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用一个真实的、曾经通过荧屏传遍大江南北的百姓故事,讲述了一段人间不朽的至情至爱。一对年轻的夫妇,在妻子罹患白血病之后,在亲友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开始了异常艰难痛苦的治疗之旅,夫妻二人相依为命,坚忍执著地企盼着生命的转机……
他们的故事,带给人们的启示,不仅仅是生命、健康的宝贵,爱的真谛所在,更有人间道义、责任的无价,以及社会各界对白血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应当给予的关注、同情和爱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再活一次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郭志栋 |
出版社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用一个真实的、曾经通过荧屏传遍大江南北的百姓故事,讲述了一段人间不朽的至情至爱。一对年轻的夫妇,在妻子罹患白血病之后,在亲友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开始了异常艰难痛苦的治疗之旅,夫妻二人相依为命,坚忍执著地企盼着生命的转机…… 他们的故事,带给人们的启示,不仅仅是生命、健康的宝贵,爱的真谛所在,更有人间道义、责任的无价,以及社会各界对白血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应当给予的关注、同情和爱心。 内容推荐 海英,为了实观你的夙愿,我也像你当年那样,拿起笔,断断续续地写下与你在一起的朝朝暮暮,与你在一起共同与白血病扰争的生话。我希望能够把你的故事记录下来,与那些正在与病魔作斗争的朋友们分享。同时,也希望通过你的故事告诉人们,白血病绝不仅仅是一家一户的悲剧,它是人类共同面对的敌手。愿世界上有更多的人发菩提心,捐献出骨髓来帮助选群苦命的人;愿天下所有白血病患者的家庭齐心协力共渡难关,与他们的亲人共同分担灾难…… 他们是最寻常的普通百姓,他们是相濡以沫的布衣夫妻,他们的故事催人泪下。他们以不平凡的事迹走入《焦点访谈》,他们用爱谱写出一曲生命的颂歌。 目录 第一章 生命中第三十三个春天 1 我要说的话 2 生命的春天 3 噩梦开始的时候 4 飘雪的深秋 5 无菌室里的日子 6 美丽的假发 7 真相大白 8 渺茫的希望 9 艰难的寻觅 10 我们的新家 11 柳暗花明 12 入舱 13 寂寞的世界 14 我的腾腾 15 友谊地久天长 16 重生之日 17 得而复失的家园 18 手术后的考验 19 普通人上了《焦点访谈》 20 夕阳下的拥抱 21 2004年的春节 22 风林绿洲 23 腾腾上学了 24 孤独的旅行 25 上岛咖啡屋 26 天堂之门 27 亲爱的,我再也不能陪你了 第二章 但愿真的有天堂 1 一个丈夫对天堂里妻子的独白 2 农民的儿子 3 医生的生涯 4 晴空霹雳 5 天津之行 6 美丽的谎言 7 孩子的眼泪 8 喜从天降的日子 9 新生希望的诞生 10 入舱后的煎熬 11 生死文书 12 我们胜利了! 13 破釜沉舟 14 出舱的日子 15 祸不单行 16 我们的新生活 17 不忍别离 18 最后一次拥抱 19 生命的归途 20 最后的家园 21 海英的心愿 第三章 妈妈,你在天堂过得好吗? 1 没有妈妈的孩子 2 当我想你的时候 3 妈妈,你在天堂过得好吗? 第四章 死亡带不走友谊 1 最后一次烛光晚餐 2 玉龙雪山之巅的思念 3 来自两个世界的窃窃私语 编后记 试读章节 回到医院,又接到护士的通知,要我再一次做骨穿。 上次做骨穿的疼痛让我一直心有余悸,我说不想做,这时候,李主任来看我,他说:“不做怎么行,观察造血恢复的情况要通过这个方法。给你打个预防针,你的病需要治疗很长时间,做骨穿的次数会很多,要坚强一些。你看看,你周围的好多病号还是小孩子呢,人家都能忍受痛苦,你是大人,有什么可怕的?” 听了李主任的一番话,我也不好意思再跟医生耍赖皮了,这一次跟我住同一间病房的是一个13岁的女孩子,我是做教育工作的,因为职业的特点,在孩子面前,我总是要表现得比较坚强,时时刻刻都要注意为人师表的形象,于是,我只好痛痛快快地又做了一次骨穿。 这个跟我同病房的小女孩,她的爸爸、妈妈都是普通的农民。作为老师的我,很喜欢和孩子打交道,我很高兴这次能和一个孩子同病房,有人跟我在一起治疗,总会比无菌室里的日子好过一些,有时候跟孩子说说话,也觉得日子过得快了一点。 有一天中午,女孩的爸爸轻声地问我:“你是什么型号的?” 我有点纳闷,什么“什么型号”?我说:“我是恶性贫血,没有型号。”这时,志栋走了进来,我急忙问丈夫:“我周围的患者怎么都是白血病?我到底得了什么病?天津的检查结果是不是这样的?” 志栋含含混混地说:“有两个结果,一个是恶性贫血,一个是什么M,我也不太懂。” 我的心里涌起一阵狐疑,我丈夫志栋是一个说话办事非常利落的人,他这个人向来都是说一是一,说二是二,今天怎么会变得说话吞吞吐吐呢? 这一次住院接受的是小剂量的治疗,一点也没感觉到痛苦,也没有感染,我和那个小女孩及她的父母也能谈得来。 在聊天中,我得知小女孩患的是慢性白血病,她的爸爸、妈妈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这几年帮人家加工塑料袋刚刚攒了点钱,没想到女儿得了这个病,好几年攒的钱一下子花光了,还借了一屁股债。 孩子的爸爸对我说:“得了这种病,就是会倾家荡产的,这种病治吧,治不起,不治吧,看着孩子实在不忍心,如果孩子不能活下去,我们也真不想活了。” 我很可怜他们,也为小女孩感到惋惜。看得出来,她的爸爸、妈妈都非常地疼爱她,而小女孩也常常躺在他们的怀里撒娇。 这一次是小剂量的化疗,治疗期为14天,过了14天之后,我就可以回家休息了。这次回家,我的心情跟上次截然不同了,如果说上次回家我还沉浸在盲目的喜悦中,而这一次,我反复地想起在医院里的情景,同病房女孩的样子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我的周围都是白血病患者,我就算是个傻子也会想清楚,自己到底得了什么样的病。 夜里,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爱人问我怎么了,我想问他,但又不敢问,心里非常矛盾,既想知道真实的病情,又害怕自己的预感是正确的。 恶性贫血、白血病……我的脑子里整天转的都是这样的词汇,这些天,尽管志栋在我的面前总是高高兴兴的,但是,我们夫妻两人都在十分敏感地回避着一个话题,那就是我的病,志栋在我发病之后的八个月,一直都在瞒着我,不肯告诉我到底得了什么病。 但是,我所在病房里住的都是白血病患者,与这些身患绝症的病人为伍,我也能猜出几分,尽管当我向别人介绍我的病情的时候,我也总是故作轻松地说,我不是白血病,我不过是重度的贫血。其实,我在心中何尝不是也有一份这样的期待?我何尝不希望在某一天的早晨,当医生推开我的房门的时候,对我宣布说:“朱海英,我们过去的诊断是误诊,曾经怀疑你得的是白血病,但是经过权威的专家诊断,你得的不是白血病!现在,你可以出院了!”可是,我期待的事情一直没有发生。 尽管身边的每个人都会对我说:“你没有事儿,一定能好起来的!” 我也在心里对自己说了无数次:“你不能死,不能丢下你的丈夫和孩子。”可是,我的身体并不完全听命于我啊!我能够从周围人的眼神中,看得出我的病的严重程度。 在平时。我是一个粗枝大叶的人,可是现在我却变得敏感而多疑,怀疑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怀疑周围的亲人是不是在尽最大的努力来给我治病。 晚上做梦,总是梦见自己的丈夫坐上了火车,我被扔在了站台上,我在地上拼命地追赶着那辆火车,不停地跑啊、跑啊,我的嗓子都喊哑了,可是丈夫却听不到我的喊声…… 当我从梦中惊醒的时候,我是哭醒的,当时正是午夜时分,听老人说,午夜的梦是最灵的。 志栋来看我的时候,我没有跟他说话,只是自己悄悄地拭去滑落在腮边的泪水,把身体蜷缩在被子里瑟瑟发抖。 志栋明显地感觉到了我的异常,他开导我说:“不管得什么病,一定不能有精神负担,奇迹是靠人的力量创造的。” 不管我是否愿意接受,我都要面对这一残酷的现实,我得的是白血病。志栋发现我知道了自己的病情之后,总是在我的面前努力做出镇定自若的样子,但是我能体会到他心里的痛苦和焦灼。 得病的这半年以来,我和丈夫都在不谋而合地做着同一件事,那就是小心翼翼地回避着一个非常犯忌的词,那个词就是白血病! 是啊,我唯恐自己得的是白血病,而丈夫可能非常清楚我得的是什么病。可能是为了安慰我的情绪,从来都不说这件事。他总是在我的面前摆出非常轻松的样子,其实我的心里很清楚,他的心里并不轻松。我想,就算是得了白血病也没有什么,现在不是有很多白血病患者还一直好好地活着吗?我的精神一定不能垮,不能被白血病打倒在地上,就算是得了白血病也一定要活下去。这个家需要我,我的孩子需要我,丈夫也需要我,我相信靠我自己的毅力,一定能够创造奇迹,一定。P29-P31 后记 日月如梭。 当生活平静幸福时,很少有人会独自考问自己的心灵,是否能够担当起生命中的每一份责任,是否能够在突如其来的变故面前坚强挺立,是否能够舍己为人…… 本书用一个真实的、曾经通过荧屏传遍大江南北的百姓故事,讲述了一段人间不朽的至情至爱。一对年轻的夫妇,在妻子罹患白血病之后,在亲友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开始了异常艰难痛苦的治疗之旅,夫妻二人相依为命,坚忍执著地企盼着生命的转机…… 他们的故事,带给人们的启示,不仅仅是生命、健康的宝贵,爱的真谛所在,更有人间道义、责任的无价,以及社会各界对白血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应当给予的关注、同情和爱心。 以上,即是我们出版本书的缘由。 编者 2007年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