

李万春“斩子”

王吟秋结缘程派

“洪爷”反对“王一哥”

马连良“断案”

张君秋吊嗓

关肃霜的最后一次演出

张世麟人生的最后岁月

后记

试读章节

杨小楼被逼当老道

我和杨老板30年同台,配合默契,无话不谈,他一直是我的良师益友。他从不飞扬跋扈,损人利己,更无生活放荡、不加检点的地方。然而,社会上却流传着他与西太后如何如何的流言蜚语。

事情起因是西太后的“特赏”,别的演员都是一包银子,惟独给杨老板两包。为什么单给他两包呢?这就使人犯猜疑了。

杨老板领出两包银子是真。杨老板与谭鑫培进宫当供奉,每逢特赏时,一般是一包100两银子。别人领完就交跟班的拿着,谭先生就交给义子杨小楼。这样,杨老板就拿着两包了。一经传开,再加别有用心的人添枝加叶,就变成西太后和杨小楼有什么风流韵事,而且两包银子,也变成两包金子了。

这事情一传开,对杨老板真是无情打击,他也不敢解释,一解释必然涉及西太后,那还活得了啊!唱也不是,不唱也不是,逼得他再也不能进宫当差演出,到西便门外白云观挂单当了老道,道号杨嘉年、德丰子。

他当老道是出于无奈,更出于避嫌。可宫内不知道他的苦衷,还一再传差,让他进宫唱戏。宫内越传差,几位王爷越信以为真。越信以为真,对他的压力就越大。他实在无法可躲避了,只得装疯,借此躲避宫中的传差。过去经常有人见他在天桥、前门和大栅栏等处手持拂尘,疯疯癫癫。宫内见他疯癫,也就不传他了。直到辛亥革命以后,他才重新登上舞台。

杨老板不但舞台上技艺精湛,而且台下隶书写得极好,笔力和他的性格一样,苍劲有力。他每天都写,而且是自写自判。过一段时间,还拿出来自我评定一番。没有特殊原因,他是从不间断的,直到他去世为止。

杨老板不但技艺精湛,而且品德极佳。从他对待老师的态度,就可看出他为人的品德。有一次,他走到大李纱帽胡同口观音寺路南的照相馆门前停下来了,只见照相馆门前一边一个特大相片框,像门神一样分列两旁,上首是俞菊笙执枪的《长坂坡》赵云,下首是杨小楼执刀的《青石山》关平。次日,他请了照相馆的东家、掌柜在饭馆吃饭,过一日又请他们吃饭。他们很奇怪,不知怎么回事,饭后,杨老板对他们说:“请您给我留碗饭,把我的相片拿下去,换上我老师的吧。您看:从上到下,我没一点比得上我老师!别挂了。”从这换相片的事情上,就可以看出这位誉满全国的“武生泰斗”是怎样对待老师了。他不愿突出自己,而是要突出老师。这与学完了艺就忘了老师的人,特别是借“文革”之机、把老师置于死地的演员相比,真有天壤之别呀!杨老板的尊师品德,不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吗?要知道,当时杨老板的声誉,比他老师还高啊!

慈禧太后看京剧

慈禧太后是非常喜欢京剧的,但是她属“羊”,看戏时最忌讳提到“羊”字。到宫里给她唱戏的京剧演员,不能唱《变羊记》、《牧羊圈》这一类名字的戏。如果戏词中有“羊”字就得改。比如,玉堂舂原词是:“苏三此去好有一比,好比那羊入虎口有去无还。”为了避开“羊”字,只得改唱:“好比那鱼儿落网有去无还。”

著名武老生王福寿在外边跟人合伙开了个“羊肉铺”,便犯忌了,慈禧从此再不赏他银子。她吩咐下边:“不许给王四(王福寿)赏钱!他天天剐我,我还赏他?”

慈禧爱看京剧,却从来不把演员当回事,还百般拿演员寻开心。一次郎德山饰演《金钱豹》里的猪八戒,她明知道郎德山是回民,却让他学猪叫。郎德山一听,这不是拿我寻开心吗?我偏不学猪叫,我学羊叫,也拿你开心。郎德山豁出去了,没想到一声羊叫反倒把慈禧逗乐了。

有一次宫里演《翠屏山》,演员正唱着呢,慈禧突然下令停戏,让人把戏提调叫来问道:“今儿这戏是怎么唱的?还想不想当差了?”戏提调挨了骂,莫名其妙,不知什么地方犯了忌,后来向人请教,才知道唱词中有一句:“最狠不过妇人心!”

当着太后的面唱这一句,挨一顿骂,还算轻的呢!

有一年二月二,清官里耍龙灯,著名武生杨小楼耍珠子,不慎把戏台角上的檀香木架子撞倒了,人皆大惊。这惊驾的罪过可不轻啊!慈禧立即传杨小楼,杨小楼赶忙跪倒领罪。慈禧开口就问:“三元(杨小楼的小名,慈禧从来都叫演员的小名),你今儿是怎么了?”杨小楼连忙答道:“奴才今儿个唱了四出《挑滑车》,实在有些支撑不住了,才无心惊了驾。”

慈禧听完说:“真难为你了,今后不许应这么多活,赏你20两银子,回去休息吧!”

接着耍珠子的李寿山一想:这倒不错,不加罪反加钱,我也来一下子。他耍着耍着,照样把台角的架子撞倒了。人们又一惊。龙灯一停,李寿山被带到慈禧面前。慈禧面带怒气,问:“李七,你怎么了?”李寿山一愣,不知如何回答。慈禧说:“你是看三元得了赏,也想试试?你是存心哪!来呀,传竿子!”

竿子就是灌了铅的竹竿,分量重,打在身上特别疼。李寿山赶快求饶,慈禧怒气稍消了些,说:“免去竿子,罚俸两个月!”

不料,李寿山听罢,反倒赶忙央求道:“老佛爷还是打吧!”

慈禧奇怪了,问:“你怎么又要挨打了?”李寿山说:“挨打我倒有俸;这一罚,这两个月我全家吃什么呀?请老佛爷还是赐打吧!”慈禧乐了,说:“下去吧,再犯我可不饶你!”P1-5

后记

漫步大明湖畔,时闻画舫里飘来清脆的京剧唱腔,那种悠长的韵味,真叫人为之一振;闲游趵突泉旁,常见戏台上锣鼓铿锵,票友激越的妙音,如同佳酿,沁人心脾。

近年,传统文化大有复兴的迹象。作为国粹,京剧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上自政府官员,下至公民百姓,多有喜之乐之者。因此,就想编一册梨园传奇的故事,给雅好此道者添一份茶余饭后涵养自家的乐子,也是个人参与文化复兴的一份心意。

这个创意,实施起来并不困难。百多年来,近、现代京剧留下了大量文献资料,不乏当事人回忆、亲历者撰写甚或专家的研究。编者无非是泡上图书馆,查阅资料(也参照了网络资料提供的线索),然后整理一番。具体来说,以下校订工作需向作者交待:一、个别篇章的题目,出于彰显主题的用意,小有修改。二、个别文章的段落,为了叙事明晰,阅读畅快,或者拆开,或者合并,小有调整。三、口语化的叙述文字中,个别词句和标点符号有一定校改;极个别处,迫不得已,小有添加。限于本人水平,这些校点未必妥贴,期望作者予以理解。

令人踌躇的是,文本所选文章、图片散见于各种报纸、杂志、书籍,发表时基本没有注明作者单位,更没有通讯地址。这教人感到为难!因此,这稿子一拖就是二年多。好在逐步通过师友介绍,已联系到部分作者;剩余部分,只有借鉴一般图书的做法,在后记里发个启事了:凡属本书作者或摄影者,敬请致信本人电子邮箱suhaip099@163.com。一旦取得联系,本人将奉上稿酬和样书,并在方便的机会登门造访,结下一段善缘,或可策划点事情,再度合作。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感谢本书的作者们,是他们回忆、整理梨园历史的成果成就了本书,更要感谢青岛出版社的赵文生编辑和刘咏主任,是他们的慧眼使本书得以出版;还要感谢为本书的设计等做出贡献的其他朋友们。

尽管编者算是学习文艺学专业的,但对古典戏曲了解甚少。因此,梳理这些文献时,错误难免。敬请大方之家,“妹儿”飞鸿,不吝赐教。

苏海坡

2006年12月于泉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8 20: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