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傅英仁满族故事(上下)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满族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渊源的东北古老民族。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创造、发展和传承着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广藏在满族民众中的民间传说、故事,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本书收集了享誉海内外的已故民间故事家傅英仁老先生,从13岁开始接触萨满文化到85岁高龄辞世,倾其一生心血从事满族民间文化挖掘、搜集、整理和研究,所取得丰硕成果。

内容推荐

宁安市史称“宁古塔”,是满足的发祥地之一。这篇神奇的土地,流传着不尽的神话和故事,养育了富察氏的后代、祖居宁古塔的满族故事家——傅英仁。

傅英仁的民间故事,口头性强、流传范围广,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从内容上大致分为:神话、人物传说、风俗传说、地名传说、民间故事五大类。这些故事,再现了远古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满族先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野蛮的外来人侵者、祸国殃民的黑暗势力面前,顽强不屈、英勇反抗、除暴安良、惩恶扬善、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特征,反映了满族民众勤劳、纯朴、善良、信义、直率及与兄弟民族友好相处、共同进步的高尚品质。

目录

满族民间文化的记忆——傅英仁及其《傅英仁满族故事》

神话

 佛赫妈妈和乌申阔玛发

 天宫大战

 八主治世

 佛托妈妈

 七星

 安楚拉妈妈

 突忽烈玛发

 塔拉伊罕妈妈

 多龙格格

 沙克沙恩都哩

 鄂多玛发

 阿达格恩都哩

 松阿恩都哩

 额多里玛发

 北极星

 金牛星

 天河

 三音贝子

 托阿恩都哩

 风的传说

 乌龙拜师

 七大萨满

 白鹿额娘

 织布格格

 倪玛恩都哩

 石头蛮尼

 朱图阿哥

 鲫鱼贝子

 鲫鱼格格

 兴凯里罕

 黑熊拱平锥子山

 生殖器崇拜的传说

 十二属相为什么老鼠打头

 人的尾巴

 三年等于三百年

 黑妃

人物传说

 乌林萨满

 阿布里宋王

 红罗女抗敌复国

 红罗女占山为王

 萨布素护病得兵书

 断案结良缘

 萨布素驯牛

 萨布素与巴尔图

 萨布素去镜泊湖

 萨布素收李坤、魏海

 苏穆夫人

 窝古台的遭遇

 安东玛发

 尼曼大萨满

 努尔哈赤义释布占泰

 拜满章京的孙子

 金铃格格

 伊尔根

 黑妃

 刷帚格格

 核桃格格

 三格格

 珍珠姑娘

 瓜拉佳格格

 镜泊公主

 童阿里阿哥

 贝勒屠城记

 别尔罕人

 朱舍里格格

 郭合乐的巴图鲁

 巴图鲁复仇记

 伊尔哈格格

 荷花格格

 穆棱乌拉恩都哩

 都阿格格

 采参阿哥

 桃花女

 王二虎

 晋元当的“厨子”

 黑丑白丑

 哥伦太替寡妇报仇

 常子恒的门帘

 二傻子和董占爷

 不知足的女人

 常太和包龙阿

 安班蛮尼的故事:章京的念珠

 安班蛮尼和章京的儿子

 安班蛮尼在三姓

 安班蛮尼救卖瓦盆的人

 安班蛮尼与卖油人

 安班蛮尼与官府大人说大话

 安班蛮尼和苏牧蛮尼打赌

 安班蛮尼与珲春人比吹牛

 安班蛮尼和当官人

风俗传说

 鸡尾翎

 桦皮篓

 腰铃

 手鼓

 乌拉草

 养活孩子吊起来

 碗盖和石头能避邪

 筷子的由来

 取灯

 月亮的由来

 季子格格

地名传说

 宁古塔地名传说之一:中拱塔

 宁古塔地名传说之二:宁古塔

 宁古塔地名传说之三:宁温达

 宁古塔地名传说之四:宁温塔

 镜泊湖

 牡丹江

 鸡鸣山

 泼雪泉

 莺哥岭

 太子山

 珍珠门

 城墙砬子

 老鸪砬子

 道士山

 西山泪

 鸡冠亭

 鸳鸯洞

 罗成沟+

 金明泉 银明泉

 母子山

 五音砬子

 快活林

 温春

 半截碑

 喜风泉

 双石岭

 牛拱塔

 兔子坟

 阴乎石

 放牛沟

 海兰格格

 鬼洗脸沟

 猪尾巴沟与兔子岭

民间故事

 红罗女

 康熙题字

 晒网场

 野草莓

 仙泉水

 临阵脱逃

 金菊

 千年参

 折子

 落叶松

 凶手

 托托哩阿哥

 李大吃

 “狗腿子”的来历

 小熊与老人

 猎手和熊比武

 黑瞎子掰苞米

 黑瞎子请客

 蛇格格

 猴子女婿

 猴子心

 山蚕

 蜻蜓请先生

 人参果

 乌拉人断鹿

 熊为啥没当王

 啄木鸟

 野鸡

 佐领审小米

 不信鬼

 湖鲫为啥是红肚皮

 宝葫芦

 苦泉、甜泉和盐泉

 鲤鱼精和黑鱼精

 石缝参

 姑娘参

 人变马

 狼、老虎和水貂

 三只眼

 欧粒为啥是红色的

 蛤蟆阿哥

 大红马和小黑狗

 小铜佛

 田鼠选婿

 熊再也不敢吃动物了

 老虎和豺狼子

 老狼学抽烟

 刺猬为什么长一身刺

 石虎精

 活吊

 三箭缘

 药草和毒草

 小蛟龙

 年息花

 大黑虎与小花蛇

 老穆昆达和小蛤蟆

 闫老玛发的遗产

 五马闯三官

 鼻烟壶

 俩大胆儿打赌

 乌吉布和阿吉塔

 倒拉的传说

 铁锅

 珠浑哈达

 彩云

 菱角花

 庆有余

 打布拉

 黄瓜开山

附录1 满族生育子女的风俗

附录2 谈宁古塔玛虎戏的源流

附录3 野火春风——记满族故事讲述家傅英仁

后记

试读章节

鸡尾翎

过去,满族人过年的时候,都要在帽筒里,掸瓶里插三五根鸡尾翎,这鸡尾翎表示避邪,是吉祥的意思。为什么说鸡尾翎能够避邪呢?这里面有个古老的故事。

在宁古塔西南的镜泊湖南部山区,有一个很小很小的部落,部落虽然小,他们的日子过的还挺好。

有一年,这里的老葛珊达死了,按照满族的习惯,应该他儿子库达里接任。可是那时他才十几岁,又没爹没妈,这样葛珊达的职位就叫他叔叔给抢去了。库达里没有依靠,只好寄居在他叔叔家里。

在叔叔家,就不像在他自己家了。婶娘给他气儿受,拿他不当人看,让他一天必须打出五十斤三花糕。就是一个成年男子,要打三花糕,一天最多也只能打三十几斤,而且打三花糕很费事:打头遍糕,加点小豆,打二遍糕,再加点云豆,到第三遍,才能打出三花糕来。过去,宁古塔的满族待贵客都用大黄米打的三花糕。库达里要是一天打不出五十斤三花糕,他叔叔就得揍他,还不让他吃饭。

库达里一天打五十斤三花糕还不算,他的叔叔还让库达里一天得割回一百捆秫秸,他叔叔要卖秫秸。那时,割一百捆秫秸,可不容易,一个好小伙子一早出去,贪黑回来,一天也不过割回六七十捆。库达里要是一天砍不回一百捆秫秸,他叔叔就揍他,也不让他吃饭。

小库达里实在忍不下去了,一寻思,干脆死了吧!活着也干遭罪。

这天,小库达里来到树林子里,把绳子往树上一挂,脑袋往里一伸,腿一蹬,嗯?绳子断了。奇怪的是,小库达里连着上了三次吊,绳子断了三次。

库达里心想,上吊死不了,我投河吧。但他投了三次河,河水三次把他冲到岸上,还是没死了。

库达里伤心地坐在石头上哭,哭着、哭着,忽听有人说话:“小阿哥,你别哭,南山有位纳尔呼,有啥为难遭灾事,求他,他能给你找出路。你要想找纳尔呼,你得问问桦皮玛发。桦皮玛发在南山,南山高,有大雕,它知道纳尔呼住的地方,你赶快找它去吧!”

小库达里只听见话音不见人,他找了半天,也没找着。细一看,见在南山坡上趴着一只小狍子,小狍子瞅着他乐,原来是它在跟库达里说话。

库达里跟小狍子说:“狍子大哥,你能不能领着我找到桦皮玛发?”小狍子就领着库达里向前走去。

他们走哇走,走到了南山根,果然看到一棵大桦树。狍子说:“你问问桦皮玛发吧,他知道纳尔呼住的地方。”纳尔呼是谁呢?满族人都知道,就是说不出是什么模样,光知道是个赛音恩都哩,是位好神,能救苦救难。

再说小狍子把库达里领到大桦树下,对他说:“你问问它吧,我上不了山,不能为你领路了。”

库达里给大桦树请了安,问道:“桦皮玛发,你能告诉我纳尔呼在什么地方吗?”大桦树闷声闷气地说:“不远不远,就在九沟十八川,在安班哈达顶上,有老雕看门户。”

库达里拜别了大桦树,就又往前走。走哇走,脚磨破了,带的干粮也吃完了,饿了,就吃些榛子,困了,在山根底下一睡。就这么着,库达里走过了九沟十八川。

这天,到了一条大河边,水连天,天连水的,过不去。他寻思:豁出去了,不会水,我就投河,能过去就算我命大,过不去,算我命短。他一头投到河里,就好像有人托着似地很快就到了对岸。

过了河,走了一程,到了安班哈达。这座山,高的是看不到顶,半山腰叫云彩给遮住了。库达里心想:我已经来了,拚了命也得爬到山顶。  第二天一早,库达里就开始往安班哈达上爬。开头,倒挺顺利,可越往上越陡,足足爬了三天三宿,忽然听见山底下桦树玛发的声音:“小阿哥,还早着呢,你才爬到山脚哇!”这时候,小库达里已经累的起不来了,他咬着牙还是往上爬。又爬了三天三宿,最后实在爬不动了,心想,这回我要死在半山腰了!

正寻思时,就觉着像有人抓着他的脊梁,忽忽悠悠地飞起来了。库达里睁眼一看,一个老雕站在砬子上,库达里忙给老雕磕了一个头,这老雕就带着他向山顶飞去。

库达里来到山顶上,见有五棵老松树,在老松树洞里坐着一个干巴巴的老头。库达里想,大概这就是纳尔呼了。他走上前去,跪在地上。

纳尔呼慢慢睁开眼睛说:“小库达里,你知道吗?你们部落正在闹天花。皇上有旨意,没出过天花的人,不许当兵,这可是咱满族人一个大病呀!”

库达里一听,急忙说:“纳尔呼恩都哩,你老发发慈悲,跟我一同下山,搭救搭救我们部落的人,再把我从叔叔家救出来,让我过上好日子。”

纳尔呼跟库达里说:“你叔叔不光对你不好,对谁都不好。我给你这个鸡尾翎,它既能护身,又能治病。你回去有什么危难事儿,这鸡尾翎会帮助你的。”

纳尔呼说完,就把鸡尾翎交给了库达里,又告诉他:“鸡尾翎你要正扫,不要逆扫。正扫才能治病除灾,你懂了吗?”库达里说:“懂了。”纳尔呼说:“那你就回部落去吧!”

库达里回到部落,果然,家家出天花,他就挨家挨户地给治病。他用鸡尾翎在病人身上一扫,病就扫好了,不几天,库达里把全部落出天花的都给治好了。全部落的人,没有一个不尊敬他,不感谢他的。

库达里的叔叔心里暗想:你库达里用鸡尾翎给人治病,分文不收,可真傻透腔了,我要能有这鸡尾翎,可就能发大财了。他朝思暮想,想把鸡尾翎整到手。

怎么整呢?一天,他对库达里说:“你把鸡尾翎给叔叔吧。”库达里摇摇头说:“不行,纳尔呼恩都哩告诉我了,这鸡尾翎谁也不能给。”

库达里叔叔一听,知道来硬的不行,他就使出软招儿,对库达里说:“明天你还用那个鸡尾翎给大伙治病挺辛苦的,这两天你跑的够呛,我准备了好饭,你吃点吧。”谁知,库达里他叔叔早在饭里下上毒药了。

库达里刚端起饭要吃,小狍子来了,它在外边招呼:“库达里不要吃,饭里有毒药!”

库达里瞅瞅他叔叔,说:“叔叔哇,你给我这饭,我不管怎么地,就是豁出死也得吃,因为你是我叔叔。”

他叔叔说:“你吃吧,别听外边乱吵吵。”库达里就把这碗饭吃了,因为他自个心里有数,他知道吃完饭以后,用鸡尾翎一扫,也就没事了。

吃完饭,不一会儿,他觉得肚子烧的厉害,他就拿出鸡尾翎连扫了三下,妥了,没事儿了。

他叔叔一看,这一招还是整不来鸡尾翎,就使出最后一招,趁库达里没防备,他把鸡尾翎抢去,又把库达里圈起来了。

库达里的叔叔把鸡尾翎抢到手,可高兴了,他可部落窜,还说:“我给你们治病,保管治一个好一个,治好一个病人,三两银子。”他这就给部落的人治开了。但他光知道用鸡尾翎治病,是往病人身上扫,不知道必须顺着扫,而是一个劲儿在病人身上逆着扫,结果是扫一个,死一个。

这可把他恨坏了:“库达里,你净坑我!”气愤至极的叔叔把库达里撵跑了。

库达里被撵走后,他叔叔心想:怎么鸡尾翎到我手就不好使呢?这可真是个怪事儿?他琢磨着,却怎么也琢磨不出道道来。原来他是个左撇子,好左手使东西,总是从左往右扫,不习惯从右往左扫。他一边琢磨,一边用左手拿鸡尾翎在自己眼前一个劲地逆着扫。一下子,把自己的眼睛扫了,先扫一下,一只眼睛瞎了,又扫一下,那只眼睛也瞎了,他变成了双眼儿瞎。

这个事儿,让山咕噜子妖知道了,它对库达里的叔叔说:“葛珊达呀,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库达里叔叔问:“怎么回事?”山咕噜子妖说:“你怎么不顺扫呢?你要是顺扫,什么病都能治好。”

“是真的吗?”库达里的叔叔问山咕噜子妖。

山咕噜子妖说:“来、来、来,我教给你。”库达里的叔叔就把鸡尾翎交给了山咕噜子妖。山咕噜子妖把鸡尾翎拿到手就跑了,跑到门外,它把葛珊达住的房子,四外围上柴禾,点上了火,要烧死葛珊达。

这时候,正好库达里又回来了。他一看叔叔的房子着了火,正想去救,小狍子来了:“库达里,你别管,烧死这样的人活该!”

库达里说:“不,他是我叔叔,我得救他!狍子大哥,你帮我把火灭了吧!”小狍子说:“唉,你真是个好心人!”说完,小狍子就帮着把他叔叔救出来并扑灭了燃烧的大火。

部落的人都知道鸡尾翎丢了,库达里叔叔眼睛瞎了。人们一看库达里心眼这么好,就都推举他当了葛珊达。

库达里一心想找到鸡尾翎,整天愁眉不展。小狍子对他说:“库达里你不用愁,我去给你找回来。”狍子这小东西,专门吃苕条花,正好,这山咕噜子妖最怕的是苕条花。

这天小狍子到山咕噜子妖住的地方,它叼着一捆儿苕条花来回走。山咕噜子妖一看苕条花就躲,三躲两躲没躲开,就碰到苕条花上,山咕噜子妖很快迷糊过去了。

山咕噜子妖一迷糊过去,准得一个时辰才能醒过来,这样,小狍子就把山咕噜子妖踢死了。小狍子找到鸡尾翎,叼回来送给了库达里。

库达里拿着鸡尾翎,对他叔叔说:“叔叔哇,快让我把你的眼睛治好吧!”库达里说着,就用鸡尾翎在他叔叔的眼睛前扫了三下,他叔叔的眼睛就治好了。

叔叔抱着侄儿哭了:“我对不起你呀,你婶儿也对不起你呀,我情愿让你当葛珊达。”库达里说:“不,你眼睛好了,还是你当葛珊达吧!”

可是,部落里的人不干,说啥也让库达里当葛珊达。库达里当上葛珊达以后,还是用鸡尾翎给大家治病。打这就流传下来野鸡翎吉祥如意、能避邪的传说。

山咕噜子妖为什么没有了呢?因为苕条花在山上开的越来越多了,山咕噜子妖就不敢再出来了。从那以后,这个部落的人,都非常敬重狍子,谁也不吃狍子肉了。P367-372

序言

宁安市史称“宁古塔”,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在792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汉、满、回、朝鲜族等14个民族的44万人民,享有“塞北江南”美誉。

宁安山川如画,景色怡人。碧波荡漾的牡丹江流经其境,哺育着两岸儿女;鬼斧神工的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镜泊湖,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宁安大地;举世罕见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火山口地下森林,闻名遐迩。

宁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远在商周时期,满族先祖肃慎人就在这里狩猎捕鱼,繁衍生息;留下了新石器时代的莺歌岭文化遗址。唐代渤海国在这里建都——上京龙泉府,传国15世,延续229年,留下了1300多年前“海东盛国”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其遗址是当今世界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都城遗址。辽代这里为东丹国天福城。金朝末年是东夏国之地。这里还是清王朝的发祥地和北国重镇、清代正一品将军衙署地和著名流放地。

满族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渊源的东北古老民族。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创造、发展和传承着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广藏在满族民众中的民间传说、故事,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

宁古塔是满族的世居之地,至今仍保留着浓郁的满族生活遗风。满族先民生活在这片古老、神奇、富庶的土地上,在与大自然和多种天敌的斗争中,逐渐认识了自己和周围世界。在历尽无数艰难险阻中,按照自己的美好愿望,运用丰富的想像,依据故乡山川景物的自然特征,编织出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和故事。这里的一山一水,一乡一村,几乎都伴有不尽的传说和故事。

满族早期以狩猎为主、渔业为辅、兼事农业的生息形态特点和信奉萨满教的习俗,在宁古塔流传的优秀故事里都有明显的反映。对于各种神的崇拜,在故事里占有重要位置,构成了宁古塔满族民间故事的基本特征。

享誉海内外的已故民间故事家傅英仁老先生,从13岁开始接触萨满文化到85岁高龄辞世,倾其一生心血从事满族民间文化挖掘、搜集、整理和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为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民族文化宝库,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该书收录的这些作品,就是他花费几十年心血,踏遍东北和到内蒙古、河北、北京等地的满族聚居区,寻访民间艺人得来的。在记录这些故事的过程中,他运用生动形象的民族语言,尽量保存了满族人的性格和生活特点、风俗习惯的原貌、社会与自然环境的情景以及与黑暗邪恶做斗争的独有方式方法,是一部具有一定艺术水平的民间文学作品。

一座城市的厚重感在于积淀在那里的历史文化,以及由这种历史文化铸造的人文精神。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行动中,搜集、整理、出版与研究傅英仁满族民间故事显得尤为重要。文化遗产是人类生存的印记,是民族的精神家园,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赖以生存发展,走向未来的文化根基。宁古塔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满族繁衍生息的地方,是满族神话、故事的一个重要发源地。这些传说、故事,不仅是宁古塔民间文化的宝库,民族精神的标本,更是一个民族的心灵记忆,是认读这个民族的百科全书。

2003年,我国启动“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我们在圆满完成填补世界文学空白的傅英仁《满族萨满神话》抢救、整理、出版后,又安排专人着手傅英仁满族民间故事的搜集、整理。尽管由于老先生的去世给搜集、整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但历时两年的努力,今天终于出版发行。可以说,该书的出版,是我们为弘扬民族文化,推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迈出的坚实一步。

这部《傅英仁满族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愿我们能像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样,以卓越的想像力和创造才能,顽强的勇气和毅力,坚定的信念和理想,去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中共宁安市委书记 崔培元

2006年12月

后记

整理完傅英仁老先生的这部《傅英仁满族故事》,如释重负,仿佛有一种完成使命的感觉。今年是宁古塔新城建城340周年,也是傅老逝世两周年,该书的出版发行,既是献给古城340年生日的礼物,也是对傅老在天之灵的慰藉。

傅老一生致力于满族文化的搜集、挖掘、传承与研究,可以说为之呕心沥血,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傅老病重时,曾对前去看望他的崔培元书记说:“我真不愿意就这么走啊,还有那么多东西没整理出来,就这么带进棺材,白瞎了……”傅老无论是当教师、校长、蔬菜公司技术员、县志办主任,还是在被打成“右派”下放农村劳动改造的岁月,他都矢志不渝地从事着自己喜爱的事业,把搜集、挖掘民间故事当成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人生的乐趣。傅老生前曾对我说,在劳动改造的日子里,他也从没放弃满族民间故事的搜集。为记录下好不容易搜集到的一个故事,多少次他都是夜深人静时,用手电筒照明,在被窝里偷偷地把那个故事用卷烟纸记录下来。

能够把一生搜集的满族民间故事整理出版,是傅老生前的愿望。他说,这么做不为别的,就是给后人留下可供研究民族文化的资料。

在世界范围内全力抢救和挖掘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作为傅老的学生,把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整理出来,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今天,本书能得以出版,首先感谢中共宁安市委书记崔培元的大力支持,感谢长春师范学院教授、萨满文化研究所所长郭淑云、辽宁大学外国留学生院教授金天一的鼎力相助,是两位教授提供了20世纪80年代初傅老的录音资料,丰富了本书的内容。

另外,本书还收录了赵君伟等七位同志整理的部分篇目,其中《织布格格》等3篇由王士媛整理;《萨布素去镜泊湖》、《瓜拉佳格格》等6篇由赵君伟整理;《红罗女》由栾文海整理;《三格格》由王树本整理;《苏穆夫人》由谢景田整理;《放牛沟》由王凤江整理;《年息花》由郑亚民整理,在此一并致谢。还要感谢傅老的女儿傅永平、市文化馆刘学军为本书提供图片资料,王菱菱、曹飞翔在本书整理时给予的帮助。

由于本人对满族民间文学学习不够,加之傅老的辞世和故事的表现年代久远,整理中错误和疏漏在所难免,恳请各位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张爱云

2006年12月于宁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