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期权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聂皖生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期权是重要的金融衍生产品之一。不过,今天期权的发展已远远超出其最初作为转移风险、套期保值和杠杆交易功能的本身,其意义远远不止这些,它对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的影响以及金融理论研究的创新意义更为深远,不可估量。

内容推荐

本书是关于介绍“期权”的专著,全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基本知识第1-3章描述了期权市场的运行机制。主要介绍什么是期权,有何特点与基本功用。期权市场由那些要素组成,市场的参与者是谁,市场是如何运行的,并且特别分析其收益和风险的特征。

定价理论第4-10章介绍期权的区间和精确定价。首先分析期权价格的有效区间,在此基础上,研究间断时间下的期权定价摸型(BoPM),然后研究连续时间状态下的Bhck—scholes摸型。第9章从风险参数的角度论述期权定价摸型中各参数的风险特征及其对期权价格的影响,第10章则是论述美式期权及其在定价中的应用。本部分对期权价格的形成过程及其定价摸型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投资策略第11~12章祥细分析各项投资策略及其运用。第11章从期权的保值与套利方面来介绍期权的运用;第12章描述高级期权交易策略,并且对每一投资策略的损益极限值及应用条件进行祥细说明。

期权产品第13~17讨论各种期权产品的特征。主要研究股票指数、外汇、期货和利率期权产品的形成、发展、交易策略、收益与风险特征及定价方法等。

新型期权第18-19章认识期权新产品及其发展方向与特点。金融创新快速发展,期权产品开发开日新月异,本部分主要介绍目前在市场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新型期权及其相关产品。其中第19章对认购(沽)权证(warrnts)、认股权证(Rjghts)和可转换公司债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介绍。

实物期权第20章主要介绍实物期权的类型与特征,金融期权的理论与思想在实物期权领域是如何拓展与延伸,实物期权的估价及其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目录

第1章 期权导论

 1.1 期权的含义

 1.2 期权的种类

1.2.1 认购期权

1.2.2 认沽期权

 1.3 欧洲式期权与美国式期权

 1.4 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期权市场

 1.5 履约价值、价内、价外与平价

 1.6 期权金

 1.7 期权的特殊性质

 1.8 期权的用途

第2章 收益与风险

 2.1 收益图

2.1.1 股票长仓收益图

2.1.2 股票空仓收益图

2.1.3 认购期权长仓收益图

2.1.4 认购期权空仓收益图

2.1.5 备兑认购期权空仓收益图

2.1.6 认沽期权长仓收益图

2.1.7 认沽期权空仓收益图

 2.2 期权的基本投资策略

2.2.1 买入认购期权

2.2.2 买入认沽期权

2.2.3 沽出认购期权

2.2.4 沽出认沽期权

 2.3 沽出备兑与无备兑期权的比较

2.3.1 备兑与无备兑期权的意义

2.3.2 沽出备兑认购期权

2.3.3 沽出备兑认沽期权

2.3.4 无备兑认沽期权长仓

2.3.5 无备兑认沽期权空仓

2.3.6 无备兑认购期权空仓

 2.4 期权的风险

2.4.1 期权持有者的风险

2.4.2 沽出期权的风险

2.4.3 其它风险

第3章 期权市场

 3.1 期权工具

3.1.1 期权工具的种类

3.1.2 上市资格

3.1.3 合约单位

3.1.4 执行价格

3.1.5 到期日

3.1.6 市场监管

 3.2 交易场所

 3.3 做市者制度

 3.4 交易制度

3.4.1 交易方式

3.4.2 交易撮合与处理

3.4.3 期权合约的履行

 3.5部位与履约限制

 3.6期权结算公司

3.6.1 OCC的角色

3.6.2保证金要求

3.6.3TIMS

3.6.4保证金结构

3.6.5交割结算基金

 3.7 风险管理

 3.8 期权账户

第4章 期权定价原则:价格的有效边界

 4.1 认购期权边界

4.1.1 美式认购期权的最小值

4.1.2 欧式认购期权的最小值

4.1.3 认购期权价格的最大值

4.1.4 到期时间对认购期权价格的影响

4.1.5 行使价对认购期权价格的影响

4.1.6 美式与欧式认购期权之间的关系

 4.2 认沽期权边界

4.2.1 美式认沽期权的最小值

4.2.2 欧式认沽期权的最小值

4.2.3 认沽期权的最大值

4.2.4 到期时限对认沽期权价格的影响

4.2.5 行使价对认沽期权价格的影响

4.2.6 美式认沽期权与欧式认沽期权的关系

 4.3 认沽与认购期权平价关系

第5章 期权定价模型:二项期权定价模式

 5.1 二项分布

 5.2 单一时期BOPM

 5.3 二期二项期权定价模型

 5.4 N期二项认购期权定价模型

 5.5 N期二项认沽期权定价模型

 5.6 N期二项期权模型的推导

 5.7 二项期权定价模型中参数■、U和D的估计

 5.8 二项期权模型与具有股息支付的股票期权定价

第6章 期权定价模型:资产价格运动

 6.1 Black-scholes以前的期权定价模型

 6.2 资产价格运动

 6.3 马可夫随机过程

 6.4 一般维纳随机过程

 6.5 伊藤过程

 6.6 伊藤定理

 6.7 风险中性定价

第7章 期权定价模型:Black-scholes模式

 7.1 斯科尔斯、布莱克与默顿的贡献

 7.2 Black-scholes模型

 7.3 比较静态分析

7.3.1 认购期权的比较静态分析

7.3.2 认沽期权的比较静态分析

 7.4 间断漏出资产的Black-scholes模型

 7.5 连续漏出资产的Black-scholes模型

 7.6 Black-scholes模型与具有股息支付的股票期权定价

7.6.1 股息支付对期权价格的影响

7.6.2 已知股息的调整

7.6.3 Merton模型

 7.7 Black-scholes模型的推导

7.7.1 应用连续时间微分方程推导Black-scholes模型

7.7.2 风险中立假设下的Black-scholes模型的推导

7.7.3 应用BOPM的扩展推导Black-scholes模型”

第8章 Black-scholes模型:参数估计与检验

 8.1 无风险利率估计

 8.2 历史波动率

 8.3 隐含波动率

 8.4 标准正态分布累计概率估计

 8.5 Black-Scholes公式的局限

 8.6 Black-Scholes模型的检验

第9章 期权定价模型:风险参数v

 9.1 DEIXA

9.1.1 DELTA值及其影响因素

9.1.2 DELTA值的计算

 9.2 THETA

9.2.1 THETA的特征

9.2.2 THETA的计算

 9.3 GAMM

9.3.1 gamma的特征

9.3.2 gamma值的计算

 9.4 LAMBDA值

 9.5 Vega值波动率和期权价格

 9.6 RHO值

 9.7 投资组合的风险参数

第10章 美式期权定价

 10.1提前行使的最优条件

10.1.1 零漏出认沽期权

10.1.2 间断漏出认沽期权

10.1.3 连续漏出认沽期权

10.1.4 零漏出认购期权

10.1.5 间断漏出认购期权

10.1.6 连续漏出认购期权

 10.2 Pseudo-American认购期权定价模型

 10.3 美式认购期权的精确定价

 10.4 美式期权定价的近似分析

 10.5 二项期权定价模型与美式期权定价

10.5.1 无股息支付情况下美式期权定价

10.5.2 BOPM应用于美式期权定价的基本方法

第11章 期权套利与保值

 11.1 期权套利

11.1.1 期权套利的含义

11.1.2 套利的基本交易策略

 11.2 期权保值(hedging)

11.2.1 Delta保值

11.2.2 Delta中性保值

11.2.3 以定价错误的期权作Delta保值

11.2.4 保值的维持:Gamma值的应用

11.2.5 组合保值策略

 11.3 合成期权策略

 11.4 投资组合保险

11.4.1 组合保险

11.4.2 静态对冲

11.4.3 动态对冲

第12章 高级期权交易策略

 12.1 价差策略

 12.2 牛市价差策略

12.2.1 牛市认购期权价差买卖策略

12.2.2 牛市认沽期权价差买卖策略

 12.3 熊市价差策略

12.3.1 熊市认购期权价差

12.3.2 熊市认沽期权价差

 12.4 盒式价差策略

 12.5 兀鹰价差策略

12.5.1 兀鹰认购期权价差

12.5.2 兀鹰认沽期权价差

 12.6 比率价差策略

 12.7 跨期价差策略

12.7.1 跨期认购期权长仓

12.7.2 跨期认购期权空仓

12.7.3 跨期认沽期权长仓

12.7.4 跨期认沽期权空仓

 12.8 蝶式价差策略

12.8.1 蝶式认购期权价差策略

12.8.2 蝶式认沽期权价差策略

 12.9 马鞍式组合和勒束式组合

12.9.1 马鞍式组合(straddles)策略

12.9.2 勒束式组合策略

第13章 股票期权

 13.1 股票期权的合约内容

13.1.1 普通股票期权合约

13.1.2 普通股长期期权合约

13.1.3 普通股变通期权

 13.2 影响股票期权价格的因素

 13.3 股票期权的定价

 13.4 股票期权的投资策略

13.4.1 买入认购股票期权

13.4.2 沽出备兑认购股票期权

13.4.3 备兑组合

13.4.4 套期保值的保护性认沽期权

13.4.5 现金担保期权

 13.5 股票期权投资的风险

第14章 股票指数期权

 14.1 股票指数期权市场与工具

14.1.1 股票指数期权

14.1.2 指数长期期权

14.1.3 标的指数的种类

 14.2 指数期权合约

 14.3 股票指数期权的特征

 14.4 股票指数期权定价

14.4.1 影响股票指数期权价格的因素

14.4.2 股息收益率

14.4.3 欧式指数期权定价

14.4.4 美式股票指数期权定价

 14.5 股票指数期权投资策略

14.5.1 买进指数认购期权,加入市场上升运动

14.5.2 买入认沽期权,预期市场回落

14.5.3 预期市场大动荡,买进指数多空套做

14.5.4 买进指数认沽期权,为投资组合套期保值

14.5.5 保护性封顶保底策略

 14.6 股票指数期权的投资风险

第15章 期货期权

 15.1 期货期权与现货期权的比较

 15.2 期货期权市场和工具

15.2.1 期货期权市场

15.2.2 期货期权的合约

 15.3 期货期权定价

15.3.1 美式期货期权的定价

15.3.2 欧式期货期权定价的认沽一认购平价

15.3.3 欧式期货期权定价

15.3.4 BOPN

 15.4 期货期权的投资策略

15.4.1 买入认购期货期权

15.4.2 买入认沽期货期权

15.4.3 沽出有保护的认购期货期权

第16章 外汇期权

 16.1 外汇期权的产生与发展

 16.2 外汇期权市场

16.2.1 世界主要外汇期权市场

16.2.2 标准化外汇期权

16.2.3 顾客化外汇期权

 16.3 外汇期权交易的种类

16.3.1 现汇期权交易

16.3.2 外汇期货期权交易

16.3.3 期货式期权交易

 16.4 影响外汇期权价格的因素

 16.5 外汇期权定价

16.5.1 美式外汇期权的内在价值

16.5.2 欧式外汇期权的价格下限

16.5.3 认沽-认购期权平价

16.5.4 加曼-科尔哈根外汇期权定价模型

 16.6 外汇期权的投资策略

16.6.1 买入外汇认购期权,规避汇率升值风险

16.6.2 买进外汇认沽期权,规避汇率贬值风险

16.6.3 沽出认购期权,提高投资者资产收益

第17章 利率期权

 17.1 为什么推出利率期权

 17.2 利率期权的类型

17.2.1 债券期权

17.2.2 嵌入债券期权

17.2.3 按揭债券期权

17.2.4 互换期权

17.2.5 利率帽子期权

17.2.6 利率上限、下限和上下限期权

 17.3 利率期权合约

 17.4 债券期权定价

17.4.1 Black-Scholes模型的债券期权定价

17.4.2 霍和李(Ho and Lee)的AR模型

 17.5 利率期权的投资策略

17.5.1 买入利率认购期权

17.5.2 沽出利率认沽期权的价差交易

17.5.3 买入利率认沽期权

17.5.4 出利率认购期权的价差交易

第18章 变异期权

 18.1 复合型期权

 18.2 标准条件变化型期权

18.2.1 百慕大期权

18.2.2 二进制与二元期权

18.2.3 后付期权

18.2.4 延迟期权

18.2.5 选择者期权

18.2.6 幂期权

 18.3 路径依赖期权

18.3.1 亚洲式期权

18.3.2 顾型期权

18.3.3 障碍式期权

18.3.4 棘轮期权

18.3.5 阶梯期权

18.3.6 叫价期权

 18.4 多因素期权

18.4.1 彩虹期权

18.4.2 篮子期权

18.4.3 价差期权

18.4.4 数量调整期权

第19章 可转换债券与权证

 19.1 可转换公司债券

19.1.1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特点

19.1.2 为什么要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19.1.3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主要条款内容

19.1.4 可转换公司债的价值

 19.2 认购(沽)权证

19.2.1 认购(沽)权证的性质

19.2.2 认购(沽)权证的种类

19.2.3 认购(沽)权证的合约内容

19.2.4 认购(沽)权证的收益

19.2.5 认购(沽)权证的风险

19.2.6 认购权证的投资策略

19.2.7 认购(沽)权证的定价

 19.3 认股权证(rights)

19.3.1 认股权证的含义

19.3.2 认股权证的发行与交易

19.3.3 认股权证的价值

第20章 实物期权

 20.1 实物期权的概念

20.1.1 什么是实物期权

20.1.2 实物期权是一种思维方式

 20.2 实物期权方法与NPV评价方法的比较

20.2.1 NPV评价方法

20.2.2 实物期权的作用

 20.3 实物期权的类型

 20.4 实物期权的定价

20.4.1 实物期权定价的基本思路

20.4.2 实物期权定价的离散分析法

20.4.3 实物期权定价的连续分析法

 20.5 实物期权的求解方法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沽出无备兑认沽期权

认沽期权沽出者如果并未持有正股短仓或并未存放相当于认沽期权行使价的现金,则称为“无备兑”认沽期权沽出者。大部份无备兑认沽期权沽出都有一个目的,就是收取期权金收益并以低于现时市价的净价买人股份。如果正股股价下跌并低于认沽期权行使价而该认沽期权亦已被行使,认沽期权沽出者有责任以行使价买人股份。沽出期权时所收取的期权金收益至少可用来抵销部份购股成本。

通过以上分析,可将基本期权买卖策略总结如下:

对于认购期权或认沽期权长仓的持有者而言,其可能获得的利润是非常大的,但其可能会承受的亏损是有限的。但另一方面,对于沽空认购或认沽期权者,其情况则刚好相反,即获利有限而承担损失的风险却非常大。

认沽期权要求沽出者在期权持有人行使权利时以该行使价买人正股股份。沽出者收取了期权金,却必须在期权到期之前随时准备以市价买人正股,因为期权持有者在到期日之前可随时行使其权利。2.3沽出备兑与无备兑期权的比较

备兑与无备兑期权的意义

如果购买某一股票期权,那么就持有该期权长仓;如果在后来选择卖出该期权,也就是说沽出该期权长仓。一个沽出者可能沽出其并不持有的期权,这种行为被称为沽出空仓(SellingShort),用期权的语言来说,沽出空仓的人称为期权沽空者。

如果投资者沽出某一个期权,也许他并不持有该期权,但只要该期权被行使,该投资者就能够用一些其他的部位来降低甚至消除它的风险,我们就称这种沽出为备兑沽出(Covered Writer)。

如果该投资者的仓位没有止蚀部位,那么该沽出是无备兑沽出,亦称裸体部位,如果期权被行使,他将不得不购买证券来交付(认购期权)或筹集资本来接受交付(认沽期权)。

可见,一个备兑认沽或认购期权的沽出者持仓风险是有限的。

无备兑认沽或认购期权的沽出者面临的潜在损失很大,其损失额等于总的行使价减去收到的期权金,一个裸位认购期权的沽出者则面临无限损失的可能。

备兑沽空和无备兑沽空有很大区别,因为相对于备兑沽空者来说,无备兑沽空面临更大的、潜在的没有限制的风险;而备兑沽空者所面临的风险极小,也可能不会导致风险。

沽出备兑认购期权(Covered Puts)

如果沽出者持有股票长仓、可转换证券、权证、在同一股票上的认购期权长仓,那么认购期权的沽出将被看着是备兑认购期权。在持有同一股票上的认购期权长仓情况下,即所持有的认购期权到期日不能早于其沽出的认购期权的到期日,并且前者的行使价格应等于或略低于其沽出的认购期权。

沽出备兑认购期权经常被投资者用来保护已持有部位和增加收益,投资者可以发现在实践中用来管理其投资组合是非常有用的,这一工具不会增加风险,相反,事实上它会减少风险,其负面影响就是可能减少潜在的利润。

沽出备兑认沽期权(Covered Puts)

只有一种部位允许投资者能够沽出备兑认沽期权,即他必须持有具有相同股票的一个认沽期权长仓,且到期日晚于其沽出期权并且行使价相同或高于认沽期权空仓。如投资者购买了股票,得到了较高的回报,与此同时,又希望股价能继续上涨,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但是还是有些担心其现有的已实现利益能否得到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买人认沽期权以锁定收益与风险。

当股价如预期下降,投资者将以行使价卖掉其持有的股票以行使其认沽期权,显然,这是以支付期权金为代价的,所以其实际收益还应考虑锁定收益的成本,但是它的行使价高于当前的股价,因而较好地保护了其股票持仓风险。如果股票价格不是下降而是上升,则正是投资者的期望所在。

当股价如预期上涨,显然,投资者不可能行使其认沽期权,期权到期将失效,该投资将损失期权金,然而在股票上的多头部位的现值比其购买认沽期权的预期要多,这亦是以付出期权金为代价的,也是较为满意的预期结果。

可见,如果股价已下跌,持有的认沽期权则能有效地保护股票持仓的风险,如果股价上涨,虽然损失了期权金,但能从股票价格上涨中获利。

投资者付出期权金,就等于买了保险,如果情况非常糟糕的话,则保险(认沽期权)将能有效地保护它;如果情况是非常好的话,则保险就变得没有必要。正如在生活中,常支付保险费去购买保险,但从来就不希望得到它,期权金一词是对上述情况非常准确地描述。

总的来说,投资者通常使用认沽期权长仓和认购期权长仓来保护其当前持仓部位的风险,其方法是:

在股票上多头部位,买入认沽期权。

在股票上空头部位,买入认购期权。

无备兑认沽期权长仓

从以上分析可见,如投资者预期股票价格会下降,可采取以下两项措施:

沽空股票

买入认沽期权

让我们来看看这两种不同方法潜在的风险与回报

如果该股票业绩不佳,甚至破产,那么它的股票就可能变得毫无价值,这时以每股现价卖出该股,将会产生的收益,也是其最大可能的收益。这种情况虽然出现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可能的,从理论上亦是如此。一般来说,当该股票价格下降到卖空价格以下时,其差价就表现为该卖空的利润。

卖空的主要风险是潜在损失的无限性,当投资者股票空头,他从别人处借入股票用来交割,在一定时候必须将该股票买回予以偿还。由于股价上涨的空间是无限的,而投资者又必须购买用于偿还,因此,只要该股价上升到卖空价格以上,从理论上说,该投资者的损失亦是无限的。

如果投资者的预期是正确的,该股票价格下降,就可以行使其认沽期权。

如果投资者的判断是错误的,该股票的价格上涨,其最大损失是已付出的的期权金,通过购买认沽期权而不是卖空,投资者减少了其现金支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潜在损失。

期权是具有时效性的,因此,购买期权还必须考虑到期日。如在上例中,投资者要想获利,股票的价格必须下降,而且必须在到期日前下降,如果在到期日后下降,那就太晚对投资者无益。所以,投资者在购买期权时,不仅要在判断标的资产价格运动的方向上是正确的,而且必须在一个特定的时间范围内是正确的。也是说你仅仅判断其变动方向正确还不行,还必须限制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

无备兑认沽期权空仓

沽出无备兑期权是一个危险的策略,大多数时候该项工具是被用来完成一些保守的目标。比如说,使用沽出裸位认沽期权来以较优惠的价格购买股票就是一个较好的例子。

假设股票现价为每股$102,投资者希望购买1000股,但是他认为价格将下降到每股$100或更低。通过输入限价指令来购买股票就可以了。

随着时间的流失,下面两种情况之一将发生:

股票价格下降到每股$100甚至更少,他将买入1000股。

股票价格没有下降到每股$100以下,其指令没被执行。  在每一情况下,有相反的可能:如果他以每股$100买入,这就成了该股票的成本,当股价下降到100以下,立即就有损失;如果股价不下降,他的指令完全没被执行,他的努力什么也没有。

如使用期权,沽出非备兑10个行使价为100的认沽期权,期权金为3。

同样有两种可能性存在:

股票价格下降到每股$100以下,认沽期权被执行,该客户以每股$100的价格购买1000股。

股价没有下降,期权没有执行。

在第二种情况下,对沽出认沽期权有补偿,如果期权被行使,该客户将以每股$100的价格购买股票,除去期权金,实际成本是$97,只有股价下降到$97以下,否则无任何损失。P28-32

序言

金融期货创始人、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名誉主席利奥·梅拉梅德(Leo Melamed)在2005年中国金融衍生产品论坛上曾借用“不管是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的名言,对金融衍生产品在美国和中国的发展作了形象生动的描述。他说,当邓小平先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末被采纳时,巧合的是,几乎在同一时期,世界的另一端诞生了另一个革命性的经济理念:传统上应用于农业的期货市场机制,同样可以应用于金融业。这一观点始于1972年货币期货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国际货币市场推出之时,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创新观念与意识,西方现代金融衍生产品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进入20世纪70年代,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异军突起,为衍生金融市场的发展开创了新纪元,其发展速度也令世人瞩目。股票指数、利率、外汇、股票期货与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成为投资者疯狂追逐的对象。1972年,美国芝加哥交易所率先推出了英镑、德国马克等六种国际货币的期货合约。之后,基于汇率、利率、股票之上的一系列金融衍生产品相继出现;1973年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推出了股票期权,彻底改革了期货业这种金融工具;1975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又推出了第一张抵押债券期货合约;1981年世界银行和IBM公司进行了首次利率互换;1982年的股票指数期货和1983年的股票指数期权也相继登场。此后,以金融期货、期权为代表的场内交易,以及利率、货币互换和外汇远期等场外交易全部引入了金融市场。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使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更是如虎添翼。如CME开始的现金结算,引入了电子交易的概念,并最终将其命名为GLobex等。总之,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国际市场上金融衍生产品已从最初的几种简单形式发展到一千多种,而由它们衍生出来的各种复杂的产品组合就不计其数了,可以说,几乎已经发展到“量身订做”的地步了。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兴起、金融业竞争的加剧、金融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加,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生机。

金融衍生产品具有金融产品创新的典型特征,其动因也与一般意义上的金融创新的动因的某些方面相吻合。金融产品创新的基本动因有三个:一是对有关政策和规章变动做出反应的防御性动因;二是创造吸引客户与自己的证券选择目标相一致的新产品的侵略性动因;三是为满足客户证券组合偏好而创造新产品的反映性动因。这三种动因通过金融资产的供求双方发挥作用,在现实中大致表现为逃避管制和分散、规避风险两类动因。就金融衍生产品中的期货、期权和互换而言,其创新动力主要基于减低成本和降低、规避风险。这一动因也充分体现在金融衍生产品所具有的功能和特征之中。 

从金融衍生产品产生的时代经济背景来看,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期,欧、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间的国际收支出现严重的失衡,这种失衡引起大规模的国际融资活动,使资金的供求双方为运筹资金寻求更多的途径,从而为推动国际金融市场创新进程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与此同时,美、英、日等国家不断放松金融管制,实行金融自由化措施,在消除国内以及同国外市场间障碍的同时,极大地刺激了融资活动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为资本市场的繁荣和新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此外,直接推动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兴起并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有二:一是汇率、利率在此期间较强的易变性;二是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中国的资本市场是一正在成长中的新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对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需求将日益强烈,对金融衍生产品的认识与理解更加清晰,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环境和条件日臻成熟,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已为国内外投资者所普遍关注。政府各有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交易所和中介组织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建立规范有效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是资本市场深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对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资本市场的持续成长必然会有效地推进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勿庸质疑,现在是深化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极好时机。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金融衍生产品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现代金融的一种威力巨大的工具,使用它只需为数很少的保证金和佣金,但一旦启用,保值者就可以为其庞大的金融资产找到避险场所,投机者也可以迅速地获取高收益。正因为如此,在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中,人们往往只关注其杠杆效应,忽视其风险的一面,为“剑刃”所伤也时常发生。由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所带来的损失以及金融灾难也是不胜枚举。

期权是重要的金融衍生产品之一,不过,今天期权的发展已远远超出其最初作为转移风险、套期保值和杠杆交易功能的本身,其意义远远不止这些,其对整个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的影响以及金融理论研究的创新意义更为深远,不可估量。把期权的应用从单纯的金融领域延伸并拓展到实物领域,俨然已成为一种通用的方法。因此,从许多方面来看,期权市场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用权证来解决股改中的对价支付,用股票期权来实施上市公司经理人激励,这些都是期权理论应用的具体表现。

如何正确应用期权这一金融衍生产品,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期权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聂皖生博士以其在资本市场成熟的实践技巧以及在站博士后精深的理论知识,积多年之研究,推出这部高水平的学术专著。本书以期权定价为核心,从风险与收益的角度详细剖析了期权的功能、风险收益特征、定价方法以及投资策略,是一本目前国内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期权的权威专著,无论对于期权理论研究和实践投资者,都开卷有益,不妨一读。

南京大学教授施建军

2006年7月于商学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1:23:24